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合物薄膜的卷繞方法及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地,用于液晶顯示器(LCD)用偏光板保護膜等的聚合物薄膜由溶液制膜方法制造而成。例如,在使用這種溶液制膜方法制造聚合物薄膜的薄膜制造生產線中,將醋酯纖維等聚合物和可塑劑、UV吸收劑、潤滑劑等各種添加劑一起溶解在溶劑中,制成膠液。然后,將該膠液沿著支承體即滾筒或條帶流延,在具有自支承性處剝離。接著,通過路徑輥輸送剝離的軟膜,同時經熱風干燥,形成聚合物薄膜(在下文中稱為薄膜)。
這種薄膜被連續地輸送到設在薄膜生產線下游側的薄膜巻繞裝置上,在此處,由樹脂、金屬、木材、厚紙等制成的圓筒狀的巻芯根據不同的用途或設備性能等巻繞數百米至數千米的長度。因此,通過巻繞成巻狀的薄膜巻的形態來包裝成合適的產品。此時,隨著薄膜生產線的生產能力的提高,如果薄膜巻繞裝置中的薄膜巻繞速度加快,空氣就會和薄膜一起被巻夾進去。如果空氣被巻夾入薄膜巻中,則形成在薄膜的層間具有不均勻空氣厚度的薄膜巻。因此,產生局部的黑條紋狀(在下文中,稱為黑條紋缺陷)。
為了避免這種黑條紋缺陷, 一種公知的方法是,根據薄膜的巻繞速度或厚度,薄膜巻的半徑等,調整薄膜的巻繞張力(張緊力),同時將壓膜輥(lay—onroll)放置在薄膜巻的周面上,在巻繞薄膜時強制性地排除巻夾入的空氣,防止因空氣巻入而導致的產品缺陷(例如,日本專利文獻l)。
為了防止薄膜巻的巻繞偏移,另一種已知的在巻芯上巻繞薄膜的方法是在薄膜寬度方向的兩端部施加由微小凹凸構成的滾花加工(例如,曰本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2002—22014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2002—255409號公報
但是,如專利文獻2所述,如果由壓膜輥或吹空氣將薄膜按壓在薄膜巻周面上,同時連續地將在兩端部施加滾花加工的薄膜巻繞在巻芯上,因施以滾花加工的兩端部(在下文稱為耳部)和沒有施以滾花加工的中央部(在下文稱為產品區域)之間微小的薄膜厚度差累積起來,由此在薄膜巻的外周面的薄膜寬度方向兩側邊緣附近就會出現大致沿著周向的臺階差。
如果將薄膜按壓在出現這種臺階差的薄膜巻纏上并又在薄膜巻上巻繞,則由于在耳部加工有滾花,所以耳部就會比產品區域更加隆起。因此,薄膜的耳部首先被按壓在薄膜巻上。隨后,薄膜寬度方向上的產品區域被按壓在薄膜巻上。
如此,盡管在薄膜巻繞時巻夾入的空氣被強制排除了,但是在按壓薄膜寬度方向的產品區域時,由于耳部己經被按壓過,所以在巻繞薄膜時,就不能向耳部的方向排除已巻夾入產品區域的空氣,可能會導致產品區域產生缺陷。其結果是,薄膜巻中的薄膜層之間的薄膜產品區域產生空氣厚度,因而可能導致黑條紋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及其裝置,能防止在薄膜巻中的薄膜層之間的薄膜產品區域中產生空氣厚度。
本發明的聚合物薄膜的巻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巻繞機主體,其沿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向旋轉巻—芯,而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第一送風部,其相對于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的所述聚合物薄膜,從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除了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以外的產品區域吹送空氣;第二送風部,其相對于所述第一送風部配置在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的所述兩端部吹送空氣。
優選地,所述第一送風部、所述第二送風部向與所述巻繞方向相反的方向吹送空氣。優選地,所述第二送風部使所述空氣的吹送方向與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交叉,朝向斜外側方向吹送空氣。
優選地,所述第二送風部包括具有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的送風管道;使該送風管道旋轉位移而改變空氣的吹送方
向的管道方向改變部。優選地,在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巻繞位置具有沿巻芯方向按壓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壓膜輥或第三送風部。優選地,所述聚合物薄膜在其所述兩端部具有被實施了滾花加工的耳部。
