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紙張類積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把紙張類向積聚部進行積聚處理或把紙張類從積聚部進行送出處理 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尤其涉及不論紙張類向裝置的運送狀態如何,都可以良好地進行 紙張類的積聚處理和送出處理的紙張類積聚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把紙幣等紙張類進行存款或取款那樣的積聚處理或送出處理的場 合,廣泛使用ATM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等裝置,這樣的裝置中搭載了紙張類積聚送
出裝置。例如,作為這樣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提出了以下所示的裝置(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1和2)。具體來說,如圖1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90把從裝置外部的運送部一張 一張送來的紙張類P1,夾在喂送輥(7彳一 K 口一,)30與門輥(y—卜口一,)40間,使 這些輥30、40向積聚旋轉方向(圖中的箭頭方向)R旋轉。由此,把紙張類P導入積聚空間 71內并積聚在積聚部7。如圖12所示,門輥40安裝在旋轉軸41上,在門輥40的兩端與門輥40同軸地配 設著多個葉輪80。所述多個葉輪80中的每一個都設有四片彈性葉片部83,彈性葉片部83 以倒向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被形成為放射狀。這樣的葉輪80與門輥40向積聚旋轉方向 R的旋轉一起旋轉,通過所述旋轉,使彈性葉片部83展開為放射狀。結果,如圖11所示,使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90動作,進行積聚處理時,紙張類P2 的運送方向的兩端側被因葉輪80旋轉而展開的彈性葉片部83向上方(喂送輥30側)抬 起,紙張類P2在堆棧導向件(^夕?夕力、F ) 70與門輥40間發生變形。通過該變形,使紙張類P2在剛性增加了的狀態下被導入積聚空間71內,因此,提 高了紙張類向積聚部7的積聚性能。進而,如圖13所示,當紙張類P2穿過喂送輥30、門輥 40夾持點時,紙張類P2的后端部被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的前端部83a擊打而落在已 經積聚在積聚部7中的紙張類P3上。進而,為了使積聚在積聚部7中的紙張類P3的端部 不上翹,紙張類P3—直被進行旋轉的葉輪80的多個彈性葉片部83的前端部83a壓緊。由 此,可以防止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與被送到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間的沖突、確 保積聚性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積聚在積聚部7中的紙張類P3的送出處理如下進行。具體來說,如圖 14所示,門輥40向送出旋轉方向L旋轉,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彎曲而卷繞在圈部81, 因而處于門輥40的外徑以內。而且在送出處理中,拾取輥(7夕7 7 口一,)60和喂送輥30向送出旋轉方 向L(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作為通過葉輪80向送出旋轉方向L(圖中的箭頭方向)旋轉 而被送出的紙張類P3的運送輔助,從下方起作用。這樣,葉輪80在紙張類的積聚處理、送 出處理中對紙張類賦予多個效果,從而提高了可靠性。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3-171068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4-13701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如上所述,葉輪80對紙張類賦予多個作用。其中之一是,葉輪80為了使紙張類P2 常進入積聚空間71內,而由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使紙張類P2的兩端部變形,提高了紙 張類P2的剛性。在該場合,在紙張類P2進入積聚空間71期間,彈性葉片部83必須維持使紙張類 P2向上方變形的變形力。而為了將變形力維持在一定程度以上,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 要求形成多個。