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 裝置。這種裝置用于制造業的連續生產線,尤其是食品行業中糕點、冷凍飲品等、生產過程 中需由模具隨行的生產設備,用于擬補常用的輸送帶、鏈、輥等裝置的不足。
背景技術:
在連續生產中,普遍使用輸送鏈、帶、輥作為輸送、傳遞工件的裝置。然而這些裝 置存在共同而突出的問題是當需要工件在同一工作面上的不同方向移動時很不方便這 些裝置的端部均為圓弧形狀,當與垂直相交的輸送線對接時,必定相隔一段距離,跨越這段 距離需其他如機械手等裝置實現。有些過程性生產的食品如糕點、冷飲等的生產中,產品模 具在輸送線上持續流動,在流動中完成制造過程,當產品制造完成、脫離模具后,模具需返 回到生產線的起始端以進入下一個生產循環。當采用鏈條作為傳送裝置時,模具只能隨鏈 條翻轉,而當模具反轉、脫離工作面后,將發生內容物掉落,掉落物隨即成為車間污染源、細 菌滋生的基礎,而模具本身也會因此受到污染,危及食品衛生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前述輸送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 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用于某些需要安裝定位器具或模具與產品隨行的生產過程,工 件在生產過程的起點放置在這些隨行安裝定位器具或模具,共同移動到工藝流程末端后分 離、產品進入到下一生產環節,隨行的安裝定位器具或模具再返回工藝流程起點重復使用。 采用本裝置可實現自動化的閉環移動和準確定位。以下將隨行安裝定位器具或模具統稱為 工件托盤。為實現以上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將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包括工件托盤以 及一個以上的用于運送工件托盤的循環輸送基本單元,每一個循環輸送基本單元包括正向 工作平臺、正向移動平臺、反向工作平臺以及反向移動平臺,所述正向工作平臺、正向移動 平臺、反向工作平臺、反向移動平臺首尾相連以形成循環輸送系統,其中所述正向工作平 臺,包括底座、滑動導向軌道、驅動機構以及工作臺面,所述驅動機構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工 件托盤置于工作臺面上,而工作臺面則通過滑動導向軌道與驅動機構聯動連接,所述驅動 機構包括驅動本體、步進往復驅動機構以及分別設置在該驅動本體兩端的行程放大機構, 所述步進往復驅動機構安裝在驅動本體上,且步進往復驅動機構與工件托盤聯動連接,所 述行程放大機構包括聯接塊、壓簧、壓簧導向塊以及用于與工件托盤相扣合的端部驅動件, 所述驅動本體的兩端部分別開設通槽,所述聯接塊、壓簧以及壓簧導向塊皆分別置于通槽 內,且壓簧一端穿過壓簧導向塊后壓在通槽靠端部一側的端面上,另一端則壓在聯接塊面 向通槽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端部驅動件與步進往復驅動結構聯動連接;所述正向移動平臺, 包括移動平臺導軌、動力裝置、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導向限位件以及用于夾持工件托盤的工件夾緊機構,所述移動平臺導軌為平行設置的兩組導軌,所述導軌的 布置方向與正向工作平臺的輸送方向相垂直,靠近正向工作平臺的導軌上配設第一工件移 動裝置,遠離正向工作平臺的導軌上配設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工件 移動臺、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及移動臺進退氣缸,所述工件移動臺通過移動副支撐在工件 移動支撐底座上,且該工件移動臺與移動臺進退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工件移動臺 以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上皆分別安裝導向限位件,另外,所述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 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皆分別與對應的動力裝置驅動端連接;所述反向工作平臺結構與正向 工作平臺結構一致,而反向移動平臺與正向移動平臺結構一致,同時,所述反向工作平臺與 正向工作平臺運行方向相反,反向移動平臺與正向移動平臺運行方向相反。所述步進往復驅動機構包括棘爪、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所述端部驅 動件為端部棘爪,所述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皆分別包括傳動頭以及驅動氣缸, 所述傳動頭與聯接塊固定連接,而端部棘爪則定位安裝在傳動頭上,所述驅動本體上按照 工件托盤的長度等間距地設置復數個棘爪,所述棘爪的驅動端與工件托盤相配合,而棘爪 的定位端則通過定位銷與驅動本體旋轉連接,同時棘爪的定位端與驅動本體之間通過復位 彈簧連接,所述端部棘爪與安裝在驅動本體上所相鄰棘爪之間的間距為工件托盤長度的整 數倍,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與擺桿固定連接,所述擺桿一端通過傳動銷與傳動頭連接,另 一端則定位安裝在底座上。所述驅動本體為桿件。所述驅動本體由鏈條、連桿和/或者鋼索將桿件串聯而成。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所述工件夾緊機構為氣動夾緊機構,該氣動夾緊機構包括 頂緊氣缸以及與頂緊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的夾持部件。