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裝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耐熱性好、阻隔性強、成型性好的淺裝食品密封盒。
背景技術:
現在可用于食品包裝的容器,一般為包裝袋或餐盒,這些容器一般均為一次性用 品,不具有耐熱性、阻隔性,保質期較短。具有密封蓋的餐盒,蓋體一般為透明氧化硅薄膜, 產品的價格高,阻隔性差,保值期只能達到18個月。另一方面有的餐盒成型性也較差,食品 裝入后容器很容易就變形,或者在同食品一同加熱過程中易產生嚴重變形,使用上非常不 方便。鋁箔是常用的食品包裝材料,其具有優良的耐熱性和阻水、阻油性能,然而其缺陷是 輕薄,自身成型性較差,一般作為包裝的內襯附著在一成型的包裝內。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耐熱性好、阻隔性強、成型性好的, 適于長期保存食品的淺裝食品密封盒。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盒體和盒蓋兩部分,所述盒體從上到下由一圈上沿、一圈側面和一底面圍成,所 述盒蓋封裝在所述盒體之上;所述盒體由PP/tie/EVOH/tie/PP五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所 述盒蓋由PET/A1/CPP三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所述盒蓋與所述盒體封裝之后,所述PET為
外露層。所述盒體的上沿、側面和底面為一體模壓成型。所述側面圍成的內腔是上、下等截面型或由上到下漸縮型之一。所述盒體的側面是由四個平面圍成的,各個面銜接處采用圓倒角過渡,在各個平 面外表設有多條加強筋,加強筋凸出于其所在的平面,且與平面等壁厚,在盒體壓模過程中 一體成型。所述盒體的側面是圓滑型面,在圓滑面外表設有多條加強筋,加強筋凸出于圓滑 面,且與圓滑面等壁厚,在盒體壓模過程中一體成型。所述底面為凹凸不平狀,在所述底面上設有圖畫層,所述圖畫層向外凸出于其所 在的平面,在底面的外底部設有防滑的小凸起,所述圖畫層、小凸起與所述底面一體壓模成型。所述盒體的上沿與盒蓋采用190 200°C熱壓密封。在所述盒蓋PET層之外復合有NL層,所述NL層為外露層。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包括盒體和 盒蓋兩部分,并且盒體和盒蓋采用熱壓密封形式,盒體采用PP/tie/EVOH/tie/PP五層材料 復合而成,耐熱性好、阻隔性強;盒蓋采用PET/A1/CPP三層材料或NL/PET/A1/CPP四層材 料復合而成,相比于氧化硅薄膜有較好的阻隔性和耐熱性,包裝食品后不漏水、不漏氣、不滲油,加熱后不變形,產品的保質期能達到30個月。2、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淺裝的盒體,并 且在淺裝的盒體側面設置加強筋,加強筋與側面一體成型,具有強化支撐作用,同時成型性 好。3、本實用新型由于將盒體底面設置為凹凸不平狀,其中包括在底面上設置有圖畫層、凸 起圈,以及在底面外側設置防滑小凸起,圖畫層、凸起圈、小凸起等均與底面一體成型,成型 性好,且均具有防滑作用;圖畫層的作用還為圖案設計層。4、本實用新型盒體的上沿、側面、 底面均采用相同壁厚,因此,整個盒體適宜采用一體化模壓成型,成型性好。5、本實用新型 適宜做長期保存的食品包裝盒,保鮮性好,耐加熱,盒體不變形。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盒體1和盒蓋2兩部分。盒體1為一上端開口、底端 封閉的淺裝盒體,由一圈上沿11、一圈側面12和一底面13組成。其中,上沿11設于側面 12的頂部,與側面12 —體成型,圓滑過渡銜接。上沿11具有一定的沿寬。如圖1 4所示,側面12可以是由四個或多個平面圍成的有棱型面,也可以是由 一平面圍成的橢圓形或圓形的圓滑型面。當側面12為四個平面圍成時,四個面銜接處采用 圓倒角過渡,并且在各個面上設有多條加強筋121,每一加強筋121沿側面從上至下呈上寬 下窄狀。加強筋121凸出于側面12所在的平面,且加強筋121與側面12同壁厚,在盒體壓 模過程中一體成型。當側面12為橢圓形面時,在兩個長側面上設置加強筋121即可。側面12無論是由有棱型的,還是圓滑型的,其內腔既可以是上、下等截面的,也可 以是由上到下漸縮形的,但是內腔不宜過深,圍成淺裝盒體較好,這樣盒體成型性好,較牢 固。底面13設于側面12之下,用于封閉側面12的底部。底面13為凹凸不平狀,如圖 4所示,可以是在中央部位做出向上凸起,形成一凸起平面131,通過凸起平面將底面13分 成高低不同的兩個區域A、B ;在區域A(即凸起平面)中可以設置圖畫層132,圖畫層132相 對于凸起平面131向下凸出底面13,與凸起平面131的凸起方向相反,具有防滑作用;圖畫 層132上可設計廠商標志或其它美術設計;在區域B的外底面上設置有多個防滑的小凸起 (圖中未示出),當盒體放在桌子上時,小凸起會增加摩擦力。底面13也可以如圖2所示,制作有內、外兩圈凸起圈133、134,通過這兩圈凸起圈 把底面13分成內外三個區域A、B、C,在區域A中可以設置圖畫層135,圖畫層135相對于 區域A平面向下凸出,具有防滑作用;圖畫層135上可設計廠商標志或其它美術設計;在區 域B和區域C的外底面上設置有多個防滑的小凸起(圖中未示出),當盒體放在桌子上時, 小凸起會增加摩擦力。