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和注入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與例如發動機的氣缸蓋罩或箱等液體容器的注入 口連接,將液體注入液體容器內的注入連接器和注入構造。
背景技術:
通常,在發動機的氣缸蓋罩上,設有用于注入潤滑油(發動機油)的注
入口,通過在該注入口可拆卸地旋入開關蓋(cap)蓋上注入口。
并且,在氣缸蓋罩上,為了防止潤滑油從注入口飛散至外部,將保護裝 置通過在其一端部進行鉚接固定在位于氣缸蓋罩內部的注入口下方的部分 上,在保護裝置的前端部(自由端部)呈臺階狀地設置在與潤滑油的注入通 道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截止片,這種注入口構造是目前已知的(例如,參照 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 - 293220號公報
當從氣缸蓋罩的注入口注入潤滑油時,只有與潤滑油的注入量相對應的 體積的氣缸蓋罩內的氣體(空氣)從注入口排出。
此時,在注入通道內,排出氣體的流向與潤滑油的注入方向相反。并且,
由于排出氣體流出的部分和注入的潤滑油的部分在同一位置上,所以排出氣 體阻礙潤滑油在注入方向的流動,從而無法順暢地注入潤滑油。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從發動機的氣缸蓋罩或箱等液 體容器的注入口注入液體時,可以抑制與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可以順利地 引導注入液體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和注入構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是一種用于與發動
機的氣缸蓋罩或箱等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將液體注入所述容器內的注入
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部,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且大致呈筒狀; 下端連接部,與所述主體部的下端側一體形成,并且可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下 端開口部與所述液體容器的注入口對準連接;以及蓋安裝部,與所述主體部
的上端側一體形成,并且能夠安裝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能夠開閉地 堵塞的蓋,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的注入通道的上端和下端之間, 一體形成有 從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一部分向中心部突出并且在上側表面上具有 朝向所述注入通道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的導向片,部分堵塞所述注 入通道,在形成所述導向片的所述注入通道的部分上,通過所述導向片的下 側表面和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氣體誘導部,當所述注入連接器在與 所述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后使用時,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在重力方向上 位于比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側的根部更靠下側,注入到所述注入通道的 液體由所述導向面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所述氣體i秀導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 比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更靠上側,所述容器內的氣體從所述氣體誘導部的 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所述注入方向相反的一側。
根據上述結構,在通過下端連接部將注入連接器連接在液體容器的注入 口的狀態下,當從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液體時,液體的 大部分由導向片的導向面引導并流向注入通道的中心側后,從導向片的前端 流下注入到液體容器內。
并且在將液體注入液體容器內時,只有與液體的注入量相對應的體積的 液體容器內的氣體(空氣)從注入通道排出。
此時,排出氣體的流向雖然與液體注入方向相反,但因為液體不會進入 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的前端更靠上側的氣體誘導部,所以排出氣體避 開與在注入通道的中心側流下的液體的干涉,從氣體誘導部通過導向片的邊 ^^的4艮部側和注入通道的周壁面側向注入通道上端開口部排出。
這樣,在從與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的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上端開 口部注入液體時,可以抑制與來自液體容器內的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可以順利地引導注入液體。
并且,在注入液體的液體容器的使用狀態,例如當液體容器是發動機, 注入連接器在與氣缸蓋罩的注入口連接后使用時等,作為氣缸蓋或氣缸蓋罩 內的液體的潤滑油向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飛散時,撞擊到導 向片的下側,從而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的上側飛散。
另外,由于導向片一體形成在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周壁面上,所以 可以省去另外制作并組裝導向片的工作,并且也不需要形成用于在注入連接 器的注入通道的周壁面上安裝單體的導向片的基座部。
此外,優選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為以導向片的才艮部為邊界,從該邊 界部分別向上端開口部和下端開口部逐漸變大的錐狀。此時,例如,在具有 與注入通道對應的上下兩型芯模的成型模的空腔內填充合成樹脂材料并一 體成型注入連接器后,對于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可以容易地對上下兩型 芯模進行起模。
另外,優選從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向中心側突出的導向片的突出前端位 置形成在不超過所述注入通道的中心的范圍內。
此時,在形成導向片的注入通道的部分,能夠充分確保液體流下注入通 道的中心側的部分和排出氣體流出的部分,并且可以較好地避免液體與排出 氣體的干涉,從而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液體的注入。