所述工件托盤通過托盤定位銷定位安裝在工作臺面上,且該托盤定位銷與托盤頂 升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伸縮,自動控制擺桿擺動,從而帶動棘爪推動 工件托盤做步進運動,實現工件托盤的循環輸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工件托盤通過托盤定 位銷定位安裝在工作臺面上,且該托盤定位銷與托盤頂升氣缸連接,則在托盤頂升氣缸活 塞桿的控制下,可以實現工件托盤在工作臺面上的定位安裝/解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工 件托盤通過滑動導向導軌安裝在驅動結構上,即在驅動結構的動力驅動下,工件托盤在滑 動導向導軌上滑移,以實現其在工作臺面上的運送;本實用新型在驅動本體的兩端分別安 裝行程放大機構,并在行程放大機構的外側安裝傳動頭,則通過兩傳動頭上驅動氣缸的交 替工作以及行程放大機構所提供的行程差,實現工件托盤從工作平臺到移動平臺的輸送。 因此,采用本裝置可實現自動化的閉環移動和準確定位。所述方案構成一個完整的平面內的閉環輸送系統,其中傳動機構通過棘爪將動 力傳遞給工件托盤,使其實現移動。行程放大機構跨越工作平臺和移動平臺間不可避免的 結構間隙,將工件托盤可靠的送達移動平臺。兩個移動平臺交替工作、配合傳動機構的往復 動作,實現工作平臺的連續傳遞,使得工作平臺的工作節拍緊密協調,互不干擾,加強系統 的協調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工件移動裝置進行工件托盤轉移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工件移動裝置進行工件托盤轉移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正向工作平臺的正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3的左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圖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7是圖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是本實用新型工件托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b是本實用新型工件托盤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驅動機構的正視圖;圖10是圖9的俯視圖;圖11是圖9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正向移動平臺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正向工作平臺1 底座11 滑動導向軌道12 驅動機構13 傳動銷130 驅動本體131 棘爪132行程放大機構133 聯接塊1331 壓簧1332壓簧導向塊1333 傳動頭134驅動氣缸135定位銷136復位彈簧137端部棘爪138擺桿139工作 臺面14托盤定位銷15托盤頂升氣缸16正向移動平臺2移動平臺導軌21動力裝 置22 第一工件移動裝置23 件移動臺Ml工件移動支撐底座M2 移動臺進退氣 缸對3導向限位件25頂緊氣缸沈1夾持部件沈2反向工作平臺3反向移動平臺4 工件托盤5定位銷孔51滑動支撐面52凹槽53。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非限制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所涉及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下將結合附 圖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 移動的機械裝置,包括工件托盤以及一個以上的用于運送工件托盤的循環輸送基本單元, 每一個循環輸送基本單元包括正向工作平臺1、正向移動平臺2、反向工作平臺3以及反向 移動平臺4,所述正向工作平臺1、正向移動平臺2、反向工作平臺3、反向移動平臺4首尾相 連以形成循環輸送系統,正向工作平臺1和反向工作平臺3用于對工件進行加工作業,正向 移動平臺2實現工件托盤從正向工作平臺1到反向工作平臺3的轉移,而反向移動平臺4 則用于將工件托盤從反向工作平臺3轉移到正向工作平臺1,從而實現工件托盤自動化的 閉環移動。所述反向工作平臺3結構與正向工作平臺1結構一致,而反向移動平臺4與正 向移動平臺2結構一致,同時,所述反向工作平臺3與正向工作平臺1運行方向相反,反向 移動平臺4與正向移動平臺2運行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工件托盤,如圖8所示,其本體為一平板,工件托盤上方有放置工件所需的凸 臺、定位銷136、夾具等。工件托盤下方兩側各有一段滑動支撐面,工作時與滑動導軌配合, 滑動支撐面外側各有一凹槽,凹槽與驅動棘爪132驅動端接觸,作為驅動棘爪132向工件 托盤傳遞動力的連接部位,出于結構要求和制造工藝條件方面的考慮,也可派生出變形型式滑動支撐面外側可以是一凸塊或圓柱,而棘爪132工作面為凹槽型式(如圖8b)所示。 同時,工件托盤上開設托盤定位銷孔,使得工件托盤通過托盤定位銷定位安裝在工作臺面 上,且該托盤定位銷與托盤頂升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工件托盤本體的長、寬、高輪廓尺 寸為標準化尺寸,長度尺寸有較高精度,當一組工件托盤沿長度方向順序排列、組內前后相 鄰的兩工件托盤緊密接觸時,每個工件托盤所在位置都能滿足工件加工需要。