本發明的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巻繞工序,沿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向旋轉巻芯,而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第一送風工序,在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的過程中,從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除了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以外的產品區域吹送空氣;第二送風工序,對所述聚
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的所述兩端部吹送空氣。
優選地,所述聚合物薄膜在所述兩端部具有被實施了滾花加工的耳部。
根據本發明,在薄膜巻繞過程中,對產品區域進行吹送薄膜的第一送風,可以對薄膜巻施加空氣壓力。由此,在薄膜巻的層間,可以將滯留在產品區域的空氣向薄膜的寬度方向外側的耳部擠壓。隨后,對除了進行第一送風后的產品區域以外的耳部進行吹送薄膜的第二送風,在薄膜巻和巻繞在該薄膜巻的最上層的薄膜之間,滯留在耳部的空氣就被可靠地排除到薄膜巻的外側。因此,由于可以將由第一送風產生的空氣壓力無法排除的滯留空氣可靠地排除到薄膜巻以外,所以能夠抑制因滯留空氣導致的黑條紋缺陷。特別是,對于在薄膜寬度方向兩端部具有實施過滾花加工的耳部的薄膜處,因滾花加工部分會阻擋空氣壓力對空氣排除,空氣滯留在薄膜巻內的情況較多,而本發明能夠在巻繞薄膜時可靠地排除這種滯留空氣。
圖1是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巻繞裝置的概略圖。
圖2是實施了滾花加工的薄膜的兩側邊緣部的俯視圖。
圖3是沿著圖2中m — in線的剖視圖。
圖4是示出了氣動壓力部的俯視圖。
圖5是示出了氣動壓力部的第一變形例的俯視圖。
圖6是示出了氣動壓力部的第二變形例的俯視圖。
6圖7是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巻繞裝置的概略圖。 標號說明
10巻繞裝置,11薄膜,lla耳部,lib產品區域,23氣動壓力部, 27巻芯,29薄膜巻,31第一送風頭,32第二送風頭,51旋轉位 移機構62第三送風頭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在輸送薄膜11的輸送方向,巻繞裝置10設在薄膜生產 線12的下游側。在薄膜生產線12和巻繞裝置10之間依次設有滾花輥14 和修邊裝置15。薄膜生產線12中,含有作為聚合物的三乙酸纖維素(在 下文稱為TAC)和溶劑的膠液在支承體上流延,制成流延膜,并剝離該流 延膜,將包含在流延膜中的溶劑蒸發,制成長條狀的薄膜ll。隨后,薄膜 生產線12制造的薄膜11通過滾花輥14和修邊裝置15被輸送到巻繞裝置 10上。
如圖2和圖3所示,滾花輥14在長條狀的薄膜11的寬度方向的耳部 lla通過壓花加工等設有多個微小凸部16。例如,該凸部16可以設成圓 錐臺形狀。但是,作為凸部16的形狀,也并不限定于圓錐臺形狀,例如 也可以采用角錐形、圓球形、波浪形、格子形、不定形狀等的集合體等各 種形式。
如圖1所示,修邊裝置15切除薄膜11耳部的多余部分。在該修邊裝 置15上還連接著未圖示出的破碎機。由修邊裝置15切掉的耳部通過送風 被吹送到破碎機,進行粉碎,然后作為膠液等的原材料再利用。而且,修 邊裝置15和滾花輥14也可以設在同一裝置內。另外,也可以在修邊以后 再進行滾花加工。
巻繞裝置10為臂式轉塔車床形式,包括轉塔車床臂(夕一^:y卜7 一厶)21、保持臺22、氣動壓力部23、巻繞張力調節部24和控制器25。 轉塔車床臂21可旋轉自如地安裝在保持臺22上。在轉塔車床臂21的兩 端部安裝有安裝軸26。在該安裝軸26設有巻芯27。安裝軸26與電機28 連結。電機28使巻芯27沿箭頭A所示的薄膜的巻繞方向旋轉,從而將薄 膜11巻繞在巻芯27上。在轉塔車床臂21右側的薄膜11的巻繞位置PR處,在將薄膜巻繞在 位于轉塔車床臂21的一安裝軸26的巻芯27上時,在另一巻芯更換位置 處的安裝軸26上,進行薄膜巻29的卸除和新巻芯30的安裝。