另外,優選導向片從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一處突出。
此時,在存在導向片的注入通道的部分,可以加大i殳定開口的面積,從 而能夠在短時間內注入4交多液體。
另夕卜,優選導向片在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周向彼此分離且從相對的兩 處突出。
此時,由于在注入通道的兩端形成有引導液體向中心側流下的導向片, 所以可以較好地避免液體與排出氣體的干涉,并且在注入液體的液體容器的 使用狀態下,飛散的液體容易撞擊到兩導向片的下側,從而很有效地防止液 體飛散。
并且,在將液體注入連接器安裝在液體容器上時,由于兩導向片相對地 存在,所以在無需確認導向片突出的方向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安裝。
另外,優選導向片的上側表面的導向面由圓錐內面的 一部分形成。
此時,通過由圓錐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導向片的導向面,可以較好地引 導注入到注入通道的液體向中心側流下。
另外,優選導向片的突出前端形成為凹狀圓弧。
此時,可以使注入到注入通道的液體較好地從形成為凹狀圓弧的導向片 的突出前端流下,并且可以較好地避免液體與排出氣體的干涉。
另外,優選在下端連接部的外周的多處,分別向徑向外側突出地一體形 成有用于將注入連接器安裝在液體容器上的安裝部。
此時,通過多個安裝部可以將注入連接器的下端連接部穩定地安裝在液 體容器上。
另外,優選在下端連接部的下表面,沿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的周圍形 成有可嵌入密封部件的環狀凹槽。
此時,通過在注入連接器的下端連接部的環狀凹槽中嵌入密封部件并將 注入連接器安裝在液體容器上,可以密封注入連接器的下端連接部和液體容
另外,優選注入通道的中心線形成為一條直線。
此時,適宜于液體容器的注入口向上開口的情況。即,在液體容器的注 入口向上開口的情況下,可以在直立狀態下安裝注入連接器,注入通道的上 端開口部向上,從而容易進行液體的注入作業。
另外,優選注入通道形成為中心線以導向片的根部為邊界且以規定角度 交叉。
此時,適宜于液體容器的注入口斜向上傾斜地開口的情況。即,在液體 容器的注入口斜向上傾斜地開口的情況下,可以在傾斜的狀態下安裝注入連 接器的下端連接部,另一方面,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向上,從而容易進行 液體的注入作業。
另外,優選在下端連接部的外周側面形成有減重凹部。
此時,通過下端連接部的外周側面的減重凹部可以防止樹脂成型時發生 收縮,并可以防止因樹脂成型時收縮而引起的下端連接部的變形。
另外,優選在下端連接部的下端部內周設置有具有與注入通道的下端開 口部連通的內部空間的有底筒狀的前端導向部件,在所述前端導向部件的周 壁部形成有將內部空間與液體容器內連通的開口孔。
此時,在通過下端連接部將注入連接器與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的狀態 下,當從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液體時,液體的大部分在 由導向片的導向面引導并流向注入通道的中心側后,從導向片的前端流下。 之后,液體經過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流入前端導向部件的內部空間,并且 通過前端導向部件的開口孔注入到液體容器內。
另一方面,在將液體注入液體容器內時,只有與液體注入量相對應的體 積的液體容器內的氣體(空氣)從前端導向部件的開口孔向內部空間流入, 并且通過注入通道排出。
并且,在注入液體的液體容器的使用狀態,例如當液體容器是發動機, 注入連接器在與氣缸蓋罩的注入口連接后使用時等,作為氣缸蓋或氣缸蓋罩 內的液體的潤滑油向注入連接器飛散時,飛散的潤滑油撞擊到前端導向部件 的底壁部的下表面和周壁部的外周面后落下。因此,可以防止飛散的潤滑油 通過前端導向部件的內部空間4旻入注入通道。
假設即使飛散的潤滑油的一部分從前端導向部件的開口孔通過內部空 間而向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飛散,飛散的潤滑油撞擊到注入通道內的導向 片的下側,從而也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的上側飛散。
即,通過配設在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的前端導向部件和注入通道內的 導向片,可以雙重防止潤滑油的飛散。
另外,優選在下端連接部的下端部內周形成有接合凹部,在前端導向部 件的上端部外周形成有與所述接合凹部的底面一體接合的法蘭。此時,通過
粘接劑或焊接可以將前端導向部件的上端部外周的法蘭很穩定地固定在下 端連接部的接合凹部的底面上。
例如,在用具有相溶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材料分別形成連接器主體和前 端導向部件時,可以通過粘接劑、高頻焊接、超聲波焊接等將前端導向部件面上。
本發明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是一種用于將潤滑油注入發動機的氣缸
蓋罩內的注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部, 一體形成在所述氣缸蓋罩 的上部,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且大致呈筒狀;以及蓋安裝部,與所述主體部 的上端側一體形成,并且能夠安裝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能夠開閉地 堵塞的蓋,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的注入通道的上端和下端之間, 一體形成有 從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 一部分向中心部突出并且在上側表面上具有 朝向所述注入通道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的導向片,部分堵塞所述注 入通道,在形成所述導向片的所述注入通道的部分上,通過所述導向片的下 側表面和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氣體誘導部,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 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側的才艮部更靠下側,注入到所 述注入通道的潤滑油由所述導向面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所述氣體i秀導部在 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更靠上側,所述氣缸蓋罩內的氣體 從所述氣體誘導部的周向端末凈皮排出至與所述注入方向相反的 一側。
才艮據上述構成,/人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潤滑油時,潤滑油的大部 分由導向片的導向面引導并流向注入通道的中心側后,從導向片的前端流下 并且注入到氣缸蓋罩內。
在將潤滑油注入氣缸蓋罩內時,只有與潤滑油的注入量相對應的體積的 氣缸蓋罩內的氣體(空氣)從注入通道排出。
