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傳動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與載運機具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傳動模組。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載運輸送帶,尤其是無塵室中的輸送帶,其構件的組成皆為整體式,或利用在輸送帶上裝設若干相互平行的傳動桿,并在其傳動桿上裝設若干的同動圓盤,藉以使由該傳動桿帶動該若干圓盤轉動,以使由該圓盤帶動擺置于其上的物品輸送移動。
但是,由于此種輸送帶的機構構件過多,且一般欲擺置其于上的物品大小固定,如物品的大小寬度略等于或大于輸送帶的寬度時,則除靠近于輸送帶兩側的圓盤外,其余皆屬多余,不僅會使得輸送帶的構件過多,亦會讓過多的構件浪費過多的動力,況且,此種輸送帶的傳動方式并無法作適度的變化,致使運用的范圍過低。
發明創造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大幅減少輸送帶所需構件的傳動模組。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種可以簡便的組裝及變化的傳動模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傳動模組,它包含有一固定座,內部形成有一容室,所述固定座的二相對壁面上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支撐孔,另二相對壁面上則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貫孔,且所述支撐孔與貫孔的軸心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一第一傳動單元,置于所述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各支撐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連接段,并可通過外力的驅動而原地轉動;一第二傳動單元,具有一傳動件及一傳導件,所述傳動件置于所述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各貫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傳動段,且所述傳動段與所述第一傳動單元的連接段抵接而同動,并與所述第一傳動單元呈非同一軸心的轉動,所述傳導件與所述傳動件連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傳導件可受傳動件的連動而轉動,用以輸送放置于上的物品。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設計,其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模組僅需在輸送平臺的兩側依所需間距設置即可,便無需設置習知過多的圓盤,而可大大減少所需的構件,且傳動模組采用整體制式化的規格,可大幅減低制造時的時間及成本。而且對于不同大小輸送的物品,僅需調整傳動模組之間的距離即可。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簡便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圖2為圖1所示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功能,舉以下較佳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傳動模組100,該傳動模組100包含有一固定座10、一第一傳動單元20及一第二傳動單元30,其中固定座10,包含有一底板11、四側板12、13、14、15、一頂板16、二套合件17及一限位件18,其中底板11概呈矩形,并于其上預定的位置處形成有若干個貫通的螺孔,四側板12、13、14、15其中可界定出形狀相同的第一、二側板12、13與形狀相同的第三、四側板14、15,其中第一、二側板12、13的兩側緣及頂緣分別形成有一凹槽,第一、二側板12、13約略中央偏下的位置處自其一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支撐孔121、131,而在相對的另一端面上形成出一與支撐孔121、131連通且孔徑大于支撐孔121、131的容置孔122、132,第三、四側板14、15的兩側緣分別形成有一凹槽,第三、四側板14、15的中央偏上的位置處則分別形成有一貫通兩端面的貫孔141、151,各套合件17分別具有一呈圓盤狀的容置部171,其外徑約等于容置孔122、132的內徑,并在容置部171的居中位置一端面上凸伸出一接合部172,且接合部172的內部形成透空并通貫至容置部171的端面外,限位件18呈圓盤狀,其中央形成有一透孔。
第一傳動單元20,為一圓桿,可界定出一位在中段位置的連接段21、二分別位在連接段21兩端的支撐段22、及二分別位在各支撐段22自由端緣的接合段23,其中各支撐段22的外徑小于連接段21的外徑,而接合段23的外徑則小于支撐段22的外徑,連接段21的外部上環設有一傳動紋路211,傳動紋路211為斜齒紋,其中第一傳動單元20的軸心內部形成有一中空而通貫于二接合段23的非圓形連接孔24,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孔24的斷面呈六角形。
