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輸送容器及其角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容器及其角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快速拆裝的輸送容器角件及使用該角件的輸送容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輸送容器可拆裝角件用于端板、側板的連接固定,但不能將上蓋連接固定在端板、側板上。例如在專利WO 95/13233金屬輸送容器中的帶堆碼包的角件,其中的角件不對上蓋起保護作用,在折疊狀態時還需拆下存放,既不起任何作用又容易丟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輸送容器及其角件,利用角件的快速拆裝的特性,有效保護輸送容器上蓋,并可進一步保證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的安全存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容器,包含有底盤、端板、側板及上蓋,該上蓋覆蓋在端板和側板上,其特點在于,在該輸送容器上部的四角還安裝有角件,該角件包含有一頂板、連接于該頂板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的兩立板,該角件的頂板覆蓋于該上蓋的四個角部上,該角件的兩立板分別通過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連接。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第一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板,由每一立板表面的預定位置向內凹陷形成,并凹陷形成一連接面,該連接面上開有安裝孔;螺母,對應于該安裝孔的位置設置在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螺栓,穿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的連接板向內凹陷的深度高于該螺栓的螺栓頭的高度。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第一連接裝置的螺母通過一固定在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的固定支座安裝。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角件上還包括有一定位板,設置于該兩連接板之間的間隙,該定位板由固定部和接觸部構成,該固定部分別固定在每個立板上,該接觸部與固定部連接、并在容器狀態下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側板上的角柱表面接觸。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輸送容器為一可折疊的輸送容器,其端板和側板在折疊狀態下堆疊在該上蓋和底盤之間,且該角件還包括另一可拆卸的第二連接裝置,該第二連接裝置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該底盤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第二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孔,設置于該角件的每一立板的預定位置上;螺母,對應于該連接孔的位置設置于輸送容器的底盤上;螺栓,穿過該連接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角件還包括有插板,分別設置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并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一插槽,該插槽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擋板適配。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插板包括固定部,分別固定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插槽部,由該固定部下邊沿的中間部分向外延伸而成,該插槽部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所述插槽。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插板還包括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該兩固定部之間并連接該兩固定部,并緊貼該兩立板內表面。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底盤上角部位置還設置有一支座,該支座的頂面與該底盤上的擋板外表面基本平齊。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頂板上還設置有一堆碼包,與設置于該輸送容器底盤上的堆碼孔互相配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角件包含有一頂板、連接于該頂板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的兩立板,該角件安裝于該輸送容器上部的四角,且該角件頂板覆蓋于該輸送容器上蓋的角部上,該角件的兩立板分別通過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連接。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板,由每一立板表面的預定位置向內凹陷形成,并凹陷形成一連接面,該連接面上開有安裝孔;螺母,對應于該安裝孔的位置設置在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螺栓,穿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連接板向內凹陷的深度高于該螺栓的螺栓頭的高度。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螺母通過一固定在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的固定支座安裝。