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容器特別是用于紙杯的可重新閉合的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容器的可重新閉合(reclosable)的蓋,特別涉及一種用于 諸如紙杯等包括液體飲料的容器的可重新閉合的蓋。蓋可被打開,并且,在使用者食用部分 飲料后,蓋可被重新閉合。為此,蓋由下蓋部分和上蓋部分組裝而成,其中,上蓋部分可相對 于下蓋部分轉動以開閉出口部(outlet opening)。
背景技術:
從US 7,159,732 B2已知這種可重新閉合的“雙蓋”、即包括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 的蓋。在該傳統的蓋中,上蓋部分被安裝于容器的食用口部的邊。相當小的下蓋部分被配置 于外蓋部分的頂面的下方。下蓋部分包括通過上蓋部分中的孔突出的銷。通過把持該銷,使 用者可使下蓋部分相對于上蓋部分轉動,以開閉上蓋部分的食用口部。W02003/013969A2、 US 6,732,875B2 和 US 7, 156, 251 B2 中也公開了類似的蓋。這種蓋受制于許多要求,其中某些要求彼此矛盾。主要地,蓋應確保即使在諸如 相應容器從一米以上的高度掉落到地板上等不利情況下,蓋也保持防液(liquid-proof)。 為此,不僅僅蓋的材料應當防液,而且蓋應當保持其被固定安裝于容器的狀態,并且,蓋應 當不會趨于破裂。此外,由于特別是在快餐店中,蓋是被大量使用的物品,所以,必要的是, 可以以十分合理的成本生產蓋。此外,對于餐館員工而言,蓋應當易于操作。同樣地,這里 所關注的可重新閉合的蓋對于最終用戶而言也應當易于直觀操作。
發明內容
在使用期間,結果是,傳統的可重新閉合的蓋不能以滿意的方式符合所有這些矛 盾的要求。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容器的蓋,該蓋能夠最大程度地符合上述要 求。特別地,容器蓋應當在不會損害諸如穩定性和防液性等性能的情況下可以成本更便宜 地生產。該目的由下述方案實現。一種用于容器的蓋,尤其是用于如紙杯等飲料容器的蓋,所述蓋被能夠拆裝地安 裝于容器的開口邊,并且所述蓋包括下蓋部分,其具有內出口部;以及上蓋部分,其具有外出口部,其中,在所述上蓋部分與所述下蓋部分的組裝位置,所述上蓋部分能夠相對于所 述下蓋部分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轉動,使得在一個位置處,所述內出口部與所述外出口部 互相對準;而在另一個位置處,所述內出口部與所述外出口部沒有任何重疊,所述下蓋部分包括周向安裝凸緣,該安裝凸緣用于與所述容器的開口邊重疊,所述上蓋部分包括周向安裝凸緣,該安裝凸緣用于與所述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重 疊下面示出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方式。
與傳統的雙蓋相比,以多種方式改善了本發明的可重新閉合的雙蓋。與傳統的蓋 相比,根據本發明的蓋的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都與容器的開口邊重疊。該情況顯著提高了 蓋的防液性和防濺溢性。即使沒有注意到兩個蓋部分中的一個蓋部分未被足夠牢固地保持 于容器,另一個蓋部分仍會確保整個蓋牢固地扣緊。此外,再次與傳統的裝置相比,液體不 再會進入到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之間的間隙中,從而降低了液體從食用口部漏出的風險。 由于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都完全地覆蓋容器的開口,所以,增強了蓋的穩定性。再次與兩個 壁僅在蓋的某些限制性部位彼此鄰接的傳統的蓋相比,同樣的情況還會提高隔熱性能。在特別簡單的實施方式中,上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外周與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 外周是圓形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圓直徑。這樣,蓋將與容器的圓形開口一致。然而,安裝凸 緣的外周可具有任何其他期望的形狀。在有利的實施方式中,上蓋部分的出口部和下蓋部分的出口部均被配置在與由相 應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下邊限定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內。