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輸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容器,特別是涉及周轉運輸的托盤箱。
背景技術:
傳統的可拆分輸送容器,例如CN200320104927.7中所公開的可折疊拆解式托盤箱,其中上蓋與側壁(或端壁)的鎖緊機構比較復雜,必須借助額外的掛鎖或鉛封才能將托盤箱的上蓋和側壁及端壁鎖死。該鎖緊機構復雜、重量多、而且超出側壁及端壁的外輪廓,叉運過程中容易損壞。
傳統的可拆分輸送容器,例如JP08-072908和JP08-1433035中所公開的技術,此上蓋鎖緊結構簡單,密閉、防水,鎖緊裝置簡單,JP08-143035中所描述的上蓋,上蓋為單張薄板結構,利用上蓋邊沿的突起、或開口與端壁(或側壁)的開口或突起配合,咬合連接,這種結構開啟困難,效率低,并且與上蓋為一體的結構,反復開啟多次后容易損壞上蓋,造成浪費。同樣,如上所述,在空箱折疊狀態下,上蓋與底盤、側壁、端壁等只是簡單的堆放。沒有鎖緊功能,上蓋容易因運輸震動或叉舉顛簸而滑脫。不利于整體的運輸管理。
傳統的可拆分輸送容器,例如JP09-104495中所公開的技術,上蓋與端壁(或側壁)的鎖死功能,需要額外的零件(例如卡扣或夾扣)來實現,在拆解過程中容易丟失。在空箱折疊狀態下,該零件需要額外的存放、運輸空間,不利于集中管理和運輸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輸送容器,實現未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容器的快速可靠的鎖緊和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底盤的快速可靠的鎖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輸送容器,該輸送容器由底盤、兩個端壁、兩個側壁、及該上蓋構成,該端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端部,該側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側部,該上蓋覆蓋在該端壁和側壁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通過一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該帶扣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上,另一端與一壓扣座板連接;第二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側壁和/或端壁上,另一端穿進該壓扣座板后通過一壓扣頭使該第二織帶與壓扣座板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輸送容器為可拆分的輸送容器,該端壁、側壁可拆分疊放在該上蓋與該底盤之間形成疊放狀態,在疊放狀態下,該上蓋與該底盤之間也設置有該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該帶扣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上,另一端與一壓扣座板連接;第二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底盤上,另一端穿進該壓扣座板后通過一壓扣頭使該第二織帶與壓扣座板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上蓋包括有一蓋板,具有分別與該端壁和側壁接觸的端部和側部;一框架,至少包含有兩側梁,可安裝在該蓋板的兩個側部上;兩端梁,可安裝在該蓋板的兩個端部上;第一彈性舌片,該第一彈性舌片固定在側梁和/或端梁預定位置上,且該第一彈性舌片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側壁和/或端壁預定位置上的第一插口卡接。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所述第一彈性舌片至少為四個,且每個彈性舌片設置在一卡扣上,該卡扣固定在所述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預定位置上。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上蓋還包括堆碼板,分別設置在該蓋板的四個角部,且該堆碼板上設有第二彈性舌片,該第二彈性舌片在疊放狀態下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底盤角部上的第二插口卡接,或者與對應設置于該底盤角部上的卡位部卡接。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堆碼板包括第一板體,連接在該蓋板角部位置處的側梁或端梁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板體的內側表面上設有該第二彈性舌片。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堆碼板還包括第二板體,與該第一板體垂直連接,并連接在該蓋板角部位置處的端梁或側梁的外表面上。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卡位部由該底盤的下墊板的邊緣形成。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螺接裝置鎖緊固定,該螺接裝置包括螺栓;螺母,可安裝在該側壁和/或端壁的上梁的預定位置上;安裝孔,對應于該螺母鉚接的預定位置設置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該螺栓通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適配安裝。