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卷軸構件及薄膜卷繞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例如卷繞絕緣性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等一連串長的薄膜的技術。
背景技術:
一般地,例如,在將液晶面板及IC芯片等電子部件彼此電連接起來時,使用絕緣性粘結薄膜和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
這種粘結薄膜,以在經(jīng)過規(guī)定的制造工序完成的卷軸構件卷繞成卷狀的狀態(tài),供應給用戶方。
然而,近年來,用戶方面希望粘結薄膜進一步加長。
但是,當粘結薄膜加長時,由于卷狀的直徑增大,在粘結薄膜上產(chǎn)生的應力增大,所以,粘結薄膜內(nèi)的粘結劑有溢出的危險性。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這種技術課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適應粘結薄膜的加長,以粘結劑不會溢出的直徑將粘結薄膜卷繞成多級的方法以及適用于這種方法的卷軸構件。
發(fā)明的概述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具有能夠卷繞規(guī)定薄膜的卷繞軸部和以排列成多個的狀態(tài)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凸緣部,在該凸緣部上,設置使薄膜通過相互鄰接的卷繞軸部用的導向槽部。利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在一側(cè)的卷繞軸部結束薄膜的卷繞的階段,通過將薄膜穿過導向槽,可以順滑地使之移動到另一側(cè)的卷繞軸部。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在前述導向槽部上形成能夠與薄膜配合的配合部是有效的。
借此,在薄膜穿過導向槽時,通過用導向槽部內(nèi)的配合部勾掛薄膜,可以將薄膜卷繞到另一側(cè)的卷繞軸部上。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在前述導向槽內(nèi)部上,形成能夠卡止薄膜的卡止部是有效的。
借此,在將薄膜穿過導向槽時,通過導向槽部內(nèi)的卡止部將薄膜卡止,可以不會松弛地將薄膜卷繞另一側(cè)的卷繞軸部上。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各導向槽部配置在其它的導向槽部相互對置地位置上是有效的。
借此,在使薄膜沿軸向方向移動時以及在勾掛薄膜時,在各凸緣部之間可以在相同的時刻進行。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前述凸緣部的外徑,根據(jù)因為將薄膜卷繞到前述卷繞軸部上時在薄膜上產(chǎn)生的應力的值決定是有效的。
借此,如果能夠確保薄膜不從凸緣部的外周部分溢出的方式進行卷繞的話,就可以保證粘結劑不從薄膜內(nèi)溢出。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前述卷繞軸部可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是有效的。
借此,與薄膜的加長的程度相對應,通過變更卷軸構件的組合數(shù),可以恰當?shù)嘏c之相適應。
此外,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在該卷繞軸部以多個排列的狀態(tài)的設置的、具有能夠在外周部分與薄膜配合的配合突出部的凸緣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除可以將薄膜從一側(cè)的卷繞軸部向另一側(cè)卷繞軸部順滑地移動,以及可以在配合突起部勾掛薄膜之外,還有能夠?qū)⑦M行上述動作的定時的寬度設定得很寬的優(yōu)點。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各配合突出部配置在與其它配合突出部相互對置的位置上是有效的。
借此,在使薄膜沿軸向方向移動時,以及勾掛薄膜時,在各凸緣之間可以在相同的時刻進行。
進而,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在該卷繞軸部上設置的一個、具有能夠在外周部分與薄膜配合的配合突出部的凸緣部,前述卷繞軸部能夠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的構成。
進而,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在該卷繞軸部設置的一個、具有使前述薄膜穿過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前述卷繞軸部可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
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結合體,通過將多個卷軸構件結合起來構成,所述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一個具有使前述薄膜穿過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前述卷繞軸部可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
根據(jù)這些卷繞軸部可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構成的本發(fā)明,通過按照薄膜的加長程度變更卷軸構件的組合數(shù),可以適當?shù)嘏c之相對應。
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配有將多個卷軸構件結合而成的卷軸構件結合體,所述卷軸構件具有可以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和在該卷繞軸部上設置的一個具有用于使前述薄膜通過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該薄膜收容體在前述卷軸構件結合體的前述卷繞軸部上卷繞有一連串的薄膜。
利用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在交易市場,可以容易進行加長的薄膜的處理。
在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中,在卷繞前述薄膜的卷繞軸部之間加裝不卷繞薄膜的卷繞軸部是有效的。