所述正向工作平臺1,如圖3至7所示,包括底座11、滑動導向軌道12、驅動機構 13以及工作臺面,所述驅動機構13安裝在底座11上,所述工件托盤置于工作臺面上,而工 作臺面則通過滑動導向軌道12與驅動機構13聯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13,如圖9至11所 示,包括驅動本體131、步進往復驅動機構13以及分別設置在該驅動本體131兩端的行程放 大機構133,所述驅動本體131為桿件,當結構或工藝方面需要時,也可采用多段桿件由鏈 條、連桿、鋼索等結構串聯為一整體;所述步進往復驅動機構13安裝在驅動本體131上,且 步進往復驅動機構13與工件托盤聯動連接,所述行程放大機構133包括聯接塊1331、壓簧 1332、壓簧導向塊1333以及用于與工件托盤相扣合的端部驅動件,所述驅動本體131的兩 端部分別開設通槽,所述聯接塊1331、壓簧1332以及壓簧導向塊1333皆分別置于通槽內, 且壓簧1332 —端穿過壓簧導向塊1333后壓在通槽靠端部一側的端面上,另一端則壓在聯 接塊1331面向通槽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端部驅動件與步進往復驅動結構聯動連接。所述步 進往復驅動機構13包括棘爪132、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所述端部驅動件為端 部棘爪,所述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皆分別包括傳動頭134以及驅動氣缸135,所 述傳動頭134與聯接塊1331固定連接,而端部棘爪則定位安裝在傳動頭134上,所述驅動 本體131上按照工件托盤的長度等間距地設置復數個棘爪132,所述棘爪132的驅動端與工 件托盤相配合,而棘爪132的定位端則通過定位銷與驅動本體131旋轉連接,同時棘爪132 的定位端與驅動本體131之間通過復位彈簧連接,所述端部棘爪與安裝在驅動本體131上 所相鄰棘爪132之間的間距為工件托盤長度的整數倍,所述驅動氣缸135的活塞桿與擺桿 固定連接,所述擺桿一端通過傳動銷130與傳動頭134連接,另一端則定位安裝在底座11 上。具體地說,棘爪132的前端面與工件托盤支撐面外側的凹槽配合,以傳遞動力,推 動工件托盤移動;驅動本體131兩端側面各有一長方形通槽,槽內有一壓簧1332、壓簧導向 塊1333和一聯接塊1331。壓簧1332 —端穿過壓簧導向塊1333后壓在通槽靠端部一側的 端面上,另一端則壓在聯接塊1331面向通槽端部的端面上,將聯接塊1331壓向驅動本體 131中部方向;傳動頭134通過端部通槽夾在驅動本體131端部兩側,用螺栓與聯接塊1331 固定聯接。聯接塊1331與壓簧導向塊1333之間的間距構成傳動頭134與驅動本體131之 間的行程差;傳動頭134上有機構端部最后一個端部棘爪,在壓簧1332的作用下,端部棘爪 與相鄰棘爪的距離等于工件托盤標準長度或其整數倍;驅動氣缸135的驅動力通過擺桿和 傳動銷130軸作用于傳動頭134。傳動頭134和驅動機構13本體的動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傳動頭134與聯接塊1331克服壓簧1332壓力移動到與壓簧導向塊1333 接觸,此時端部棘爪推動第一個工件托盤前行一個行程差。第二步聯接塊1331通過壓簧導向塊1333推動驅動機構13本體帶動工作平臺上 的全部工件托盤一起前行一個工件托盤長度的距離。此時第一個工件托盤完全離開工作臺面的端部并與工作臺面的端部之間存在一段距離,該距離等于聯接塊1331和壓簧導向塊 1333之間的間距。為敘述方便,將安裝在驅動機構13前行方向前端傳動頭134上的驅動氣缸135定 為前進缸,而把安裝在驅動機構13前行方向后部的驅動氣缸135定為后退缸;驅動機構13 前行到位后,后退缸伸出,將驅動本體131拉回一個平臺長度,驅動機構13回退時,在工件 托盤的重力作用下,棘爪132克服復位彈簧拉力被擠出工件托盤凹槽,直到抵達后一工件 托盤凹槽時彈出,同時前進缸配合后退缸反向動作。驅動機構13和氣缸動作結束時,前端 傳動頭134被壓簧壓回。前進缸和后退缸的交替動作,使得驅動機構13作直線往復運動, 每次前進時,驅動機構13本體上的棘爪132推動工件托盤前行一個標準長度的距離,而傳 動頭134上的棘爪132則推動工件托盤在標準長度基礎上多行進一個行程差。所述正向移動平臺2,如圖12所示,包括移動平臺導軌、動力裝置、第一工件移動 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導向限位件以及用于夾持工件托盤的工件夾緊機構,所述移動平 臺導軌為平行設置的兩組導軌,所述導軌的布置方向與正向工作平臺1的輸送方向相垂 直,靠近正向工作平臺1的導軌上配設第一工件移動裝置,遠離正向工作平臺1的導軌上配 設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工件移動臺、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及移動臺 進退氣缸,所述工件移動臺通過移動副支撐在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上,且該工件移動臺與移 動臺進退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工件移動臺以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上皆分別 安裝導向限位件,另外,所述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皆分別與對應的動 力裝置驅動端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所述工件夾緊機構為氣動夾緊機構,該氣動夾緊 機構包括頂緊氣缸以及與頂緊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的夾持部件。