在內凸起圈133和外凸起圈134之間連接有多條向上凸起的凸起條 136。凸起條136和內、外凸起圈133、134的壁厚均與底面13相同,在盒體壓模過程中一體成型,同時可以加強底面的承載強度。上沿11、側面12、底面13也均等壁厚,在盒體壓模過 程中一體成型。由此可知,盒體1是由上沿11、側面12和底面13圍成的上端開口,下端封閉的淺 盤盛裝器皿。為使盒體1的耐熱性好、阻隔性強,采用五層共擠復合片材,其結構為pp(厚 150 750um) /tie (厚 40 90um) /EVOH (厚 60 140um) /tie (厚 40 90um) /PP (厚 150 750um)。其中,PP為聚丙烯,tie為粘合劑,EVOH為乙烯-乙烯醇。如圖1所示,在上沿11的上表面封裝一盒蓋2即可形成一完整封閉的包裝盒。盒 蓋2為由三層或四層共擠復合片材制成的薄膜體。當為三層復合片材時,其結構為PET(厚 12um)/Al (厚7um)/易撕型CPP (厚70um),PET為聚酯,Al為鋁箔,CPP為聚丙烯。盒體與 盒蓋密封后,PET層在包裝盒的最外層。當為四層復合片材時,其結構為NL(厚15um)/PET(厚12um)/Al (厚7um)/易撕 型CPP (厚70um),NL為尼龍,盒體與盒蓋密封后,NL層在包裝盒的最外層。盒體1和盒蓋2采用新的復合結構,相比于氧化硅薄膜有較好的阻隔性和耐熱性, 包裝食品后不漏水、不漏氣、不滲油,加熱后不變形,產品的保質期能達到30個月。盒體1的上沿11和盒蓋2采用熱壓密封,溫度為190 200°C。本實用新型雖由前述實施例描述,但是仍有可變化的結構和細節,在不脫離本實 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前提下,任何變化仍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盒體和盒蓋兩部分,所述盒體從上到下由一圈上沿、一圈側面和一底面圍成,所述盒蓋封裝在所述盒體之上;所述盒體由PP/tie/EVOH/tie/PP五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所述盒蓋由PET/A1/CPP三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所述盒蓋與所述盒體封裝之后,所述PET為外露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上沿、側面和底 面為一體模壓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圍成的內腔是上、 下等截面型或由上到下漸縮型之一。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圍成的內腔是上、 下等截面型或由上到下漸縮型之一。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側 面是由四個平面圍成的,各個面銜接處采用圓倒角過渡,在各個平面外表設有多條加強筋, 加強筋凸出于其所在的平面,且與平面等壁厚,在盒體壓模過程中一體成型。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 側面是一圓滑型面,在圓滑面外表設有多條加強筋,加強筋凸出于圓滑面,且與圓滑面等壁 厚,在盒體壓模過程中一體成型。
7.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為 凹凸不平狀,在所述底面上設有圖畫層,所述圖畫層向外凸出于其所在的平面,在底面的外 底部設有防滑的小凸起,所述圖畫層、小凸起與所述底面一體壓模成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上沿與盒蓋采 用190 200°C熱壓密封。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上沿與盒蓋采 用190 200°C熱壓密封。
10.如權利要求1或8或9所述的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蓋PET 層之外復合有NL層,所述NL層為外露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淺裝食品密封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盒體和盒蓋兩部分,所述盒體從上到下由一圈上沿、一圈側面和一底面一體模壓形成,盒蓋封裝在所述盒體上沿上;側面上設有加強筋,底面上設有防滑小凸起。所述盒體由PP/tie/EVOH/tie/PP五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所述盒蓋由PET/Al/CPP三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或由NL/PET/Al/CPP四層材料依次復合而成。本實用新型是結構強度好、材料耐熱性、阻隔性好、成型性好的食品包裝盒。
文檔編號B65D85/00GK201592846SQ20102004698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0日
發明者余堅勇, 錢平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