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聲開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瓶器,尤其涉及一種會產生開瓶聲的有聲開瓶器。
背景技術:
開瓶器是一種用于開啟瓶蓋的手工具,傳統式的開瓶器具有多種,有的甚 至結合剪刀、或開罐器,其中有一種是單柄且前端連接著扣環的開瓶器,其扣 環為圓形或橢圓形;當前述扣環扣放于瓶蓋上后,就能將單柄順時針下壓或逆 時針上提,而迫使瓶蓋脫離瓶口。
傳統的開瓶器不能產生開瓶聲,因扣環呈扁平狀,所以抵觸瓶蓋另端的支 點是扣環的另端,因此開啟瓶蓋時的角度需很大,相對地擺幅就大,而且開啟 后的瓶蓋會嚴重變形,由于開瓶動作不快,瓶內壓力就不能瞬間釋放,開瓶聲 就無法產生。
其次,傳統單柄式開瓶器若重力拍擊,會受反作用力影響而向后反彈飛出, 容易傷及周遭旁人,為避免此問題發生,消費者就不再勇于嘗試重力拍擊開瓶 器,以致于喜慶宴會或娛樂場所,就不易制造出歡樂助興的效果。
再者,傳統開瓶器的開啟方向都為單向,例如朝順時針方向開啟、或逆時 針方向開啟,卻不能同時兼具有兩方向開啟的功能,因此開瓶器若能兼具兩方 向開啟,便利性就更大。
另外,瓶蓋在開啟后,很容易掉落地面而造成操作者撿拾瓶蓋的困擾,所 以避免開啟后的瓶蓋產生脫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聲開瓶器,開瓶時能產生清脆響
聲°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瓶后使開瓶器不跳脫飛離的開瓶
器o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供操作者雙方向開啟瓶蓋的開瓶器。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瓶蓋開啟后避免造成脫落的開瓶
器o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有聲開瓶器,包括 一長柄狀的手把10; —設置在手把10前端并以勾體21朝后且扣勾在瓶蓋一側 端底緣的前勾部20;及一位在手把10下且能抵壓于瓶蓋另側端頂緣的支點40。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更包括一與手把10連接且結合在上述支點40后、
并供手指扣入后達到穩固夾持作用的握持環30。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更包括一設置在手把10下并抵壓在瓶蓋頂面上、
并位在上述前勾部20與支點40之間、且接近支點40的后勾部50。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支點40為下列之一,手把10的水平底面、手
把IO下突出的擋塊。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支點40是突出在握持環30前緣的擋塊。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后勾部50下端具有扣勾瓶蓋另側端底緣的勾
體51,該勾體并朝向前方。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握持環30的前緣下方具有朝內下斜的斜緣31。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握持環30的底緣具有往后延伸突出的延伸塊32。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握持環30是由金屬線圈結合成環狀,且結合 端與手把10固定組合。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握持環30是由膠圈結合成環狀,且結合端與 手把10固定組合。
根據上述有聲開瓶器,所述支點40底下設置具有吸磁性的磁塊6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當前勾部20扣勾瓶蓋一端底緣,而以支點40抵止瓶蓋另一側頂緣后, 再對手把IO后端施以重力拍擊,就能使前勾部20將瓶蓋開啟、并產生響脆開 瓶聲,這在喜慶宴會或娛樂場所實施時能達到歡樂助興的效果。
2、 當操作者以大拇指、食指挾持握持環30后,再對手把10后端重力拍 擊,開瓶器IOO就會以握持環30為中心而順時針旋轉,并不會跳脫飛離,故 能避免意外發生、達到安全使用效果。
3、 前勾部20與支點40之間形成咬合空間,當瓶蓋被開啟后,使其位在 咬合空間內,且藉瓶口支撐,能避免瓶蓋落地造成麻煩。
4、 當開瓶器IOO具有后勾部50后,能藉由后勾部50壓制著瓶蓋頂緣, 而使開瓶器增加一個抵壓的支點,如此便能使開瓶器更穩固地位在瓶蓋上,在 受重力拍擊后更不會產生位移;除此之外,還能藉由后勾部50扣勾瓶蓋一側 底緣、及前勾部20壓制瓶蓋另側頂面,而使開瓶器100以逆時針方向開啟瓶 蓋,由于非重力拍擊,所以能達到靜聲開啟效果5、 握持環30若與手把IO—體成型,則適宜大量生產制造,且脫模后立 即成為商品,遂能降低成本,符合經濟效益;若握持環30是以異類材質制造, 則環徑(寬)可增大,使用上就能供雙指輕易扣入與挾持,所以穩定性大為提高。
6、 當支點40底下設置具有吸磁性的磁塊60后,該磁塊60就能對脫落的 金屬瓶蓋80產生吸磁作用,防止瓶蓋80在開啟后造成脫落,避免有撿拾瓶蓋 的困擾。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開瓶器立體圖2為圖1開瓶器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開瓶器正面圖4為圖3開瓶器要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5為圖4開瓶器開啟瓶蓋后的示意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開瓶器正面圖。