動力裝置,可以為氣缸,也可以為傳動帶,對應地分別驅動第一工件移動裝置或者 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在導軌上移動,使第一工件移動裝置或者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在正 向工作平臺1的出口和反向工作平臺3入口之間交換移動。第一工件移動裝置或者第二 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與正向工作平臺1上的滑動導軌的結構型式、輪廓尺寸相同。驅動機 構13的出口端傳動頭134將工件托盤送出正向工作平臺1,即由正向移動平臺2的臺面承 接。第一工件移動裝置或者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兩側和端面的導向限位件確定了工件 托盤在正向移動平臺2上的位置。正向移動平臺2采用雙線結構,兩條導軌各有一個移動 裝置,獨立地交替動作。具體地說,正向工作平臺1上的工件托盤通過正向移動平臺2轉移到反向工作平 臺3上的工作步驟如下工件托盤離開正向工作平臺1后進入正向移動平臺2的臺面,臺面 兩側及前端的導向限位件確定工件托盤在移動平臺臺面上的位置。正向工作平臺1驅動機 構13的行程到達終點后,正向移動平臺2上的夾緊機構動作,即夾緊部件在頂緊氣缸活塞 桿的伸縮控制下,將工件托盤可靠地固定在正向移動平臺2的臺面上;接著,正向工作平臺 1的驅動機構13回退,直至該驅動機構13回退到起始位置后,正向移動平臺2移動到反向 工作平臺3入口 ;在反向工作平臺3入口,正向移動平臺2到達后,反向工作平臺3的驅動 機構13回退,且反向工作平臺3上游的傳動頭134進入正向移動平臺2,其棘爪132嵌入工 件托盤的凹槽;然后正向移動平臺2上的夾緊機構釋放;反向工作平臺3上的驅動機構13 前行,將工件托盤拉入反向工作平臺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無論正向移動平臺2,還是反向移動平臺4,皆分別采用兩移動裝置交替地在兩工作平臺之間進行工件托盤的轉移。另外,本實用新型在驅動機構13的兩端安裝行程放大機構133,使得在一次驅動 動作中可以完成按工件托盤的節距移動工件托盤和將行程中前行端的第一個工件托盤送 出工作平臺、超越結構間隙、送達移動平臺;在一個返回動作中,驅動本體131上的棘爪132 按工件托盤的節距返回到工作行程開始位置,而端部棘爪可以超越結構間隙嵌入位于移動 平臺上的工件托盤凹槽,完成將其拉入工作平臺的準備。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初始狀態時,正向工作平臺1以及反向工作平臺3上的驅動機構13皆分別位于 左側,且正向工作平臺1的驅動機構13處于行程起始位置,而反向工作平臺3的驅動機構 13則處于行程終止位置;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一工件移動裝置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對,而 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相應地,反向移動平臺4的 第一工件移動裝置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對,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正 向工作平臺1相對;另外,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上的進退氣缸皆分別處于伸出 狀態,以推動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移動平臺,使其與相應的工作平臺相鄰,同時,所述正向 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上的夾持部件皆處于放松狀態,以能夠進行工件托盤的夾持。2、當對工作平臺上的工件進行加工作業完成后,發出控制信號,使得各驅動機構 13、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動作,完成工件托盤的步進運送,具體如下正向 工作平臺1在其驅動機構13的前進缸驅動下,向右移動,推動工件托盤移動,將位于反向 移動平臺4上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移動平臺上的工件托盤拉入正向工作平臺1,完成反向移 動平臺4上工件托盤向正向工作平臺1轉移,同時將正向工作平臺1上運行前端的第一個 工件托盤送給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完成正向工作平臺1上工件托盤向正 向移動平臺2轉移;反向工作平臺3在其驅動機構13后退氣缸BB作用下,向右移動,棘爪 132回退,驅動機構13上的端部棘爪進入位于正向移動平臺2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工件 托盤,且該端部棘爪與工件托盤相扣合,完成第一工件移動裝置上的工件托盤向反向工作 平臺3轉移的動作。3、當完成工件托盤的步進運送后,發出信號,使得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應的作 業裝置可以對其上工件托盤內的工件進行作業,此時,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上 的夾緊部件處于夾緊狀態。