第二傳動單元30,包含有一傳動件31、一固定件32及一傳導件33;傳動件31為一圓桿,其可界定出一傳動段311及二分別位在傳動段311兩端緣的套接段312,且各套接段312的外徑小于傳動段311的外徑,傳動段311外表面上形成有一傳動紋路315,傳動紋路315為斜齒紋,且傳動件31的軸心內部形有一通透空的穿孔313,并在穿孔313的一孔壁處形成有一軸向延伸的接合槽314;固定件32為一長桿,其可界定出一第一固定段321及一第二固定段322,其中第一固定段32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一軸向的嵌接槽(圖中未示),而第二固定段322的外表面上則形成有一軸向的連接槽324,且第一固定段321的外徑小于第二固定段322的外徑,其中該嵌接槽(圖中未示)與連接槽324中分別置設有一連接塊325,且使連接塊325的外部凸露出于第一、二固定段321、322的外廓外;傳導件33,具有一接合套筒331及一滾筒332,接合套筒331的軸心為中空,并于其中空壁面上形成有一抵接槽(圖中未示),而該滾筒332的內部則與接合套筒331的外部固接。
上述即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傳動模組100的構造,接著再將其組裝及使用方式介紹如下首先,將該四側板12、13、14、15分別直立圍繞于底板11上,并通過若干的螺絲或其它鎖接件將四側板12、13、14、15固定在底板11頂面上,且各側板12、13、14、15的凹槽并分別相互抵接,并通過螺絲或其它鎖接件加以鎖設而固定其相對位置,再將該第一傳動單元20設置在底板11及四側板12、13、14、15所圍繞的空間中,并通過二軸承40分別套置在第一傳動單元20的支撐段22上,且各軸承40并位在第一、二側板12、13的支撐孔121、131中,再將各套合件17的容置部171分別設置在第一、二側板12、13的容置孔122、132中,并使第一傳動單元20的二接合段23能分別套入在套合件17的內透空內部中,并利用螺絲或其它鎖接件將各套合件17與第一、二側板12、13固定,如此一來第一傳動單元20便能限位于底板11與第一、二側板12、13間,而于原地轉動;接著,再將第二傳動單元30的傳動件31置位在底板11與第三、四側板14、15間,并使二軸承40套入在傳動件31的套接段312上,并將二軸承40分別置入于第三、四側板14、15的貫孔141、151中,并將限位件18鎖固于第三側板14的外端上,使傳動件31被限位而僅能在底板11與第三、四側板14、15間原地轉動,且第一傳動單元20的連接段21上的傳動紋路211會恰與第二傳動單元30的傳動件31的傳動段311上的傳動紋路315抵接,使傳動件31與第一傳動單元20可通過其傳動紋路211、315而同動;接著,再將第二傳動單元30的固定件32第一固定段321穿入于傳動件31的穿孔313中,并通過嵌入在第一固定段321上的連接塊325再行嵌入于傳動件31的接合槽314中,使傳動件31可與固定件32同時轉動,并使固定件32的第二固定段322由第四側板15的貫孔151穿出于外,再將傳導件33的接合套筒331套入在第二固定段322上,使第二固定段322上的連接塊325能嵌入在接合套筒311的抵接槽中,使固定件32便能與接合套筒331同動,再通過螺栓由接合套筒331的自由端面鎖入至第二固定段322的自由端面上,以使接合套筒331與第二固定段322固定,再將材質較為軟性(如塑、橡膠等)的滾筒332固定套接在接合套筒331外,使接合套筒331便能與滾筒332同動;最后,再將頂板16鎖合在四側板12、13、14、15的頂緣,使第一、二傳動模組20、30能位在由底板11、四側板12、13、14、15及頂板16所圍成的容室中,如此便完成本實用新型傳動模組100的組裝。
接著,再將本實用新型的動作介紹如下首先,將若干個本實用新型的傳動模組100依等間距固設在一平臺的兩側,并將位在兩側傳動模組100上的滾筒呈相向置位,再由二斷面呈六角形的長桿(圖中未示),分別依序穿入位在平臺二側的傳動模組(即穿入第一傳動單元20的連接孔24中)中,使位于兩側的傳動模組便可通過長桿的串接而呈同動。如此一來,當長桿被一驅動源(如馬達)所驅轉時,便會通過與第一傳動單元20的連接孔24間的嵌接,而帶動第一傳動單元20轉動,而第一傳動單元20便會由連接段21上的傳動紋路211帶動第二傳動單元30上的傳動紋路315,使第二傳動單元30的傳動件31同時轉動,而通過與固定件32間的連接塊325嵌接,而同時帶動固定件32轉動,由固定件32帶動接合套筒331轉動,并由接合套筒331帶動滾筒332轉動;如此一來,放置在滾筒332上物品便能受滾筒332轉動的影響而位移,以達成輸送物品之目的。