轉塔車床臂21通過未示出的轉臂機構以每次180度間歇旋轉。因此, 如果薄膜11在一巻芯27上巻繞的長度的量達到滿巻,則轉塔車床臂21 向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并將空的巻芯30設定在巻繞位置PR處,然后 將薄膜11連續地巻繞在空的巻芯30上。而且,從達到滿巻的薄膜巻29 切斷薄膜以及切斷了的薄膜在新巻芯30上的巻繞通過以另行設置在巻繞 裝置IO上的薄膜巻纏切斷裝置(省略圖示)進行。
安裝軸26使巻芯27在巻繞方向A上旋轉,從而將薄膜11以巻狀巻 繞在巻芯27上。此時,通過氣動壓力部23對巻繞位置PR的薄膜11吹送 空氣,就可以防止因高速巻繞薄膜ll而伴隨巻入空氣。
氣動壓力部23包括第一送風頭(第一送風部)31和第二送風頭(第 二送風部)32。第一送風頭31具有沿薄膜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狹縫狀的 吹出口33,且與鼓風機34連接。如圖2所示,通過該第一送風頭31,對 除了薄膜寬度方向的耳部lla以外的產品區域lib吹送空氣,將滯留在薄 膜巻29的層間的產品區域lib的空氣從產品區域lib向耳部lla壓出。
如圖1所示,該第一送風頭31安裝成使空氣吹送方向相對于以巻芯 27為中心的放射線Ll ,以朝向與巻繞方向A相反的方向的方式具有傾斜
角ei的角度地傾斜。ei優選為o度以上且45度以下。尤其是,ei更優
選15度以上且30度以下。另外,第一送風頭31設在巻芯27的周圍,以 便通過這種位置關系在巻繞位置PR吹送空氣。此外,該第一送風頭31也 可以安裝成使空氣吹送方向相對于放射線L1朝向巻繞方向A傾斜。
第二送風頭32沿著巻繞方向A相對于第一送風頭31更靠下游設置, 例如設在以巻芯27為中心偏離巻繞方向A大約30度的位置上。而且,該 偏離量并不限于本實施例中限定的,可以進行適當地變化,例如也可以是 大約20度的偏離量。
如圖4所示,第二送風頭32具有在薄膜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狹縫狀 的吹出口35,并配置在薄膜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上。吹出口35的寬度和 位于薄膜巻29的周面的薄膜11的耳部lla的寬度大致一致。另外,第一送風頭31的吹出口33的寬度和產品區域llb的寬度大致一致。而且,耳 部lla的寬度在薄膜巻29寬度的10%以上且在20%以下,產品區域lib 的寬度在薄膜巻29寬度的80%以上且在90%以下。而且,如圖1所示, 在第二送風頭32也連接有鼓風機34。通過該第二送風頭32,對耳部lla 吹送空氣。由此,從薄膜巻29層間的產品區域llb擠壓出的并在耳部lla 被攔住而滯留的空氣利用來自第二送風頭32的空氣,被可靠地排出到薄 膜巻29的外部。因此,和現有技術中從一個空氣吹出口吹送空氣的氣動 壓力部不同,能夠可靠地將滯留在耳部lla的空氣排出到薄膜巻29的外 部。
第二送風頭32安裝成使空氣吹送方向相對于以巻芯27為中心的放射 線L1,以朝向與巻繞方向A相反的方向的方式具有傾斜角02的角度地傾 斜。62優選為0度以上且45度以下。尤其是,62更優選為15度以上且 30度以下。該傾斜角02設定得和第一送風頭31的傾斜角01相同或者大。 通過設定得比01大,可靠地將耳部lla的空氣排出。而且,也可以將第 一送風頭31安裝成使空氣吹送方向傾斜朝著巻繞方向A。
另外,控制器25控制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送風的速度和風向。 作為空氣送風源的鼓風機34在控制器25的控制下,產生規定壓力的空氣。 然后,由該鼓風機34產生的空氣通過未圖示出的配氣管,從第一、第二 送風頭3K 32的空氣吹出口33、 35在規定的氣壓(吹送壓力〉下向薄膜 巻29的周面吹送空氣。
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固定在安裝架36上。安裝架36可在薄膜 巻29的直徑方向上位移,可根據薄膜的巻徑的增加而通過移位機構37移 動,并保持吹出口33、 35和薄膜巻29的最外周面之間具有恒定的距離。
在控制器25的控制下,移位機構37可以根據巻繞半徑Rl的增加來 移動安裝架36,以便于保持第一、第二送風頭3K 32和薄膜11的表面之 間保持恒定的距離。也可以使用其他任意機構作為能移動安裝架36的移 位機構37。
巻繞張力調節部24包括張力調節機構41,張力測定傳感器42,脈沖 產生器43。張力調節機構41包括導輥44、 45以及張力調節輥46,并可 在導輥44、 45之間升降張力調節輥46。張力測定傳感器42安裝在導輥44上,用于測定薄膜巻繞時的張力。該測定的張力信號被傳送給控制器 25。脈沖發生器43基于導輥47的旋轉位移產生脈沖,將產生的脈沖傳送 到控制器25中。