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出 口部所在的平面可相對于由相應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下邊限定的平面傾斜。相應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下邊限定的平面與相應出口部所在的平面之間的距離 在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之間可相同。這將確保下蓋部分的出口部周圍的區域與上蓋部分的 出口部周圍的區域干涉裝配,由此防止在該區域發生泄漏。可選擇地,以上限定的距離可比 其他蓋部分的相應距離稍微小點或稍微大點。特別地,根據下蓋部分的材料厚度,各距離可 不同,由此,確保下蓋部分可以保持在出口部的周圍與上蓋部分面接觸。由于上蓋部分和/或下蓋部分包括穹頂狀蓋區域,可以增強蓋的穩定性。優選地,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包括協作的滑動引導部件,滑動引導部件實現兩個 有益功能。第一,滑動引導部件適于將上蓋部分可轉動地安裝到下蓋部分。第二,滑動引導 部件具有以下功能通過產生防止上蓋部分與下蓋部分拆開的力而將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 保持于組裝位置。例如,滑動引導部件可以包括位于兩個蓋部分中的一個蓋部分的至少一個突出的 舌狀部、以及位于兩個蓋部分中的另一蓋部分的用于與每一個舌狀部關聯協作的槽。在上 蓋部分的轉動運動期間,舌狀部可在槽中滑動。用于配置滑動引導部件的優選區域是兩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和/或兩個蓋部分 的穹頂狀蓋區域的鄰接的側部。在特別的實施方式中,舌狀部比與其相關聯的槽短,并且,通過使一個或多個舌狀 部止動于與其相關聯的槽的端部而限制上蓋部分相對于下蓋部分的轉動運動。由于在可轉 動的上蓋部分到達其端部位置中的一個位置時,使用者會接收到觸覺反饋,所以這種用于 上蓋部分的轉動運動的端部止動便于使用者對蓋進行操作。還可通過將多個閂鎖凸出部或突起設置于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內側以將下蓋 部分閂鎖于容器的開口邊來改善蓋。特別地,閂鎖凸出部可適于使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與 容器扣合接合。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還可具有跨過其整個內周的閂鎖突起,而不是多個單 獨的閂鎖凸出部。如果設置閂鎖凸出部,則可由從下蓋部分的外側突出的片將相鄰的閂鎖凸出部彼 此間隔開。由于上蓋部分可在該片上滑動,所以,在組裝蓋期間,該片可便于將上蓋部分裝 配于下蓋部分。此外,片增強了下蓋部分的安裝凸緣的穩定性。
下蓋部分的頂面可具有凹形狀,這將提供以下兩個優點。第一,凹形狀可在上蓋部 分和下蓋部分之間產生增大的空氣間隙,由此,增強蓋的隔熱性能。第二,凹形狀可便于收 集已找到路徑進入到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之間的空間中的液體。優選地,滴落口被配置于下蓋部分的頂面,以使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之間收集的 液體滴回容器中,從而進一步降低泄漏的風險。為了進一步改善該功能,朝向滴落口弓丨導的排放通道可被設置于下蓋部分的上表 面。特別地,這些排放通道可從出口部周圍的區域指向滴落口。如果希望,突出的肋可被設置于上蓋部分的外表面。特別地,通過使使用者更容易 地把持上蓋部分并且使上蓋部分在下蓋部分上轉動,這些突出的肋可便于使用者操作蓋。 此外,肋可確保多個蓋不會堆疊得太緊。這種所謂的“解套疊”性能將便于組裝后的蓋與其 他組裝后的蓋拆開,由此,便于餐館員工操作蓋。試驗已經表明,以多個肋為一組的方式設置肋是有益的,以為使用者的把持提供 更大的區域。如果舌狀部被設置于上蓋部分,則肋可優選被配置于舌狀部之間的部分。在本發明的有利的實施方式中,上蓋部分的出口部和/或下蓋部分的出口部被配 置于突起,該突起相對于相應蓋部分的其它區域突出。特別地,該突起可從蓋的頂面的其它 部分沿軸向突出。即使出口部被閉合時,突起也將有助于使用者識別出口部的位置。此外, 如果出口部被設置于這種突起,則使用者會發現從容器喝飲料是相當容易的。優選地,突起均為一段圓弧的形式。該圓弧應該圍繞上蓋部分相對于下蓋部分的 轉動中心彎曲,由此,確保在上蓋部分的轉動期間上蓋部分的突起在下蓋部分的突起上被 可靠地引導。