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千斤頂領域,公開了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包括底座和設于所述底座中的油缸,還包括位于所述油缸內由外到內同軸依次套接的一級活塞桿、二級活塞桿和三級活塞桿。本實用新型中的車用液壓千斤頂設有三級活塞桿,能夠在千斤頂原始高度不變的基礎上,使千斤頂的起升高度提高三分之一,可應用于大型SUV等車型,能夠滿足各種車型的需求,適用范圍更廣。
【專利說明】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千斤頂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
【背景技術】
[0002]車載千斤頂放在汽車的工具箱里面,用于在更換備用輪胎時頂起車身,車載千斤頂有氣動千斤頂、電動千斤頂、液壓千斤頂以及機械式千斤頂,一般常用的是液壓千斤頂和機械千斤頂。
[0003]如圖1所示,是現有技術中的車載式液壓千斤頂,該液壓千斤頂只有兩節活塞桿,分別為第一活塞桿I’和第二活塞桿2’。該液壓千斤頂只能在原始高度的基礎上進行兩級起升,一般的家庭用轎車使用沒有問題,但是由于越野車的底盤較高,因此并不適用于越野車。這樣的結構限制了千斤頂的升起高度會受到原始高度的限制,不能滿足原始高度要求低而起升高度要求高的需求。但如果一味為了要求高度而將原始高度增加,則會使液壓千斤頂攜帶不方便。
[0004]因此,亟需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能夠在原始高度不變的基礎上,增加起升高度,使液壓千斤頂的使用高度更高,適用車型更加廣泛。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車用液壓千斤頂起升高度不高,無法滿足各種車型需求的問題。
[0006]為達到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包括底座和設于所述底座中的油缸,還包括位于所述油缸內由外到內同軸安裝的一級活塞桿、二級活塞桿和三級活塞桿。
[0008]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中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部設有所述油缸;所述油缸套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的外部;所述油缸與所述一級活塞桿之間設有第一裝配組件,所述第一裝配組件位于所述油缸的上部。
[000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油缸上部內壁上的第一孔用擋圈、第一限位套、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第一擋圈、第一 O型密封圈、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裝配組件還包括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外壁上的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所述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套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之間;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的下方。
[0011]進一步的,所述一級活塞桿套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的外部,所述一級活塞桿和二級活塞桿之間設有第二裝配組件,所述第二裝配組件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的上部。
[0012]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一級活塞桿上部內壁上的第二孔用鋼圈、第二限位套、二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第二油缸擋圈、第二 O型密封圈、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
[0013]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裝配組件還包括第二缸用鋼絲擋圈,所述第二缸用鋼絲擋圈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上,并位于所述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的下方。
[0014]進一步的,所述二級活塞桿套設于所述三級活塞桿的外部;所述二級活塞桿與所述三級活塞桿之間設有第三裝配組件,所述第三裝配組件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的上部。
[0015]進一步的,所述第三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二級活塞桿上部內壁上的第三孔用鋼絲擋圈、第三限位套、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第三擋圈、第三O型密封圈、三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
[0016]進一步的,所述第三裝配組件還包括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和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所述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位于所述二級活塞桿上部的外壁上;所述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套和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之間,并設于所述三級活塞桿的外壁上。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車用液壓千斤頂設有三級活塞桿,能夠在千斤頂原始高度不變的基礎上,使千斤頂的起升高度提高三分之一,可應用于大型SUV等車型,能夠滿足各種車型的需求,適用范圍更廣。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現有技術中車用液壓千斤頂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車用千斤頂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出的車用千斤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中A區域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0022]圖5是圖3中B區域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0023]圖6是圖3中C區域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0024]圖中:
[0025]I’、第一活塞桿;2’、第二活塞桿;
[0026]1、底座;1_1、外殼;1_2、油缸;1_3、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1_4、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1_5、第一 O型密封圈;1_6、第一擋圈;1_7、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
1-8、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1_9、第一限位套;1_10、第一孔用擋圈;
[0027]2、一級活塞桿;2_2、第二缸用鋼絲擋圈;2_3、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2_4、第二 O型密封圈;2-5、第二油缸擋圈;2-6、二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2-7、第二限位套;2-8、第二孔用擋圈;
[0028]3、二級活塞桿;3_2、三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3_3、第三O型密封圈;3_4、第三擋圈;3-5、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3-6、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3-7、第三限位套;3-8、第三孔用鋼絲擋圈;3-9、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
[0029]4、三級活塞桿;5、手動起升裝置;6、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31]如圖2、圖3所不,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是一種手動液壓千斤頂,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底座I和手動起升裝置5,手動起升裝置5上連接有手柄6,通過對手柄6進行操作,控制手動起升裝置5中的液體進入到底座I中。底座I內部由外向內依次同軸安裝設有一級活塞桿2、二級活塞桿3和三級活塞桿4,一級活塞桿2、二級活塞桿3和三級活塞桿4在手動起升裝置5內部液體作用下可向上升起。