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角件上還包括有一定位板,設置于該兩連接板之間的間隙,該定位板由固定部和接觸部構成,該固定部分別固定在每個立板上,該接觸部與固定部連接、并在容器狀態下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側板上的角柱表面接觸。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輸送容器為一可折疊的輸送容器,其端板和側板在折疊狀態下堆疊在該上蓋和底盤之間,且該角件還包括另一可拆卸的第二連接裝置,該第二連接裝置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該底盤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第二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孔,設置于該角件的每一立板的預定位置上;螺母,對應于該連接孔的位置設置于輸送容器的底盤上;螺栓,穿過該連接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角件還包括有插板,分別設置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并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一插槽,該插槽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擋板適配。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插板包括固定部,分別固定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插槽部,由該固定部下邊沿的中間部分向外延伸而成,該插槽部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所述插槽。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插板還包括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該兩固定部之間并連接該兩固定部,并緊貼該兩立板內表面。
上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點在于,該頂板上還設置有一與位于該輸送容器底盤上的堆碼孔配合的堆碼包。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角件主要應用在金屬托盤箱等類似輸送容器上,并在輸送容器的使用、堆碼、疊放以及疊放堆碼時根據需要在容器上進行拆裝,將上蓋安全、穩妥的固定在端板、側板上或底盤上,并保護上蓋及連接螺栓。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角件應用于輸送容器上且處于容器狀態下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其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在容器狀態下的角件固定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在容器狀態下的角件安裝示意圖;圖4是圖2中沿A-A線的剖視圖,其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在容器狀態下的螺栓保護結構;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容器狀態的堆碼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底盤角部的示意圖,其中清晰示出了與角件連接的結構和用于堆碼的堆碼孔結構;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折疊狀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折疊狀態的角件固定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的角件安裝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的角件定位及支撐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折疊狀態的堆碼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角件應用于輸送容器上的一種形式,這是一種容器狀態,就是未折疊的容器。主要由上蓋20、端板30、側板40、底盤50以及裝配在容器上部四角的四個角件10組成。角件10連接著上蓋20、端板30、側板40。
如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在容器狀態下的角件固定示意。角件10上帶有頂板12和兩個立板14、16,該兩個立板14、16連接于該頂板12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與該頂板12構成一個高強度的結構。頂板12的下表面與上蓋20的角部的上表面配合。立板14、16上預定位置向內凹陷形成一帶有連接面的連接板142、162,該連接板142、162的連接面上帶有長圓孔144、164,長圓孔144、164分別與端板30上對應設置的螺母32、側板40上對應設置的螺母42適配,這些結構構成了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較佳的,該連接板142、162可以焊接或由立板直接沖壓成型。另外,頂板12上還可帶有堆碼包122,用于與設置在底盤50上的堆碼孔配合使用,實現兩個輸送容器之間的堆碼。
結合圖2,并請參考圖3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角件的安裝示意。安裝時,為了增加角件的強度及其定位,還可設置一定位板15,設置于該兩個連接板142、162之間的間隙上,通過兩端的固定部151、153分別固定在立板14、16上,自固定部151、153頂端分別垂直延伸并相交形成接觸部152、154,該接觸部152、154在容器狀態下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30(或者側板40)上的角柱表面34、36接觸,如圖3中虛線所示。在安裝過程中,頂板12覆蓋于上蓋20角部22,立板14靠近端板30一側,立板16靠近側板40一側安裝,并且安裝后連接板142、162的連接面靠近對應設置的螺母32、42,使其上的安裝孔144、164對準螺母32、42;與此同時,定位板15上的兩個接觸部152、154也分別與角柱表面34、36貼緊安裝。這樣,角件安裝完成后,用螺栓148、168分別穿過長圓孔144、164旋入到鉚螺母32、42中并鎖死,即完成了角件的固定。這樣,角件10就把上蓋20、端板30、側板40連接固定起來。需要拆卸時,只需將螺栓148、168旋出即可。