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在疊放狀態下,該堆碼板與該底盤角部之間也設置有一螺接裝置,該螺接裝置包括螺栓;螺母,可安裝在該底盤角部的預定位置上;安裝孔,對應于該螺母鉚接的預定位置設置在該堆碼板上,該螺栓通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適配安裝。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鎖緊固定,該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包括第一扣件,具有一第一咬合面,該第一扣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第二扣件,具有一第二咬合面,該第二扣件一端連接在該側壁和/或端壁上,該第二咬合面與該第一咬合面相對咬合設置。
上述的輸送容器,其特點在于,在疊放狀態下,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鎖緊固定,該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包括第一扣件,具有一第一咬合面,該第一扣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第二扣件,具有一第二咬合面,該第二扣件一端連接在該底盤上,該第二咬合面與該第一咬合面相對咬合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上蓋主體為薄板、加框架復合的結構,通過卡接,螺紋連接,帶扣連接,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中任一種連接方式或它們的組合,來實現未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容器的鎖緊和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底盤的鎖緊。此上蓋結構簡單,密閉、防水、鎖緊快速、可靠。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為上蓋與容器、上蓋與底盤分別提供了四種聯接方式,第一種卡接方式,上蓋蓋上時只需輕輕一壓即鎖死,開啟時只需一螺絲刀或其它工具一撬即可開啟,方便簡單。第二種螺紋連接方式,簡單牢固。第三種是一種壓扣連接,連接時只需輕輕壓住壓扣頭,拆分時拉開即可,使用方便牢靠。第四種是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方式,連接時將兩片可咬合面對接壓平,拆分時拉開即可,使用方便牢靠。并且,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在拆分后疊放時,所有部件都放于上蓋與底盤之間,并且上蓋與底盤連接牢固,無需另行捆扎也不會出現有部件丟失的現象。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組裝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蓋與側壁連接方式為帶扣連接;圖2是圖1中上蓋與側壁通過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疊放好后的疊放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上蓋與底盤鎖緊固定時帶扣連接裝置的外觀示意圖;圖5是圖4中帶扣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A是圖1中輸送容器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6B是圖6A中C部分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圖7是圖6A中堆碼板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上蓋與側壁增加了卡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上蓋與底盤增加了卡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疊放狀態示意圖;圖10是圖9中上蓋與底盤疊放過程示意圖;圖11是圖9中A部分疊放卡接的放大外觀示意圖;圖12是沿圖11中B-B截面的疊放卡接細節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上蓋與側壁通過螺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圖13中上蓋與側壁鎖緊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在疊放狀態下上蓋與底盤增加螺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圖15中螺紋連接細節示意圖;圖17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上蓋與側壁之間通過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鎖緊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圖18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上蓋與底盤之間通過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鎖緊固定時的外觀示意圖;圖19是圖18中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如托盤箱)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該輸送容器由底盤10、兩個側壁20、兩個端壁30、上蓋40構成密閉的箱體,該側壁20可安裝在該底盤10的兩個側部(如圖中長邊)上,該端壁30可安裝在底盤10的兩個端部(如圖中短邊)上,該上蓋40覆蓋在側壁20、端壁30上,并且上蓋40與側壁20和/或端壁30之間的連接使用了帶扣連接裝置300連接。