在具體的實施方式中,上蓋部分的突起在周向上的長度大于下蓋部分的突起在周 向上的長度,并且,通過下蓋部分的突起與上蓋部分的突起的內端的接合而限制上蓋部分 相對于下蓋部分的轉動運動。這樣,如果上蓋部分到達兩個轉動端部位置中的一個位置,則 使用者可接收到強烈的觸覺反饋。優選地,由突起限制的轉動角度與由舌狀部與槽的接合限定的轉動角度基本上對 應。如果突起與協作的舌狀部和槽被配置于相對于彼此的正確的周向位置,則上蓋部分的 轉動運動將被多個止動部件在雙方向上止動。為了顯著提高蓋的隔熱性能,在蓋的組裝位置,在上蓋部分與下蓋部分之間的區 域的至少一部分區域中可存在空氣間隙。特別地,這種空氣間隙可存在于該區域的大部分。 尤其在與雙壁容器連接時,以該種方式構造的蓋可以可靠地防止熱從容器中的液體逃溢 出。同時,該構造將防止上蓋部分的外表面與容器中的熱液體(例如茶、咖啡等)接觸而變 得太燙從而使使用者不能接觸。如果在蓋的組裝位置,上蓋部分與下蓋部分僅在安裝凸緣的區域中、在突起的區 域中和/或在相互協作的舌狀部和槽處彼此接觸,則可獲得最好的隔熱性能。
下面將參考
本發明的有利的和優選的實施方式。尤其地,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蓋的蓋部分處于拆開位置的立體圖。
圖2示出本發明的處于組裝位置的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局部 豎直截面。圖3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處于組裝位置的局部豎直截面。圖4示出第三實施方式的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處于組裝位置的局部豎直截面。圖5示出第一實施方式或第二實施方式的上蓋部分和下蓋部分在出口部的位置 處的局部豎直截面。圖6示出下蓋部分的頂面的放大圖。圖7示出處于堆疊關系的兩個組裝后的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所有附圖中,由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元件和組成部件。圖1示出本發明的蓋1的實施方式的立體圖。蓋1包括上蓋部分2和下蓋部分3, 圖1示出處于拆開位置的上蓋部分2和下蓋部分3。下蓋部分3包括周向安裝凸緣4,不管下蓋部分3上是否組裝有上蓋部分2,都可 經由安裝凸緣4將下蓋部分3安裝于容器的邊、特別是安裝于例如紙杯等飲料容器的邊。關 于這種安裝的細節,可關注例如EP 1 787916 Al或者EP 1 367 001 Al,盡管這些文獻公開 的是不可重新閉合的單體蓋(unitary lid)。如圖2至圖4更詳細地示出的那樣,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4包括(可選擇的) 水平部5 ;彎曲部6,其與紙杯(未示出)的卷邊的曲率對應;收縮部7,其距下蓋部分3的 中心軸線的徑向距離比彎曲部的其他部分距下蓋部分3的中心軸線的徑向距離小(該收縮 部7會在容器的開口邊的下方扣合);傾斜部8,以及最后的下水平部9。除了安裝凸緣4,下蓋部分3還包括具有側壁11和頂面12的中央穹頂狀 (dome-shaped)蓋區域10。頂面12包括大體上水平的環形部13。環形部13圍繞頂面12 的凹部或凹陷部14。突起15從頂面12的環形部13突出。在俯視圖中,突起15為一段圓弧的形狀,該 圓弧形狀以下蓋部分3的對稱軸線A為圓心。突起15包括外側壁16、與外側壁16相反的 內側壁17 (參見圖6)、第一端壁18、第二端壁19 (參見圖6)以及頂壁20。頂壁20大體上 為平面狀,并包括第一閉合部分21和具有出口部22的第二部分。上蓋部分2具有另一安裝凸緣25。如圖6和圖7所示,安裝凸緣25適于在蓋1的 組裝位置與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4重疊。除了安裝凸緣25,上蓋部分2還具有輪廓與下 蓋部分3的穹頂狀蓋區域10大體上一致的中央穹頂狀蓋區域26。特別地,上蓋部分2的穹 頂狀蓋區域26包括側壁27和頂面28。頂面28包括圍繞圓形的凹部或凹陷部30的大體上 水平的環形部四。凹部30具有多個可反轉的凸部31。這些凸部可被餐館員工壓下,由此變成凹部, 以顯示被蓋1覆蓋的容器當前容納的飲料的類型。與下蓋部分3的環形部13 —樣,上蓋部分2的環形部四也具有突起32。在俯視 圖中,突起32為一段圓弧的形狀。突起32具有外側壁33和與外側壁33相反的內側壁34, 外側壁33和內側壁34都圍繞上蓋部分2的對稱軸線彎曲,該對稱軸線即為上蓋部分2相對 于下蓋部分3轉動的軸線A。此外,突起32還包括第一端壁35、與第一端壁35相反的第二端壁36以及頂壁37。頂壁37大體上為水平面狀。頂壁37在其中央部設置有出口部38, 出口部38的形狀和尺寸與下蓋部分3的出口部22的形狀和尺寸相同。