另一方面,具有多個彈性葉片部83的葉輪80,使多個彈性葉片部83交替進入地與 積聚在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的上面接觸,從而具有一直壓緊紙張類P2而防止上翹的 效果。但是,積聚在積聚部7的紙張類P3被彈性葉片部83擊落在積聚空間71內之后, 被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的前端部83a壓緊,因此難以移動。為此,在外部運送部造成偏 斜、傾斜等不整齊排列狀態的惡劣條件下,把紙張類P3運送到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90的場 合,存在紙張類P3在積聚空間71內不整齊排列地積聚、難以將該狀態的紙張類P3強行整 齊排列的問題。在此,如果減少葉輪80的彈性葉片部83的數量,則可以成為使彈性葉片部83不 壓緊積聚著的紙張類P3的上面的狀態,易于強制地將紙張類P3的不整齊排列排列整齊。但 是,如果減少彈性葉片部83的數量就會損失上述由葉輪80產生的變形力的持續性,所以存 在積聚性能降低的問題。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至今為止的紙張類的 積聚和送出功能,并能夠使積聚的紙張類容易整齊排列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本發明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設有積聚紙張類的積聚部、向該積聚部進行 所述紙張類的積聚處理和從所述積聚部進行所述紙張類的送出處理的喂送輥、與該喂送輥 相向配置并且安裝在旋轉軸上的門輥,和與該門輥同軸配置并且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的葉 輪,其特征是,所述葉輪具有安裝在所述旋轉軸上的圈部、以在所述紙張類的積聚時從該圈 部的外周面倒向所述旋轉軸的積聚旋轉方向的方式呈放射狀彎曲的多個彈性葉片部,和配 置在該各個彈性葉片部間的彈性支撐部,所述彈性支撐部,在以使所述彈性葉片部在所述 紙張類送出時倒向所述旋轉軸的送出旋轉方向的方式使所述彈性葉片部彎曲時,以對從所 述彈性葉片部作用在葉輪徑向的載荷進行支撐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根據本發明,當積聚時葉輪旋轉了的時候,從彈性葉片部作用在葉輪徑向的載荷, 被進行了彈性變形的彈性支撐部支撐,因而,即便在減少彈性葉片部的數量而使得積聚著 的紙張類不被壓緊的情況下,針對剛性低的紙張類、折損的紙張類等條件惡劣的紙張類也 能使其以確保紙張類的剛性的方式產生變形。其結果,即使在紙張類因紙張類傾斜而不整 齊排列地積聚的場合,也可以對該狀態進行強制整齊排列、提高送出處理的性能。而且,由 于僅僅改變葉輪的構造即可,因此不僅可以使空間小、構造簡潔,而且可以以低的成本實現 積聚和送出。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側面圖。圖2是圖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圖3是用來說明圖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的圖。圖4是圖3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進一步進行時的圖。圖5是圖4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進一步進行時的圖。圖6是用來說明圖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送出處理的圖。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圖8是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圖9是用來說明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的圖。圖10是圖9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進一步進行時的圖。圖11是表示現有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側面圖。圖12是用來說明圖1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喂送輥、導向輥以及葉輪的配 置關系的軸測圖。圖13是用來說明圖1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的圖。圖14是用來說明圖1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送出處理的圖。附圖標記說明1、1A: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2 積聚送出部7 積聚部10a:運送導向件10b:運送導向件20a 運送輥21:導向路徑30:喂送輥40:門輥41 旋轉軸50:葉輪51:圈部52 外周面53 彈性葉片部53a 前端部53b 根端部54 彈性支撐部54a:彎曲部54b 一端54c 另一端60 拾取輥70:堆棧導向件