控制器25控制巻繞裝置10,將薄膜11巻繞在巻芯27上。首先,控 制器25將脈沖發生器43產生的脈沖計數并由此檢測出薄膜11的巻繞長 度。隨后,控制升降機構,而將巻繞張力設定為規定的值。根據來自張力 測定傳感器42的張力信號,使張力調節輥46位移來進行巻繞張力的調節。 例如,在張力較高時,使張力調節輥46下降,在張力較低時,相反地使 張力調節輥46上升,從而控制張力處于一定范圍內。由此,可以根據巻 繞長度,在最佳的巻繞張力下對薄膜11進行巻繞。盡管在本實施例中采 用隨著巻繞長度加長、巻繞半徑R1變大而使巻繞張力減小的模式,但是 并不限定于此,對于這種巻繞長度和巻繞張力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合適的 公知模式。
控制器25除了上述巻繞張力調節以外,還可以輸出轉塔車床臂21的 旋轉控制信號,或向未圖示的薄膜巻纏切斷裝置輸出薄膜的切斷或巻繞開 始信號等。
下面,對本實施例的作用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薄膜生產線12通 過溶液制膜方法制造薄膜11,將薄膜11輸送到滾花輥14上。滾花輥14 在薄膜的耳部lla (參考圖2)施加規定的滾花加工。修邊裝置15保留實 施了滾花加工的耳部lla的同時,切去薄膜11的兩邊緣多余的耳部。之 后,薄膜11被傳送到巻繞裝置10中。
在巻繞裝置10中,巻芯27被安置在轉塔車床臂21的兩端部上。未 圖示的巻纏裝置將薄膜生產線12制造的薄膜11的前端巻纏在巻芯27上 后,控制器25驅動張力調節機構41,以使開始巻繞薄膜ll時的巻繞張力 為規定值。接著,控制器25驅動電機28,在規定的巻繞速度下開始巻繞 薄膜11。也可以根據生產制造條件來適當確定巻繞張力。例如,在薄膜 11的巻繞速度為100m/分鐘,薄膜11的厚度為80pm,薄膜11的寬度為 1340mm,薄膜11的全巻長度為4000m時,將薄膜巻繞開始時的巻繞張力 設定為410N,將薄膜巻繞結束時的巻繞張力設定為350N。
接著,開始巻繞薄膜11之后,控制器25根據來自脈沖產生器43的
10脈沖信號,計算出薄膜巻29的巻繞半徑R1。進而,控制器25根據該巻 繞半徑Rl,驅動移位機構37,以使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的吹出口 33、 35的、和薄膜巻29周面最近的端部與薄膜巻29周面之間的距離保持 在大致恒定的值。
薄膜巻29的巻繞半徑R1達到規定的值,薄膜11的巻繞一結束,停 止對鼓風機34的驅動,并且驅動移位機構37,將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退回到規定位置。隨后,利用薄膜切斷器(未圖示)等在規定的位置切 斷薄膜11,同時將切斷的薄膜11的前端由未圖示的巻纏裝置巻纏在空的 巻芯上。之后,使轉塔車床臂21旋轉規定的角度,將該巻芯設置在巻繞 位置上,同時將巻繞結束了的薄膜巻29設置在取出位置上。在取出位置 取下薄膜巻29之后,設置空的巻芯30。
在開始巻繞薄膜11時,控制器25驅動鼓風機34,產生規定壓力的空 氣,在巻繞于薄膜巻29上的薄膜11的巻繞位置PR附近的表面,例如可 以通過2KPa以上且10KPa以下的壓力吹送空氣。由此,薄膜11 一邊被 壓靠在巻芯27或薄膜巻29上一邊進行巻繞。優選在薄膜11的巻繞開始 時同時吹送空氣,但另外也可以在巻繞穩定階段吹送空氣。通過吹送空氣, 可以不用壓膜輥而是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將巻夾在薄膜巻29內的空氣除去。
并且,為了對風向迸行調節,也可以在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的 吹出口 33、 35設置未圖示的風扇。通過設置風扇,可以對風向進行自由 調節地向薄膜巻29的周面輸送空氣,所以能夠高效地將力作用在重疊于 薄膜巻29的薄膜上,從而更有效地將巻入到產品區域Ub和耳部Ua中 的空氣除去。
另外,如圖5所示,也可以設置旋轉第二送風頭32的姿態的旋轉位 移機構51,以使吹出口 35的空氣的吹送方向在與薄膜的寬度方向交叉的 方向上朝向薄膜巻29的外側。此時,可通過旋轉軸52旋轉自如地安裝第 二送風頭32,并可相對于第一送風頭31改變第二送風頭32的傾斜角度, 以便在與薄膜面平行的平面內通過該旋轉位移機構51使第二送風頭32旋 轉自如,并使一對第二送風頭32構成左右對稱的傾斜角度。
如圖6所示,作為代替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也可以利用單一的 送風頭55,該送風頭具有對應于第二送風頭32的吹出口的吹出口 53和對應于第一送風頭31的吹出口的吹出口 54。通過將多個送風頭制成單一的 送風頭,可以減少構成送風頭的構件。
此外,優選是,隨著從第一送風頭31的中心朝向薄膜巻29的寬度方 向的端部,控制器25逐漸加大第一送風頭31吹送的風的風壓。在薄膜巻 的中心位置,將用于移動滯留在薄膜巻層間空氣的力設為最小,并從中心 位置朝向外逐漸增大該力,由此能更有效地除去滯留在中心位置的空氣。