如下面參考圖5更詳細地論述的那樣,上蓋部分2的突起32被構造成緊緊地坐落 于下蓋部分3的突起15上,使得相應的外側壁16和33、內側壁17和34以及頂壁20和37 分別一直面接觸。然而,在周向上,上蓋部分2的突起32的長度比下蓋部分3的突起15的 長度長。這使得上蓋部分2可以相對于下蓋部分3在第一端壁18、35彼此抵靠的位置和第 二端壁19、36彼此抵靠的位置之間轉動。這樣,下蓋部分3的突起15的端壁18、19用作上 蓋部分2的轉動運動的端部止動部(end stop)。同時,下蓋部分3的彎曲的突起15用作引 導上蓋部分2的彎曲的突起32的軌道,由此引導上蓋部分2在下蓋部分3上的轉動運動。 在該轉動運動期間,下蓋部分3保持位于容器上的固定位置,上蓋部分2相對于容器和下蓋 部分3轉動。在上蓋部分2的第一轉動端部位置,即,當突起15的第一端壁18和突起32的第 一端壁35彼此接觸時,上蓋部分2的出口部38抵靠下蓋部分3的突起15的頂壁20的閉 合部分21。特別地,在該位置處,出口部22、38之間沒有重疊。因此,蓋1完全閉合,并且沒 有液體可經由蓋1從容器漏出。從該第一位置,如上蓋部分2的側壁27上的相應標識“close (閉合)/open (打 開)”39所示,可使上蓋部分2相對于下蓋部分3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以使蓋1從閉合位置 進入打開位置。在該第二端部位置,即,當突起15的第二端壁19和突起32的第二端壁36 彼此接觸時,兩個蓋部分2、3的相應的出口部或食用口部22、38彼此對準。由于出口部22、 38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尺寸,經由蓋1所獲得的食用口部與出口部22、38中的每一個都具有 相同的形狀和尺寸。使用者現在可經由所獲得的食用口部從容器中食用飲料。隨后,通過 使上蓋部分2相對于下蓋部分3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蓋1可重新進入閉合位置。參見圖2至圖5,當兩個蓋部分2、3位于組裝位置時,上蓋部分2在下蓋部分3上的 轉動運動還由設置于兩個蓋部分2、3的滑動引導部件40引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如圖1 和圖2所示,滑動引導部件40被設置于蓋部分2的穹頂狀蓋區域沈的側面27,以及被設置 于蓋部分3的穹頂狀蓋區域10的側面11。在該實施方式中,滑動引導部件40包括從上蓋部 分2的穹頂狀蓋區域沈的側壁27向內突出的多個間隔開的凹陷部或舌狀部(t0ngUe)41。 這些舌狀部41與下蓋部分3的穹頂狀蓋區域10的側面11上的相應凹陷部或槽42接合并 協作。這些槽42從側面11向內凹陷,并且其數量與上蓋部分2的舌狀部41的數量對應。如圖1所示,舌狀部41的長度比相應的槽42的長度短。這允許舌狀部41在槽42 中滑動,直到到達槽42的兩端中的一端,由此可防止上蓋部分2相對于下蓋部分3的進一 步轉動。優選地,滑動引導部件40、上蓋部分2的突起32以及下蓋部分3的突起15都適于 使上蓋部分2相對于下蓋部分3轉動相同角度。為此,舌狀部41和槽42的位置和尺寸被 設置成當突起15的第一端壁18與突起32的第一端壁35接觸時,舌狀部41抵接相應的 槽42的第一端,而當突起15的第二端壁19與突起32的第二端壁36彼此接合時,舌狀部 41抵接相應的槽42的與第一端相反的一端。除了引導上蓋部分2在下蓋部分3上的轉動運動之外,滑動引導部件40還具有第 二功能,也就是,將兩個蓋部分2和3保持在組裝位置。為此,當下蓋部分3被推入到上蓋 部分2中時,舌狀部41適于扣合到槽42中。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舌狀部41和槽42的配置和取向被顛倒。在該實 施方式中,舌狀部41被設置于下蓋部分3,從穹頂狀蓋區域10的側面11向外突出。舌狀部 41與位于上蓋部分2的穹頂狀蓋區域沈的側壁27的內表面的槽42協作。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4所示,滑動引導部件40由上蓋部分2的安裝凸緣25上 的向內突出的收縮部43與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4上的向內突出的收縮部7協同構成。在 這些實施方式中的每一個實施方式中,滑動引導部件40既用于引導上蓋部分2在下蓋部分 3上的轉動運動,又通過扣合接合將兩個蓋部分2、3 —起保持于組裝位置。另一方面,完整的蓋1可以可拆裝地安裝于容器的開口邊。特別地,下蓋部分3的 安裝凸緣4上的收縮部7與安裝凸緣4的內部的多個等間距的閂鎖凸出部44對應。這些閂 鎖凸出部44可扣合到容器的開口邊的彎邊或卷邊的下方,以將容器的邊保持于安裝凸緣4 的彎曲部6。