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動吸持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吸持工具,特別是針對一種利用負壓吸力擷取及搬移薄型板狀對象的手工具,尤其關于該手工具的握把及吸盤,并涉及控制該吸盤對該對象的負壓吸力的氣路及控制閥。
背景技術:
構成光電產品的玻璃或塑料材質的板狀對象,大多厚度薄且面積寬,在搬移時非常容易彎曲而破裂;此外,在光電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有些板狀對象的表面會經過黃光或其它涂布、曝光及烘烤等制程,而形成有電路圖形,該電路圖形容易于搬移時受到外力觸碰而損傷。目前,欲以人力徒手搬移該板狀對象時,通常會利用一種具備負壓吸力的手動吸持工具來擷取及搬移該板狀對象,該手動吸持工具通常具備一以上的吸盤,該吸盤的相關構造可見揭露于中國大陸第101670974A號專利案。且知,市面上較為先進的手動吸持工具的技術,可見揭露于韓國NO. 100753541B1 專利案,其主要是在一握把兩端分別設置一吸盤,各吸盤頂部各自配有一控制閥,并于握把上設置一按鈕,該按鈕經由握把內的若干連桿分別連結各控制閥;如此,能經由該按鈕手動控制所述控制閥,驅使所述控制閥管制所述吸盤連通外界大氣,而于所述吸盤與待吸持對象表面之間產生一負壓吸力,促使所述吸盤能吸持該對象。然而,上述利用若干連桿控制各吸盤的控制閥的作法,起因于各機械連桿的長度及其連動行程,不容易在引動閥桿的微小行程內被精確控制,乃至于容易造成各控制閥未能同步開閥或閉閥的現象,進而導致吸盤吸著對象表面的吸著力不一致,尚需仰賴人手施加更大的壓推力量,才能穩定的吸持及搬移對象;況且,上述問題在增加所述吸盤的配置數量時會更加明顯;此外,上述于各吸盤各自配置控制閥的作法,也徒增構件組成的復雜度及產制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所述控制閥動作不易同步,迫使所述吸盤吸著力不一致的問題,并且在增加所述吸盤的配置數量時,較能夠對對象表面產生一致的吸持力,而免于人手施加過度壓推力量,即能穩定的吸著及搬移對象,同時并簡化工具構件組成的復雜度,進而降低產制成本。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吸持工具,其包含有一握把;偶數個吸盤,分別對等裝設于該握把兩端,所述吸盤內部具有一錐形槽,錐形槽能夠貼觸于一對象表面;一氣路,形成于該握把內部與所述吸盤的錐形槽之間;及一控制閥,介設于該氣路中,用以管制該氣路與外界大氣相連通或阻斷。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握把內形成一容置室,該容置室內容置一構成該氣路的氣管。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控制閥是裝設于該握把上井介設于該氣路中。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握把兩端分別裝設有對稱的一第一端座及一第二 端座,該氣路形成于該第一端座及該第二端座內,該控制閥設于該第一端座或該第二端座 上井介設于該氣路中。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控制閥包含ー閥室,該閥室連通外界大氣,該氣路與該閥室之間連通ー閥ロ ;ー閥塞,以負載弾力的方式活動配置于該閥室內,而關閉該閥ロ ;及ー觸動件,連結于該閥塞上,能夠連動該閥塞以開啟該閥ロ。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閥室具有ー連通外界大氣的通ロ,該閥塞經由該通 ロ顯露于該握把上,而連結該觸動件。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通ロ位于該閥ロ的相對端,該閥塞兩端分別形成一 經由該通ロ顯露于該握把上的導柱,及一能夠啟閉該閥ロ的塞部,該閥塞經由該導柱與該 觸動件相互連結。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導柱頂部螺組一止擋件,能供給該觸動件抵制,令 觸動件能經由該止擋件而連結導柱。