71 積聚空間
73 后板
74 壓板
150 葉輪
151 圈部
152 外周面
153 彈性葉片部
153a前端部
153b根端部
154 彈性支撐部
154a彎曲部
154b根端部
154b傾斜部
250 葉輪
251 圈部
252 外周面
253 彈性葉片部
253c根端
253d前端
254 彈性支撐部
254a短葉片部
254c根端
254d前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根據本發明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整體構成的側面圖,圖2 是圖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圖3是用來說明圖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 出裝置的積聚處理的圖,圖4是圖3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進一步進行時的 圖,圖5是圖4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進一步進行時的圖,圖6是用來說明圖 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送出處理的圖。另外,上述圖中與圖11所示現有的紙張類積 聚送出裝置相同的構成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如圖1所示,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用來進行把紙張類P積 聚成層合狀的積聚處理,和把所積聚的紙張類送出的送出處理。在此,作為進行積聚處理或 送出處理的紙張類,可以列舉紙幣、卡片、紙、印刷了的紙等。本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設有積聚送出部2和積聚部7。積聚送 出部2是用來向積聚部7進行紙張類P1的積聚處理,和從積聚部7進行紙張類P3的送出 處理的機構,主要設有運送導向件10a、10b、喂送輥30、門輥40、葉輪50、運送輥20a、20b、拾取輥60以及堆棧導向件70。運送導向件10a、10b形成有導向路徑21,該導向路徑21用來把從未圖示的裝置外 部的運送部一張一張隔開間隔進行運送的紙張類P1—張一張地引導到積聚空間71內。導 向路徑21中配設著用來運送被引導的紙張類P的運送輥20a、20b,這些運送輥20a、20b被 配置成可以與后述的喂送輥30或門輥40抵接而從動地進行旋轉。喂送輥30與未圖示的動力源相連,被動力源驅動進行旋轉,從而向積聚部7進行 紙張類P1的積聚或從積聚部7進行紙張類P3的送出。門輥40與喂送輥30相向配置,并 安裝在旋轉軸41上,從而可以在后述的積聚處理的時候,與喂送輥30同步地進行旋轉。在 門輥40的兩側與門輥40同軸配設著被安裝在旋轉軸41上的葉輪50。進而,堆棧導向件70,是用來把從喂送輥30與門輥40的夾持點運送的紙張類P2 的前端部引導到積聚空間71內的深處的導向件,能以喂送輥30的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擺動 地配置著。而且,堆棧導向件70被構成為,由未圖示的堆棧導向件用彈簧對積聚空間71內 的后板73側的紙張類P3的上面賦予壓緊力。進而,拾取輥60被配置在積聚部7的積聚空間71的上方,是用來將積聚在積聚部 7的紙張類P3送出的輥,隨著后述的積聚部7的壓板74的上升與紙張類P3接觸,將紙張類 P3送出。積聚部7形成有用來積聚收納紙張類P的積聚空間71,該積聚空間71是被運送導 向件10b的下部、后板73以及未圖示的左右的側壁圍住的空間。而且,在積聚部7的底部 配設著通過未圖示的動力源進行上下運動的壓板74,在壓板74上以層合狀收納積聚著的 紙張類P。在此,對圖2所示葉輪50進行詳細說明。葉輪50如上述那樣與門輥40同軸地配 置著,安裝在旋轉軸41上,從而與旋轉軸41 一起進行旋轉。葉輪50由具有撓性的材料構成,例如由橡膠材件、金屬部件等可變形并可以進行 彈性變形的材料構成。該葉輪50具有安裝在旋轉軸41上的圈部51,和從圈部51的外周面 52,以倒向紙張類P2積聚時的旋轉軸41的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呈放射狀彎曲的多個(3 個)彈性葉片部53。而且,處于靜止狀態(非旋轉時)的葉輪50的最外直徑與門輥40的 外徑相同或小于門輥40的外徑。進而,葉輪50具有配置在各彈性葉片部53、53間的彈性 支撐部54。