專利名稱:一種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膜,特別是指藥用包裝上使用的五層共擠復合膜。
背景技術:
藥品包裝用非PVC多層共擠復合膜是ー種直接用于輸液包裝的新材料,是隨人們生活、健康水平提高和對輸液給藥方式安全需要而產生的新產品。該產品具有技術集成度高、關鍵技術適用面廣、經濟附加值高和市場需求量大的特點,它的開發和產業化,不僅可以為我市薄膜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而且開發的關鍵技術在薄膜行業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和推廣應用范圍,可以給薄膜加工行業以新鮮的活力。目前國內外輸液包裝有玻璃瓶,塑料瓶和塑料袋三種型式。玻璃瓶輸液在人類醫藥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但由于其存在易破損,不便于工作運輸,倉儲體積大,在使用過程 中需要向藥液中引入空氣,空氣中的灰塵,微生物很容易污染藥液等缺點,正逐漸被淘汰。PVC塑料瓶(袋)包裝比玻璃瓶包裝是一大進步,但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增塑劑等助劑導致藥液被二次污染,給臨床用藥帶來潛在安全隱患。特別是PVC膜生產過程中加入的增塑劑(DEHP)是ー種有害物質,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而國家藥品監瞀管理局已明令限制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滿足醫用輸液袋包裝的ー些基本要求,如熱封性能、可印刷性、耐121°C蒸煮、透明度及高(抗沖擊)強度的,低抽出,低吸附,相容性安全,具有自粘性新型的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ー種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層改性聚酰胺、第一和第二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以及第一和第二兩層黏結層,其中改性聚酰胺層位于中間,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位于改性聚酰胺層的兩側,第一層黏結層位于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第二層黏結層位于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兩層黏結層分別與對應層的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分別構成粘貼配合。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兩側的改性的線性低密度聚こ烯的作用是來提高化學穩定性,擴大熱封溫度范圍,保證生物相容性,對藥液沒有影響;中間層采用改性聚酰胺,起到阻隔增強的作用。本發明的進ー步設置是所述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中添加有改性こ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鏈間共聚物單體分布均勻的茂金屬聚烯烴材料;所述黏結層用馬來酸或改性的聚烯烴制成的;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厚度20-30 μ m,與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相鄰的第一層黏結層厚度5-15 μ m,改性聚酰胺層厚度55-65 μ m,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厚度35-45 μ m,與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相鄰的黏結層厚度60-70 μ m;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第一層黏結層、改性聚酰胺層、第ニ層黏結層和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的質量比為(11-15) : (3-7) : (27-31):(31-35) : (18-22)。通過采用上述方案,使材料的改性和選擇上實現性能和價格的優化,價格較低的通用聚烯烴材料實施物理和化學功能改性入手,在充分掌握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的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基礎上,對產品進行組織結構設計,使共擠復合后性能完全達到醫藥領域對包裝材料的指標要求,如高阻隔、衛生性,耐溫性、耐寒性強度等方面的要求。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ー種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包括有一層改性聚酰胺3、第 一和第二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1、5以及第一和第二兩層黏結層2、4,其中改性聚酰胺層3位于中間,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1、5位于改性聚酰胺層3的兩側,第一層黏結層2位于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和改性聚酰胺層3之間,第二層黏結層4位于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3,兩層黏結層2、4分別與對應層的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3分別構成粘貼配合。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兩側的改性的線性低密度聚こ烯1、5的作用是來提高化學穩定性,擴大熱封溫度范圍,保證生物相容性,對藥液沒有影響;中間層采用改性聚酰胺3,起到阻隔增強的作用。在本發明實施例一中,所述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1、5中添加有改性こ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鏈間共聚物單體分布均勻的茂金屬聚烯烴材料;所述黏結層2、4用馬來酸或改性的聚烯烴制成的。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厚度20 μ m,與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相鄰的第一層黏結層2厚度5 μ m,改性聚酰胺層3厚度55 μ m,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厚度35 μ m,與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相鄰的黏結層4厚度60 μ m ;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第一層黏結層2、改性聚酰胺層3、第二層黏結層4和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的質量比為11:3:27:31:18。在本發明實施例ニ中,所述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1、5中添加有改性こ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鏈間共聚物單體分布均勻的茂金屬聚烯烴材料;所述黏結層2、4用馬來酸或改性的聚烯烴制成的。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厚度25 μ m,與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相鄰的第一層黏結層2厚度10 μ m,改性聚酰胺層3厚度60 μ m,第ニ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厚度40 μ m,與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相鄰的黏結層4厚度65 μ m ;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第一層黏結層2、改性聚酰胺層3、第二層黏結層4和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的質量比為13:5:29:33:20。在本發明實施例三中,所述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1、5中添加有改性こ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鏈間共聚物單體分布均勻的茂金屬聚烯烴材料;所述黏結層2、4用馬來酸或改性的聚烯烴制成的。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厚度30 μ m,與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相鄰的第一層黏結層2厚度15 μ m,改性聚酰胺層3厚度65 μ m,第ニ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厚度45 μ m,與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相鄰的黏結層4厚度70 μ m ;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I、第一層黏結層2、改性聚酰胺層
3、第二層黏結層4和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5的質量比為15: 7: 31: 35: 22。
對上述三個實施例通過實驗得到如下技術數據
(1)、水蒸氣透過量小于5.Og/ Cm2 · 24h);
(2)、氧氣透過量小于1200cm3/( m2 · 24h · O. IMpa);
(3)、氮氣透過量小于600 cm3/( m2 · 24h · O. IMpa);
(4)、拉伸強度縱向、橫向均不低于25Mpa;
(5)、熱合強度不低于21N/15mm;
(6)、透光率:不低于75%;
(7)、有害金屬(銅、鎘、鉻、鉛、錫、鋇)小于百萬分之三;
(8)、細菌內毒素:小于O.25EU/ml ;
(9)、細胞毒性相對增殖度不過2級;
(10)、致敏反應小于I度;
(11)、皮內刺激試驗無急性全身毒性反應;
(12)、溶血試驗溶血率小于5%;
(13)、熾灼殘渣遺留殘渣小于O.05%。
權利要求
1.ー種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層改性聚酰胺、第一和第二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以及第一和第二兩層黏結層,其中改性聚酰胺層位于中間,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位于改性聚酰胺層的兩側,第一層黏結層位于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第二層黏結層位于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兩層黏結層分別與對應層的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分別構成粘貼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中添加有改性こ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鏈間共聚物單體分布均勻的茂金屬聚烯烴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結層用馬來酸或改性的聚烯烴制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厚度20-30 y m,與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相鄰的第一層黏結層厚度5-15 u m,改性聚酰胺層厚度55-65 u m,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厚度35-45 u m,與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相鄰的黏結層厚度60-70 u 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第一層黏結層、改性聚酰胺層、第二層黏結層和第二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こ烯層的質量比為(11-15) : (3-7) : (27-31) : (31-35) : (18-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膜,特別是指藥用包裝上使用的五層共擠復合膜。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層改性聚酰胺、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和兩層黏結層,其中改性聚酰胺層位于中間,兩層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位于改性聚酰胺層的兩側,黏結層位于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之間且與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層和改性聚酰胺層分別構成粘貼配合。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滿足醫用輸液袋包裝的一些基本要求,如熱封性能、可印刷性、耐121℃蒸煮、透明度及(抗沖擊)強度的新型的基于藥用包裝的五層共擠復合膜。
文檔編號B65D65/40GK102837475SQ20121031845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蔡友弟 申請人:瑞安市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