如圖4所示,以圖3中A-A線的剖視為例,解釋本實用新型容器狀態的螺栓保護示意。螺栓168穿過連接板162上的長圓孔164旋入螺母42后鎖死。可以看到,向內凹陷的連接板162凹陷的深度高于該螺栓168的螺栓頭的高度,即,在角件10的立板16的外表面165與螺栓168間形成了一個空間169(虛線表示的地方)。這樣,螺栓頭就不會在裝箱過程中被碰撞,保護了螺栓,不會出現螺栓被意外破壞的情況。并且,較佳的,該螺母42由一固定座421、及固定在該固定座421上的固定螺母422構成。
結合圖3、圖4,在本實用新型中,該角件10的兩立板14、16的預定位置上還可一體形成有一插板18,如設置在兩連接板142、162和定位板15下方,用于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的定位。該插板18對應于該兩連接板142、162的部分分別形成一插槽182、184,該插槽182、184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擋板適配。具體的,該插槽182、184分別包含有固定在該兩立板14、16預定位置上的固定部1821、1841,該固定部1821、1841下邊沿的中間部分向外延伸形成插槽部1822、1842,與該兩立板14、16之間形成所述插槽182、184。并且,該一體形成的插板18還包括連接部183,其位于該兩固定部1821、1841之間并連接該兩固定部1821、1841,并緊貼該兩立板14、16內表面。可以理解的是,該插板18及其插槽182、184可以由立板直接沖壓成型,也可焊接而成。
如圖5是本實用新型容器狀態的堆碼示意,并結合圖6,是本實用新型底盤的示意,底盤50上設置有堆碼孔52。將一個輸送容器的底盤50上的四個堆碼孔52插裝到已固定在另一個輸送容器上所對應的四個角件10上的堆碼包122上,這樣就完成這兩個輸送容器的堆碼,以此類推,可以堆碼最多5層的輸送容器。
在圖6中,還可以清晰的看出,底盤50上還設有分別與角件10上的長圓孔146、166相適配的鉚螺母56、54,分別與角件上的插板18上插槽182、184相適配的擋板59、58,以及一支座57,該支座57通過固定部571固定,其頂面572與該底盤50上的擋板59外表面基本平齊,防止發生角件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安裝時,由于角件與底盤之間存在間隙而產生晃動,導致堆碼不準的情況。以下將結合圖7~圖11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角件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的應用情況。
如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的折疊狀態示意,將上蓋20和底盤50的四角對齊,將端板30、側板40拆下疊放到上蓋20和底盤50之間,并在四個角部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角件10固定,就形成了輸送容器的折疊狀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角件可將折疊后的輸送容器各部件安全固定在一起,防止丟失現象發生。安裝角件后,角件10能分擔承受部分重力,保護了上蓋20的四個角部不受彎曲以及位于上蓋20與底盤50之間的端板30和側板40。
如圖8是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的角件固定示意,角件10的頂板12的下表面與上蓋20的角部22的上表面配合,立板14、16上的連接孔146、166(如為長圓孔)分別與底盤50的螺母56、54適配。角件安裝完成后,用螺栓149、169分別穿過連接孔146、166旋入到螺母56、54中并鎖死。這樣,角件10就把上蓋20、底盤50連接固定起來。需要拆卸時,只需將螺栓149、169旋出即可。并且,頂板12上設置用于堆碼的堆碼包122。
如圖9是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的角件安裝示意。安裝時,頂板12與上蓋20角部22貼緊,與此同時,插板18上插槽182、184分別與擋板59、58適配,即插槽182、184分別與底盤50上的擋板59、58插配固定,插槽部182、184的下表面1825、1845分別與底盤50托槽表面582、592配合,立板14、16上的連接孔146、166分別對準螺母56、54,如圖9中虛線所示。并且,底盤50上安裝有該支座57,該支座57通過固定部571固定,其頂面572與該底盤50上的擋板59外表面基本平齊,這樣,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安裝好角件后,由于該支座57填補了角件與底盤之間的間隙,有效的避免了角件產生晃動造成堆碼不準的情況的發生。
如圖10是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的角件安裝后的定位、支撐示意。由圖中可清晰看出插槽182、184與擋板59、58配合固定,完成角件的定位及支撐的結構。
如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的折疊狀態的堆碼示意,折疊好后的兩個輸送容器通過本實用新型角件頂板上的堆碼包與底盤的堆碼孔配合,可有效的實現兩個輸送容器的堆碼。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輸送容器,包含有底盤、端板、側板及上蓋,該上蓋覆蓋在端板和側板上,其特征在于,在該輸送容器上部的四角還安裝有角件,該角件包含有一頂板、連接于該頂板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的兩立板,該角件的頂板覆蓋于該上蓋的四個角部上,該角件的兩立板分別通過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板,由每一立板表面的預定位置向內凹陷形成,并凹陷形成一連接面,該連接面上開有安裝孔;螺母,對應于該安裝孔的位置設置在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螺栓,穿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的連接板向內凹陷的深度高于該螺栓的螺栓頭的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連接裝置的螺母通過一固定在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的固定支座安裝。