此外,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具有在同一軸上隔規(guī)定的間隔排列配置的多個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凸緣部,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在各凸緣部上切口的導向槽部,相位錯開地排列配置,相位的錯開的量相當于前述中心角。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由于將整個卷軸構件的的重心置于卷繞軸線上,所以,總是可以以均勻的轉(zhuǎn)矩卷繞加長的薄膜,另一方面,在相互鄰接的導向槽部,在利用對置的導向緣部夾持薄膜的狀態(tài)下,可以引導到下一個卷繞軸部上。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在各卷繞軸部之間,設置引導薄膜用的間隔軸部是有效的。
借此,在間隔軸部的側(cè)面上可以將薄膜引導到下一個卷繞軸部的同時,通過間隔軸部的長度的設定,可以寬松地進行薄膜的牽引纏繞。
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中,在相互鄰接的導向槽部,在對置的導向緣部上,以規(guī)定的角度進行引導薄膜用的倒角是有效的。
借此,用進行凸緣部的倒角的斜面,可以順滑地將薄膜引導到下一個卷繞軸部上。
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配備有卷軸構件,所述卷軸構件具有在同一個軸上每隔規(guī)定的間隔排列配置的多個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凸緣部,在各凸緣部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的導向槽,其相位相互錯開的配置,錯開的量相當于前述中心角,該薄膜收容體在前述卷軸構件上卷繞有一連串的薄膜。
在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中用的薄膜,優(yōu)選地,是絕緣性粘結薄膜或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
在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中,前述薄膜是在剝離薄膜上疊層粘結劑的薄膜,在有必要相對于前述凸緣部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牽引纏繞的部分上,露出前述剝離薄膜是有效的。
借此,具有不會浪費絕緣性粘結薄膜和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的優(yōu)點,以及用戶不會使用在牽引纏繞時扭轉(zhuǎn)的絕緣性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可以保證其質(zhì)量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在將從送出側(cè)拉出的一連串的薄膜在卷繞軸上卷繞成多級的薄膜的卷繞方法中,通過使前述卷繞軸以規(guī)定的速度旋轉(zhuǎn)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一部分上之后,在使前述卷繞軸的旋轉(zhuǎn)停止或減速的同時,通過使前述卷繞軸相對于進給側(cè)沿軸向方向相對移動,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另外的一部分上。
借助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對于長的薄膜,一面將薄膜的卷繞直徑抑制在所需的值,一面可以將其卷繞成多級狀,特別是,在薄膜是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的情況下,不必將這種薄膜卷繞到粘結劑溢出的程度的大的直徑,不必大直徑化,可以將其卷繞成多級狀。
此外,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在將從送出側(cè)拉出的一連串的薄膜卷繞到用卷繞軸中的凸緣間隔開的前述卷繞軸的每一個部分上的的薄膜的卷繞方法中,通過使前述卷繞軸以規(guī)定的速度旋轉(zhuǎn),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一個部分上之后,在使前述卷繞軸的旋轉(zhuǎn)停止或減速的同時,通過使前述卷繞軸相對于進給側(cè)相對地沿軸向方向移動,在使所述薄膜通過前述凸緣之后,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其它部分上。
利用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在利用卷繞軸上具有多個凸緣的卷軸構件時,不必增大加長的薄膜的直徑,可以卷繞成多級狀。
進而,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在使用備有卷繞軸部,以及,在該卷繞軸部上排列配置多個的狀態(tài)下設置的、在相互鄰接的卷繞軸部上具有使薄膜通過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的卷軸構件卷繞一連串薄膜的方法中,
在將薄膜于一個卷繞軸部卷繞完畢之后,在未使用的卷繞軸部的至少一個中,將薄膜卷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上。
利用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能夠以不折疊的方式將薄膜一面牽引纏繞到凸緣部上,一面卷繞成多級。
進而,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在利用具有在同一個軸上隔規(guī)定的間隔排列配置的多個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的導向槽部的相位相互錯開相當于前述中心角的量配置的凸緣部的卷軸構件卷繞一連串的薄膜的方法中,使前述卷繞軸部沿軸向方向移動的定時錯開相當于前述導向槽部的中心角的量。