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觸動件是樞置于該握把上,而與該閥塞連結。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中,所述握把兩端分別裝設有對稱的一第一端座及一第二 端座,所述吸盤分別設于該第一端座及該第二端座兩側。據此,所述吸盤能夠各自經由該氣路及所述單ー控制閥同步連通外界大氣,以克 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述控制閥動作不易同歩,迫使所述吸盤吸著力不一致的問題,并且在 増加所述吸盤的配置數量時,較能夠對對象表面產生一致的吸持力,而免于人手施加過度 壓推力量,即能穩定的吸著及搬移對象,并通過該氣路簡化握把內部構件組成的復雜度,同 時通過所述單ー控制閥簡化所述吸盤的結構復雜度,進而降低該手動吸持工具的產制成 本。然而,為能明確且充分揭露本實用新型,并予列舉較佳實施的圖例,以詳細說明其 實施方式如后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斷面圖;圖4是圖2的B-B斷面圖;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圖6是圖1的閥塞及觸動件的立體圖;圖7是圖5的一使用狀態圖;圖8是圖3的一使用狀態圖;圖9是圖5的另ー使用狀態圖;圖10是圖3另的ー使用狀態圖;[0035]圖11是圖4的一使用狀態圖;圖12是圖10的次一使用狀態圖;圖13是圖11的次一使用狀態圖。附圖標記說明1-握把;10-容置室;11-第一端座;111、121-臂部;12-第二端座;13-立柱;2-吸盤;21-錐形槽;211-槽口 ;3-氣路;30-氣管;31-第一分流氣孔;32-第二分流氣孔;33-導氣孔;4-控制閥;40-閥室;41-通口 ;42-閥口 ;43-樞接座;5-閥塞; 51-導柱;52-塞部;6-觸動件;61-壓扣部;62-推抵部;621-端槽;63-樞接部;7-彈簧; 8-止擋件;81-軸部;9-對象;91-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首觀圖1所示,揭示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并配合圖2至圖4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吸持工具,包含一利于人手握持的握把1、偶數個吸盤2、一氣路3及一控制閥4 ;該握把1可呈條狀,且握把1兩端分別裝設有對稱的一第一端座11及一第二端座12, 所述吸盤2分別對等裝設于該握把1兩端,且所述吸盤2內部具有一錐形槽21,能夠貼觸于一板狀對象9的表面91 (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上,所述吸盤2能夠分別設于該第一及第二端座11、12兩側,而使該握把1與所述吸盤2呈工字形排列;實際上,該第一及第二端座11、12兩側分別延制形成一臂部111、121,所述吸盤2頂部各自結合于所述臂部111、121 底部,而使所述吸盤2分別位于該握把1下方相同高度的位置,該錐形槽21具有一朝向吸盤2下方的槽口 211,且錐形槽21經由槽口 211貼觸對象9表面91 (如圖11所示);或者, 所述吸盤2頂部與所述臂部111、121底部之間也能夠經由一立柱13相連結,能夠增加握把 1與所述吸盤2之間的距離,以避免人手握持該握把1時碰觸對象9表面91。此外,該端座
II、12、臂部111、121及立柱13也能夠一體成型。該氣路3形成于該握把1內部與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之間;在本實施上,該氣路3分布形成于該握把1、該第一端座11、該第二端座12、所述臂部111、121、所述立柱13及所述吸盤2內。實質上,該握把1內可以形成一位于第一及第二端座11、12之間的容置室 10,該容置室10內容置一構成該氣路3的氣管30,且氣管30橋接于該第一與第二端座11、 12之間;或者,該容置室10及氣管30的實施形態,也能夠改由在該第一與第二端座之間的握把1內穿設形成一構成該氣路的信道,而被等效替換或取代;如此,能夠簡化握把1內部構造的復雜度。此外,該第一端座11及所述臂部111內穿設形成一構成該氣路3的第一分流氣孔31,該第二端座12及所述臂部121內也穿設形成一構成該氣路3的第二分流氣孔 32,且氣管30連通于該第一與第二分流氣孔31、32之間;同時,所述立柱13內亦穿設形成有一構成該氣路3的導氣孔33,該第一和第二分流氣孔31、32分別連通該導氣孔33頂端, 且導氣孔33底端位于該吸盤2內,并連通該錐形槽21頂部;如此,該氣路3可經由氣管30、 第一、第二分流氣孔31、32及所述導氣孔33分布于握把1、第一、第二端座11、12、所述臂部