當然,該帶扣連接裝置300也可通過鎖緊上蓋40與端壁30,或者同時鎖緊上蓋40與側壁20、端壁30而實現上蓋40的鎖緊。并且,該輸送容器可為可拆分的輸送容器,以下均以可拆分的輸送容器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可以理解的是,該輸送容器也可為固定的輸送容器,此時其結構與該可拆分的輸送容器在組裝狀態時的結構相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2所示,示出了該上蓋40與側壁20之間采用的帶扣連接裝置300的結構。帶扣連接裝置300包括第一織帶301、第二織帶302、壓扣座板303、壓扣頭304,如圖5所示,第一織帶301的一端與壓扣座板303連接,另一端連接到上蓋40上;第二織帶302一端連接到側壁20和/或端壁30上,將另一端穿進壓扣座板303后拉緊,順時針下壓壓扣頭304,使第二織帶302與壓扣座板303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需要拆分時,將壓扣頭304向上扳轉,向上提起上蓋40,即可將上蓋40從側壁20和/或端壁30上分離。
如圖3、4所示,示出了第一實施例中上蓋40與底盤10通過帶扣連接裝置300鎖緊連接的結構。在疊放狀態下,將上蓋40與底盤10用帶扣連接裝置300連接。帶扣連接裝置300包括第一織帶301、第二織帶302、壓扣座板303、壓扣頭304,如圖5所示。第一織帶301的一端與壓扣座板303連接,另一端連接到上蓋40上。第二織帶302一端連接到底盤10上,將另一端穿進壓扣座板303后拉緊,順時針下壓壓扣頭304,使第二織帶302與壓扣座板303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需要拆分時,將壓扣頭304向上扳轉,向上提起上蓋40,即可將上蓋40從底盤10上分離。
如圖6A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的上蓋40的較佳結構,在本實用新型中,該上蓋40主體為薄板,加框架復合的結構,其可通過帶扣連接、卡接、螺紋連接、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中任意一種連接方式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未拆分狀態下上蓋40與容器的鎖緊和拆分狀態下上蓋40與底盤10的鎖緊。本實用新型中,上蓋40可包括薄蓋板41,該蓋板41具有分別與該端壁30和側壁20接觸的端部和側部;以及安裝在蓋板41上的框架42,其包含有安裝在該蓋板41的兩個側部上的兩側梁421、安裝在該蓋板41的兩個端部上兩端梁422、以及安裝在兩側梁421之間的輔助支撐梁423,以增強上蓋40的強度。
并且,為了進一步加強上蓋40與底盤10在疊放狀態下的鎖緊可靠性,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在該蓋板的四個角部分別設置有堆碼板43,該堆碼板43上設有第二彈性舌片433,該第二彈性舌片433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底盤10角部上的第二插口卡接,或者與對應設置于該底盤10角部上的卡位部卡接。如圖7所示,該堆碼板43由相互垂直的第一板體431和第二板體432構成,該第一板體431連接在該蓋板40角部位置處的側梁421(或端梁422)的外表面上(如圖8所示),且該第一板體的內側表面上設有該第二彈性舌片433。該第二板體432連接在該蓋板40角部位置處的端梁422(或側梁421)的外表面上(如圖8所示)。
同樣,為了進一步加強上蓋40與側壁20的鎖緊,如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可在該側梁421和/或端梁422的內側表面的預定位置上安裝第一彈性舌片4211,如圖6B所示,該第一彈性舌片4211可設在一卡扣4212上,該卡扣4212固定在上蓋的側梁421和/或端梁422上。由于彈性舌片易損壞,若將彈性舌片直接設在上蓋板或側梁、端梁上,一旦損壞,將會無法修復,因此,本實用新型中,采用了卡扣連接的方式固定該第一彈性舌片4211,該卡扣4212獨立于其他不可更換零件,損壞后可以更換。并且,該第一彈性舌片4211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側壁20上梁21和/或端壁30上梁31預定位置上的第一插口211卡接。安裝時,將上蓋40的第一彈性舌片4211壓入所對應的側壁20的插口211中,限制上蓋40從輸送容器中脫離。拆卸時,需要使用螺絲刀等工具撬起第一彈性舌片4211,將蓋板40從輸送容器上分離即可。在本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僅在側梁421內側表面上設置第一彈性舌片,但可以理解的是,在端梁上同樣可以設置第一彈性舌片,從端部方向上鎖緊上蓋。
