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增加了自動清煤的功能,給煤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安全效益和管理效益;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包括滾筒座和滾筒,所述滾筒座位于滾筒的兩端,所述滾筒活動設置在滾筒座上,所述滾筒的外側壁上螺旋纏繞有外部鋼帶,所述外部鋼帶用于自動清理粘煤;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帶式輸送機領域。
【專利說明】
—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屬于帶式輸送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帶式輸送機是以輸送帶兼作牽引機構和承載機構的一種運輸設備。由于它具有運輸能力大,工作阻力小、耗電量低,單機運距可以很大,且維護簡單方便等優良性能,在地面和礦井下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帶式輸送機的基本結構和日常的使用維護方法,也已為廣大用戶所熟悉。在煤礦井下,帶式輸送機機尾滾筒采用刮煤板將輸送帶殘留余煤清理到集泥槽中,通過人工用拉桿將集泥槽中余煤排出。這種清煤方式陳舊、生產效率低下、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增加了自動清煤的功能,給煤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安全效益和管理效益。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包括滾筒座和滾筒,所述滾筒座位于滾筒的兩端,所述滾筒活動設置在滾筒座上,所述滾筒的外側壁上螺旋纏繞有外部鋼帶,所述外部鋼帶用于自動清理粘煤。
[0005]所述滾筒外側壁的中部為外部鋼帶的分割圈,所述外部鋼帶在分割圈兩側對稱設置。
[0006]所述滾筒的內部活動設置有錐體結構,所述錐體結構為鋼板焊接而成。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根據煤礦井下運輸的實際情況及要求,將原有機尾滾筒改為左右螺旋纏繞在筒體上,內部改為錐體結構,增加了自動清煤的功能。給煤礦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安全效益和管理效益。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1 ]圖中:I為滾筒座、2為滾筒、3為外部鋼帶、4為分割圈、5為錐體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包括滾筒座I和滾筒2,所述滾筒座I位于滾筒2的兩端,所述滾筒2活動設置在滾筒座I上,所述滾筒2的外側壁上螺旋纏繞有外部鋼帶3,所述外部鋼帶3用于自動清理粘煤。
[0013]所述滾筒2外側壁的中部為外部鋼帶3的分割圈4,所述外部鋼帶3在分割圈4兩側對稱設置。
[0014]所述滾筒2的內部活動設置有錐體結構5,所述錐體結構5為鋼板焊接而成。
[0015]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的DSJ100/100/2X160帶式輸送機的機尾滾筒座、軸承座,保證與原滾筒具有互換性;設計的螺旋滾筒具有自動清煤功能;同時提高清煤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0016]本實用新型的外部鋼帶左右螺旋纏繞在筒體上,便于自動清理粘煤,內部為鋼板焊接成的錐體結構。通過外部螺旋和內部錐體的聯合旋轉動作,將輸送帶殘留余煤自動旋出。改變了以往用刮煤板將輸送帶殘留余煤清理到集泥槽中,再通過人工用拉桿將集泥槽中的污物排出的模式。
[001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8]①與舊滾筒相比,所有拉回煤能自動旋出,而不改變滾筒局部直徑,減少了機尾皮帶跑偏的現象。
[0019]②由于機尾不跑偏,所以裝煤正。皮帶不跑偏或少跑偏,巷道灑煤量和拉回煤量明顯減少。
[0020]③由于螺旋滾筒能將回煤自動旋出,所以減少了職工清煤的難度,避免了清煤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
[0021]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筒座(I)和滾筒(2),所述滾筒座(I)位于滾筒(2)的兩端,所述滾筒(2)活動設置在滾筒座(I)上,所述滾筒(2)的外側壁上螺旋纏繞有外部鋼帶(3),所述外部鋼帶(3)用于自動清理粘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2)外側壁的中部為外部鋼帶(3)的分割圈(4),所述外部鋼帶(3)在分割圈(4)兩側對稱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機尾螺旋滾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2)的內部活動設置有錐體結構(5),所述錐體結構(5)為鋼板焊接而成。
【文檔編號】B65G45/10GK205708496SQ20162031298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4日
【發明人】楊曉斌
【申請人】霍州煤電集團鑫矩煤機裝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