III、121、所述立柱13及所述吸盤2內。該控制閥4介設于該氣路3中,能夠管制該氣路3與外界大氣相連通或阻斷;在本實施上,該控制閥4是裝設于該握把1的第一或第二端座11、12上,而介設于該氣路3中; 或者,該控制閥也能裝設于該臂部或立柱上,而介設于該氣路中。使用者能夠以手動控制該控制閥4 (如圖10及圖12所示),而驅使控制閥4管制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經由該氣路
53而與外界大氣相連通(如圖11及圖13所示)。在一更加具體的實施上,該控制閥4包含有一閥室40、一閥塞5及一觸動件6 (如圖5所示),該閥室40實際上形成于該第一或第二端座11、12內,且閥室40頂部形成有一連通外界大氣的通口 41,該氣路3與閥室40之間連通一閥口 42 ;該閥室40底部可呈錐狀,且閥口 42可座落于閥室40底部,而使閥口 42位于通口 41的相對端。該閥塞5以負載彈力的方式活動配置于閥室40內,而關閉該閥口 42 ; 實際上,該閥塞5與閥室40頂部內壁之間配置有一彈簧7,該閥塞5經由彈簧7負載彈力, 而使該彈簧7由上而下驅動閥塞5關閉閥口 42 ;該閥塞5兩端分別形成一呈桿狀的導柱51 及一呈錐狀的塞部52 (配合圖6所示),該閥塞5的導柱51經由通口 41顯露于握把1的第一或第二端座11、12上,該塞部52延伸至閥口 42近緣,且塞部52能夠隨著閥塞5上下移動而啟閉該閥口 42(如圖9所示)。該觸動件6連結于該閥塞5上,能夠連動閥塞5以開啟該閥口 42 ;實際上,該觸動件6可呈旋鈕、按鈕或按鍵型態,且觸動件6兩端分別形成一推抵部62 (如圖5及圖6所示),以及一利于人手觸動的壓扣部61,該推抵部62與壓扣部61之間形成一樞接部63,該控制閥4并具有一設于握把1的第一或第二端座11、12上的樞接座43,且觸動件6是經由樞接部63樞置于該握把1的樞接座43上,該推抵部62延伸至通口 41,而與該閥塞5的導柱51相互連結。該閥塞5的導柱51頂部螺組一止擋件8,該止擋件8可呈旋鈕型態,該推抵部62形成有一端槽621,且推抵部62經由該端槽621嵌持止擋件8的一軸部81,致使止擋件8能供給觸動件6的推抵部62抵制,令觸動件6能經由止擋件8而連結導柱51 ;此外, 使用者經由調撥該止擋件8 (如圖7所示),能夠調整該推抵部62朝上方位移至驅動該止擋件8及導柱51的行程h (如圖8所示)。依據上述構件組成,可供據以實施本實用新型,當欲以人力徒手搬移一板狀對象9 時,使用者能夠手持該握把1,并將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槽口 211推觸于該對象9表面 91(如圖10及圖11所示),而使該表面91封閉錐形槽21經由該槽口 211連通外界大氣; 同時,使用者能夠下壓該觸動件6的壓扣部61,而使觸動件6的推抵部62向上方擺動,并帶動該止擋件8及閥塞5的導柱51上移(如圖9所示),而驅使閥塞5的塞部52上移開啟該閥口 42 ;如此,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能夠經由該氣路3、閥口 42、閥室40及通口 41連通外界大氣,由于所述吸盤2在傳統上大多是由撓性材料(例如橡膠)制成;因此,所述吸盤2在推觸該對象9表面91時,能夠朝該表面91方向扭曲變形,致使該錐形槽21的容積縮小。此時,使用者能夠經由釋放該壓扣部61 (如圖12及圖13所示),而使彈簧7驅動閥塞5下移關閉該閥口 42,以封閉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經由氣路3、閥口 42、閥室40及通口 41連通外界大氣;同時,使用者釋放所述吸盤2對對象9的推觸力,而使所述吸盤2及錐形槽21的容積復原,致使錐形槽21與該表面91之間產生一負壓吸力,使得所述吸盤2 通過該負壓吸力吸持于對象9表面91,以利于使用者經由握把1手動擷取及搬移該對象9。