利用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在使重量平衡均勻化的同時,可以一面將薄膜引導成螺旋狀一面順滑地牽引纏繞。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圖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左側(cè)視圖,圖2(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2(c)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圖3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圖4(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4(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圖5(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四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5(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圖6(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五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6(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圖7是表示在該卷軸構件的軸上結合的狀態(tài)的正視圖。
圖8(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六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8(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平面圖,圖8(c)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的圖示。
圖9(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七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9(b)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的圖示。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八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
圖11(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九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1(b)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一部分的圖示。
圖1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十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2(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凸緣部的導向槽的位置關系的圖示。
圖13(a)、是表示沿該卷軸構件的斷開線S1-S1斷開的右側(cè)視圖,圖13(b)是表示沿該卷軸構件的斷開線S2-S2斷開的右側(cè)視圖,圖14是用于說明該卷軸構件的倒角角度的圖示,圖15是表示將薄膜卷繞到該卷軸構件上的薄膜收容體的正視圖,圖16是表示將該卷軸構件分割成部件要素的例子的圖示。
圖17、是表示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的多級卷繞系統(tǒng)的一個例子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8是表示該多級卷繞系統(tǒng)的簡略結構的左側(cè)視圖。
圖19(a)(b)~圖24(a)(b)、是以利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卷繞薄膜的狀態(tài)表示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的圖示。
圖25(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薄膜收容體的實施形式的左側(cè)視圖,圖25(b)是表示該薄膜收容體的正視圖。
圖2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形式的薄膜收容體的正視圖。
圖27~圖30、是對于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它的卷軸構件卷繞薄膜的狀態(tài)的圖示。
圖中,50(A~H、K、L)是卷軸構件,51(A~H、K、L)凸緣部,52(A~H、K、L)卷繞軸部,520L間隔軸部,53(A~C、E、F、G、H、K、L)導向槽,54(A~H)導向緣,54L導向緣部,56(D)配合突出部,57(F、G、H、K)卡止槽,60(B、C、E、K)卷軸構件結合體,70(A、B、C)薄膜收容體。
實施發(fā)明的最佳形式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用于將一連串的長的薄膜卷繞成多級狀。
用于本發(fā)明的薄膜沒有特定的限制,但,對于電連接電路基板的電極和IC芯片的電極用的絕緣性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是特別有效的。
這里,絕緣性粘結薄膜是在剝離薄膜上將絕緣性粘結劑形成薄膜狀構成的。另一方面,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在上述粘結劑內(nèi)含有導電性粒子。
下面,參照
能夠卷繞這種絕緣性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下面,有時適當?shù)睾喎Q為“薄膜”)的卷軸構件的優(yōu)選實施形式。
此外,在本實施形式中用的薄膜,是隔規(guī)定間隔處部分地露出將粘結劑除去的剝離薄膜。
圖1(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如圖1(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例如,是由樹脂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具有卷繞軸部52A和多個凸緣部51A。
凸緣部51A形成規(guī)定外徑的圓盤狀,隔規(guī)定的間隔相互平行的排列配置在圓筒狀卷繞軸52A上。
這里,絕緣性粘結薄膜及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圖中未示出),從不因卷繞時產(chǎn)生的應力使粘結劑從剝離薄膜上溢出的觀點出發(fā),按照薄膜寬度(例如,1.9mm),薄膜厚度(例如0.1mm)等數(shù)值,在剝離薄膜上,以規(guī)定的間隔反復形成一定長度(例如25m)的粘結薄膜。