此時,排出氣體的流向雖然與潤滑油的注入方向相反,但因為潤滑油不 會進入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的前端更靠上側的氣體誘導部,所以排出 氣體避開與在注入通道中心側流下的液體的干涉,從氣體誘導部通過導向片 的邊緣的根部側和注入通道的周壁面側向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排出。
這樣,可以抑制與來自氣缸蓋罩內的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可以順利地 引導注入潤滑油。
另外,當氣缸蓋罩內的潤滑油向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飛散時,撞擊到 導向片的下側,vt人而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上側飛散。
此外,通過在氣缸蓋罩的上部一體形成具有注入通道且呈大致筒狀的主 體部、導向片和氣體誘導部,可以減少零件的數量和裝配工時。
圖1是簡略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與發動機的氣缸蓋罩的
注入口連接的狀態的立體圖2是剖切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的安裝部的一部分后所表示 的主視圖3是從上方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的俯視圖4是從下方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的仰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沿圖3的V-V線的縱剖視圖6是表示注入到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中的潤滑
油和排出氣體的流動的說明圖7是簡略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與發動機的氣缸蓋罩的
注入口連"l妾的狀態的立體圖8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的主^L圖9是從上方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的俯視圖IO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沿圖9的X-X線的縱剖視圖11是表示注入到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中的潤滑
油和排出氣體的流動的說明圖1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主視圖13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縱剖視圖14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縱剖視圖15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前端導向部件的側視圖;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沿圖15的XVI-XVI線的前端導向部件 的水平剖視圖。 符號說明
3、 103氣缸蓋罩(容器),5、 105注入口, 10、 110、 210、 310注入 連接器,11、 111主體部,20、 120下端連接部,21、 121安裝部,24、 124 環狀凹槽,27接合凹部,28底面,30、 130蓋安裝部,35、 135蓋,40、 140注入通道,40a、 140a入口, 40b、 140b出口, 50、 150導向片,51、 151導向面,53、 153突出前端,55、 155內周壁面,56、 156氣體誘導部, 60前端導向部件,61周壁部,62底壁部,63開口孔,65法蘭。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實施例對實施本發明的優選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一)
參照圖1 ~圖6對本發明實施例一進行說明。
圖1是簡略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與發動機的氣缸蓋罩的 注入口連接的狀態的立體圖。圖2是剖切注入連接器的安裝部的一部分后所 表示的主視圖。圖3是從上方表示注入連接器的俯視圖,圖4是從下方表示 注入連接器的仰視圖。圖5是沿圖3的V-V線的縱剖視圖。圖6是表示注 入到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中的潤滑油和排出氣體的流動的iJL明圖。
如圖l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一中,舉例示出與作為液體容器的注入 口的發動機1的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連接的注入連接器10,注入連接器 10通過合成樹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一體成型。
如圖2~圖5所示,注入連接器10包括如下部件構成主體部11,在 內部具有注入通道40且大致呈筒狀;下端連接部20,與主體部11的下端 側一體形成,且可將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與液體容器的注入口對準連 接;以及蓋安裝部30,與主體部11的上端側一體形成,且可安裝將注入通
道40的上端開口部可開閉地堵塞的蓋35。
即,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5所示,在下端連接部20上分別形成有構 成主體部11的注入通道40的出口 40b的下錐形孔部44和下端孔部45。而 且,下錐形孔部44形成為上端與注入通道40的下端部連通,向下端逐漸變 大的錐形孔狀。并且下端孔部45與下錐形孔部44的下端連通。
如圖5所示,在蓋安裝部30上形成有構成主體部11的注入通道40的 入口 40a的蓋接收部31。在蓋接收部31的內周壁面上形成有內螺紋32,旋 入形成在蓋35的插入部37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紋38。再有,如圖2的雙點 劃線所示,蓋35具有大直徑的蓋板部36和從蓋板部36的下表面中央一體 突出的小直徑的插入部37,在插入部3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紋38。
如圖5所示,在蓋安裝部30和主體部ll之間,形成有具有上錐形孔部 42的上錐形筒部43,其中上錐形孔部42的上端與蓋接收部31連通且向下 端逐漸變小,下端與注入通道40連通。
而且,在上部具有入口 40a和在下部具有出口 40b的注入通道40是中 心線呈一條直線(鉛垂線)地形成的直立型。
如圖3 ~圖5所示,在主體部11上所形成的注入通道40的上端和下端 之間, 一體形成有/人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的一部分向中心部突出且在 上側表面上具有朝向注入通道40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51的導向片 50,從而部分堵塞注入通道40。
