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系提供一種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的容器,可使位于容器內的被加熱物質迅速受熱,于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高溫。
背景技術:
傳統的加熱方式是將一容器的底面架設于一熱源的上方,通過熱源供給能量而將容器內的物品予以加熱,而現有的容器其底面大都為一平面,所以當熱源與容器底面接觸時,其熱源就會沿著底面,而朝向四周散出,如此造成容器底面受熱溫度無法集中,而導致熱能流失。
由于底面受熱不集中,造成容器內的物品需要較長的受熱時間,如此才能達到所需的高溫,而較長的受熱時間就會消耗較多的燃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設計人有鑒于現有容器需要較長的受熱時間,才能使置于其內的被加熱物品達到所需的高溫,如此消耗了較多燃料,而形成不必要的浪費,于是重新設計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由于聚熱裝置具有較佳的集熱性,所以通過聚熱裝置的傳導,而使熱能可于較短的時間之內傳導至容器內部,而使得被加熱物品可更完全受熱,并于較短的時間之內達到一定的高溫,進而縮短加熱時間,節省燃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中在一容器的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
為了達到前述的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于一容器的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該聚熱裝置可為金屬制的長、短片體、片體、具有穿孔的弧形片體或柱體。
當容器受熱時,具有較佳集熱性的聚熱裝置可于較短的時間傳遞至容器內部,并能將熱能更直接分布,如此容器內的被加熱物品就可快速受熱,而能較快地達到一定的高溫,進而縮短加熱時間,如此就可節省燃料或更快速機熱。
圖1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2系本實用新型于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3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觀圖。
圖4系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觀圖。
圖5系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容器 20聚熱裝置21長片體 211頂側端面212底側端面 22短片體221頂側端面 222底側端面23環形片體 24片體241底側端面 25環形片體26弧形片體 261穿孔262底側端面 263突片27柱體 271端面30加熱裝置 31支撐架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系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請配合參考圖1所示,于一容器10的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20,于本實施例中,聚熱裝置20可為若干金屬制且長度不同的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所構成,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且呈輻射狀的間隔設置,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是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211、221與底側端面212、222,頂側端面211、221設置垂直于容器10的底面,并且每二短片體22是設置于二長片體21之間;
一環形片體23,其系固設于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的底側端面212、222處。
容器10可為多種不同的實施例,例如電器、鍋爐或湯鍋等等,請配合參考圖2所示,而本實施例中僅就其一容器10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當容器10設置于加熱裝置30的支撐架體31上方時,鋼容器10可為現有的湯鍋,而該加熱裝置30可為瓦斯爐等等,在加熱裝置10是加熱時,容器10的底面與長片體21及短片體22是同時受熱,而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具有較佳的熱傳導性,并能集中熱能,所以熱能可將由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傳導至容器10底面,再傳導至容器10內部,因此可使得置于容器10內的被加熱物品均勻受熱,并能較快達到一定的高溫,借此縮短加熱時間,并且節省燃料。
另外,環形片體23的功用在于防止加熱裝置30的支撐架體31卡固于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的間的間隙。
再者,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的數量越多時,其集熱效果更佳,所以當長片體21與短片體22的數量越密集時,容器10可于最短時間內達到一定的高溫,如此節省更多的燃料。
綜合以上所言,通過長片體21及短片體22具有較佳集熱性,而將熱能集中,使被加熱物品可較快速達到一定的高溫,所以加熱時間得以縮短,并能節省燃料。
請配合參考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于本實施例中,聚熱裝置20可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輻射狀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片體24所構成,片體24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圖中未示)與底側端面241,頂側端面設置垂直于固設于容器10的底面,另于底側端面241固設有一環形片體25。
請配合參考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于本實施例中,聚熱裝置20可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環狀排列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弧形片體26所構成,弧形片體26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圖中未示)與底側端面262,頂側端面設置垂直于固設于容器10的底面,于每一弧形片體26上設有若干穿孔261,穿孔261的目的在于增加熱能的對流效果,另外,設置于容器10最外側的弧形片體26的底側端面262固設有朝向容器10底端中心延伸的突片263,突片263與容器10底端呈平行狀。
請配合參考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于本實施例中,聚熱裝置20可為若干以容器10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環狀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柱體27所構成,柱體27的端面271系固設于容器10的底面,并且與容器10的底面呈垂直狀。
綜合以上各實施例,聚熱裝置20可為長、短片體21、22、片體24、具有穿孔261的弧形片體26與柱體27,通過上述等具有較佳的集熱性,而使得熱能可較快速地經由聚熱裝置20,再導入容器10內部,如此使得被加熱物質可于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高溫,進而縮短加熱時間,并節省燃料。
另外,如同前述當長、片體21、22、片體24、弧形片體26與柱體27所設置的數量越多時,容器10內達到一定的高溫時間就越短,如此可節省更多的燃料。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一容器的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聚熱裝置為若干金屬制且長度不同的長片體與短片體所構成,長片體與短片體以容器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且呈輻射狀的間隔設置,長片體與短片體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與底側端面,頂側端面設置垂直于容器的底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二短片體是設置于二長片體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一環形片體系固設于長片體與短片體的底側端面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聚熱裝置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輻射狀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片體所構成,片體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與底側端面,并且片體的頂側端面與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狀。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一環形片體系固設于片體的底側端面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聚熱裝置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環狀排列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弧形片體所構成,弧形片體形成有面積較小的頂側端面與底側端面,并且弧形片體頂側端面與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弧形片體上設有若干穿孔。
9.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設置于容器最外側的弧形片體的底側端面固設有朝向容器底端中心延伸的突片,突片與容器底端呈平行狀。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聚熱裝置為若干以容器底面的中央處為圓心呈環狀且相互間隔的金屬所制的柱體所構成,并且柱體的端面與容器的底面呈垂直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一種具有立體聚熱裝置的容器,于一受熱容器的底面固設有聚熱裝置,而該聚熱裝置具有較佳的集熱性,當容器底面受熱時,聚熱裝置可迅速地將熱能傳導至容器內部,而使得位于容器內部的被加熱物質可更集中于受熱,進而于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高溫,借此縮短加熱時間,而達到節省燃料的目的。
文檔編號B65D25/00GK2912444SQ20062000213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6日
發明者詹弘儀 申請人:詹弘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