進而,粘結薄膜的間隔,即,剝離薄膜的長度,從在卷繞成多級時不會浪費粘結薄膜的觀點出發(fā),設定在向卷繞軸的方向牽引纏繞所必須的最小限度的范圍內(nèi)。
為了使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與這種薄膜相對應,凸緣部51A的數(shù)目根據(jù)粘結薄膜的反復數(shù)決定,此外,各凸緣部51A的間隔,以稍大于薄膜的寬度的方式?jīng)Q定。進而,凸緣部51A的外徑,從保護卷繞的薄膜的觀點出發(fā),根據(jù)粘結薄膜長度,以大于其卷繞直徑的方式?jīng)Q定。
如圖1(b)所示,在各凸緣部51A上,分別以相同的形狀形成使薄膜通過相鄰的另一個凸緣部51A用的導向槽53A。各導向槽53A,以使卷狀的薄膜的一部分露出的大小形成扇形切口的方式形成,與鄰接的凸緣51A的導向槽53A對向的沿軸向方向在同一列內(nèi)排列配置。
借此,形成在各導向槽53A的外周部分上的導向緣54A,沿凸緣部51A的圓周方向在與另外的導向緣54A相同的位置上與薄膜對按。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A的長度,與凸緣部51A的數(shù)目及其間隔相對應。此外,在卷繞軸部52A上,以規(guī)定的截面形狀形成沿軸向方向延伸的通孔55A,但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該通孔55A,例如,形成能夠與帶有鍵的軸(圖中未示出)配合的形狀。
圖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左側(cè)視圖,圖2(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2(c)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圖3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結合狀態(tài)的正視圖。
如圖2(a)~圖2(c)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B,具有整體構成的卷繞軸部52B和一個凸緣部51B。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凸緣部51B其導向槽53B的形狀與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A的不同。即,該導向槽53B形成以比薄膜寬度大的寬度、沿一個半徑方向延伸到卷繞軸部52B的附近的形狀。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B由長度比薄膜寬度稍大的軸部分52B1,以及與該軸部分52B1一起夾持凸緣部51B的位于該軸上的配合軸部52B2構成,配合軸部52B2形成帶有鍵的圓筒狀,另一方面,在軸部分52B1上形成能夠與配合軸部52B2配合的具有鍵槽的的孔。
借此,卷軸構件50B,通過與結構相同的另外的卷軸構件50B在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兩者的凸緣部51B的導向槽53B相互對置地沿軸向方向成同一列地排列配置。
此外,在卷繞軸部52B上,與上述實施形式一樣,形成通孔55B。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該通孔55B,例如,形成能夠與截面為“D字”形的軸配合的形狀。
如圖3所示,該卷軸構件50B,例如,在四個結合到一起的情況下,各卷繞軸部55B一體化,構成一個卷繞軸部,同時,通過各凸緣部51B相互平行排列配置,構成一體化的卷軸構件結合體60B。
圖4(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三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4(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如圖4(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C,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C和兩個凸緣部51C。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各凸緣部51C,和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B相同,并且相互平行地排列配置在卷繞軸部52C上。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C,由于排列配置兩個凸緣部51B,所以其長度與第二種實施形式時的情況不同,其它結構與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相同。
如圖3所示,這種卷軸構件50C,例如,在將兩個結合起來的情況下,和第二種實施形式一樣,構成一體化的卷軸構件結合體60C。
圖5(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四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5(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
如5(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D,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D和一個凸緣部51D。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在凸緣部51D上不形成導向槽,這一點與第一~第三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A~51C不同。即,該凸緣部51D,將上述凸緣部51A~51C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形成半徑慢慢增加的圓弧狀,在該圓弧狀部分的半徑之差最大的部分上,形成具有能夠與薄膜對接的導向緣54D的配合突出部56D。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D,與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具有相同的結構。