并且,從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向中心側突出的導向片50的突出 前端53的位置形成在不超過注入通道40的中心的范圍內。
在本實施例一中,導向片50在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的周向4皮此 分離且從相對的兩處突出,構成一對。而且,構成一對的兩導向片50的上 側表面的導向面51由同一圓4,內面的一部分形成。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5所示,導向片50的導向面51相對于垂 線的傾斜角度6 1設定為120度左右。
進一步地,從導向片50的導向面51的突出前端部附近到突出前端53
之間形成有以比導向面51更大的錐度傾斜的落下引導面52,并且,如圖3 所示,該落下引導面52的突出前端53在俯視圖中形成為凹狀圓弧(與注入 通道40同心的圓弧)。
另外,如圖5所示,在形成導向片50的注入通道40的部分上,通過導 向片50的下側表面54和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形成氣體誘導部56。
于是,如圖6所示,當注入連接器10在與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連接 后使用時,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注入通道40的內 周壁面55側的根部只低相當于尺寸G的下側,注入到注入通道40的潤滑 油(發動機油)由導向面51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氣體誘導部56形成為在 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更靠上側,并且氣缸蓋罩3內的 氣體從氣體誘導部56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潤滑油注入方向相反的上側。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形成為以導向片 50的根部為邊界,從該邊界部分別向上端開口部(入口 40a的上端開口部) 和下端開口部(出口 40b的下端開口部)逐漸變大的錐狀。
即,如圖5所示,在設蓋接收部31的內徑尺寸為A、主體部ll的上端 內徑尺寸為B、相當于主體部11的導向片50的才艮部的部分的內徑尺寸為C、 兩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之間的距離尺寸為D、主體部11的下端內徑尺 寸為E及下端連接部20的下端孔部45的內徑尺寸為F時,設定成具有下述 關系式
A>B>C>D、 F〉E。
另外,如圖2~圖4所示,在下端連接部20外周的多處(在圖3中是 兩處,相隔180度),用于將注入連接器IO安裝在氣缸蓋罩3上的安裝部 21分別向徑向外側突出地一體形成。
而且,在各個安裝部21上分別嵌入設置貫通孔23,在這些貫通孔23 中嵌入具有插通安裝螺栓28的外螺紋的孔的金屬制套環22,由此防止在安 裝部21上產生過度的應力。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3所示,連接貫通孔23的中心的線L2
設定在相對于與車輛的前后方向平行且通過注入通道40的中心的線L1成角 度6 2的位置上,兩個導向片50關于垂直于上述線Ll且通過注入通道40 的中心的線L3為軸對稱地形成。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2-圖4所示,在上錐形筒部43和主體 部11的外周面上,在周向相隔規定的距離且從上錐形筒部43到主體部11 的下端突出設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條加強肋12,由此提高主體部11的強 度。
另外,如圖4和圖5所示,在下端連接部20的外周側面和下表面,形 成有用于防止樹脂成型時因厚度偏差而引起的翹曲或收縮的減重凹部26、 27,通過這些減重凹部26、 27下端連接部20的下表面得以保持平坦。
還有,如圖6所示,在下端連接部20的下表面,沿注入通道40的下端 開口部的周圍形成有可嵌入密封部件(例如,由彈性體構成的0形環)25 的環狀凹槽24。
本實施例一的注入連接器如上所述地構成。
因此,如圖l和圖2所示,在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的周圍所形成的基 座部6上放置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連接部20,并且下端連接部20的各個 安裝部21的金屬制套環22的孔與基座部6的內螺紋對位。這里,安裝螺栓 28通過安裝部21的套環22 S走入基座部6的內螺紋并凈皮緊固,以此注入連 接器10的注入通道40的出口 40b與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對位連接。
如上所述,在注入連接器10與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連接的狀態下, 如圖6所示,從注入連接器10的蓋接收部31取下蓋35,從注入通道40的 入口 40a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潤滑油。
于是,潤滑油的大部分在由導向片50的上側表面的導向面51引導并流 向注入通道40的中心側后,從落下引導面52的突出前端53流下,通過氣 缸蓋罩3內,注入到發動才幾1內,并且儲存在發動4幾1下部的油盤內。
另一方面,在將潤滑油注入氣缸蓋罩3內時,只有與潤滑油的注入量相 對應的體積的氣缸蓋罩3內的氣體(空氣)從注入通道40的入口 40a排出。
此時,排出氣體的流向雖然與潤滑油注入方向相反,^旦因為潤滑油不會
進入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更靠上側的氣體誘導部 56的部分,所以排出氣體避開與/人注入通道40的中心側流下的潤滑油的干 涉,乂人氣體誘導部56通過導向片50的邊^彖的才艮部側和注入通道40的內周 壁面55側后,從注入通道40的入口 40a向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在從注入連接器10的注入通道40的入口 40a的上端開口部 注入潤滑油時,可以抑制與來自氣缸蓋罩3內的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可以 順利地引導注入潤滑油。
另外,在注入潤滑油的發動機1的使用狀態下,當發動機(也包括氣缸 蓋罩3) 1內的潤滑油向注入連接器10的注入通道40的出口 40b飛散時, 撞擊到導向片50的下側表面54,從而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40的上側飛散。
并且,由于導向片50與注入連接器10的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 — 體形成,所以可以省去另外制作并組裝導向片50的工作,并且也不需要形 成用于在注入連接器IO上安裝單體的導向片50的基座部(安裝部)。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形成為以導向片 50的才艮部為邊界,從該邊界部分別向入口 40a的上端開口部和出口 40b的下 端開口部逐漸變大的錐狀。
