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軸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因應操作時的旋轉要求,所以在許多的設計上開始引進了「轉軸」的概念。通 過將欲旋轉裝置與基座之間以一旋轉軸裝置連接,即可讓欲旋轉裝置以旋轉軸裝置的轉軸 為軸心,進行使用者所希望的旋轉動作。當為了提供訊號傳輸或電力供給等目的,需以線材 (例如訊號線,或電源供應線等)穿過旋轉軸裝置來連接于旋轉軸裝置兩端的基座與欲旋 轉裝置時,則線材常會因轉軸的持續性旋轉、拉扯,導致線材壽命縮短而產生斷裂。在現有技藝中,上述線材發生斷裂的問題,可通過使用軟性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或是以旋轉式訊號傳輸組件來取代傳統線材來得到改善。但是,上述 的第一種方法,使用軟性PCB以同心圓方式旋繞于轉軸,雖可提升相當于傳統線材的軟性 PCB的使用壽命,卻也隨之導致成本的大幅提升,與增加器材裝配的困難度等問題。上述的 第二種方法,以旋轉式訊號傳輸組件直接固定于轉軸上,雖可在提升相當于傳統線材的旋 轉式訊號傳輸組件的使用壽命的同時,并不會提高裝配困難度,然而,由于旋轉式訊號傳輸 組件并不是一項普及應用的電子零件,使用旋轉式訊號傳輸組件將會大幅提高制作成本, 進而降低了產業競爭力。現有技藝中,另有一種較為簡易的處理方式,是直接改用較耐彎折的線材,例如以 鐵氟龍(Teflon)包覆的線材。參照圖1所示,線材120僅是穿過旋轉裝置的軸心空間140。 通常,該作法會使線材120預留一段長度,以避免旋轉裝置轉動時,線材120因為拉扯而斷 裂。上述作法是采用較耐彎折包覆的線材,雖不會帶來成本大幅提高的問題,然而,隨著轉 動次數的增加,線材120仍將會隨著重復的彎折與拉扯而產生斷裂。換言之,其對于線材使 用壽命的提升效果也相當有限。因此,有鑒于現有技藝在提升使用旋轉軸裝置的線材壽命方面的缺失,如何提供 一種可以大幅提升線材使用壽命,卻不會造成成本負擔或是提升裝配難度等問題的旋轉軸 裝置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研究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的背景中,為了符合產業上的需求,本新型提供一種可延長線材壽命的 旋轉軸裝置,以在不增加產品組裝復雜度的前提下有效延長線材的使用壽命。為達上述目的,本說明書提供一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上述可延長線材 壽命的旋轉軸裝置至少包含一容置區域、一轉軸、一線材、以及一置于該容置區域上方的蓋 部。其中,該轉軸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的中央;該線材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內,且該線材是 螺旋式旋繞于該轉軸周圍。采用上述構造,當轉軸轉動時,轉軸的角度將會幾乎平均地分攤至旋繞于轉軸周圍的線材。因此,旋繞越多圈數的線材,其單位長度所產生的旋轉變化量越少。依此可有效 避免線材因轉軸轉動所發生被彎折或被拉扯而斷裂的情況,進而達到有效延長線材使用壽 命的效果,且不會增加裝配難度與制造成本。
圖1是一現有的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示意圖;圖2A是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示意圖;圖2B是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另一示意圖;圖2C是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另一示意圖;圖2D是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線材旋繞方式的示 意圖;以及圖3是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旋轉式監視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 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所獲取的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參考圖2A至圖2C,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提供的一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 裝置包含一容置區域220、一轉軸240、一線材260、以及一蓋部280。其中,上述轉軸240可 以是設置于上述容置區域220的中央。上述線材260是以如圖2D所示的螺旋方式旋繞于轉軸240周圍。上述線材260包 含至少一導線。在根據本實施例的一較佳范例中,線材260包含復數股導線,其中上述導線 是選自下列群組中至少一種訊號傳輸線、電源供應線。在根據本實施例的一較佳范例中, 上述線材260包含現有的漆包線。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另一較佳范例中,上述線材260包含 鐵氟龍(Teflon)包線。需附加說明的是,于圖2D所呈現,以線材260在轉軸附近旋繞三圈 僅是一旋繞方式的說明,并非以此為限。在根據本實施例的一較佳范例中,若容置區域220 的空間允許,線材260也可采取多圈的螺旋式來旋繞于轉軸240的周圍。更好的是,當線材 260采取更多圈的螺旋式旋繞方式繞設于轉軸周圍時,根據本說明書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 旋轉軸裝置將可更有效的延長線材260的使用壽命。上述的蓋部280是用以覆蓋上述容置區域220,以確保線材260旋設于容置區域 220之中。根據本實施例的設計,容置區域220可包含一第一開口,上述第一開口是用以讓 線材260的第一端262可延伸出容置區域220。