圖6(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五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6(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右側(cè)視圖,圖7是表示在該卷軸構件的軸上結合的狀態(tài)的正視圖。
如圖6(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E,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E和一對凸緣部51E。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凸緣部51E和第三種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C的結構相同。
另一方面,在卷繞軸部52E上,與第一種實施形式一樣,形成帶有鍵槽的圓形截面的通孔55E。
如圖7所示,這種卷軸構件50E,例如,在通過粘結將多個連接到軸上的情況下,構成一體化的卷軸構件結合體60E。
圖8(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六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8(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平面圖,圖8(c)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的圖示。
如圖8(a)~圖8(c)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F,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F和一個凸緣部51F。
本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F具有和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A相同的導向槽53F,進而,具有以下結構。
即,凸緣部51F,從將薄膜牽引纏繞到導向槽53F內(nèi)的導向緣54F上時不折疊地進行從而保護薄膜的觀點出發(fā),形成5mm~6mm的厚度,進而,以將導向緣54F制成曲線的方式將包含該導向緣54F的部分的截面形狀形成凸曲面的形狀。
此外,從將薄膜牽引纏繞到另外的卷軸構件上時不松弛的觀點出發(fā),在凸緣部51F上設置卡止薄膜用的卡止槽57F。
該卡止槽57F,以比薄膜的厚度稍小的寬度,從導向緣54F上的導向槽53F的拐角部分沿與凸部51F的半徑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地形成。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F,和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具有相同的結構。
圖9(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七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9(b)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的圖示。
如圖9(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G,具有成一整體構成的卷繞軸部52G和一個凸緣部51G。
本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G,和第六種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F同樣地構成,進而,具有與第六種實施形式的卡止槽57F不同的卡止槽57G。
卡止槽57G具有從導向緣54G的導向槽53G的拐角部分向凸緣部51G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延伸的引導槽部57G1。該卡止槽57G,形成比薄膜厚度大的寬度。并且,在導向槽53G的引導槽部57G1的尖端部分上,形成具有比薄膜的寬度稍大的直徑的圓形的卡止孔57G2。
并且,在引導槽部57G1的卡止孔57G2的附近,以引導槽部57G1的寬度少于薄膜厚度的方式,形成突出狀防脫落部57G3。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G與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具有相同的結構。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八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
如圖10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H,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H和一個凸緣部51H。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在凸緣部51H上設置多個導向槽53H。這些導向槽53H,從使凸緣部51H本身的重心位于卷繞軸部52H上的方式平衡的觀點出發(fā),以相同的中心角、以相等的間隔刻劃凸緣部51H的外周部分的方式形成。
此外,對于卡止槽57H,在與各導向槽53H相同的位置上形成相同的形狀。各卡止槽57H,以比薄膜的厚度稍大的寬度,從導向槽53H的拐角部分向一個方向延伸、進而,以比薄膜的厚度稍小的寬度沿半徑方向彎折地形成。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H,與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具有相同的結構。
圖11(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九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筒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1(b)是放大地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卡止槽一部分的圖示。
如圖11(a)(b)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該50K,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K和多個凸緣部51K。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各凸緣部51K從和上面所述的平衡的觀點出發(fā),形成具有相同的中心角的扇形,以相同的間隔配置在卷繞軸部52K的外周上。利用這些凸緣部51K,在各凸緣部51K之間。形成導向槽53K,此外,在各凸緣部51K的一側(cè)的邊緣部分上,形成導向緣54K。