即,如圖5所示,設定成具有"A>B>C>D、 F>E"的關系。因此,例 如,在具有與注入通道40對應的上下兩型芯模的成型模的空腔內填充合成 樹脂材料, 一體成型注入連接器IO后,對于注入連接器10的注入通道40, 可以容易地對上下兩型芯模進行起模。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從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向中心側突出的 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的位置形成在不超過上述注入通道40的中心的范 圍內。因此,在形成導向片50的注入通道40的部分,能夠充分確保潤滑油 從注入通道40的中心側流下的部分和排出氣體流出的部分,并且可以4交好 地避免潤滑油與排出氣體的干涉,/人而可以更加順利地注入潤滑油。
此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導向片50在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的周
向4皮此分離且從相對的兩處突出,利用這兩個導向片50在注入通道40的兩 端引導潤滑油向中心側流下,所以可以較好地避免潤滑油與排出氣體的干 涉,并且在車輛行進等使用狀態下,飛散的潤滑油容易撞擊到兩導向片50 的下側表面54,從而很有效地防止潤滑油飛散。
另外,在將注入連接器IO安裝在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上時,由于兩 導向片50相對地存在,所以在無需確認導向片50突出的方向的情況下能夠 進行安裝。
還有,在本實施例一中,由于導向片50的上側表面的導向面51由圓錐 內面的一部分形成,所以通過由圓錐內面的一部分形成的導向片50的導向 面51,可以較好地引導注入到注入通道40的潤滑油向中心側流下。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3所示,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在俯朝L 圖中形成為凹狀圓弧,所以可以4吏注入到注入通道40的潤滑油較好地從形 成為凹狀圓弧的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流下,并且可以較好地避免潤滑油 與排出氣體的干涉。
此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在下端連接部20的外周的多處,分別向徑向 外側突出地一體形成有用于將注入連接器IO安裝在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 上的安裝部21,所以通過多個安裝部21可以將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連接 部20穩定地安裝在氣缸蓋罩3上。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6所示,在下端連接部20的下表面,沿 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周圍形成有可嵌入密封部件25的環狀凹槽24。 因此,通過在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連"f妄部20的環狀凹槽24中嵌入密封部 件25并安裝在氣缸蓋罩3上,可以對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連接部20和氣 缸蓋罩3進行密封,可以防止潤滑油從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連接部20和氣 缸蓋罩3之間漏出。
并且,在本實施例一中,注入通道40的中心線形成為一條直線,所以 適宜于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向上開口的情況。即,在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向上開口的情況下,可以在直立狀態下安裝注入連接器10,注入通道40的入口 40a的上端開口部向上,從而容易進4于潤滑油的注入作業。
另外,在本實施例一中,如圖4和圖5所示,由于在下端連接部20的 外周側面和下表面形成有減重凹部26,所以通過下端連4妾部20的外周側面 的減重凹部26可以防止樹脂成型時發生收縮,并且可以防止因樹脂成型時 的收縮引起的下端連接部20的變形。 (實施例二) .
下面,參照圖7 圖11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 圖7是簡略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與發動機的氣缸蓋罩的 注入口連接的狀態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注入連接器的主視圖。圖9是從上 方表示注入連接器的俯視圖。圖IO是沿圖9的X-X線的縱剖視圖。圖11 是表示注入到注入連接器的注入通道的潤滑油和排出氣體的流動的說明圖。 如圖7和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二中,發動機101的氣缸蓋罩103的注 入口 105斜向上傾斜地開口,在該注入口 105的周圍形成的基座部106相對 于水平線只傾斜角度6 3。
另一方面,如圖7 圖10所示,注入連接器110包^^如下部件而構成 主體部111,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140且大致呈筒狀;下端連接部120,與 主體部111的下端側一體形成,并且可將注入通道140的下端開口部與氣缸 蓋罩103的注入口 105對準連接;以及蓋安裝部130,與主體部111的上端 側一體形成,并且可安裝將注入通道140的上端開口部可開閉地堵塞的蓋 (未圖示)。
而且,下端連接部120的下表面形成為與基座部106的傾斜度相同,相 對于水平線傾斜角度6 3。
如圖9和圖10所示,在主體部111上所形成的注入通道140的上端和 下端之間, 一體形成有從注入通道140的內周壁面155的一部分向中心部突 出且在上側表面具有朝向注入通道140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151的 導向片150,從而部分堵塞注入通道140。
在本實施例二中,如圖9所示,導向片150從注入通道140的內周壁面155的一處在規定的角度64 (例如,角度為180度~220度左右)的范圍突 出。并且,從注入通道140的內周壁面155向中心側突出的導向片150的突 出前端153的位置形成在不超過注入通道140的中心的范圍內。
另外,導向片150的上側表面的導向面151由圓錐內面的一部分形成。 而且,從導向片150的導向面151的突出前端部附近到突出前端153之間形 成有以比導向面151更大的錐度傾斜的落下引導面152,并且,如圖9所示, 落下引導面152的突出前端153在俯視圖中形成為凹狀圓弧(與注入通道 140同心的圓弧)。
本實施例二的其它構成與實施例一同樣地構成。
即,如圖IO所示,在形成導向片150的注入通道140的部分上,通過 導向片150的下側表面154和注入通道140的內周壁面155形成氣體誘導部 156。于是,當注入連接器110在與氣缸蓋罩103的注入口 105連接后使用 時,導向片150的突出前端15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注入通道140的內周壁 面155側的才艮部只^f氐相當于尺寸H的下側,注入到注入通道140的潤滑油 (發動機油)由導向面151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氣體誘導部156形成為在 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150的突出前端153更靠上側,并且氣缸蓋罩103 內的氣體從氣體誘導部156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潤滑油的注入方向相反 的上側。