彈性支撐部54被構成為,在使彈性葉片部53以倒向紙張類P3送出時的旋轉軸41 的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彎曲的時候,彈性變形為S字形(參照圖4),從而對從彈性葉片部 53的外側面作用在葉輪50的徑向r上的載荷進行支撐。具體來說,彈性支撐部54具有沿圈部51的形狀和彈性葉片部53的形狀彎曲的彎 曲部54a。配置在彈性葉片部53、53間的彈性支撐部54的彎曲部54a的一端54b與圈部 51的外周面52連接,該圈部51與一方側的彈性葉片部53的內側面的根端鄰接,彎曲部54a 的另一端54c與另一方的彈性葉片部53的外側面的根端部53b連接。本實施方式中的“根 端部”是指包含根端的部分、“前端部”是指包含前端的部分。這樣,彈性支撐部54相對于各個彈性葉片部53配置在葉輪徑向r的內側,葉輪50 由圈部51的外周面52的一部分、彈性支撐部54以及彈性葉片部53的根端部53b形成為 圈狀(圈的形狀)。
下面說明這樣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的作用。首先,通過未圖示的裝置外部的 運送部,把紙張類一張一張地按規定間隔送到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的運送導向件10a、 10b間形成的導向路徑21。而且,紙張類P2通過被未圖示的動力源驅動的喂送輥30、門輥 40以及與喂送輥30抵接著進行從動的運送輥20a、20b進入積聚空間71內。葉輪50與門輥40的旋轉軸41 一起向積聚旋轉方向R旋轉。葉輪50的彎曲了的 彈性葉片部53的前端部53a在離心力作用下以倒向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彎曲,葉輪50 呈放射狀在徑向r伸展、描畫出旋轉直徑OD的軌跡。在運送導向件10b上與葉輪50的旋轉軌跡對應的位置設有槽部,不會阻礙彈性葉 片部53的旋轉軌跡。進入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2,被通過離心力而展開的葉輪50的彈 性葉片部53作用上方方向的力,在堆棧導向件70間進行變形。該變形使紙張類P2的剛性 增強。堆棧導向件70在與葉輪50的彈性葉片部53的旋轉軌跡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切口,最 好成為對彈性葉片部53的旋轉軌跡不造成阻礙的構成。現有技術中,如圖11所示那樣由葉輪80對紙張類P2賦予的變形力,在彈性葉片 部83與紙張類P2接觸的狀態下變大。因此,與圖11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相比,使用了 彈性葉片部83個數較少的葉輪80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有時會招致,在彈性葉片部間, 對紙張類P2賦予的變形力降低。但是,本實施方式中,葉輪50,通過積聚旋轉方向R的旋轉,彈性支撐部54也隨著 與紙張類P2接觸的彈性葉片部53 —起從靜止時的位置呈放射狀伸展地被抬起。而且,彈 性葉片部53以倒向紙張類P2送出時的旋轉軸41的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以內側面朝 向外側的方式)進行彎曲,與和一方的彈性葉片部53的內側面鄰接的圈部51的外周面52 相連接,彎曲部54a的另一端與另一方的彈性葉片部53的根端部53b連接著,因此,圈的形 狀向送出旋轉方向L移動,如圖3所示,彈性支撐部54開始彎曲成S字形。進而,當葉輪50向積聚旋轉方向R旋轉時,如圖4所示,彈性葉片部53進一步以 倒向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彎曲,其內側面與紙張類P2接觸,而且,彈性支撐部彎曲成S字 形并彈性變形,成為對與紙張類P2抵接著的彈性葉片部53在徑向r作用的載荷進行支撐 的構造(可以通過彈性支撐部54產生的復原力對載荷進行反彈的構造)。這樣,在彈性葉片部53對紙張類P2賦予的變形力開始降低的相位(旋轉位置), 通過彈性支撐部54呈S字形彈性變形所產生的彈性支撐部54的復原力,例如即便彈性葉 片部53減少,也可以維持對紙張類P2賦予的變形力的大小。進而,當葉輪50旋轉時,與紙張類P2接觸并賦予變形力的彈性葉片部53從紙張 類P2的表面離開,但是,多個彈性葉片部53中的、后續進行接觸的相鄰的彈性葉片部53開 始對紙張類P2賦予變形力。這樣,由葉輪50對紙張類P2賦予的變形力在彈性葉片部53、 53間也不會降低,可以在紙張類P2上作用一定程度以上的變形力。因此,由于可以使紙張類P2剛性不降低地把紙張類P2沿堆棧導向件70引導到積 聚空間71內,所以,即便是剛性低的紙張類或存在卷邊等折傷的紙張類,其前端部也不會 下垂,能夠防止與積聚著的紙張類P3接觸而造成的障礙、維持可靠性高的積聚性能。另外,可以維持對彈性葉片部53間的紙張類P2的變形力的葉輪50,即便彈性葉片 部53為3個(三片葉片),彈性支撐部54進行彈性變形,通過該變形產生的復原力,就可以 產生與圖11所示現有的4個(四片葉片)的葉輪80同等以上的變形力。
