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所屬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箱口的油霧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油泵工作站工作時油箱會產生油霧,其油霧溢出既造成油液浪費,又污染了周圍環境。現有技術中有各種類型的油霧分離裝置,一般均含有層層重疊填充纖維的過濾層,體積較大,并外加連接管路與設備連接,結構復雜,而且重疊的纖維過濾層會被油漬阻塞,需經常定期清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油箱出氣口處安裝的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其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油霧溢出既造成油液浪費,又污染了周圍環境的技術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由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分隔成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的底部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接頭,上緩沖腔的上部設有出氣口。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的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成球面狀。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由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分隔成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的底部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接頭,上緩沖腔的上部設有出氣口;這種結構,當油霧從油箱口向外飛散時,由于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的阻擋,小的油滴就被吸附在隔板上,積聚成滴即回到油箱內,因為隔板上的小孔的存在,并不阻礙油箱的透氣性,而且少量經小孔溢出的油霧,在上緩沖腔內進一步收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油液在回收率在80%以上。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包括殼體1,所述的殼體1由帶有多個小透氣孔4的隔板3分隔成上緩沖腔6和下緩沖腔5,下緩沖腔5的底部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接頭2,上緩沖腔6的上部設有出氣口7。所述的帶有多個小透氣孔4的隔板3成球面狀,有利于吸附油滴的回流,且小孔不會因為油漬而堵塞。
所述的接頭2下端設有外螺紋,以方便與油箱口連接,隔板3的呈中心高、周邊低的球面狀,以利于吸附油滴的回流。
權利要求1.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包括殼體(1),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1)由帶有多個小透氣孔(4)的隔板(3)分隔成上緩沖腔(6)和下緩沖腔(5),下緩沖腔(5)的底部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接頭(2),上緩沖腔(6)的上部設有出氣口(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帶有多個小透氣孔(4)的隔板(3)成球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箱油霧回流裝置,它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由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分隔成上緩沖腔和下緩沖腔,下緩沖腔的底部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接頭,上緩沖腔的上部設有出氣口;這種結構,當油霧從油箱口向外飛散時,由于帶有多個小透氣孔的隔板的阻擋,小的油滴就被吸附在隔板上,積聚成滴即回到油箱內,因為隔板上的小孔的存在,并不阻礙油箱的透氣性,而且少量經小孔溢出的油霧,在上緩沖腔內進一步收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油液在回收率在80%以上。
文檔編號B67D7/06GK2712886SQ20042004075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5日
發明者王景春 申請人:濰坊亞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