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卸船兩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碼頭軌道上可行走的裝卸散貨起重機,尤其涉及卸船機和裝船機合二為一的一種裝卸船兩用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進出口貿易的迅猛發展,對港口碼頭的裝卸設備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國內各港口中轉碼頭的物流工藝流程絕大部分為單向流程,其卸船工藝流程和裝船工藝流程分開單獨布置。
目前使用的卸船機,如圖1、圖2所示,是通過前門架4、后門架9的四個門腿安裝于裝有行走輪臺車11上。卸船作業流程為抓斗3自船艙抓取物料后,通過鋼絲繩2與抓斗3相連的小車1向岸邊運行,將物料卸入前門架4內側落料斗5,再由出料皮帶機6、機內膠帶機7、卸料地面皮帶10輸送至后方堆取料機,暫時將物料堆放于堆場上完成卸船作業。
目前使用的裝船機,如圖3、圖4所示,是通過前門架15、后門架17的四個門腿安裝于裝有行走輪臺車18上。裝船作業流程為在堆場上的物料由堆取料機裝到裝料地面皮帶16,再經自行尾車19,供料給裝船機的臂架皮帶14至懸臂頭部溜筒12,經過溜筒12的物料通過懸臂13的俯仰、伸縮的單獨或組合動作,可完成對不同船舶的裝船作業。
由于物料流程的單向性,故卸船碼頭和裝船碼頭往往分開建設,造成碼頭投資的成本增高,同時也影響物料中轉出港的速度。如何便捷、高效的發展港口物流業,成為當今港口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在國內港口的碼頭資源緊缺的條件下,為降低碼頭建設的投資成本,采用物料的雙向流動工藝流程,卸船機、裝船機合二為一的裝卸船兩用機便應運而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卸船機、裝船機合二為一的一種裝卸船兩用機,以便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卸船機和裝船機;其特征在于1)裝船機前門框和后門框上的兩個鉸座與卸船機前門架和后門架上的兩個鉸支座通過銷軸相連,裝船機與卸船機共用一個前門腿和一個后門腿,裝船機另外一個前門腿、一個后門腿安裝于裝有行走輪的臺車上;2)裝船機塔帽固定于中心架頂部,與中心架底部齒圈回轉軸承上下同心,塔帽內部裝有調心滾子軸承及推力調心滾子軸承;中心架頂部的塔帽分出三端,其中第一端與后拉桿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二端與前拉桿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三端與水平拉桿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中心架底部的齒圈回轉軸承內、外圈通過高強度螺栓連接于可回轉中心架和固定前門腿之間,回轉驅動裝置的驅動齒輪帶動齒圈回轉軸承內圈回轉,實現裝船機回轉部分的轉動;3)前拉桿分出三端,其中兩端分別與卸船機前門架上的兩個前拉桿鉸座通過銷軸相連,另一端與塔帽剛性連接;4)后拉桿分出兩端,一端與裝船機后門框上方裝船機橫梁上的后拉桿鉸座通過銷軸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剛性連接,并在裝船機后門框后部的電氣房平臺上設置配重;5)水平拉桿分出兩端,一端與卸船機后門架頂部的水平拉桿鉸座通過銷軸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通過銷軸連接;6)固定尾車剛性連接于卸船機內部側桁架上,固定尾車的皮帶與裝卸兩用地面皮帶共用。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裝卸船兩用機共用一個碼頭資源,節省碼頭投資,裝卸工藝合二為一,節省裝卸設備;2)裝卸船兩用機合二為一,裝卸并用,為裝船機上料的尾車貫穿于卸船機內部,使裝卸船兩用機結合緊湊,減少占地面積,擴大作業范圍;3)采用物料的雙向流動工藝流程,整機針對不同的物流方向其裝卸工況切換迅速而方便;4)兩用機連接處大部分采用鉸接型式,受力明確,輪壓分布均勻,整機穩定可靠;5)尾車剛性連接于卸船機內部側桁架上,省去地面皮帶支架上的軌道及自身的行走輪,與裝卸船兩用機的行走機構的同步性好,同時可防止地面皮帶的跑偏現象;6)裝卸船兩用機配電部分可共用,節約投資。