如圖1和圖2所示,多個片(web)45被設置在閂鎖凸出部44之間。這些片45在 安裝凸緣4的外表面上突出。片45提高了安裝凸緣4的穩定性,并且在兩個蓋部分2、3進 入組裝位置時,片45便于使上蓋部分2在下蓋部分3上滑動。圖5示出組裝后的蓋1在突起15、32的區域內的局部截面圖。如上所述,突起15、 32的形狀和尺寸被設置成使得它們的外側壁16和33、內側壁17和34、頂壁20和37分別 一直面接觸。這樣,下蓋部分3的突起15可用作支撐上蓋部分2的突起32的軌道,以引導 上蓋部分2的轉動運動。同時,這些面之間的面接合將防止液體侵入突起15、32之間、尤其 是侵入頂壁20、37之間。因此,圍繞下蓋部分3的出口部22的區域被密封,液體不期望的 漏出被防止,并且當下蓋部分3的出口部22被閉合時,整個蓋1可防濺溢。通過將突起15的頂壁20與突起32的頂壁37均配置在距相應的安裝凸緣4、25的 下邊或下水平部9、46基本相同的距離D的平面內,而實現突起15的頂壁20與突起32的 頂壁37之間的面接觸。如圖5所示,由于上蓋部分2的下水平部46坐落于下蓋部分3的 下水平部9,所以在圖5中突起15的頂壁20與突起32的頂壁37都準確地具有距由相應的 蓋部分2、3的下邊限定的平面相同的距離D。因此,如果突起15的頂壁20與突起32的頂 壁37干涉裝配,并且,下蓋部分3的突起15的頂壁20 —直壓靠上蓋部分2的頂壁37,則 可實現特別高程度的防濺溢性。必須注意以下事實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包含頂壁20、37 兩者的平面可相對于由上蓋部分2的安裝凸緣的下邊46與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的下邊 9所限定的平面傾斜,而不會影響本發明的蓋1的防濺溢性特點。如圖2至圖5的豎直截面所示,上蓋部分2和下蓋部分3僅在安裝凸緣4的下水 平部9和安裝凸緣25的下水平部46處、突起15和32處、以及滑動引導部件40處彼此接 觸。在所有其他部分中,即,在整個豎直截面的大部分,在兩個蓋部分2、3之間產生空氣間 隙47。該空氣間隙47顯著地提高蓋1的隔熱性能。此外,如果為了從容器喝飲料而使具有 蓋1的容器傾斜,空氣間隙47在上蓋部分2和容器中的熱飲料之間產生距離,由此保持上 蓋部分2的溫度足夠低,以不會讓使用者尤其是使用者的對溫度敏感的唇部感到不適。如圖2至圖5進一步示出的那樣,上蓋部分2的下水平部46與下蓋部分3的下水 平部9在距蓋1的對稱軸線A相同徑向距離R的位置處終止,該對稱軸線A即為上蓋部分 2相對于下蓋部分3轉動的軸線。如圖5所顯示的那樣,上蓋部分2的出口部38與下蓋部 分3的出口部22被配置在距轉動軸線A相同的徑向距離處。
圖6示出下蓋部分3的穹頂狀蓋區域10的頂面12的放大圖。在頂面12的凹部 14的最深點,即在凹部14的中心,設置排放口或滴落口 50。滴落口 50使得收集在凹部14 中的液體滴回到容器中。通過減少兩個蓋部分2、3之間的液體量,可更有效地防止兩個蓋 部分2、3之間的不期望的液體泄漏。多個會聚排放通道51被設置于凹部14,這些排放通道51會聚并指向滴落口 50。 特別地,排放通道51被設置于滴落口 50與下蓋部分3的突起15之間的部分。在俯視圖中, 排放通道51被設置于具有90°角的部分,即,排放通道51被設置于覆蓋凹部14的四分之 一的部分。下蓋部分3的出口部或食用口部22如圖6所示為橢圓形。然而,出口部22還可 為圓形、矩形、或任何其他期望的形狀。圖7示出兩個組裝后的蓋1處于一個蓋1堆疊于另一個蓋1上的狀態。如圖7所 示,上方的蓋1的下蓋部分3的穹頂狀蓋區域10的下邊坐落在從下方的蓋1的上蓋部分2 的穹頂狀蓋區域26的側壁27向外突出的肋52上。這將確保兩個蓋1不會彼此太緊地擠 壓,從而易于一個蓋1從另一個蓋1拆卸,并防止蓋1變形。如圖7所示,肋52被設置于如 下位置在兩個蓋1的堆疊位置,間隙53存在于上方的蓋1的安裝凸緣4與下方的蓋1的 安裝凸緣25之間。該間隙53允許空氣在兩個堆疊的蓋1之間流動,從而防止拆卸期間在 兩個蓋1之間產生低壓,否則,拆卸將要求更大的力。如圖1所示,肋52被配置成組,例如每組六個肋。肋52的這些組位于舌狀部41 之間。向外突出的肋52不僅僅易于使組裝后的蓋1堆疊以及使組裝后的蓋1解套疊,而且 肋52還用作使用者用的把握部件。特別地,肋52使使用者能夠更容易地對蓋1施加扭力, 以使上蓋部分2相對于下蓋部分3轉動。