卡止槽57K,由從各導向槽53K的拐角部分切入凸緣部51K、向卷繞軸部52K的卷繞方向延伸、進而,刻劃卷繞軸部52K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卡止槽57K1,以及形成在與導向緣54K對置的另外的凸緣部51K的邊緣部分上的第二卡止槽57K2構成。
該第二卡止槽57K2,在具有薄膜的卷繞直徑的同一個圓周上沿與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地形成。
另一方面,卷繞軸部52K,除卡止槽57K1的一部分被刻劃這一點之外,其余和第二種實施形式的卷繞軸部52B的結構相同。
圖12(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十種實施形式卷軸構件的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2(b)是表示該卷軸構件的凸緣部的導向槽的位置關系的圖示。圖13(a)是表示沿該卷軸構件的斷開線S1-S1斷開的右側(cè)視圖,圖13(b)是表示沿該卷軸構件的斷開線S2-S2斷開的右側(cè)視圖。圖14是用于說明該卷軸構件的倒角角度的圖示如圖12(a)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L,具有成一整體地構成的卷繞軸部52L及間隔軸部520L,和多個凸緣部51L。這里,卷繞軸部52L及間隔軸部520L交替地排列配置多個。
間隔軸部520L的外徑及長度根據(jù)后面所述的規(guī)定條件決定,但大于卷繞軸部52L的外徑及長度。
另一方面,在各凸緣部51L上,形成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形成的扇形的導向槽53L。
這里,令導向槽53L的中心角θ相對于構成卷軸構件50L的凸緣部51L的單位結構數(shù)n為360度/n(“/”表示除號),進而,通過將導向槽53L錯開一個相當于該中心角θ的相位進行配置,使得整個卷軸構件50L的重量平衡相對于卷繞軸線是均勻的。
例如,如圖12(a)(b)所示,在凸緣部51L的單位結構數(shù)為4時,導向槽53L的中心角θ為90度,凸緣部51L的總數(shù),為單位結構數(shù)n的整數(shù)倍(這里為8個)。
當從卷繞軸的滑動方向X+側(cè)開始,依次為凸緣部51L1(1)~凸緣部51L8(8)時,在右側(cè)視圖的旋轉(zhuǎn)座標系(令卷繞方向R為正),凸緣部51L1(1),51L5(5)在0度~90度的范圍內(nèi),具有導向槽53L1,53L5(點劃線表示的斜線部分)凸緣部51L2(2),51L6(6)在90度~180度的范圍內(nèi)具有導向槽53L2,53L6(實線表示的斜線部分),凸緣部51L3(3),51L7(7)在180度~270度的范圍內(nèi)具有導向槽53L3,53L7(實線表示的斜線部分),凸緣部51L4(4),51L8(8),在270度~360度的范圍具有導向槽53L4,53L8(點劃線表示的斜線部分)。
通過這種導向槽的配置,由于凸緣部本身51L的重心處于這樣一種狀態(tài),即,凸緣部53L1(1),53L5(5)與凸緣部51L3(3),51L7(7)相對于卷繞軸線是對稱的,凸緣部51L2(2),51L6(6)與凸緣部51L4(4)、51L8(8)相對于卷繞軸線是對稱的,所以,卷軸構件51L整個的重心位于卷繞軸線上。
此外,對于送出側(cè)的凸緣部51L2(2),51L4(4),51L6(6)在卷繞方向R的下位側(cè)的導向緣部54L2,54L4,54L6,分別與相對于接受側(cè)的凸緣部51L3(3),51L5(5),51L7(7)在卷繞方向R的上位側(cè)的導向緣部54L3,54L5,54L7夾持同一個平面,并相互對置。
進而,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在牽引纏繞薄膜時,為了不在薄膜上產(chǎn)生彎折,在送出側(cè)的導向緣部54L2,54L4,54L6,以及接受側(cè)導向緣部54L3,54L5,54L7上,分別以形成相互平行的斜面的方式,以一定的角度進行倒角。
例如,如圖13(a)(b)及圖12(a)所示,在凸緣部51L2(2)的導向緣部54L2上,形成相對于包含卷繞軸線的水平面向斜下方傾斜的導向斜面58L2,在凸緣部51L3(3)的導向緣部54L2上,形成相對于包含卷繞軸線的水平面向斜上方傾斜的導向斜面58L3。
對于另外的送出側(cè)的導向緣部54L4,54L6,以及接受側(cè)的導向緣部54L5,54L7也同樣。
這里,參照圖14,對導向緣部54L的倒角角度α的設定進行說明。
在從卷繞到卷繞軸部52L1上的薄膜的最外側(cè)部分經(jīng)由間隔軸部520L1將薄膜牽引纏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L2上時,由于必須如上面所示不折疊地引導該薄膜,所以,其軌跡優(yōu)選地為在特定的圓筒曲面上的螺旋曲線。
因此,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首先,在卷軸構件50L中,當以凸緣部51L1~51L4、位于它們之間的卷繞軸部52L1、52L2和間隔軸部520L1的部分為對象時,對于在以凸緣部51L1的內(nèi)表面與卷繞直徑為D的薄膜2上的最上面的母線L1的交點P1為起點牽引纏繞時,與薄膜2的浮起部分接觸的直線L2,以及從凸緣部51L4的內(nèi)表面與卷繞軸部52L2上的最下面的母線的交點P2起劃出的平行于直線L2的直線L3,假想一個作為最外側(cè)的母線包含所示所述直線L2、L3,與間隔軸部520L的側(cè)面模擬地構成一個整體的假想的圓筒曲面C。
其次,考慮在該假想的圓筒曲面C上,連接交點P1與直線L3上離開,交點P2相當于薄膜寬度距離的點P3構成的螺旋曲線形的薄膜緣部軌跡S1,以及連接交點P2與直線L2上離開交點P1相當于薄膜寬度的距離的點P4構成的螺旋曲線形的薄膜緣部軌跡S2。
其中,凸緣部51L3的倒角的角度α3,由導向斜面58L3與薄膜緣部軌跡S2接觸的角度決定。此外,凸緣部51L2的倒角的角度α2,與凸緣部51L3的倒角的角度α3相同。
對于其它的凸緣部51L1,51L4~51L8的倒角的角度α1,α4~α8,同樣地和凸緣部51L3的倒角的角度α3相同。
此外,關于凸緣部51L2的導向傾斜面58L2與間隔軸部520L1的長度d的關系,有時與薄膜緣部軌跡S1不接觸,有時接觸。