當對象9擺放至定位后,使用者能再次下壓該壓扣部61 (如圖10及圖11所示), 而使推抵部62向上方擺動,并帶動止擋件8及導柱51上移(如圖9所示),而驅使塞部52 上移開啟閥口 42,促使所述吸盤2的錐形槽21經由氣路3、閥口 42、閥室40及通口 41連通外界大氣,進而釋放該負壓吸力,令所述吸盤2釋放該對象9。據此,能以手動控制所述單一控制閥4管制所述吸盤2各自經由氣路3同步連通外界大氣,促使所述吸盤2能同步吸持對象9,以利于手動擷取及搬移對象9,并能經由控制該控制閥4同步釋放對象9,以克服上述先前技術中,所述控制閥動作不易同步,迫使所述吸盤吸著力不一致的問題,并且在增加所述吸盤2的配置數量時,較能夠對對象9表面91 產生一致的吸持力,而免于人手施加過度壓推力量,即能穩定的吸著及搬移對象9,并通過該氣路3簡化握把1內部構件組成的復雜度,同時通過所述單一控制閥4簡化所述吸盤2 的結構復雜度,進而降低手動吸持工具的產制成本,且進一步有利于增加吸盤2的數量。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握把;偶數個吸盤,分別對等裝設于該握把兩端,所述吸盤內部具有一錐形槽,錐形槽能夠貼觸于一對象表面;一氣路,形成于該握把內部與所述吸盤的錐形槽之間;及一控制閥,介設于該氣路中,用以管制該氣路與外界大氣相連通或阻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內形成一容置室,該容置室內容置一構成該氣路的氣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是裝設于該握把上并介設于該氣路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兩端分別裝設有對稱的一第一端座及一第二端座,該氣路形成于該第一端座及該第二端座內,該控制閥設于該第一端座或該第二端座上并介設于該氣路中。
5.根據權利要求1、3或4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包含 一閥室,該閥室連通外界大氣,該氣路與該閥室之間連通一閥口 ;一閥塞,以負載彈力的方式活動配置于該閥室內,而關閉該閥口 ;及一觸動件,連結于該閥塞上,能夠連動該閥塞以開啟該閥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室具有一連通外界大氣的通口,該閥塞經由該通口顯露于該握把上,而連結該觸動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位于該閥口的相對端,該閥塞兩端分別形成一經由該通口顯露于該握把上的導柱,及一能夠啟閉該閥口的塞部,該閥塞經由該導柱與該觸動件相互連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柱頂部螺組一止擋件,能供給該觸動件抵制,令觸動件能經由該止擋件而連結導柱。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觸動件是樞置于該握把上,而與該閥塞連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動吸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兩端分別裝設有對稱的一第一端座及一第二端座,所述吸盤分別設于該第一端座及該第二端座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吸持工具,包含于一握把兩端分別對等裝設偶數個吸盤,該握把及所述吸盤內設有一相連的氣路,且氣路中介設有一控制閥,能管制氣路與外界大氣相連通或阻斷;據此,所述吸盤能貼觸一對象表面,并以手動控制該控制閥管制氣路連通外界大氣,促使所述吸盤吸持該對象,以利于手動擷取及搬移對象,并經由控制該控制閥而釋放該對象。
文檔編號B65G7/12GK202072218SQ20112009392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林佩芝, 鄭健毅, 鄭李毅 申請人: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