本實用新型對中轉碼頭有較廣闊的使用前景。
圖1是目前使用的卸船機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卸船機側視圖;圖3是目前使用的裝船機主視圖;圖4是圖3的裝船機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6是圖5的側視圖;圖7是圖5的俯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裝船機塔帽(25)連接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裝船機齒圈回轉軸承(23)連接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門架連接鉸(38)剖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前拉桿連接鉸(33)剖視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拉桿連接鉸(29)剖視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水平拉桿連接鉸(32)剖視圖。
圖中1、小車,2、鋼絲繩,3、抓斗,4、前門架,5、落料斗,6、出料皮帶機,7、機內膠帶機,8、側桁架,9、后門架,10、卸料地面皮帶,11、臺車,12、溜筒,13、懸臂,14、懸臂皮帶、15、裝船機前門架,16、裝料地面皮帶,17、裝船機后門架,18、裝船機臺車,19、自行尾車,20、尾車車輪,21、卸船機主體,22,裝船機主體,23、齒圈回轉軸承,24、中心架,25、塔帽,26、后拉桿,27、裝船機橫梁,28、上料皮帶,29、后拉桿連接鉸,30、配重,31、電氣房平臺,32、水平拉桿連接鉸,33、前拉桿連接鉸,34、水平拉桿,35、前拉桿,36、裝卸兩用地面皮帶,37、固定尾車,38、門架連接鉸,39、裝船機前門框,40、裝船機后門框,41、前門腿,42、后門腿,43、調心滾子軸承,44、推力調心滾子軸承,45、回轉驅動裝置,46、齒輪,47、高強度螺栓,48、卸船機門架鉸座,49、銷軸裝船機門框鉸座,50、裝船機門框鉸座,51、前拉桿鉸座,52、銷軸,53、銷軸,54、后拉桿鉸座,55、水平拉桿鉸座,56、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包括將卸船機主體21和裝船機主體22相結合(如圖7所示),其中如圖6、10所示,裝船機前門框39和后門框40上的兩個鉸座50與卸船機前門架4和后門架9上的兩個鉸支座48通過銷軸49相連,裝船機與卸船機共用一個前門腿和一個后門腿,裝船機另外一個前門腿41、一個后門腿42安裝于裝有行走輪的臺車18上。
如圖5、6、8、9所示,裝船機塔帽25固定于中心架24頂部,與中心架24底部齒圈回轉軸承23上下同心,可使裝船機回轉部分(中心架24、懸臂13等)依據上下兩個回轉中心回轉。中心架頂部的塔帽25分出三端,其中第一端與后拉桿26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二端與前拉桿35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三端與水平拉桿34的一端通過銷軸56連接,內部裝有調心滾子軸承43及推力調心滾子軸承44,可同時克服由裝船機懸臂13的傾覆力矩而產生的水平力和垂直力。中心架底部的齒圈回轉軸承23內、外圈通過高強度螺栓47連接于可回轉中心架24和固定前門腿41之間,回轉驅動裝置45的驅動齒輪46帶動齒圈回轉軸承23內圈回轉,實現裝船機回轉部分(中心架24、懸臂13等)的轉動。
如圖6、11所示,前拉桿35分出三端,其中兩端分別與卸船機前門架4上的兩個前拉桿鉸座51通過銷軸52相連,另一端與塔帽25剛性連接,以克服裝船機懸臂13回轉至錨定位置+90°時的傾覆力矩,如圖5、6、7、12所示,后拉桿26分出兩端,一端與裝船機后門框40上方裝船機橫梁27上的后拉桿鉸座53通過銷軸54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25剛性連接,主要克服裝船機前懸臂工作角度-55°~+65°時的傾覆力矩,將裝船機懸臂13的傾覆力矩轉化為垂直向上的拉力和水平力作用于后拉桿鉸座53上,并在裝船機后門框40后部的電氣房平臺31上設置配重30,為防止與裝船機后門腿42相連的臺車18的車輪懸空,以保證各組臺車11、18下的車輪的輪壓均勻,改善碼頭地面軌道的受力情況。