在以導向傾斜面58L2不與薄膜緣部軌跡S1接觸的方式設定間隔軸部520L1的長度d1時,伴隨著由間隔軸部520L1的長度d1、相對于凸緣部51L2位于上位側(cè)的導向緣部54L2,以及與之相對地呈180度地相對于凸緣部51L3位于下位側(cè)的導向緣部54L3決定的薄膜引導空間的加大,假想的圓筒曲面C增大,借此,螺旋曲線的超前角增大,所以,具有薄膜的牽引纏繞寬松的優(yōu)點,在本實施形式中,利用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本實施形式中沒有采用,在以導向傾斜面58L2與薄膜緣部軌跡S1接觸的方式設定間隔軸部520L1的長度d2(<d1)時,盡管伴隨著上述薄膜引導空間變小、薄膜的牽引纏繞變得很緊,但具有利用凸緣部51L3的導向傾斜面58L3及凸緣部51L2的導向傾斜面58L2兩者引導薄膜的兩個端緣、防止松卷的優(yōu)點。
圖15是表示將薄膜卷繞到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上的薄膜收容體的正視圖。
如圖15所示,該薄膜收容體70C,用于在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L上實施后面描述的薄膜的卷繞方法,被牽引纏繞的部分的薄膜2,一面分別與導向傾斜面58L3、58L5、58L7接觸,一面位于和螺旋曲線近似的曲線上。
不過,在導向緣部54L(未被倒角)的端面及間隔軸部520L的側(cè)面中,至少通過使與薄膜2接觸的部分接近于假想的圓筒曲面C,可以使得被牽引纏繞的部分的薄膜2處于更近似于薄膜緣部軌跡S1、S2d曲線上。
圖16是表示將本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分割成多個部件要素的例子的圖示。
上述卷軸構件50L是整體構成的,但在本實施形式中,可以將卷軸構件50L利用多個部件要素組裝起來構成。
例如,如圖16所示,利用凸緣部51L1及卷繞軸部52L1作為第一部件要素501L,此外,將凸緣部51L8作為部件要素502L,進而,將凸緣部51L2及凸緣部51L3,間隔軸部520L1及卷繞軸部51L2作為部件要素503L,在能夠?qū)⒉考?01L和部件要素503L相互連接的同時,能夠?qū)⒉考?03L和部件要素502L相互連接起來構成。
并且,這種卷軸構件50L,通過將各部件要素501L~503L相互錯開90的相位連接,可以將凸緣部51L的數(shù)目作為單位結構數(shù)n的任意整數(shù)倍設定。
此外,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從重量平衡的均勻化的觀點出發(fā),在凸緣部51L1(1),51L8(8)上,設置導向槽53L1,53L8,但從牽引纏繞薄膜的角度出發(fā),本來是不需要這些導向槽的。
因此,在從重量平衡均勻化和薄膜的保護的觀點出發(fā),將具有導向槽53L的凸緣部51L以單位結構數(shù)的整數(shù)倍進行上述的配置在結構中,也可以配置在它們兩側(cè)不設置導向槽53L的凸緣部51L。
在實施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時,例如,利用下面所述的多級卷繞系統(tǒng)。首先,參照附圖上面這種多級卷繞系統(tǒng)。
圖17是表示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的多級卷繞系統(tǒng)的一個例子,是表示其簡略結構的正視圖。圖18是表示該多級卷繞系統(tǒng)的簡略結構的左側(cè)視圖。
如圖17或圖18所示,本實施形式的多級卷繞系統(tǒng)1,具有送出裝置10和卷繞裝置20。
送出裝置10的結構為,在用進給軸12可旋轉(zhuǎn)地支承卷繞有規(guī)定的薄膜2的卷軸構件11的狀態(tài)下,給予卷軸構件11規(guī)定的負荷。
此外,送出裝置10的卷軸構件11,與上述第一~第五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的結構基本上相同,關于凸緣部13的外徑比上述實施形式的凸緣部51的外徑大,根據(jù)絕緣性粘結薄膜或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的總長度設定。
卷繞裝置20由卷繞機構30,移動機構40,控制部60構成。
卷繞機構30,具有與送出裝置10的進給軸12平行配置的卷繞軸31。
該卷繞軸31,例如,與上述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的卷繞軸部51的通孔以少許間隙配合,借此,在將卷軸構件50向圓周方向的移動固定不動的情況下,以能夠向軸向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進行支承。
在這種卷繞軸31的一側(cè)的端部部分上,設置驅(qū)動部32。該驅(qū)動部32的結構方式為,將由步進馬達構成的卷繞馬達32c的動力經(jīng)由規(guī)定的齒輪系32b傳遞給固定到卷繞軸31上的齒輪32a,使卷繞軸31旋轉(zhuǎn)。
此外,在卷繞馬達32c的驅(qū)動軸上,固定有編碼器32d,進而,在該編碼器32d的附近,設置光反射型的傳感器32e。
這種卷繞馬達32c和傳感器32e分別電連接到控制部60上。該控制部60根據(jù)從傳感器32e來的信號對卷繞馬達32c的脈沖數(shù)進行計數(shù),并且,根據(jù)該脈沖數(shù)控制卷繞馬達32c的旋轉(zhuǎn)。
另一方面,移動機構40,具有作為與卷繞軸31平行的一對軸形成陽螺紋的驅(qū)動軸41,以及滑動軸42。在驅(qū)動軸41的一側(cè)的端部部分上,設置與卷繞機構20的情況相同的結構的驅(qū)動部43。即,該驅(qū)動部43由通過將動力傳遞到驅(qū)動軸41上的齒輪43a上使驅(qū)動軸41旋轉(zhuǎn)的滑動馬達43b,以及能夠檢測該驅(qū)動軸41上的編碼器43c的光透射型傳感器43d構成。這些滑動馬達43b和傳感器43d連接到控制部60上,進行和卷繞機構20相同的控制。
在這種驅(qū)動軸41和滑動軸42上,安裝有移動板44和推壓板45。移動板44與驅(qū)動軸41進行螺紋結合,并且,可滑動地相對于滑動軸42配合。推壓板45在不與驅(qū)動軸41螺紋結合、只能與滑動軸42滑動配合狀態(tài)下,利用圖中未示出的螺旋彈簧向移動板44側(cè)加載。
此外,移動板44及推壓板45一起,形成只與卷軸構件50的凸緣部51的外周部分對接的形狀,例如環(huán)狀。
其次,例如,以在上述多級卷繞系統(tǒng)中采用第一~第十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50L中的多種的場合作為例子,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薄膜卷繞方法的優(yōu)選實施形式。
圖19~圖24是以利用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卷繞薄膜的狀態(tài)以左側(cè)視圖和正視圖表示的本實施形式的薄膜的卷繞方法的圖示。
圖25(a)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形式的薄膜收容體的左側(cè)視圖,圖25(b)是表示該薄膜收容體的正視圖。