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進退氣 缸活塞桿皆處于回縮狀態,即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移動平臺遠離與其對應的正向工作平臺 1/反向移動平臺4,接著,在第一工件移動裝置和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相應動力裝置的驅動 下,第一工件移動裝置和第二工件移動裝置換位,使得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一工件移動裝 置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而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 對;相應地,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一工件移動裝置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而反向移動平臺 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對;而后,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 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進退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同時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的 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夾持部件處于松開狀態,以對工件托盤的夾持做好準備。4、正向移動平臺2上的工作裝置發出可以工作的信號后,本實用新型將順序做以 下動作a、正向工作平臺1和反向工作平臺3全部左移,正向工作平臺1在其驅動機構13 后退缸作用下,向左移動,棘爪132回退,端部棘爪進入位于反向移動平臺4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工件托盤,使得端部棘爪與工件托盤相扣合;反向工作平臺3在其驅動機構13后 退缸驅動下,向左移動,推動工件托盤移動,同時將位于正向移動平臺2上第二工件移動裝 置的工件托盤拉入反向工作平臺3,并將反向工作平臺3上運行前端第一個工件托盤送給 反向移動平臺4上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b、反向移動平臺4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夾持部 件松開,正向工作平臺1在其驅動機構13的前進缸驅動下,向右移動,推動工件托盤移動, 將位于反向移動平臺4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上的工件托盤拉入正向工作平臺1,完成反向 移動平臺4上工件托盤向正向工作平臺1轉移,同時將正向工作平臺1上的最后一個托盤 送給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一工件移動裝置,完成正向工作平臺1上工件托盤向正向移動平 臺2轉移;反向工作平臺3在其驅動機構13后退氣缸作用下,向右移動,棘爪132回退,驅 動機構13上的端部棘爪進入位于正向移動平臺2上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工件托盤,且該端 部棘爪與工件托盤相扣合,完成反向工作平臺3第二工件移動裝置上的工件托盤向反向工 作平臺3轉移的動作;C、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上的夾緊部件處于夾緊狀態;d、 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進退氣缸活塞桿皆處于回縮狀態; 在第一工件移動裝置和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相應動力裝置的驅動下,第一工件移動裝置和第 二工件移動裝置換位,使得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一工件移動裝置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對,而 正向移動平臺2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相應地,反向移動平臺4的 第一工件移動裝置與反向工作平臺3相對,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則與正 向工作平臺1相對;e、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的進退氣缸 的活塞桿伸出,同時正向移動平臺2和反向移動平臺4的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夾持部件處 于松開狀態,以對工件托盤的夾持做好準備;等待與正向工作平臺1相對應的作業裝置發 出可以運行的信號。以上四個步驟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工作循環。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帶、鏈輥等輸送方式的不足,實現工件、模具等的平 面連續移動,不存在模具反轉脫離工作面的現象,如用在食品等行業的生產設備,可以從根 本上避免脫離工作面后模具與環境的交叉污染。用在其它加工行業的生產線上,可避免夾 具反轉后動作機構由于重力因素造成的位置失控。