另外,亦可在輸送平臺的端緣位置或以若干個傳動模組為間距,將兩側相對的傳動模組利用一桿體的兩端緣將兩傳動模組的接合套筒相接,如此一來便可直接將驅動源設置與該桿體連動,使能達成驅動該傳動模組轉動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固定座,內部形成有一容室,所述固定座的二相對壁面上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支撐孔,另二相對壁面上則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貫孔,且所述支撐孔與貫孔的軸心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一第一傳動單元,置于所述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各支撐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連接段,并可通過外力的驅動而原地轉動;一第二傳動單元,具有一傳動件及一傳導件,所述傳動件置于所述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所述各貫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傳動段,且所述傳動段與所述第一傳動單元的連接段抵接而同動,并與所述第一傳動單元呈非同一軸心的轉動,所述傳導件與所述傳動件連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含有一底板、四側板及一頂板,所述底板呈矩形,所述四側板直立鎖固在所述底板的四周上,所述頂板則鎖固在所述四側板的頂緣上,所述底板、四側板與頂板間形成所述容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側板可界定出第一、二、三、四側板,所述各側板的側緣分別形成有以利密合相接的凹槽,所述各支撐孔分別形成在該第一、二側板的一端面中央偏下的位置處,所述各貫孔分別形成在所述第三、四側板中央偏上的位置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側板的另一端面分別形成有一與所述支撐孔連通且孔徑大于所述支撐孔的容置孔;所述固定座還包含有二套合件,其各置設在所述容置孔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單元,可界定出位在中段位置的連接段、二分別位在所述連接段兩端的支撐段以及二分別位在所述各支撐段自由端緣的接合段,所述各支撐段分別通過軸承而設置在所述各支撐孔中,所述第一傳動單元的軸心形成有一中空而通貫于所述二接合段的非圓形連接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的斷面呈六角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段的外部上環設有一斜齒紋,所述傳動段的外部上環設有一斜齒紋,通過二斜齒紋的嚙接而使所述第一傳動單元與所述第二傳動呈非同一軸心的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單元包含有所述傳動件、所述傳導件及一固定件;所述傳動件可界定出所述傳動段及二分別位在所述傳動段兩端緣的套接段,所述傳動段外表面上形成有一傳動紋路,所述傳動件之軸心形有一通透空的穿孔,并在所述穿孔的一孔壁處形成有一軸向延伸的接合槽;所述固定件可界定出相接的一第一固定段及一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一軸向的嵌接槽,而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外表面上則形成有一軸向的連接槽,其中所述嵌接槽與所述連接槽中并分別置設有一連接塊,位在所述第一固定段嵌接槽中的連接塊可與所述傳動件的接合槽嵌接;所述傳導件軸心為中空,并在其中空壁面上形成有一抵接槽,與所述第二固定段連接槽中的連接塊嵌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傳動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導件具有一接合套筒及一滾筒,所述抵接槽形成在所述接合套筒的內壁上,滾筒則套接在所述接合套筒的外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傳動模組,包含有一固定座,內部形成有一容室,固定座的二相對壁面上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支撐孔,另二相對壁面上則分別形成有一位置對應的貫孔,且支撐孔與貫孔的軸心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一第一傳動單元,置于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各支撐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連接段,并可通過外力的驅動而原地轉動;一第二傳動單元,具有一傳動件及一傳導件,傳動件置于容室內,其二端分別設置在各貫孔中,其中段形成有一傳動段,且傳動段與第一傳動單元的連接段抵接而同動,并與第一傳動單元呈非同一軸心的轉動,傳導件與傳動件連接,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部,傳導件可受傳動件的連動而轉動,用以輸送放置于上的物品。
文檔編號B65G23/00GK2739142SQ20042011832
公開日2005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2日
發明者李義隆 申請人:高僑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