[0032]如圖4-6所示,底座I套設于一級活塞桿2的外部,一級活塞桿2在油缸1_2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一級活塞桿2套設于二級活塞桿3的外部,二級活塞桿3套設于三級活塞桿4的外部。
[0033]如圖4所示,作為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底座I中包括外殼1-1,外殼1-1內部設有油缸1-2 ;油缸1-2套設于一級活塞桿2的外部。油缸1-2與一級活塞桿2之間設有第一裝配組件,第一裝配組件位于油缸1-2的上部。其中,第一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油缸1-2上部內壁上的第一孔用擋圈1-10、第一限位套1-9、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
1-7、第一擋圈1-6、第一O型密封圈1-5、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1-4。第一裝配組件還包括設于一級活塞桿2外壁上的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1-8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1-3 ;—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1-8設于第一限位套1-9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1-7之間;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1-3設于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1-4的下方。
[0034]如圖5所示,作為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一級活塞桿2包括套設于二級活塞桿3的外部,一級活塞桿2和二級活塞桿3之間設有第二裝配組件,第二裝配組件設于一級活塞桿2的上部。第二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一級活塞桿2上部內壁上的第二孔用鋼圈2-8、第二限位套2-7、二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2-6、第二油缸擋圈2-5、第二 O型密封圈
2-4、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2-3。其中,第二裝配組件還包括第二缸用鋼絲擋圈2-2,第二缸用鋼絲擋圈2-2設于二級活塞桿3上,并位于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2-3的下方。
[0035]如圖6所示,作為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二級活塞桿3包括套設于三級活塞桿4的外部;二級活塞桿3與三級活塞桿4之間設有第三裝配組件,第三裝配組件設于二級活塞桿3的上部。其中,第三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二級活塞桿3上部內壁上的第三孔用鋼絲擋圈3-8、第三限位套3-7、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3-5、第三擋圈3-4、第三O型密封圈3-3、三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3-2。第三裝配組件還包括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3-9和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3-6 ;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3-9位于二級活塞桿3上部的外壁上;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3-6位于第三限位套3-7和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3-5之間,并設于三級活塞桿4的外壁上。
[0036]本實用新型中的車用液壓千斤頂設有三級活塞桿,能夠在千斤頂原始高度不變的基礎上,使千斤頂的起升高度提高三分之一,可應用于大型SUV等車型,能夠滿足各種車型的需求,適用范圍更廣。
[0037]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車用液壓千斤頂,包括底座(I)和設于所述底座(I)中的油缸(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油缸(1-2)內由外到內同軸依次套接的一級活塞桿(2)、二級活塞桿(3)和三級活塞桿(4); 所述底座⑴中包括外殼(1-1),所述外殼(1-1)內部設有所述油缸(1-2); 所述油缸(1-2)套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2)的外部; 所述油缸(1-2)與所述一級活塞桿(2)之間設有第一裝配組件,所述第一裝配組件位于所述油缸(1-2)的上部; 所述第一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油缸(1-2)上部內壁上的第一孔用擋圈(1-10)、第一限位套(1-9)、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1-7)、第一擋圈(1-6)、第一 O型密封圈(1-5)、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裝配組件還包括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2)外壁上的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1-8)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1-3); 所述一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1-8)設于所述第一限位套(1-9)和一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1-7)之間; 一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1-3)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1-4)的下方。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活塞桿(2)套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的外部,所述一級活塞桿(2)和二級活塞桿(3)之間設有第二裝配組件,所述第二裝配組件設于所述一級活塞桿(2)的上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一級活塞桿(2)上部內壁上的第二孔用鋼圈(2-8)、第二限位套(2-7)、二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2-6)、第二油缸擋圈(2-5)、第二 O型密封圈(2-4)、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2-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裝配組件還包括第二缸用鋼絲擋圈(2-2),所述第二缸用鋼絲擋圈(2-2)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上,并位于所述二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2-3)的下方。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套設于所述三級活塞桿(4)的外部; 所述二級活塞桿(3)與所述三級活塞桿(4)之間設有第三裝配組件,所述第三裝配組件設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的上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裝配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上部內壁上的第三孔用鋼絲擋圈(3-8)、第三限位套(3-7)、三級活塞桿用第一活塞環(3-5)、第三擋圈(3-4)、第三O型密封圈(3-3)、三級活塞桿用第二活塞環(3-2)。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用液壓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裝配組件還包括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3-9)和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3-6); 所述三級活塞桿用第二軸用鋼絲擋圈(3-9)位于所述二級活塞桿(3)上部的外壁上; 所述三級活塞桿用第一軸用鋼絲擋圈(3-6)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套(3-7)和三級活塞桿 用第一活塞環(3-5)之間,并設于所述三級活塞桿(4)的外壁上。
【文檔編號】B66F3-28GK204265389SQ201420438123
【發明者】陳錦武 [申請人]承德潤韓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