另外,優選是,送風部吹送的風的風壓在2kPa以上且10kPa以下。 在不足2kPa時,難以達到移動滯留在薄膜巻層間空氣的效果。在大于 10kPa時,空氣排出效果呈飽和狀態,過大的送風造成不必要的運轉損耗。
控制器25計算出巻繞半徑Rl,并根據該巻繞半徑Rl,驅動移位機 構37,從而將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的吹出口和薄膜巻29周面之間的 距離在規定的范圍內保持在大致恒定的值。該距離優選為3mm以上且 30mm以下,更優選為5mm以上且15mm以下。
如果薄膜巻29的巻繞長度達到一定的值,薄膜ll的巻繞結束,停止 對鼓風機34的驅動,并且驅動移位機構37,將第一、第二送風頭31、 32 退回到規定位置。
下面,參考圖7對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在巻繞裝置60中,作為代 替第一實施例中的氣動壓力部23 (參考圖1),在巻繞位置PR附近設置第 一氣動壓力部61。第一實施例中的氣動壓力部沿著巻繞方向A更靠巻繞 位置PR的下游方向,具體的說,優選是配置在相對于巻繞位置PR在270 度以上并在330度以下的位置。將該氣動壓力部稱為第二氣動壓力部62。 對于和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在圖7中,巻繞張力調節 部和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在這里省略了對其圖示和說明。
第一氣動壓力部61具有第三送風頭(第三送風部)62,移位機構63 和鼓風機64。和第一實施例中的氣動壓力部相同的是,第三送風頭62具 有沿薄膜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狹縫狀的吹出口 65,且與鼓風機64連接。 通過該第三送風頭63,沿著薄膜寬度方向全面地吹送空氣,將新巻繞的薄 膜壓靠在薄膜巻29上。
在控制器25的控制下,移位機構63隨著巻繞半徑Rl的增加而使第 三送風頭62水平移動,以使第三送風頭62的吹出口相對于薄膜巻29的
12周面保持平行,從而將第三送風頭62和薄膜11表面之間的距離保持恒定。 只要能夠移動第三送風頭63,也可以采用任意機構作為該移位機構63。
通過第二氣動壓力部62,能夠將第一氣動壓力部61未排除盡的、巻 入薄膜巻29層間的空氣可靠地排出。此外,從相對于巻繞位置PR沿著巻 繞方向A,在相對于設有第一氣動壓力部61的位置在270度以上330度 以下的范圍內,且與下游方向錯開一些,而設置第二氣動壓力部62時, 第二氣動壓力部62設置在第一氣動壓力部61附近,沿著巻繞方向A的相 反方向,配置在巻繞位置PR的上游。通過這種設置,可以有效地排除伴 隨將要到達巻繞位置PR的薄膜巻29周面的空氣。如此,通過第一氣動壓 力部61,就可以減少巻入薄膜巻29層間的空氣。
第二氣動壓力部62沿著巻繞方向A相對于巻繞位置PR在小于270 度的位置配置時,由于吹送不到將要到達巻繞位置PR的薄膜巻29周面的 空氣,所以削弱了排除伴隨風的效果。另外,第二氣動壓力部62沿著巻 繞方向A相對于巻繞位置PR在大于330度的位置上配置時,由于過分接 近第一氣動壓力部61,所以可能會接觸到薄膜ll,因此并不優選。
而且,替代第一氣動壓力部61,也可以采用在巻繞時與薄膜接觸的壓 膜輥。
在本實施例中,以兩軸轉塔車床式巻繞裝置作為實例進行了說明,但 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三軸以上的轉塔車床式巻繞裝置。
優選地,由薄膜生產線12制造的薄膜11在長度方向(流延方向)至 少為100m以上。而且,薄膜11的寬度優選為在600mm以上,更優選為 在1400mm以上且2500mm以下。此外,本發明在大于2500mm時也有技 術效果。本發明也適用于制造薄膜11的厚度為40pm以上且60pm以下的 薄的薄膜。
對于上述實施例,對由溶液制膜方法制造的TAC薄膜的巻繞方法及 其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適用于TAC薄膜以 外的聚合物薄膜等或者其他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及其裝置。而且,這些 聚合物薄膜也不限于由溶液制膜方法制造,也可以利用熔融制膜法等公知 制造方法制造的聚合物薄膜。
權利要求
