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糧食出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糧食出倉機。
背景技術:
對于散糧的出倉,大多采用出倉作業的方式,而糧食在存放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結 裹,成團狀物,不能自動進行出倉機喂料,需要花費大量人工進行喂料。存在作業效率低下 的問題。 為了解決該問題,人們在出倉機上安裝扒糧機,采用扒糧機將結裹的糧食把散從 而使得出倉更為順暢。 中國專利號為ZL200720076329. 1的專利文獻所公開的一種扒糧機,其通過在輸 送帶一端設置有兩扒盤,該兩扒盤相切設置、轉動方向相向,在該兩扒盤的外周分別設置有 扒齒。 其工作原理是。電機帶動該扒盤旋轉,其外周的扒齒能夠把送糧食,使得其順利在 傳動帶上傳輸,通過傳送帶完成糧食出倉作業。 但是,應用上述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的缺陷 在扒糧食的過程中,由于該兩扒盤相切設置且相向轉動,故在扒糧食的過程中,容 易發生由于糧食粘貼扒盤而纏繞扒盤,影響正常工作,甚至導致扒盤、電機受損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糧食出倉機,其有利于提高糧是出倉的效 率、以及順暢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糧食出倉機,包括筒狀的封閉槽, 在所述封閉槽內貫穿設置有可傳動的傳送帶; 在所述傳送帶的前端橫設有可旋轉的螺旋軸,所述螺旋軸包括第一旋轉軸、以及 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外周的螺旋葉; 在所述螺旋軸的前端還橫設有可旋轉的撥糧軸,所述撥糧軸包括第二旋轉軸、以 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轉軸外周的撥棍,所述撥棍與所述撥糧軸垂直; 所述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位置平行、旋轉方向相同; 在所述封閉槽的末端設置有出糧口。 可選地,所述螺旋軸與第一轉輪連接,可在所述第一轉輪的帶動下旋轉; 所述撥糧軸與第二轉輪連接,可在所述第二轉輪的帶動下旋轉; 在所述第一轉輪、第二轉輪之間連接有鉸鏈,所述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在所述
鉸鏈的聯動下可同向、同步旋轉。 可選地,在所述封閉槽、第一螺旋軸、撥糧軸設置在一承載臺上; 在所述承載臺下還設置有四個可旋轉的車輪; 在所述承載臺上還設置有方向盤,所述方向盤用于控制所述車輪的方向。
3[0021] 可選地,所述出糧口為一彎折的管道, 所述彎折的管道由相互套接、相交成一定夾角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組成,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中的其中之一可沿另一旋轉。 由上可見,應用該方案,由于在傳送帶的前方分別設置有螺旋軸、以及撥糧軸,先 將糧堆刮松后再送料,能夠避免由于糧堆過于密實而停轉的情況,能夠使得糧食出倉更加 順暢、效率更高。其相對于現有技術使用相對運動的撥盤的技術方案,由于本實施例的糧食 出倉機各部件的運動更加流暢且無互礙性,能避免由于糧食粘貼而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糧食出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圖1所示的糧食出倉機中,用于扒糧部分的結構示 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
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2所示,該糧食出倉機主要包括筒狀封閉槽101、傳送帶102、螺旋軸 103、撥糧軸104、出糧口 105。其各部分的連接關系如下 該傳送帶102設置筒狀封閉槽101內,該傳送帶102貫穿筒狀封閉槽101,該傳送 帶102用于將倉庫內的糧食傳送到糧倉外,實現糧食出倉。 此處,為了減少在出倉過程中糧食受到外部粉塵或者水分的污染,并避免運輸過 程中的糧食散落,將傳送帶102設置在一筒狀封閉槽101中。 出糧口 105設置在傳送帶102的末端,用于將傳送帶102傳送出來的糧食導入相 應的位置,比如運輸車輛等。 該螺旋軸103橫向設置在傳送帶102的前端,該螺旋軸103包括第一旋轉軸1031、 以及固定在第一旋轉軸1031外周的旋轉葉片1032。該第一旋轉軸1031可在電機M1、或其 他傳動部件的帶動下旋轉,從而帶動其外周的螺旋葉片1032旋轉,在螺旋葉片1032旋轉的 過程中,將糧食撥到傳送帶102上。 撥糧軸104平行橫設在螺旋軸103的前端,該撥糧軸104包括第二旋轉軸1041、以 及固定在第二旋轉軸1041外周的撥棍1042,各撥棍1042沿第二旋轉的徑向向外,與第二旋 轉軸1041垂直。其中該第二旋轉軸1041與第一旋轉軸1031位置平行、旋轉方向相同。 本糧食出倉機的工作原理是,在應用時,將撥糧軸104、螺旋軸103、傳送帶102的 前端置于糧倉的糧食中,啟動撥糧軸104、螺旋軸103,使得其同向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 撥糧軸104上的撥棍1042刮動糧堆,使其較為松動,不打結,且由于撥棍1042的旋轉,還起 到一定的將糧食撥向螺旋軸103的作用,在撥糧軸104的后端,螺旋軸103在較為松動的糧 堆中旋轉,螺旋葉片1032起送料的作用,將糧倉中糧堆的糧食送到其前端的傳送帶102中, 傳送帶102帶動糧食在筒狀密封槽傳送,傳送的糧食從傳送帶102的末端進入出糧口 105, 在出糧口 105流進設定的位置(比如運糧車輛等部件)。