而且,如圖4和圖5所示,與現有的相比,通過從葉輪50削減彈性葉片部53的片 數,可以造成,使積聚在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的表面不被彈性葉片部53壓緊的相位 (旋轉位置)。如圖5所示,對積聚著的紙張類P3的表面進行壓緊的部件,僅僅是堆棧導向件70 的前端部,尤其是積聚著的紙張類P3的最上面的紙張類P3處于容易移動到積聚空間71內 的狀態。
堆棧導向件70由于紙張類P2的進入而被朝上方抬起,因此,出現了不存在從上部 壓緊最上面的紙張類P3的部件的瞬間。因此,在通過運送部一張一張運送的紙張類Pl發 生偏移、傾斜等不整齊排列的惡劣運送條件下,如圖5所示,紙張類P2直至通過喂送輥30 與門輥40的夾持點都以不整齊排列的狀態進入。但是,在現有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例 如參照圖13)的場合,通過形成有多個彈性葉片部的葉輪80進行積聚處理,所以,在將紙張 類P2擊落的同時,一直壓緊紙張類P2的上面,因此難以對紙張類P2的不整齊排列進行修 正。對此,圖5所示的葉輪50由于彈性葉片部53比現有技術中的少,所以,可以確保 積聚著的紙張類P3的上面不被壓緊的相位(旋轉位置)。由此,可以確保在不整齊排列的 紙張類中施加用來提高整齊排列性的外力的場合容易進行修正的狀態。通過以上說明的動作,由未圖示的運送部送到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的紙張類 P1,即使在偏移傾斜等惡劣運送條件下進行運送,也可以提高紙張類P2向積聚空間71內的 積聚性能,而且可以提高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的整齊排列性。下面用附圖6說明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的送出處理的動作。在從積聚處理轉變為送出處理時,拾取輥60、喂送輥30從規定的相位(旋轉位 置)狀態開始,由未圖示的動力使壓板74向上方移動。壓板74與積聚成層合狀的紙張類 P3 一起向上方移動,紙張類P3使堆棧導向件70以旋轉支點為中心向上方移動。紙張類P3與拾取輥60接觸,在與未圖示的彈簧支撐著的拾取輥60接觸的狀態 下,上方被抬起。此時,作用在紙張類P3的表面的壓力,通過拾取輥60的彈簧壓縮量而被 檢測,可以基于所檢測出的壓縮量使壓板74的上升停止。該狀態作為送出處理狀態,通過拾取輥60和喂送輥30的未圖示的動力源進行旋 轉驅動,從而,可以從積聚著的多個紙張類P3的上部一張一張地把紙張類P3向運送部進行 送出處理。在此,葉輪50的彈性葉片部53以倒向旋轉軸41的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呈放射 狀進行彎曲,進而,彈性支撐部54也沿彈性葉片部的形狀進行彎曲,因此,即使在葉輪50與 門輥40 —起向送出旋轉方向L旋轉的情況下,彈性葉片部53和彈性支撐部54也能以卷繞 在圈部51上的方式進行作用,或維持非旋轉時的折疊狀態。即,葉輪50維持蜷曲著的狀態、 成為處于門輥40的直徑以下的狀態。因此,葉輪50在送出處理時,即使在與門輥40 —起停止,或向送出方向(圖6中 的順時針方向)旋轉的場合,葉輪50也不會阻塞作為被送出紙張類P3的運送路徑的導向 路徑21,或對紙張類產生運送阻力。另外,由于葉輪50如上述那樣形成為圈狀,所以,成為彈性葉片部53和彈性支撐 部54難以扭轉的構造。由此,葉輪50在旋轉時對抗彈性葉片部53彼此糾結或扭轉所造成的斷裂等的能力強,壽命比現有技術的高,可以提高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可靠性。而且, 只要改變葉輪的構造即可,因此可以用小的空間以簡潔的構造低成本地實現積聚處理和送 出處理。(第二實施方式)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其它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了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 裝置的詳細說明。如圖7所示,葉輪150具有安裝在旋轉軸41上的圈部151,和從圈部151的外周面 152開始,以倒向紙張類積聚時的旋轉軸41的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呈放射狀彎曲的多個 (3個)彈性葉片部153。進而,葉輪150具有配置在各彈性葉片部153、153間的彈性支撐 部154。處于靜止狀態(非旋轉時)的葉輪150的最外直徑與門輥40的外徑相等或小于門 輥40的外徑。而且,葉輪150被構成為,在使彈性葉片部153以倒向紙張類P3送出時的旋轉軸 41的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彎曲的時候,以對從彈性葉片部153作用在葉輪150的徑向r 上的載荷進行支撐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具體來說,彈性支撐部154具有彎曲部154a和傾斜部154b。