圖7為圖6開瓶器要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開瓶器正面圖9為圖8開瓶器要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開瓶器立體圖11為圖IO開瓶器的正面圖12為圖10開瓶器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13為圖11開瓶器開啟瓶蓋后的示意圖14為圖10開瓶器另種開啟瓶蓋前的示意圖15為圖14開瓶器開啟瓶蓋后的示意圖1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開瓶器正面圖1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開瓶器正面圖1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的開瓶器正面圖1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開瓶器立體圖2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0的開瓶器立體圖21 2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1的開瓶器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l、圖2,本實施例中的開瓶器100,包括一長柄狀的手把10; —設置在手把10前端并以勾體21朝后且扣勾在瓶蓋一側端底緣的前勾部20;及
一位在手把10下且能抵壓于瓶蓋另側端頂緣的支點40。
上述前勾部20是一彎曲且能以鉤體21鉤于瓶蓋80底緣的彎鉤,其作用 是在于將瓶蓋80的一側端勾起。
上述支點40是抵壓于瓶蓋另側端頂緣,其作用是在于壓制瓶蓋的另側端, 以使前勾部20能順利勾起瓶蓋80的一側端;前述支點40是手把10的水平底 面,其抵壓在瓶蓋80另側端的頂緣,支點40至手把10的末端是為施力臂, 而支點40至手把10的前端則為抗力臂,當操作者施力于施力臂上時,前勾部 20就成為抗力點。
又,上述支點40可為下列之一,與手把10水平底面同齊、或是成型于手 把10底下的突出擋塊,其中,以后者為最佳。 實施例2:
參見圖3、圖4、圖5,本實施例中的開瓶器100比實施例1的開瓶器增加 了一握持環30,該握持環30與手把10連接且結合在上述支點40后、并供手 指扣入后能達到穩固夾持作用。
上述握持環30是與手把10 —體成型且供指頭扣入的環體或片體,使用者 可藉大拇指與食指共同夾壓著握持環30,使開瓶器100能以握持環30為中心 來轉動,該握持環的形狀并不需要特別限制,但前緣的下方最好具有朝內下斜 的斜緣31,又底緣后端最好具有往后延伸突出的延伸塊32,其功能于后再敘。 再者,握持環30為透空環體時,能讓雙指穿入,若握持環30為塊狀,則兩面 必須具有圓弧凹槽(未揭)以利雙指按壓;不論握持環30為上述哪一種實施手 段,其都涵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范疇內。
圖4揭示出使用者欲藉由開瓶器100來開起瓶蓋80,實施時先將前勾部 20扣勾于瓶蓋80—側的底緣,再將支點40抵壓于瓶蓋80的另一側頂緣,再 以左手雙指(大拇指91、食指92)共同挾持著握持環30,最后再用右手快速重 力拍擊手把10后端的施力臂,就能使前勾部20將瓶蓋80立即開啟并產生"碰" 的開瓶聲。
圖5揭示出開瓶器IOO被重力拍擊后,是以順時針方向旋轉,由于雙指(大 拇指91、食指92)共同挾持著握持環30,所以開瓶器100就會以握持環30為 中心而順時針旋轉,不會飛離拋出,而且握持環30在具有斜緣31的狀態下, 不會使握持環直接撞及瓶頸81,換言之,斜緣31的功能就是避免握持環30 的前緣撞及瓶頸81。此外,延伸塊32的作用是在開瓶器100順時針方向旋轉 時,以延伸塊32觸及使用人的中指93,使手把10不再旋轉,所以延伸塊32 愈長、對防撞的效果就愈佳。實施例3:
參見圖6、圖7,本實施例中的開瓶器與實施例2中的開瓶器不同處在于, 本實施例中,開瓶器的握時環30是位在支點40后方,且保持一小間距,該支 點40是突出在手把10下的擋體,其底面具有一能與瓶蓋80頂緣密切配合的 缺口41;實施時,前勾部20扣勾于瓶蓋80—側的底緣,突出的支點40則抵 壓于瓶蓋頂緣,據此能使施力更輕,并使施力臂能微微上揚,以利于施力拍擊。
實施例4:
如圖8、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及實施例3不同處在于,本實施 例中,支點40是突出在握持環30前緣的擋體;實施時,前勾部20扣勾于瓶 蓋80—側的底緣,突出支點40則抵壓于瓶蓋80頂緣,據此, 一樣能使施力 臂微微上揚,使施力更輕,以利拍擊。
實施例5:
如圖10、圖11、圖12、圖1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4的不同處在于, 手把10下的前勾部20與支點40之間增設一后勾部50,其位置接近支點40, 但未與支點40接觸;實施時,前勾部20扣勾于瓶蓋80—側的底緣,突出支 點40抵壓于瓶蓋頂緣,而后勾部50則抵壓在瓶蓋頂面,據此,能使施力臂微 幅上揚,產生斜角(e),其能利于使用者拍擊,使施力更為減輕。
圖14、圖15所示的開瓶器仍是本實施例的開瓶器,其后勾部50下端具有 朝前突出的勾體51,該勾體51能扣勾于瓶蓋底緣,而前勾部20的勾體21則 抵壓在瓶蓋另側端頂面上,據此,藉由右手將手把100施力臂往上提升,就能 產生逆時針旋轉方向,使瓶蓋80的一側端被開啟,然后再開啟另側端,由于 開啟時沒有快速重力拍擊,所以不會產生開瓶聲,故適合使用在安靜的場所; 再者,當勾體51要扣勾于瓶蓋80底緣下時,會使握持環30前緣抵觸瓶頸81, 造成勾體51無法扣入瓶蓋底緣下,由于握持環30具有斜緣31,所以前緣這時 就不會抵觸瓶頸81,此為斜緣31的最大優點。
由本實施例可知,開瓶器100能有聲開瓶,也能無聲開瓶,所以開瓶方向 就有二種,故能讓使用人有二選一的開瓶機會,遂使用上較為便利。
實施例6:
如圖1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開瓶器正面圖,圖中揭示與前五 個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所述握持環30的后緣為活動擋片33,其上端與手把10 間以插栓70穿入結合,而上述插栓70更結合一使活動擋片33能自動復回的 扭簧71,該扭簧具有二支腳711、 712且分別抵止著活動擋片33與手把10底 面,據此能使握持環30成為一可供操作者吊掛繩圈、鑰題圈或吊飾的掛環。
實施例7圖1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開瓶器正面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