如圖5、6、13所示,水平拉桿34分出兩端,一端與卸船機后門架頂部的水平拉桿鉸座55通過銷軸56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通過銷軸56連接,以協助后拉桿26克服裝船機懸臂13回轉工作角度-55°~+65°時的傾覆力矩,如圖6所示,固定尾車37剛性連接于卸船機內部側桁架8上,省去尾車行走輪20,保證尾車與裝卸船兩用機的行走機構的同步性。固定尾車37的皮帶與裝卸兩用地面皮帶36共用,通過地面皮帶36的正反轉,由固定尾車37來實現裝船機上料的流程及卸船機卸料的流程。
裝卸船兩用機的工作流程為卸船作業流程為抓斗3自船艙抓取物料后,通過鋼絲繩2與抓斗3相連的小車1向岸邊運行,將物料卸入前門架4內側落料斗5,再由出料皮帶機6、機內膠帶機7、固定尾車37、卸料地面皮帶10輸送至后方堆取料機,暫時將物料堆放于堆場上完成卸船作業。
裝船作業流程為在堆場上的物料由堆取料機裝到裝料地面皮帶16,固定尾車37,再由裝船機的上料皮帶28供料給裝船機的臂架皮帶14至懸臂頭部溜筒12,經過溜筒12的物料通過懸臂13的俯仰、伸縮和回轉(工作角度范圍-55°~+65°)的單獨或組合動作,可完成對不同船舶的裝船作業。
權利要求1.一種裝卸船兩用機,包括卸船機和裝船機;其特征在于1)裝船機前門框(39)和后門框(40)上的兩個鉸座(50)與卸船機前門架(4)和后門架(9)上的兩個鉸支座(48)通過銷軸(49)相連,裝船機與卸船機共用一個前門腿和一個后門腿,裝船機另外一個前門腿(41)、一個后門腿(42)安裝于裝有行走輪的臺車(18)上;2)裝船機塔帽(25)固定于中心架(24)頂部,與中心架(24)底部齒圈回轉軸承(23)上下同心,塔帽內部裝有調心滾子軸承(43)及推力調心滾子軸承(44);中心架頂部的塔帽(25)分出三端,其中第一端與后拉桿(26)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二端與前拉桿(35)的一端剛性連接,第三端與水平拉桿(34)的一端通過銷軸(56)連接,中心架底部的齒圈回轉軸承(23)內、外圈通過高強度螺栓(47)連接于可回轉中心架(24)和固定前門腿(41)之間,回轉驅動裝置(45)的驅動齒輪(46)帶動齒圈回轉軸承(23)內圈回轉,實現裝船機回轉部分的轉動;3)前拉桿(35)分出三端,其中兩端分別與卸船機前門架(4)上的兩個前拉桿鉸座(51)通過銷軸(52)相連,另一端與塔帽(25)剛性連接;4)后拉桿(26)分出兩端,一端與裝船機后門框(40)上方裝船機橫梁(27)上的后拉桿鉸座(53)通過銷軸(54)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25)剛性連接,并在裝船機后門框(40)后部的電氣房平臺(31)上設置配重(30);5)水平拉桿(34)分出兩端,一端與卸船機后門架頂部的水平拉桿鉸座(55)通過銷軸(56)相連,另一端與裝船機塔帽(25)通過銷軸(56)連接;6)固定尾車(37)剛性連接于卸船機內部側桁架(8)上,固定尾車(37)的皮帶與裝卸兩用地面皮帶(36)共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卸船兩用機。將裝船機前、后門框的鉸支座與卸船機前、后門架鉸支座通過銷軸相連,與卸船機共用兩個門腿,裝船機另兩個門腿單獨安裝于裝有行走輪臺車支座上;裝船機的塔帽與齒圈回轉軸承上下同心,可使裝船機回轉部分依據上下兩個回轉中心回轉,塔帽內部裝有調心滾子軸承及推力調心滾子軸承;前拉桿通過三個連接點分別連接于卸船機前門架上、下兩個鉸支座和裝船機塔帽;后拉桿通過兩個連接點連接于裝船機后門框上方橫梁上的鉸支座和裝船機塔帽;水平拉桿通過兩個連接點連接于卸船機后門架頂部的鉸支座和裝船機塔帽;尾車剛性連接于卸船機內部側桁架上,尾車的皮帶與地面皮帶共用。本實用新型對中轉碼頭有較廣闊的使用前景。
文檔編號B65G67/00GK2797296SQ20052010278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8日
發明者劉建勝, 張奇興, 嚴律明, 習昊皓, 胡光躍 申請人:杭州華新機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