如圖IO所示,在下端連接部120上分別形成有用于構成主體部111的 注入通道140的出口 140b的下錐形孔部144和下端孔部145。
另外,在蓋安裝部130上形成有用于構成主體部111的注入通道140的 入口 140a的蓋接收部131,在蓋接收部131的內周壁面形成有旋入蓋(未圖 示)的外螺紋的內螺紋132。
而且,在蓋安裝部130和主體部111之間,形成有具有上錐形孔部142 的上錐形筒部143,其中上錐形孔部142的上端與蓋接收部131連通且向下 端逐漸變小,下端與注入通道140連通。
另外,如圖9和圖10所示,在上錐形筒部143和主體部111的外周面
上,在周向相隔規定的角度且從上錐形筒部143到主體部111的下端突出設 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條加強肋112。并且,在下端連接部120的外周側 面形成有防止樹脂成型時因厚度偏差而引起的翹曲或收縮的減重凹部126, 通過減重凹部126下端連接部120的下表面得以保持平坦。
另外,如圖ll所示,在下端連接部120的下表面,沿注入通道140的 下端開口部的周圍形成有可嵌入密封部件(例如,由彈性體構成的O形環) 125的環狀凹槽124。
本實施例二的注入連接器IIO如上所述地構成。因此,在本實施例二中, 也取得與實施例 一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在本實施例二中,在從注入連接器110的注入通道140的入口 140a 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潤滑油時,也可以抑制與來自氣缸蓋罩103內的排出氣體 的干涉,同時可以順利地引導注入潤滑油。
另外,在注入潤滑油的發動機101的使用狀態下,當氣缸蓋或氣缸蓋罩 103內的潤滑油向注入連接器110的注入通道140的出口 140b飛散時,撞 擊到導向片150的下側表面154,從而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140的上側飛散。
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二中,如圖9所示,導向片150從注入通道140的內 周壁面155的一處在規定的角度64 (例如,角度為180度~220度左右) 的范圍突出。因此,在存在導向片150的注入通道140的部分,可以加大i殳 定開口的面積,從而可以在單位時間內注入爭支多潤滑油。
此外,在本實施例二中,蓋安裝部130的下表面形成為與氣體蓋罩103 的基座部106的傾斜度相同,相對于水平線傾斜角度63。因此,適宜于在 氣體蓋罩103的基座部106的中央部所設置的注入口 5斜向上傾斜地開口的 情況。即,在氣體蓋罩103的注入口 105斜向上傾斜地開口的情況下,可以 在傾斜的狀態下安裝注入連接器110的下端連接部120,另一方面,注入通 道140的入口 140a的上端開口部向上,從而容易進行潤滑油的注入作業。 (實施例三)
下面,參照圖12和圖13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注入構造210。
圖1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主視圖。
圖13是 表示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縱剖視圖。
如圖12和圖13所示,在本實施例三中,氣缸蓋罩3與實施例一的注入 連接器的主體部一體形成。即,在氣缸蓋罩3的上部, 一體形成(一體成型) 有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40且大致呈筒狀的主體部11。
由于本實施例三的其它構成與實施例一同樣地構成,所以對于相同的構 成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因此,在本實施例三的注入構造210中,當從注入通道40的上端開口 部注入潤滑油時,潤滑油的大部分由導向片50的導向面51引導并流向注入 通道40的中心側后,從導向片50的前端流下,注入氣缸蓋罩3內。
在將潤滑油注入氣缸蓋罩3內時,只有與潤滑油的注入量相對應的體積 的氣缸蓋罩3內的氣體(空氣)從注入通道40排出。
此時,排出氣體的流向雖然與潤滑油注入方向相反,但因為潤滑油不會 進入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50的前端更靠上側的氣體誘導部56,所以 排出氣體避開與從注入通道40的中心側流下的潤滑油的干涉,從氣體誘導 部56通過導向片50的邊^^的4艮部側和注入通道40的周壁面側后,向注入 通道40的上端開口部排出。
這樣,可以抑制與來自氣缸蓋罩3內的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可以順利 地引導注入潤滑油。
另外,在氣缸蓋罩3內的潤滑油向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飛散時, 撞擊到導向片50的下側,從而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40的上側飛散。
此外,通過在氣缸蓋罩3的上部一體形成具有注入通道40且呈大致筒 狀的主體部11、導向片50和氣體誘導部56,可以減少零件的數量和裝配工 時。
(實施例四)
下面,參照圖14~圖16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注入構造310。
圖14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氣缸蓋罩的注入構造的縱剖視圖。圖15是表示前端導向部件的側視圖。圖16是沿圖15的XVI-XVI線的前端導向 部件的水平剖視圖。
如圖14所示,在本實施例四中,注入連接器310如下構成, 一體具有 具備與實施例一同樣構造的主體部11、下端連接部20和蓋安裝部30,并且 包括通過熱塑性合成樹脂材料的注塑成型而一體成型的連接器主體310a和 與連接器主體310a獨立且通過具有相溶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材料的注塑成 型而一體成型的前端導向部件60。
即,在本實施例四中,在作為主體部11的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相 當于出口)的下端連接部20的下端內周,形成有直徑比實施例一中所述的 出口 40b (參照圖5)的直徑更大的接合凹部27,在該接合凹部27上設置 有防止潤滑油(液體)飛散的前端導向部件60。
如圖14~圖16所示,前端導向部件60具有構成與注入通道40的下端 開口部連通的內部空間60a的周壁部61和底壁部62且形成為有底筒狀。并 且,周壁部61的外徑設定成比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的內徑要小些,以嵌 入插通到注入口5中。而且,在周壁部61上,形成有將內部空間60a與氣 缸蓋罩3內連通的開口孔63。
在本實施例四中,如圖15和圖16所示,開口孔63位于周壁部61的大 致下半部分(從中央高度位置到下端之間),并且以周壁部61全周的大約 1/4 ~ 1/3左右的開口幅度形成。