彎曲部154a沿彈性 葉片部153以及圈部151的形狀進行彎曲。彎曲部154a的一端與圈部151的外周面連接, 該圈部151與彈性葉片部153的內側面的根端鄰接著,彎曲部154a的另一端與傾斜部154b 連接。傾斜部154b以倒向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傾斜,形成在當彈性葉片部153以倒向送 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彎曲時與彈性葉片部153的根端部153b抵接的位置。由此,在葉輪 150上通過彈性支撐部154和圈部151的一部分形成圈狀(圈的形狀)。這樣,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1,通過積聚旋轉方向R的旋轉,彈性支撐部154也隨著 與紙張類P2接觸并彎曲的彈性葉片部153 —起,從靜止時的位置呈放射狀伸展地被抬起。 葉輪150的彎曲了的彈性葉片部153的前端部153a,在離心力作用下以倒向送出旋轉方向 L的方式彎曲,葉輪150呈放射狀在徑向r伸展。隨著該動作,葉輪150,通過積聚旋轉方向R的旋轉,使彈性支撐部154的傾斜部 154b與彎曲了的彈性葉片部153的根端部153b抵接,彈性支撐部154從靜止時的位置呈放 射狀伸展地被抬起,與圖3、圖4所示的相同地被彎曲成S字形。而且,彈性葉片部153以倒向紙張類P2送出時的旋轉軸41的送出旋轉方向L的 方式進行彎曲,與和一方的彈性葉片部153鄰接的圈部151的外周面152相連接,傾斜部 154b以倒向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傾斜,因此,圈的形狀向送出旋轉方向L移動,如圖3所 示,彈性支撐部154彎曲成S字形地進行彈性變形。通過所述彈性變形,成為彈性支撐部對 與紙張類P2抵接的彈性葉片部153在徑向r作用的載荷進行支撐的構造。這樣,與在使用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場合,與第一實施方 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同樣,即使紙張類Pl在偏移傾斜等惡劣條件下運送,也可以 提高紙張類P2向積聚空間71內的積聚性能,而且可以提高積聚空間71內的紙張類P3的 整齊排列性。另外,葉輪150在送出處理中,不會堵塞作為葉輪150送出紙張類P3的運送 路徑的導向路徑21、或對紙張類產生運送阻力。這樣,可以達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 ο
(第三實施方式)
圖8是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葉輪的側面圖,圖9是用來說 明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的圖,圖10是圖9所示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積聚處理 進一步進行時的圖。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其它構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構成相同,因此賦 予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的詳細說明。如圖8所示,葉輪250具有安裝在旋轉軸41上的圈部251,和從圈部251的外周面 252開始,以倒向紙張類積聚時的旋轉軸41的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呈放射狀進行彎曲的 多個(3個)彈性葉片部253。進而,葉輪250具有配置在各彈性葉片部253、253間的彈性 支撐部254。處于靜止狀態(非旋轉時)的葉輪250的最外直徑與門輥40的外徑相同或小 于門輥40的外徑。而且,葉輪250構成為,當使彈性葉片部253以倒向紙張類P3送出時的旋轉軸41 的送出旋轉方向L的方式進行彎曲時,以對彈性葉片部253作用在葉輪250的徑向r的載 荷進行支撐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具體來說,彈性支撐部254由作為彎曲部的短葉片部254a構成,短葉片部254a沿 彈性葉片部253的形狀以倒向積聚旋轉方向R的方式呈放射狀彎曲,短葉片部254a的根端 254c與圈部151的外周面連接著。進而,從短葉片部254a的根端254c到前端254d的曲線 長度,比從彈性葉片部253的根端253c到前端253d的曲線長度短。用圖9、圖10對使用本實施方式涉及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IA的葉輪250的積聚 處理的動作進行說明。