1.一種聚合物薄膜的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卷繞機主體,其沿聚合物薄膜的卷繞方向旋轉卷芯,而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卷繞在所述卷芯上;第一送風部,其相對于卷繞在所述卷芯上的所述聚合物薄膜,從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除了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以外的產品區域吹送空氣;第二送風部,其相對于所述第一送風部配置在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卷繞方向的下游側,且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的所述兩端部吹送空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巻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風部、所述第二送風部向與所述巻繞方向相反的方向吹送空氣。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巻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送風部使所述空氣的吹送方向與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交叉,朝向斜外側方向吹送空氣。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巻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送風部包括具有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的送風管道;使該送風管道旋轉位移而改變空氣的吹送方向的管道 方向改變部。
5. 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聚合物薄膜的巻繞裝置,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巻繞位置具有沿巻芯方向按壓所述聚合物薄膜 的壓膜輥或第三送風部。
6. 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巻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薄膜在所述兩端部具有被實施了滾花加工的耳部。
7. —種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薄膜巻繞工序,沿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向旋轉巻芯,而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第一送風工序,在將所述聚合物薄膜巻繞在所述巻芯上的過程中,從 沿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吹出口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除 了寬度方向的兩端部以外的產品區域吹送空氣;第二送風工序,對所述聚合物薄膜的寬度方向的所述兩端部吹送空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薄膜的巻繞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薄膜在所述兩端部具有被實施了滾花加工的耳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有效地排除薄膜卷中的薄膜層之間的滯留空氣,而將薄膜卷繞成卷狀。將薄膜11卷繞在設在卷繞軸26上的卷芯27上。從氣動壓力部23對卷繞的薄膜11吹送空氣。將薄膜11按壓在薄膜卷29側。氣動壓力部23由第一送風頭31和第二送風頭32構成。通過第一送風頭31,對薄膜11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吹送空氣。通過第二送風頭32,對薄膜的寬度方向兩端部吹送空氣。相對于第一送風頭31,將第二送風頭32設置在薄膜卷繞方向的下游側,并設置時間差來吹送空氣。通過第二送風頭32,能有效地將滯留在薄膜11的兩端部附近的殘存空氣排除。
文檔編號B65H18/10GK101665194SQ20091017333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7日
發明者橋本寬樹, 石井啟員 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