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容器的蓋(1),尤其是用于如紙杯等飲料容器的蓋,所述蓋(1)被能夠拆裝 地安裝于容器的開口邊,并且所述蓋(1)包括下蓋部分(3),其具有內出口部(22) ;以及 上蓋部分(2),其具有外出口部(38),其中,在所述上蓋部分(2)與所述下蓋部分(3)的組裝位置,所述上蓋部分(2)能夠相 對于所述下蓋部分(3)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轉動,使得在一個位置處,所述內出口部(22) 與所述外出口部(38)互相對準;而在另一個位置處,所述內出口部(22)與所述外出口部 (38)沒有任何重疊,所述蓋(1)的特征在于,所述下蓋部分(3)包括周向安裝凸緣G),該安裝凸緣(4)用于與所述容器的開口邊重疊,所述上蓋部分(2)包括周向安裝凸緣(25),該安裝凸緣05)用于與所述下蓋部分(3) 的安裝凸緣(4)重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的安裝凸緣05)的外周 與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的外周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尺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的安裝凸緣05)的 外周和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的外周是具有相同直徑的圓形。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的外出口 部(38)與所述下蓋部分(3)的內出口部0 具有相同的形狀和尺寸,并且所述上蓋部分 (2)的外出口部(38)與所述下蓋部分(3)的內出口部02)距所述蓋的中心的距離相同。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的外出口 部(38)和所述下蓋部分(3)的內出口部02)被配置于相對于由所述上蓋部分的安裝 凸緣05)的下邊06)和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4)的下邊(9)限定的平面的同一 平面。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從所述上蓋部分的外出 口部(38)所在的平面到由所述上蓋部分的安裝凸緣05)的下邊限定的平面的距離 (D)與從所述下蓋部分(3)的內出口部02)所在的平面到由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 (4)的下邊限定的平面的距離(D)基本上相等。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2)包括穹頂 狀蓋區域(26),和/或所述下蓋部分(3)包括穹頂狀蓋區域(10)。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2)和所述下 蓋部分(3)包括協作的滑動引導部件(40),所述滑動引導部件(40)用于將所述上蓋部分(2)能夠轉動地安裝于所述下蓋部分(3)、以及用于將所述上蓋部分(2)和所述下蓋部分(3)保持于組裝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引導部件00)包括位于所述上蓋 部分(2)和所述下蓋部分(3)中的一個蓋部分的至少一個突出的舌狀部(41),以及位于所 述上蓋部分(2)和所述下蓋部分(3)中的另一個蓋部分的用于與每一個所述舌狀部(4l) 關聯協作的槽(42)。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引導部件(40)被配置于所述上蓋部分O)的安裝凸緣05)和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G),和/或被配置于兩個 蓋部分0、3)的穹頂狀蓋區域06、10)的鄰接的側部。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狀部Gl)比與其相 關聯的槽0 短,并且,通過使一個或多個所述舌狀部Gl)止動于與其相關聯的槽G2) 的端部而限制所述上蓋部分( 相對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轉動運動。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多個閂鎖凸出部G4)被設 置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的內側,用于將所述下蓋部分(3)閂鎖于所述容器 的開口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由從所述下蓋部分(3)的外側突出的片 (45)將相鄰的所述閂鎖凸出部G4)彼此間隔開。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頂面 (12)包括凹部(14)。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蓋部分(3)的頂面 (12)中配置滴落口(50)。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滴落口(50)引導的排放通道 (51)被設置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頂面(12)。