如圖9所示,在積聚處理中,通過旋轉軸41的積聚旋轉方向的旋轉,葉輪250的彈 性葉片部253以及彈性支撐部(短葉片部)254在離心力作用下呈放射狀擴展。彈性葉片 部253的旋轉軌跡處于直徑Φ 的圓周上,短葉片部254a的旋轉軌跡處于比直徑Φ 小 的直徑Φ 2的圓周上。此時,彈性葉片部253的旋轉軌跡,描畫出與紙張類Ρ3的上面接觸的軌跡。短葉 片部254a的旋轉軌跡成為描畫與紙張類P3不接觸的旋轉軌跡那樣的長度。因此,壓緊紙 張類P3的僅僅是彈性葉片部253。如圖10所示,在由數量少的3個彈性葉片部253構成的場合,可以確保積聚著的 紙張類P3的上面未被壓緊的相位(旋轉位置)。而且,作用在紙張類P3上的向上方抬的變 形力,如圖10所示,可以通過在彈性葉片部253間、彈性葉片部253與短葉片部254a的重 疊來維持一定程度以上的變形力,可達成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以上用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具體的構成不限于所述實施方 式,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范圍進行的設計變更也包含在本發明中。例如,第一實施方式 第三實施方式涉及的葉輪的各個彈性葉片部,按相等間隔 配置在3個部位,但是,彈性葉片部的個數、配置位置(相位角)不同也可以,為了使離心力 更高,也可以使彈性葉片部的前端部的葉片厚度比其它部分厚。進而,彈性葉片部和彈性支 撐部,只要能確保上述功能,也可以為板狀、桿狀,或線狀的形狀。
權利要求
一種紙張類積聚裝置,所述紙張類積聚裝置通過葉輪使被運送的紙張類落到積聚部進行積聚處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具有進行旋轉的圈部,和從該圈部的外周面呈放射狀延伸的多個彈性葉片部,并在所述彈性葉片部間具有彈性部件,所述彈性葉片部,能夠在紙張類的積聚處理中與朝向所述積聚部的紙張類抵接著由與所述圈部的根端以從積聚部遠離的方式進行彎曲,對紙張類賦予變形力,所述彈性部件,以使在積聚處理中彎曲了的所述彈性葉片部支撐從紙張類作用的載荷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在所述彈性葉片 部間具有環形的彎曲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彈性葉片部間的所 述彈性部件的彎曲部的至少一端與所述彈性葉片部連接著。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葉片部在靜止時沿所 述圈部的外周彎曲,旋轉時,所述彈性葉片部在離心力作用下呈放射狀展開。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葉片部在紙張類的積 聚處理中與朝向所述積聚部的紙張類抵接著從根端開始以前端從所述積聚部遠離的方式 進行彎曲,由此彎曲彈性部件,并使該彈性部件與所述彈性葉片部的連接部移動且與該彈 性部件的根端間呈S字形。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彈性部件的所述葉輪, 在靜止時,所述彈性葉片部沿所述圈部的外周面折疊,靜止時所述葉輪的形狀最小,可以并 用為兼具把積聚在所述積聚部的紙張類從積聚部一張一張地送出到裝置外部的送出處理 的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紙張類積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由從所述外周面 沿所述彈性葉片部的形狀彎曲了的短葉片部構成,從所述短葉片部的根端到前端的曲線長 度,比從所述彈性葉片部的根端到前端的曲線長度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紙張類積聚裝置,其易于將紙張類整齊排列,能以小的空間、簡潔的構造、低成本地實現積聚送出處理。所述紙張類積聚送出裝置設有積聚紙張類的積聚部、向該積聚部進行紙張類的積聚處理和從積聚部進行紙張類的送出處理的喂送輥、與該喂送輥相向配置并且安裝在旋轉軸上的門輥,和與該門輥同軸配置并且安裝在旋轉軸上的葉輪,葉輪具有安裝在旋轉軸上的圈部、以在紙張類的積聚時倒向旋轉軸的積聚旋轉方向的方式呈放射狀彎曲的多個彈性葉片部,和配置在該各個彈性葉片部間的彈性支撐部,彈性支撐部,在使彈性葉片部在紙張類送出時向旋轉軸的送出旋轉方向彎曲時,以對從彈性葉片部作用在葉輪徑向的載荷進行支撐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
文檔編號B65H31/00GK101844712SQ200910225268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佐藤正, 松井壽人, 水谷博, 程輝 申請人:日立歐姆龍金融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