權利要求1.一種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件托盤以及一個以上的用于運送工件托盤的循環輸送基本單元,每一個循環輸送基本單 元包括正向工作平臺、正向移動平臺、反向工作平臺以及反向移動平臺,所述正向工作平 臺、正向移動平臺、反向工作平臺、反向移動平臺首尾相連以形成循環輸送系統,其中所述正向工作平臺,包括底座、滑動導向軌道、驅動機構以及工作臺面,所述驅動機構 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工件托盤置于工作臺面上,而工作臺面則通過滑動導向軌道與驅動機 構聯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本體、步進往復驅動機構以及分別設置在該驅動本體 兩端的行程放大機構,所述步進往復驅動機構安裝在驅動本體上,且步進往復驅動機構與 工件托盤聯動連接,所述行程放大機構包括聯接塊、壓簧、壓簧導向塊以及用于與工件托盤 相扣合的端部驅動件,所述驅動本體的兩端部分別開設通槽,所述聯接塊、壓簧以及壓簧導 向塊皆分別置于通槽內,且壓簧一端穿過壓簧導向塊后壓在通槽靠端部一側的端面上,另 一端則壓在聯接塊面向通槽端部的端面上,所述端部驅動件與步進往復驅動結構聯動連 接;所述正向移動平臺,包括移動平臺導軌、動力裝置、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 裝置、導向限位件以及用于夾持工件托盤的工件夾緊機構,所述移動平臺導軌為平行設置 的兩組導軌,所述導軌的布置方向與正向工作平臺的輸送方向相垂直,靠近正向工作平臺 的導軌上配設第一工件移動裝置,遠離正向工作平臺的導軌上配設第二工件移動裝置,第 二工件移動裝置包括工件移動臺、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及移動臺進退氣缸,所述工件移動 臺通過移動副支撐在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上,且該工件移動臺與移動臺進退氣缸的活塞桿固 定連接,所述工件移動臺以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的臺面上皆分別安裝導向限位件,另外,所 述工件移動支撐底座以及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皆分別與對應的動力裝置驅動端連接;所述反向工作平臺結構與正向工作平臺結構一致,而反向移動平臺與正向移動平臺結 構一致,同時,所述反向工作平臺與正向工作平臺運行方向相反,反向移動平臺與正向移動 平臺運行方向相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進往復驅動機構包括棘爪、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所述端部驅 動件為端部棘爪,所述前進驅動裝置以及后退驅動裝置皆分別包括傳動頭以及驅動氣缸, 所述傳動頭與聯接塊固定連接,而端部棘爪則定位安裝在傳動頭上,所述驅動本體上按照 工件托盤的長度等間距地設置復數個棘爪,所述棘爪的驅動端與工件托盤相配合,而棘爪 的定位端則通過定位銷與驅動本體旋轉連接,同時棘爪的定位端與驅動本體之間通過復位 彈簧連接,所述端部棘爪與安裝在驅動本體上所相鄰棘爪之間的間距為工件托盤長度的整 數倍,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與擺桿固定連接,所述擺桿一端通過傳動銷與傳動頭連接,另 一端則定位安裝在底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本體為桿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本體由鏈條、連桿和/或者鋼索將桿件串聯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氣缸,所述工件夾緊機構為氣動夾緊機構,該氣動夾緊機構包括頂緊氣缸以及與頂緊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的夾持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托盤通過托盤定位銷定位安裝在工作臺面上,且該托盤定位銷與托盤 頂升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現工件在同一平面多個工作平臺上循環移動的機械裝置,包括工件托盤以及一個以上的用于運送工件托盤的循環輸送基本單元,每一個循環輸送基本單元包括首尾相連以形成循環輸送系統的正向工作平臺、正向移動平臺、反向工作平臺以及反向移動平臺,正向工作平臺包括底座、滑動導向軌道、驅動機構以及工作臺面;正向移動平臺包括移動平臺導軌、動力裝置、第一工件移動裝置、第二工件移動裝置、導向限位件以及用于夾持工件托盤的工件夾緊機構,反向工作平臺結構與正向工作平臺結構一致,而反向移動平臺與正向移動平臺結構一致。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在同一平面內的自動化的閉環移動和準確定位。
文檔編號B65G25/00GK201873268SQ20102063908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日
發明者鈕鈞 申請人:江蘇百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