4[0039] 由上可見,應用該方案,由于在傳送帶102的前方分別設置有螺旋軸103、以及撥 糧軸104,先將糧堆刮松后再送料,能夠避免由于糧堆過于密實而停轉的情況,能夠使得糧 食出倉更加順暢、效率更高。其相對于現有技術使用相對運動的撥盤的技術方案,由于本實 施例的糧食出倉機各部件的運動更加流暢且無互礙性,能避免由于糧食粘貼而影響正常工 作的情況。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糧食出倉的順暢性,可以將螺旋軸103、撥糧軸 104設置成同向、同步旋轉的運動方式,比如可以通過將帶動螺旋軸103、撥糧軸104旋轉的 第一轉輪1033、第二轉輪1043設置成齒合的方式實現。還可以在該第一轉輪1033、第二轉 輪1043之間連接鉸鏈,通過鉸鏈的聯動而實現螺旋軸103、撥糧軸104同向、同步旋轉。 在本實施例中,將螺旋軸103、撥糧軸104設置成同向、同步旋轉的方式,可以使得 松動糧食、送料的運動更加協調,有利使得糧食出倉更加順暢。 另外,為了使得本糧食出倉機的應用更加方便,還可以將封閉槽、第一螺旋軸103、 撥糧軸104等設置在一承載臺107上,在承載臺107下設四個可旋轉的車輪108,在承載臺 107上設置方向盤106,方向盤106用于控制所述車輪108的方向。在使用時,可以通過輪 子帶動整個承載臺107移動整個糧食出倉機,使得其應用更加方便,可以隨時根據應用場 景進行移動,比如有第一糧倉移動到第二糧倉等等。 在本實施例中,出糧口 105可以為一固定的管狀或者其他形狀的出口。為了進一 部提高糧食出倉的便利性,可以將出糧口 105設置在以下的形式 將該出糧口 105設置為一彎折的管道,該彎折的管道由相互套接、相交成一定夾 角的第一管道1051、第二管道1052組成,第一管道1051、第二管道1052中的其中之一可沿 另一旋轉。這樣,在出糧時,可以通過旋轉出糧的彎曲管道,而調節出糧口 105的位置,比如 從該糧食運送車移到另 一 臺糧食運送車等等。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
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 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
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 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一種糧食出倉機,其特征是,包括筒狀的封閉槽,在所述封閉槽內貫穿設置有可傳動的傳送帶;在所述傳送帶的前端橫設有可旋轉的螺旋軸,所述螺旋軸包括第一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外周的螺旋葉;在所述螺旋軸的前端還橫設有可旋轉的撥糧軸,所述撥糧軸包括第二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轉軸外周的撥棍,所述撥棍與所述撥糧軸垂直;所述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位置平行、旋轉方向相同;在所述封閉槽的末端設置有出糧口。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糧食出倉機,其特征是, 所述螺旋軸與第一轉輪連接,可在所述第一轉輪的帶動下旋轉; 所述撥糧軸與第二轉輪連接,可在所述第二轉輪的帶動下旋轉;在所述第一轉輪、第二轉輪之間連接有鉸鏈,所述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在所述鉸鏈 的聯動下可同向、同步旋轉。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糧食出倉機,其特征是, 在所述封閉槽、第一螺旋軸、撥糧軸設置在一承載臺上; 在所述承載臺下還設置有四個可旋轉的車輪;在所述承載臺上還設置有方向盤,所述方向盤用于控制所述車輪的方向。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糧食出倉機,其特征是, 所述出糧口為一彎折的管道,所述彎折的管道由相互套接、相交成一定夾角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組成,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中的其中之一可沿另一旋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設計領域,公開了一種糧食出倉機。包括筒狀的封閉槽,在所述封閉槽內貫穿設置有可傳動的傳送帶;在所述傳送帶的前端橫設有可旋轉的螺旋軸,所述螺旋軸包括第一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旋轉軸外周的螺旋葉;在所述螺旋軸的前端還橫設有可旋轉的撥糧軸,所述撥糧軸包括第二旋轉軸、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旋轉軸外周的撥棍,所述撥棍與所述撥糧軸垂直;所述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位置平行、旋轉方向相同;在所述封閉槽的末端設置有出糧口。
文檔編號B65G65/22GK201530621SQ20092006163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31日
發明者樊自芳 申請人:樊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