如圖9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疊放狀態。在疊放的時候,可將側壁20、端壁30疊放在上蓋40與底盤之間。在疊放狀態,可通過在上蓋40四個角部上設置具有彈性舌片的堆碼板,并在該底盤10的角部對應該彈性舌片的安裝位置設置一卡位部(或者設置與該彈性舌片適配的插口),使之與該彈性舌片卡接。
如圖10所示,如圖中箭頭所示,在向下疊放的過程中,堆碼板43上的第二彈性舌片434變形后通過底盤10對應位置上的卡位部,如由底盤10角部位置上的下墊板101的邊緣1011形成,堆碼板43與下墊板101的邊緣1011鎖死,從而將上蓋40與底盤10整體鎖死,如圖11、圖12所示。當上蓋40蓋上時,只需輕輕一壓即鎖死,開啟時只需一螺絲刀或其他工具一撬即可開啟,方便簡單。因此,當此輸送容器疊放時,所有部件都放在上蓋40與底盤10之間,并且上蓋40與底盤10連接牢固,無需另行捆扎也不會出現有部件丟失的現象。需要拆分時,撬動第二彈性舌片434,同時將堆碼板43向外和向上施力,即可將上蓋40從底盤10上分離。
如圖13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輸送容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其與上述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上蓋40與側壁20和/或端壁30之間的連接還使用了螺接裝置200連接。如圖14所示,通過在上蓋40的側梁421上設置安裝孔4214,如為長圓孔,在側壁20的上梁21上對應該安裝孔4214鉚接、焊接或鑲嵌有螺母212,安裝時,將上蓋40上各個長圓孔對準相應的鉚螺母212,并通過一六角法蘭面螺栓4213穿過安裝孔4214固定在螺母212上,從而實現上蓋40與容器側壁20的鎖緊。拆卸時,拆除六角法蘭面螺栓4213,即可將上蓋40從輸送容器上分離。
如圖15所示,則示出了第三實施例中上蓋40與底盤10之間增加螺接裝置鎖緊的結構。請參考圖15、16,在本實施例中,在堆碼板43第一板體431上設置有一安裝孔434,如為長圓孔,在底盤10角部對應該安裝孔434位置鉚接、焊接或鑲嵌有螺母104,在疊放狀態下,將上蓋40上的堆碼板43上的長圓孔對準底盤10上的螺母104,并用螺栓134連接,能使上蓋40與底盤10更有效的固定,相對位置不會因為叉舉和運輸震動產生竄動,在中間的其他拆分件可以牢靠的存放,尤其適合運輸、搬運過程。需要拆分時,將螺栓134旋下,向上提起上蓋40,即可將上蓋40從底盤10上分離。
如圖17所示,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可拆分的輸送容器的第四實施例的結構。其與上述實施例的區別在于,上蓋40與側壁20和/或端壁30之間還使用了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400連接。如圖19所示,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400由第一扣件401、第二扣件402組成,它們的可咬合面4011(第一咬合面)、4021(第二咬合面)相對。如圖17所示,第一扣件401的一端固定(可以是鉚接、粘接或沖鉚壓合等連接方式)在上蓋40上,第二扣件402的一端固定在側壁和/或端壁30上,將它們的另一端拉緊、壓平、可咬合面互相咬合,使上蓋40與側壁和/或端壁30連接起來。需要拆分時,將第一扣件401、第二扣件402相互拉開,向上提起上蓋40,即可將上蓋40從側壁20和/或端壁30上分離。例如使用3M工業搭扣產品,Dual lock扣件。
如圖18所示,示出了第四實施例中上蓋40與底盤10通過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400鎖緊連接的結構。在疊放狀態下,將上蓋40與底盤10用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400連接。可重復閉合扣件連接裝置由第一扣件401、第二扣件402組成,它們的可咬合面4011、4021相對(例如圖19),在可咬合面4011、4021上有密排的錐頭或蘑菇頭凸起4012,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咬合。第一扣件401的一端固定(可以是鉚接、粘接或沖鉚壓合等連接方式)在上蓋40上,第二扣件402的一端固定在底盤10上,將它們的另一端拉緊、壓平、可咬合面互相咬合,使上蓋40與底盤10連接起來。需要拆分時,將第一扣件401、第二扣件402相互拉開,向上提起上蓋40,即可將上蓋40從底盤10上分離。例如使用3M工業搭扣產品,Dual lock扣件。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輸送容器,該輸送容器由底盤、兩個端壁、兩個側壁、及該上蓋構成,該端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端部,該側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側部,該上蓋覆蓋在該端壁和側壁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通過一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該帶扣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上,另一端與一壓扣座板連接;第二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側壁和/或端壁上,另一端穿進該壓扣座板后通過一壓扣頭使該第二織帶與壓扣座板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輸送容器為