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具體涉及有色金屬精礦干燥 混勻包裝方法。
背景技術:
精礦干燥的物料來自選別車間的精礦,通常溫度為常溫,濃度20~30%。 其工藝是通過壓濾干燥設備使得精礦的水分含量達到產品要求,最終的精 礦為干燥粉狀物料。傳統的精礦干燥流程見圖1,物料通過壓濾機1得到水 分含量為20%左右的濾餅,再通過皮帶2 (或其他輸送裝置)運至干燥機3 得到水分含量4%左右的精礦粉末,最后通過旋風除塵器4和布袋除塵器5 把精礦收集起來,并通過接礦小車6把精礦送至精礦倉中。
傳統的精礦干燥工藝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精礦隨著水分含量的不 斷降低,容易產生粉塵,不僅極大的影響了工作環境,而且造成不少的精 礦損失;其次,由于生產過程中各種因素的變化,生產出的精礦質量沒有 一致性,精礦品位時高時低,雜質含量時多時少,因而同一批產品中各袋 精礦的品位高低不一,將對用戶的生產造成有不利影響,為此用戶要求同 一批的各袋精礦品位都要相同,傳統工藝的解決方法是人工用鐵鍬堆法混 勻后裝袋,這種方法勞動強度極大,環境污染嚴重,工作條件惡劣,而且 精礦損失多,混勻效果也十分不理想。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動化水平高,能降低勞動強度,混勻效果好,并能極大的改善工作環境的生產方法。具體技術方案 為
一種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精礦物料通過常規方法依次進行壓濾、干燥,得到干燥的精礦粉末; (2)將上述精礦粉末先收集到料倉中,待料倉裝滿后通過螺旋輸送機和
斗式提升機運至混勻機,經過混勻后送入包裝機稱重包裝。 上述干燥精礦粉末為水分含量3%-5%的精礦粉末。
上述步驟(2)所述料倉和混勻機容積相等。 上述步驟(2)所述料倉和螺旋輸送機由蓋板封閉。
上述所有設備之間的物料輸送處都有封閉漏斗連接。
本發明用混勻機、包裝機代替了人工混勻包裝,流程見附圖2。具體如 下物料通過壓濾機1后得到水分含量20%左右的濾餅,通過皮帶2(或其 他輸送裝置)運至干燥機3得到水分含量4%左右的精礦粉末,精礦通過旋 風除塵器4和布袋除塵器5收集到料倉7中,通過螺旋輸送機8和斗式提 升機9把物料運至混勻機10中,最后包裝機11稱重包裝。
由于混勻機10不能帶負荷啟動,這里在進混勻機前配了一個和混勻機 容積大小相等的料倉7,這樣不僅節省了能源,也使設備能穩定的運行。料 倉7和螺旋輸送機8都由蓋板封閉,以及所有設備之間物料輸送處都有封 閉的漏斗連接,這樣極大的改善了工作環境,車間內的粉塵量很少。
上述整個流程實用于有色金屬行業的各種精礦的干燥混勻包裝,自動 化水平很高,精礦從進入粉體干燥機到從包裝機中打包出來一氣呵成。這 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減少了精礦損失,而且產品質量也比較均勻。
圖1是傳統精礦干燥工藝示意圖2是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新工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洛鉬集團5000t/d鉬選廠采用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新方法。精礦物料通過 壓濾機1后得到水分含量20%左右的濾餅,通過皮帶2 (或其他輸送裝置) 運至干燥機3得到水分含量4%的精礦粉末,精礦粉末通過旋風除塵器4和 布袋除塵器5除塵,收集到料倉7中,隨著干燥機的不斷運行,待料倉7 裝滿精礦后,啟動螺旋輸送機8和斗式提升機9和混勻機10。把精礦運至 混勻機中,待混勻機裝滿精礦后再混勻20分鐘即可包裝稱重。經測定,產 品袋間品位差混前為3.19%,混后為0.85%,完全能滿足用戶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精礦物料通過常規方法依次進行壓濾、干燥,得到干燥精礦粉末;(2)將上述精礦粉末先收集到料倉中,待料倉裝滿后通過螺旋輸送機和斗式提升機運至混勻機,經過混勻后送入包裝機稱重包裝。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所述干燥精礦粉末為水分含量3%-5%的精礦粉末。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所述料倉和混勻機容積相等。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所述料倉和螺旋輸送機由蓋板封閉。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 有設備之間的物料輸送處有封閉漏斗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精礦干燥混勻包裝方法。具體為通過壓濾、干燥得到的精礦粉末,收集入料倉中,待料倉裝滿后通過螺旋輸送機和斗式提升機把物料運至混勻機中,最后混勻后的精礦粉末稱重包裝。整個流程簡單、流暢、自動化程度高,由于是在全密封的條件下進行,整個過程產生的粉塵量很少,同時損失的精礦量也極少,達到了提高回收率的效果。
文檔編號B65B1/30GK101423129SQ20081014380
公開日2009年5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日
發明者李曉健, 暉 胡, 陳燕彬 申請人: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