另外,在前端導向部件60的周壁部61的上端部外周,分別一體形成有 直徑大于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且堵塞注入口 5的堵塞部64和與該堵塞部 64的上端相鄰并且直徑大于堵塞部64且稍小于接合凹部27的法蘭65。
于是,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嵌入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內, 通過粘接劑、高頻焊接、超聲波焊接等將法蘭65的上表面與接合凹部27的 底面28 —體地接合并固定。
另外,在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與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 一 體地接合的狀態下,設定成前端導向部件60的堵塞部64的下表面與下端連 接部20的下表面形成在同一面上,從而無縫隙地4氏接于氣缸蓋罩3的注入 口 5的上端面(參照圖14)。
此外,在本實施例四中,形成有由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的內周 面、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的下表面和堵塞部64的外周面圍成的環狀 凹槽24a,在該凹槽24a內,與實施例一同樣地嵌入密封部件(例如,由彈 性體構成的O形環)25,從而,確保注入連接器310和氣缸蓋罩3的注入 口 5的密封性。
由于本實施例四的其它構成與實施例一同樣地構成,所以對于相同的構 成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例四的注入構造310如上所述i也構成。
因此,在利用下端連接部20將注入連接器310連接在氣缸蓋罩3的注 入口5上的狀態下,當從注入通道40的上端開口部注入潤滑油時,潤滑油 的大部分由導向片50的導向面51引導并流向注入通道40的中心側后,從 導向片50的前端流下。
之后,潤滑油經過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流入前端導向部件60的內 部空間60a,并且沿前端導向部件60的底壁部62流動后,通過周壁部61 的開口孔63注入氣缸蓋罩3內。
另一方面,在將潤滑油注入氣缸蓋罩3內時,只有與潤滑油的注入量相 對應的體積的氣缸蓋罩3內的氣體(空氣)從前端導向部件60的開口孔63 進入內部空間60a,與實施例 一 同樣,通過注入通道40排出。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四中,也可以抑制與來自氣缸蓋罩3內的排出氣 體的千涉,同時可以順利地引導注入潤滑油。
另外,當發動機(也包含氣缸蓋罩3)內的潤滑油向注入連接器310飛 散時,飛散的潤滑油撞擊到前端導向部件60的底壁部62的下表面和周壁部 61的外周面后落下。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飛散的潤滑油通過前端導 向部件60的內部空間60a而4曼入注入通道40內。
假設即使飛散的潤滑油的一部分從前端導向部件60的開口孔63通過內
部空間60a向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飛散,飛散的潤滑油撞擊到注入通 道40內的導向片50的下側,也可以防止向注入通道40的上側飛散。
即,在本實施例四中,通過配i殳在注入通道40的下端開口部的前端導 向部件60和注入通道40內的導向片50,可以雙重防止潤滑油的飛散。
另外,在本實施例四中,在下端連接部20的下端部內周形成有接合凹 部27,同時在前端導向部件60的上端部外周形成有與接合凹部27的底面 一體地接合的法蘭65。
因此,通過粘接劑或焊接可以將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的上表面很 穩定地固定在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的底面28上。
即,在本實施例四中,采用具有相溶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材料分別形成 連接器主體310a和前端導向部件60。從而,通過粘接劑、高頻焊接、超聲 波焊接等可以將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的上表面切實且牢固地接合固定 在連接器主體310a的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的底面28上。
再有,在本實施例四中,在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的內周面形成 內螺紋,同時在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的外周面形成與所述內螺紋螺紋 配合的外螺紋,從而也可以將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緊固在下端連接部 20的接合凹部27上。
另外,除上述固定之外,也可以在接合凹部27的底面28和氣缸蓋罩3 的注入口 5的上端面之間,通過夾持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和堵塞部 64,將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固定在下端連接部20的接合凹部27上。
此外,假設即使上述固定解除,利用在前端導向部件60的周壁部61的 上端部外周所形成的直徑大于氣缸蓋罩3的注入口 5的大直徑的堵塞部64, 也可以堵塞注入口 5,所以可以防止前端導向部件60向氣缸蓋罩3內脫落。
而且,在相當于下端連接部20的下表面的部分,由接合凹部27的內周 面、前端導向部件60的法蘭65的下表面和堵塞部64的外周面形成與密封 部件25對應的環狀凹槽24a。于是,可以容易地將密封部件25嵌入并保持 在環狀凹槽24a內。因此,可以專支好地防止潤滑油從注入連接器10的下端 連接部20和氣缸蓋罩3之間漏出。
再有,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例如,在本發明中,雖然舉例示出了液體容器的注入口是氣缸蓋罩3 (103)的注入口 5 (105)的情況,但只要液體容器是儲存或保管水、油、 