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物料皮帶輸送轉運站除塵機構。
背景技術:
物料輸送皮帶轉運站是承擔兩段輸送皮帶物料轉接的重要裝置,它包括有作為上、下連接上輸送皮帶和下輸送皮帶轉接物料的落料筒,落料筒下端與密封扣裝在下輸送皮帶的扣槽連通,兩者的內部空間成為粉塵氣流產生空間,同樣也是消除粉塵的技術處理空間。目前的除塵技術是在該空間中設置淋水降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布袋除塵裝置或封閉軟簾等,經過封閉在封閉的空間內實施增加重力、靜電吸附和過濾等降塵處理,存在結構復雜和成本高的技術問題。因而出現了另一種回旋除塵技術,其技術方案是在扣槽和落料筒上部連通設置有回旋通道,大量的沖擊粉塵一方面會通過強制引導、另一方面向下落料氣流會在回旋通道的落料筒口處產生局部負壓引流作用,使粉塵氣流自然回旋流動循環, 在這一循環流動中消耗粉塵的漂浮能量而逐漸沉降。本技術方案在落料筒滿負荷運轉時除塵效果理想,但當落料筒工作負荷減少到一定程度后,粉塵流動方向將發生部分變化,無法形成強有力的降塵回旋,導致大量粉塵溢出,則達不到國家除塵的技術標準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申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落料工作低于滿負荷量時仍具有良好除塵處理效果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技術方案, 其主要技術內容是一種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包括連接上輸送皮帶和下輸送皮帶轉接物料的落料筒,落料筒下端與扣罩在下輸送皮帶的扣槽連通,扣槽內的各段位設有密封軟簾, 回旋通道下端與扣槽相通、上端口通入落料筒,位于落料筒與回旋通道之間的扣槽段上設有渦流室,所述的渦流室為截面呈向上弧面凸起的鉤曲形殼體構成的空間。本實用新型公開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技術方案,落料工作時,粉塵氣流在密封軟簾的封閉導引以及落料筒落料時產生的局部負壓導引下沿回旋通道回流循環,渦流室構造驅動粉塵氣流在渦流室內渦流回轉,渦流室的渦流將原沿扣槽向前泄流的粉塵氣流被渦流大部分束縛、滯留回轉,尤其在落料工作低于滿負荷工作狀態時,回旋通道的回旋除塵效果明顯減弱時,渦流室的結構設置能夠有效的將粉塵氣流控制在落料筒與扣槽的處理空間內、在其渦流回旋中實施除塵工作,達到除塵技術指標要求。
圖1為本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的構成結構圖圖2為渦流室的放大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包括連接上輸送皮帶和下輸送皮帶轉接物料的落料筒1,落料筒1下端與密封扣罩在下輸送皮帶的扣槽5連通,扣槽5中順下輸送皮帶延伸方向的各段位處設有若干道密封軟簾6,回旋通道2下端與扣槽5相通、上端口通入落料筒1,構成粉塵氣流的主回旋通道。位于落料筒1與回旋通道2之間的扣槽上設有一渦流室4,該渦流室4為截面呈向上弧面凸起的鉤曲形殼體所構成的空間,渦流室4設置在接近于粉塵氣流產生的位置處,當落料工作低于滿負荷時,粉塵氣流因大幅度衰減而無法以回旋通道2為主回旋流,所起到的回旋除塵作用也滿足所需時,渦流室4的設置引導粉塵氣流在其空間內形成強渦流回旋,渦流回旋作用一方面通過渦流回旋作用束縛粉塵氣流、避免向外溢出,另一方面通過其回旋旋流中消耗粉塵能量,使粉塵沉降、達到除塵效果。 在本實施結構中,為加強粉塵氣流在渦流室4的渦流回旋作用,渦流室4所在的空間內設置有向上弧面導流的導向板7,導向板7上方和下方構成渦流回旋氣流流道,為捕捉所形成的渦流回旋氣流的粉塵、同時抑制和消耗粉塵能量,導向板7下部為帶有若干氣流孔的集塵板8,所述的氣流孔的結構設置可以有多種選擇,可以是若干平行的長條孔、篩孔等結構形式。
權利要求1.一種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包括連接上輸送皮帶和下輸送皮帶轉接物料的落料筒 (1),落料筒下端與扣罩在下輸送皮帶的扣槽( 連通,扣槽內的各段位設有密封軟簾(6), 回旋通道( 下端與扣槽相通、上端口通入落料筒,其特征在于位于落料筒與回旋通道之間的扣槽段上設有渦流室G),所述的渦流室為截面呈向上弧面凸起的鉤曲形殼體構成的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其特征在于渦流室(4)所在的空間中設置有向上弧面導流的導向板(7),導向板(7)上方和下方構成渦流回旋氣流流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其特征在于導向板(7)下部為帶有若干氣流孔的集塵板(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皮帶輸送轉運除塵站,它包括有落料筒、下輸送皮帶扣槽和連通扣槽和落料筒的回旋通道,位于落料筒與回旋通道之間的扣槽段上設有渦流室,所述的渦流室為截面呈向上弧面凸起的鉤曲形殼體構成的空間。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即使在落料工作低于滿負荷工作狀態時,也就是回旋通道的回旋除塵效果明顯減弱時,仍具有有效的粉塵除塵處理能力,達到除塵技術指標要求。
文檔編號B65G45/10GK201990226SQ20112004212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8日
發明者魏松山 申請人:魏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