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角件上還包括有一定位板,設置于該兩連接板之間的間隙,該定位板由固定部和接觸部構成,該固定部分別固定在每個立板上,該接觸部與固定部連接、并在容器狀態下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側板上的角柱表面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輸送容器為一可折疊的輸送容器,其端板和側板在折疊狀態下堆疊在該上蓋和底盤之間,且該角件還包括另一可拆卸的第二連接裝置,該第二連接裝置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該底盤連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孔,設置于該角件的每一立板的預定位置上;螺母,對應于該連接孔的位置設置于輸送容器的底盤上;螺栓,穿過該連接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角件還包括有插板,分別設置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并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一插槽,該插槽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擋板適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插板包括固定部,分別固定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插槽部,由該固定部下邊沿的中間部分向外延伸而成,該插槽部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所述插槽。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插板還包括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該兩固定部之間并連接該兩固定部,并緊貼該兩立板內表面。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底盤上角部位置還設置有一支座,該支座的頂面與該底盤上的擋板外表面基本平齊。
12.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頂板上還設置有一堆碼包,與設置于該輸送容器底盤上的堆碼孔互相配合。
13.一種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角件包含有一頂板、連接于該頂板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的兩立板,該角件安裝于該輸送容器上部的四角,且該角件頂板覆蓋于該輸送容器上蓋的角部上,該角件的兩立板分別通過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連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包括連接板,由每一立板表面的預定位置向內凹陷形成,并凹陷形成一連接面,該連接面上開有安裝孔;螺母,對應于該安裝孔的位置設置在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螺栓,穿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連接板向內凹陷的深度高于該螺栓的螺栓頭的高度。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螺母通過一固定在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上的固定支座安裝。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角件上還包括有一定位板,設置于該兩連接板之間的間隙,該定位板由固定部和接觸部構成,該固定部分別固定在每個立板上,該接觸部與固定部連接、并在容器狀態下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側板上的角柱表面接觸。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輸送容器為一可折疊的輸送容器,其端板和側板在折疊狀態下堆疊在該上蓋和底盤之間,且該角件還包括另一可拆卸的第二連接裝置,該第二連接裝置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該底盤連接固定。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連接裝置包括連接孔,設置于該角件的每一立板的預定位置上;螺母,對應于該連接孔的位置設置于輸送容器的底盤上;螺栓,穿過該連接孔與該螺母配合連接固定。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角件還包括有插板,分別設置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并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一插槽,該插槽在輸送容器折疊狀態下與設置在底盤上的擋板適配。
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插板包括固定部,分別固定在該兩立板的預定位置上;插槽部,由該固定部下邊沿的中間部分向外延伸而成,該插槽部與該兩立板之間形成所述插槽。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插板還包括連接部,該連接部位于該兩固定部之間并連接該兩固定部,并緊貼該兩立板內表面。
23.根據權利要求13或18所述的輸送容器角件,其特征在于,該頂板上還設置有一與位于該輸送容器底盤上的堆碼孔配合的堆碼包。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容器及其角件,該容器包含有底盤、端板、側板及上蓋,該上蓋覆蓋在端板和側板上,在該輸送容器上部的四角還安裝有角件,該角件包含有一頂板、連接于該頂板的兩相鄰邊沿且彼此連接的兩立板,該角件的頂板覆蓋于該上蓋的四個角部上,該角件的兩立板分別通過可拆卸的第一連接裝置與該輸送容器的端板和側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角件主要應用在金屬托盤箱等類似輸送容器上,并在輸送容器的使用、堆碼、疊放以及疊放堆碼時根據需要在容器上進行拆裝,將上蓋安全、穩妥的固定在端板、側板上或底盤上,并保護上蓋及連接螺栓。
文檔編號B65D90/00GK2880700SQ20062002279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7日
發明者宋劍海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