上述的蓋部280包含一第二開口,上述第二 開口是用以讓線材260的第二端264可延伸出容置區域220。在根據本實施例的一較佳范 例中,上述的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可分別具有一斜切面的設計,以協助減少線材260在轉 軸240轉動時產生的彎折。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現將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 旋轉軸裝置的一實施方式說明如下。然而,以下所述的實施方式是用以協助闡明本說明書 所揭露技術的產業利用,本說明書所揭露的技術及其應用方式不應以此為限。圖3是一應用根據本說明書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的可旋轉式監視器(Pan/Tilt Camera)的剖視示意圖。參考圖3,上述的可旋轉式監視器300是結合了一旋轉 負載部320、一基座340、以及一根據本說明書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360。上述 旋轉負載部320可包含至少一影像擷取裝置、與至少一聲音擷取裝置。上述的影像擷取裝 置可以是一電荷藕合組件(Charged CoupledDevice ;CCD),或是一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上述基座 340 可包含訊號處理裝置, 用以處理來自上述影像擷取裝置/聲音擷取裝置所擷取的影像或聲音訊號。上述基座340 可以更包含一傳輸裝置,用以將訊號處理裝置處理完畢的結果,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輸 至另一使用者所指定的電子裝置。上述基座340可電性耦合于一電源供應裝置,用以提供 上述可旋轉式監視器300正常運作所需的電力。將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360與上述旋轉負載部320、基座340結合,即可 產生比定向監視器功能更強大的可旋轉式監視器。線材包含訊號傳輸導線,用以將上述旋 轉負載部320的影像擷取裝置/聲音擷取裝置所擷取的訊號傳輸至基座340的訊號處理裝 置。線材364可更包含電源傳輸導線,用以從基座340傳輸電力至旋轉負載部320。旋轉負 載部320更包含一驅動裝置,用以帶動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360的轉軸,使旋轉負 載部320依一設定模式進行轉動。根據本說明書的設計,當轉軸轉動時,旋繞于轉軸周圍的 線材將會隨著發生旋轉。例如,當轉軸順時針轉動時,線材將會被旋緊;當轉軸逆時針轉動 時,線材將會被旋松。若空間足夠,線材旋繞于轉軸周圍的圈數越多越好。因為當轉軸轉動 相同的角度時,旋繞越多圈數的線材其單位長度所產生的旋轉變化量越少。換言之,此一設 計可有效避免線材發生彎折或拉扯,讓線材在長時間的轉軸轉動過程中不會產生斷裂,進 而有效延長線材的使用壽命。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上述的可延長線 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至少包含容置區域、轉軸、與線材。線材是以螺旋式旋繞于容置區域內 的轉軸周圍。通過該線材的旋繞設計,當轉軸轉動時,轉軸的角度將會幾乎平均地分攤至旋 繞于轉軸周圍的線材。因此,旋繞越多圈數的線材,其單位長度所產生的旋轉變化量越少。 依此可有效避免線材因轉軸轉動所發生被彎折或被拉扯而斷裂的情況,進而達到有效延長 線材使用壽命的效果。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 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 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容置區域;一轉軸,其中該轉軸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的中央;一線材,該線材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內,且該線材是螺旋式旋繞于該轉軸周圍;以及一蓋部,該蓋部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容置區域包 含一第一開口以將該線材的第一端延伸出該容置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蓋部包含一 第二開口以將該線材的第二端延伸出該容置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開口具 有一第一斜切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開口具有一第二斜切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線材包含至 少一導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延長線材壽命的旋轉軸裝置,以在不增加產品組裝復雜度的前提下有效延長線材的使用壽命。該旋轉軸裝置包含一容置區域;一轉軸,其中該轉軸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的中央;一線材,該線材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內,且該線材是螺旋式旋繞于該轉軸周圍;以及一蓋部,該蓋部是設置于該容置區域上方。
文檔編號B65H75/18GK201605063SQ201020109259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5日
發明者林月霞, 王茂霖, 陳春池, 高韶文, 黃則楊 申請人:聯積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