1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突出的肋(52)被設置于所 述上蓋部分O)的外表面。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肋(5 被設置成幾個肋(5 為一組。
19.根據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肋(52)被配置于所述舌狀部 (41)之間的部分。
2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O)的外出口 部(38)被配置于突起(3 和/或所述下蓋部分C3)的內出口部0 被配置于突起(15), 所述上蓋部分( 的所述突起(3 相對于所述上蓋部分( 的其它區域突出,所述下蓋部 分(3)的所述突起(1 相對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其它區域突出。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蓋部分C3)與所述上蓋部分(2) 的組裝位置,所述下蓋部分(3)的突起(1 與所述上蓋部分(2)的突起(3 彼此接合。
22.根據權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部分C3)的突起(1 和所 述上蓋部分O)的突起(3 均為一段圓弧的形式。
23.根據權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部分O)的突 起(3 在周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下蓋部分C3)的突起(1 在周向上的長度,并且,通過所 述下蓋部分(3)的突起(1 與所述上蓋部分O)的突起(3 的內端的接合而限制所述上 蓋部分( 相對于所述下蓋部分(3)的轉動運動。
24.根據權利要求20至2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下蓋部分(3)的 突起(1 和所述上蓋部分O)的突起(3 限制的轉動角度與由所述舌狀部Gl)與所述 槽0 的接合限定的轉動角度基本上對應。
2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蓋(1)的組裝位置, 在所述上蓋部分O)與所述下蓋部分C3)之間的區域的至少一部分區域中存在空氣間隙07)。
2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蓋(1)的組裝位置, 所述上蓋部分( 和所述下蓋部分C3)僅在安裝凸緣05、4)的區域中、在突起(32、15)的 區域中和/或在相互協作的舌狀部Gl)和槽0 處彼此接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容器的蓋(1),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如紙杯等飲料容器的蓋。蓋(1)被可拆裝地安裝于容器的開口邊。蓋(1)包括下蓋部分(3),其具有內出口部(22);以及上蓋部分(2),其具有外出口部(38)。在組裝位置,上蓋部分(2)被安裝成能夠相對于下蓋部分(3)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轉動,使得在一個位置處,出口部(22、38)相互對準,而在另一個位置處,出口部(22、38)沒有任何重疊。蓋(1)的特征在于,下蓋部分(3)包括周向安裝凸緣(4),該周向安裝凸緣(4)用于與容器的開口邊重疊,上蓋部分(2)包括周向安裝凸緣(25),該周向安裝凸緣(25)用于與下蓋部分(3)的安裝凸緣(4)重疊。
文檔編號B65D47/26GK102149609SQ200880131047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12日
發明者詹弗拉諾·達馬托 申請人:賽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