可拆分的輸送容器,該端壁、側壁可拆分疊放在該上蓋與該底盤之間形成疊放狀態,在疊放狀態下,該上蓋與該底盤之間也設置有該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該帶扣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上,另一端與一壓扣座板連接;第二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底盤上,另一端穿進該壓扣座板后通過一壓扣頭使該第二織帶與壓扣座板依靠摩擦力鎖緊連接到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上蓋包括有一蓋板,具有分別與該端壁和側壁接觸的端部和側部;一框架,至少包含有兩側梁,可安裝在該蓋板的兩個側部上;兩端梁,可安裝在該蓋板的兩個端部上;第一彈性舌片,該第一彈性舌片固定在側梁和/或端梁預定位置上,且該第一彈性舌片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側壁和/或端壁預定位置上的第一插口卡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舌片至少為四個,且每個彈性舌片設置在一卡扣上,該卡扣固定在所述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預定位置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上蓋還包括堆碼板,分別設置在該蓋板的四個角部,且該堆碼板上設有第二彈性舌片,該第二彈性舌片在疊放狀態下可與對應設置在該底盤角部上的第二插口卡接,或者與對應設置于該底盤角部上的卡位部卡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堆碼板包括第一板體,連接在該蓋板角部位置處的側梁或端梁的外表面上,該第一板體的內側表面上設有該第二彈性舌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堆碼板還包括第二板體,與該第一板體垂直連接,并連接在該蓋板角部位置處的端梁或側梁的外表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卡位部由該底盤的下墊板的邊緣形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螺接裝置鎖緊固定,該螺接裝置包括螺栓;螺母,可安裝在該側壁和/或端壁的上梁的預定位置上;安裝孔,對應于該螺母鉚接的預定位置設置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該螺栓通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適配安裝。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在疊放狀態下,該堆碼板與該底盤角部之間也設置有一螺接裝置,該螺接裝置包括螺栓;螺母,可安裝在該底盤角部的預定位置上;安裝孔,對應于該螺母鉚接的預定位置設置在該堆碼板上,該螺栓通過該安裝孔與該螺母適配安裝。
11.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鎖緊固定,該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包括第一扣件,具有一第一咬合面,該第一扣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第二扣件,具有一第二咬合面,該第二扣件一端連接在該側壁和/或端壁上,該第二咬合面與該第一咬合面相對咬合設置。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容器,其特征在于,在疊放狀態下,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還通過一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鎖緊固定,該可重復閉合扣件裝置包括第一扣件,具有一第一咬合面,該第一扣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的側梁和/或端梁上;第二扣件,具有一第二咬合面,該第二扣件一端連接在該底盤上,該第二咬合面與該第一咬合面相對咬合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容器,該輸送容器由底盤、兩個端壁、兩個側壁、及該上蓋構成,該端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端部,該側壁可安裝在該底盤的兩個側部,該上蓋覆蓋在該端壁和側壁的上方,該上蓋與該側壁和/或端壁之間通過一帶扣連接裝置鎖緊固定,該帶扣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上蓋上,另一端與一壓扣座板連接;第二織帶,其一端連接在該側壁和/或端壁上,另一端穿進該壓扣座板后通過一壓扣頭使該第二織帶與壓扣座板依靠摩擦力連接到一起。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未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容器的快速可靠的鎖緊和拆分狀態下上蓋與底盤的快速可靠的鎖緊。
文檔編號B65D19/38GK2832679SQ200520023160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9日
發明者宋劍海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