例的不同處在于握持環30不是設置在手把10下,而是后端中央與手把10的 施力臂結合。 實施例8:
圖1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的開瓶器正面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 例的不同處在于握持環30后端下方與手把10的施力臂結合。由此可知,握持 環30不一定須設置在手把IO下,也能設置在手把10上、或手把10中等數種 方式,唯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應涵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范疇內。
實施例9:
圖1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9的開瓶器立體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 例的不同處在于握持環30是由金屬線圈結合而成,該金屬線圈的兩端分別由 手把10兩側插入手把預設的穿孔11內,由于金屬線圈與手把10非同一材質, 且非一體成型,所以金屬線圈必須打結后,再與手把10共構結合;此握持環 30的優點是線圈的環徑大于上述與手把10 —體成型的握持環30寬度,因此, 使用上能輕易便于挾持、且穩固性更高。
實施例10:
圖2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O的開瓶器立體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圖17 所示實施例的不同處在于握持環30是由膠圈結合而成,該膠圈兩端是插入于 手把IO預設的切縫12內,而與手把共構結合;此實施例的優點同于上述圖19 的實施例,在此即不予贅述。
實施例11:
圖21 2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1的開瓶器立體圖,圖中揭示出支點 40底下設置具有吸磁性的磁塊60,該磁塊60是嵌入支點40底下預設的嵌槽 內,其可用于對脫落的金屬瓶蓋80產生吸磁作用,防止瓶蓋80在開啟后造成 脫落,避免撿拾瓶蓋。
以上,是依據附圖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作 用效果,上述列舉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以圖面所 示范例限定范圍,凡一切與本實用新型創作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或等效變更 ,只要在均等效果的范圍內,都應涵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 一種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長柄狀的手把(10);一設置在手把(10)前端并以勾體(21)朝后且扣勾在瓶蓋一側端底緣的前勾部(20);及一位在手把(10)下且能抵壓于瓶蓋另側端頂緣的支點(40)。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與手把(10)連接且結合在上述支點(40)后、并供手指扣入后達到穩固夾持作用的握持環(30)。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設置在手把(IO) 下并抵壓在瓶蓋頂面上、并位在上述前勾部(20)與支點(40)之間、且接近支點 (40)的后勾部(50)。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點(40)為下列 之一,手把(10)的水平底面、手把(10)下突出的擋塊。
5.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點(40)是突出 在握持環(30)前緣的擋塊。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勾部(50)下端具有 扣勾瓶蓋另側端底緣的勾體(51),該勾體并朝向前方。
7.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環(30)的前 緣下方具有朝內下斜的斜緣(31)。
8.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環(30)的底 緣具有往后延伸突出的延伸塊(32)。
9.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環(30)是由 金屬線圈結合成環狀,且結合端與手把(10)固定組合。
10.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環(30)是 由膠圈結合成環狀,且結合端與手把(10)固定組合。
11. 如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有聲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點(40)底 下設置具有吸磁性的磁塊(6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能制造開瓶聲的有聲開瓶器(100),其包括一長柄狀的手把(10);一設置在手把(10)前端且扣勾瓶蓋底緣的前勾部(20);及一位在手把(10)下且接近前勾部(20)并抵壓在瓶蓋另側端頂緣的支點(40)。前述手把(10)以前勾部(20)則扣勾著瓶蓋的底緣,以支點(40)貼壓于瓶蓋頂面,而后端則遠離瓶蓋,當以重力拍擊手把(10)的后端時,就能使前勾部(20)將瓶蓋瞬間開啟、產生開瓶聲。當前述手把(10)底下的支點(40)后方結合握持環(30)時,可供操作者雙指扣入環內而穩固夾持,以避免上述開瓶器(100)在開啟瓶蓋后受力影響而向后飛離。
文檔編號B67B7/16GK201288049SQ20082013576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9日
發明者詹益堂 申請人:詹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