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鋁電解槽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
背景技術:
目前,在鋁電解槽濃相輸送管裝置的使用過程中,采用壓縮空氣輸送氧化鋁物料,由于輸送管入口壓力太大,如果在輸送過程中不使用變徑方式,則在輸送過程中固氣混合物的壓力得不到有效降低,輸送管出口處存在著壓力過大的缺點,這不僅會使大量氣體隨著物料進入倉內,加大倉頂收塵負荷,而且還會加快輸送管的磨損。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一種類似大小頭的變徑管來實現變徑的目的,這樣輸送管不但需要彎頭,同時還需要變徑管,不但增加了制作環節,同時在輸送過程中還增加了連接環節,會帶來輸送不通暢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以克服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進料口(1),進料口(1)與圓蓋(3)的左端連接,圓蓋(3)的右端與出料口(2)連接。
在進料口(1)上有法蘭(4),在出料口(2)上有法蘭(5),圓蓋(3)的上下部分結構為球面形。
進料口(1)的管徑為φamm,一般為φ108mm≤φa≤φ140mm;出料口(2)的直徑為φbmm,一般為φ127mm≤φb≤φ168mm,進料口(1)和出料口(2)分別與圓蓋(3)焊接,這兩者之間的夾角一般為90°≤α≤27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輸送管在變向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變徑,從而簡化了輸送配置。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鋁電解槽濃相輸送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配置靈活、降低管道磨損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料口1、出料口2和圓蓋3的截面形狀如圖所示,圓蓋3的上下部分結構為球面,制作時,首先制作進料口1,并配做法蘭4,其管徑φamm控制在φ108mm≤φa≤140mm的范圍,將其焊接在圓蓋3的一側;然后,制作出料口2,根據連接配作法蘭5,其管徑φbmm控制在φ127mm≤φa≤168mm的范圍,焊接在圓蓋3的另一側,進料口(1)與出料口2的中心線的夾角α控制在90°≤α≤270°范圍內;最后將進料口1與出料口2分別用法蘭4和法蘭5與管路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它包括進料口(1),其特征在于進料口(1)與圓蓋(3)的左端連接,圓蓋(3)的右端與出料口(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其特征在于在進料口(1)上有法蘭(4),在出料口(2)上有法蘭(5),圓蓋(3)的上下部分結構為球面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其特征在于進料口(1)的管徑為φamm,φ108mm≤φa≤φ140mm,出料口(2)的管徑為φbmm,φ127mm≤φb≤φ16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其特征在于進料口(1)和出料口(2)之間的夾角為α,90°≤α≤27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電解槽用的濃相輸送管的變徑彎頭,其結構為進料口(1)與圓蓋(3)的左端連接,圓蓋(3)的右端與出料口(2)連接;在進料口(1)上有法蘭(4),在出料口(2)上有法蘭(5),圓蓋(3)的上下部分結構為球面形。它利用濃相輸送管分流器的結構特點,可以實現輸送管在變向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變徑,具有結構簡單、配置靈活、低管道磨損等優點。
文檔編號B65G53/34GK2863732SQ200520200750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7日
發明者余璐璐, 賀華, 顏非亞, 李金國, 郭海龍, 吳連成, 劉長松, 邱洪俊, 劉松林, 蘭濤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青銅峽鋁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