化學品、藥品等液體的各種箱、容器等時,則可以實施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用于與發動機的氣缸蓋罩或箱等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將液體注入所述容器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部,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且大致呈筒狀;下端連接部,與所述主體部的下端側一體形成,并且可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與所述液體容器的注入口對準連接;以及蓋安裝部,與所述主體部的上端側一體形成,并且能夠安裝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能夠開閉地堵塞的蓋,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的注入通道的上端和下端之間,一體形成有從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一部分向中心部突出并且在上側表面上具有朝向所述注入通道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的導向片,部分堵塞所述注入通道,在形成所述導向片的所述注入通道的部分上,通過所述導向片的下側表面和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氣體誘導部,當所述注入連接器在與所述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后使用時,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側的根部更靠下側,注入到所述注入通道的液體由所述導向面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所述氣體誘導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更靠上側,所述容器內的氣體從所述氣體誘導部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所述注入方向相反的一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為以導向片的才艮部為邊界,從該邊界部分別向上端開口部和下端開口部逐漸變大的雄狀。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從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向中心側突出的導向片的突出前端位置形成在不超過所述注入通道的中心的范圍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導向片從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 一處突出。
5、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導向片在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周向彼此分離且從相對的兩處突出。
6、 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導向片的上側表面的導向面由圓錐內面的一部分形成。
7、 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導向片的突出前端形成為凹狀圓弧。
8、 根據權利要求1 ~7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下端連接部的外周的多處,分別向徑向外側突出地一體形成有用于將所 述注入連接器安裝在液體容器上的安裝部。
9、 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下端連接部的下表面,沿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的周圍形成有可嵌入密 封部件的環狀凹槽。
10、 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注入通道的中心線形成為一條直線。
11、 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注入通道形成為中心線以導向片的根部為邊界且以規定角度交叉。
12、 根據權利要求1 ~ 11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在下端連接部的外周側面形成有減重凹部。
13、 根據權利要求1 ~ 12中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 在于,在下端連接部的下端部內周設置有具有與注入通道的下端開口部連通的內 部空間的有底筒狀的前端導向部件,在所述前端導向部件的周壁部形成有將內部空間與液體容器內連通的開口孔。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下端連接部的下端部內周形成有接合凹部,在前端導向部件的上端部外周形成有與所述接合凹部的底面一體接合的法
15、 一種注入構造,用于將潤滑油注入發動機的氣缸蓋罩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部, 一體形成在所述氣缸蓋罩的上部,在內部具有注入通道 且大致呈筒狀;以及蓋安裝部,與所述主體部的上端側一體形成,并且能夠 安裝將所述注入通道的上端開口部能夠開閉地堵塞的蓋,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的注入通道的上端和下端之間, 一體形成有從所述 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的一部分向中心部突出并且在上側表面上具有朝向所 述注入通道的中心并向下側傾斜的導向面的導向片,部分堵塞所述注入通 道,在形成所述導向片的所述注入通道的部分上,通過所述導向片的下側表 面和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形成氣體i秀導部,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注入通道的內周壁面 側的根部更靠下側,注入到所述注入通道的潤滑油由所述導向面引導并流向 中心側,而所述氣體誘導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導向片的突出前端更靠 上側,所述氣缸蓋罩內的氣體從所述氣體誘導部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所述 注入方向相反的 一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容器的注入連接器和注入構造。在從液體容器的注入口注入液體時,抑制與排出氣體的干涉,同時引導液體順利地注入。一體形成有從主體部(11)的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向中心部突出且具有導向面(51)的導向片(50)。在形成導向片(50)的注入通道(40)的部分,通過導向片(50)的下側表面(54)和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形成氣體誘導部(56)。當注入連接器(10)在與液體容器的注入口連接后使用時,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注入通道(40)的內周壁面(55)側的根部更靠下側,注入到注入通道(40)的液體由導向面(51)引導并流向中心側,而氣體誘導部(56)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導向片(50)的突出前端(53)更靠上側,容器內的氣體從氣體誘導部(56)的周向端末被排出至與注入方向相反的一側。
文檔編號B65D25/20GK101346532SQ200780000940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日
發明者伊藤博之, 后藤貴裕, 小島善, 石川雄二郎 申請人:東海興業株式會社;豐田汽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