如圖17所示,首先,在把卷繞有薄膜2的卷軸構件11安裝到送出裝置10上的同時,例如,將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安裝到卷繞裝置20上之后,以將卷繞裝置20的移動板44側(cè)(圖8的最右側(cè))的凸緣部51A與送出裝置10的右側(cè)的凸緣部13(下面稱之為“右凸緣部13a”)配置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方式,將卷繞側(cè)的卷軸構件50A相對于進給側(cè)的卷軸構件11定位。
其次,將從送出側(cè)的卷軸構件11拉出的薄膜2卷繞到卷繞側(cè)的卷軸構件50A的卷繞軸部51A上。這里,為了便于說明,如圖1(a)所示,令卷軸構件50A的凸緣部51A,從右側(cè)起,依次為第一凸緣部51A1,第二凸緣部51A2,第三凸緣部51A3,第四凸緣部51A4,在卷軸構件50A的卷繞軸部52A中,令第一、第二凸緣部51A1、51A2之間的卷繞軸部為第一卷繞軸部52A1,第二、第三凸緣部51A2、51A3之間的卷繞軸部為第二卷繞軸部52A2,第三、第四凸緣部51A3、51A4之間的卷繞軸部為第三卷繞軸部52A3。
并且,根據(jù)從上述控制部60來的命令,令卷繞馬達32c動作,使卷繞軸31開始旋轉(zhuǎn),并且,開始卷繞馬達32c的脈沖數(shù)的計數(shù)。
借此,卷軸構件50A,在將用送出裝置10施加負荷的薄膜2保持在拉緊的狀態(tài)不變的狀態(tài)下,向第一卷繞軸部52A1上進行卷繞(參照圖19(a)(b))。
如圖20(a)(b)所示,卷軸構件50A的第一卷繞軸部52A1,在將粘結薄膜2的部分卷繞完畢,開始卷繞剝離薄膜2a之后,當控制部60根據(jù)卷繞馬達32c的脈沖數(shù)的計數(shù)判斷為剝離薄膜2a的送出側(cè)的剝離薄膜2a與卷繞側(cè)的卷狀的薄膜2連接的部分2b剛剛到達第二凸緣部51A2的導向槽53A內(nèi)時,使卷繞馬達32c的動作停止。
借助控制部60的命令,令滑動馬達動作規(guī)定的脈沖數(shù),使驅(qū)動軸41旋轉(zhuǎn)。借此,如圖21(a)(b)所示,卷軸構件50A,其第二凸緣部51A2沿卷繞軸31超過送出側(cè)的右凸緣部13a的位置,移動到相當?shù)木嚯x。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送出側(cè)的剝離薄膜2a相對于卷繞側(cè)的卷狀薄膜2扭轉(zhuǎn),所以,該剝離薄膜2a從第二凸緣部51A2的導向槽53A內(nèi)溢出,接近第三凸緣部51A3。
如圖22(a)(b)所示,當在保持這種狀態(tài)不變的情況下,再次使卷軸構件50A旋轉(zhuǎn)時,第二凸緣部51A2用導向緣54A勾掛剝離薄膜2a。
然后,如圖23(a)(b)所示,卷軸構件50A,伴隨著旋轉(zhuǎn)將處于用第二凸緣部51A2勾掛的狀態(tài)的剝離薄膜2a卷繞到第二卷繞軸部52A2上,不久,剝離薄膜2a的送出結束,傳送下面的粘結薄膜2,所以,對該薄膜2進行卷繞。
另一方面,借助從控制部60來的命令,使滑動馬達43b動作,將卷軸構件50A返回到第二凸緣部51A2與送出側(cè)的右凸緣部13a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狀態(tài)。
借此,如圖24(a)(b)所示,卷軸構件50A,在平行的狀態(tài)相對于第二卷繞軸部52A2卷繞從送出側(cè)來的薄膜2。
下面,相對于卷軸構件50A的第三卷繞軸部52A3,也進行與上面所述一樣的卷繞處理。
這樣,通過實施本實施形式的在卷軸構件50A卷繞薄膜的方法,獲得如圖25(a)(b)所示的,在從送出側(cè)將薄膜2的剝離薄膜2a的露出部分從凸緣部51A牽引纏繞到卷繞軸部52A上的狀態(tài)下,將薄膜2在各卷繞軸部52A上卷繞成卷狀的薄膜收容體70A。
圖27~圖30是以利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它卷軸構件卷繞薄膜的狀態(tài)表示本實施形式的薄膜卷繞方法的圖示。
在這種薄膜卷繞方法中,采用將上述第九種實施形式的多個卷軸構件50K結合起來的卷軸構件結合體60K(下面,簡稱為“卷軸構件50K”)。
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卷繞方法本身,與利用上述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的卷繞方法沒有差別,下面,主要說明起因于卷軸構件50K與卷軸構件50A的不同的形狀所起的作用。
此外,圖27、圖29、圖30分別對應于圖22(a)、圖23(a)、圖24(a)。
如圖27所示,在本實施形式中,在將薄膜2在一個卷繞軸部52K卷繞完畢之后,在薄膜2勾掛在一個導向槽53K上的狀態(tài)下,使卷軸構件50K本身滑動之后,使之旋轉(zhuǎn)。借此,在薄膜2跨過凸緣部51K的狀態(tài)下,與其導向緣54K接觸。
如圖28所示,當使卷軸構件50K進一步旋轉(zhuǎn)時,薄膜2與導向緣54K接觸的點2c向第一卡止槽57K1的方向移動,另一方面,從薄膜2的卷打開的部分2d向第二卡止槽57K2方向移動。
然后,如圖29所示,在薄膜2碰到第二卡止槽57K2的底,并且落入到第一卡止槽57K1的狀態(tài)下,被勾掛到兩個凸緣部51K的邊緣部分上。
然后,如圖30所示,薄膜2在第一、第二卡止槽57K1、57X2之間一面保持緊張狀態(tài),一面被卷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K上。
進而,對本發(fā)明的薄膜的卷繞方法的其它實施形式進行說明。
例如,在本發(fā)明中,利用第一~第十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50L中的任何一種牽引纏繞薄膜時,從保護薄膜不被彎折的觀點出發(fā),在卷繞薄膜完畢的卷繞軸部52與下一個將要卷繞薄膜的卷繞軸部52之間,加裝至少一個不進行卷繞薄膜的卷繞軸部52,即,可以跳過一個卷繞軸部52卷繞薄膜2。
根據(jù)這種結構,位于從卷繞完薄膜2的卷繞軸部52拉出用的凸緣部51與把薄膜2卷繞到將要卷繞的卷繞軸部52上用的凸緣部51之間的薄膜2,與把薄膜卷繞到所有的卷繞軸部52上的情況相比,能夠以平緩的角度進行牽引纏繞。
其中,這種方法優(yōu)選地適用于上述第六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F。
在這種情況下,在與凸緣部51F的導向槽53F內(nèi)的曲面部分接觸的狀態(tài)下牽引纏繞薄膜2,在隔開一個卷繞軸部52F落入到位于相鄰的另一個凸緣部51F的導向槽53F內(nèi)的卡止槽57F內(nèi)之后,卷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F上。
這樣,通過對將多個卷軸構件50F結合的卷軸構件結合體60F采用上述的所謂跳過一個的薄膜卷繞方法,如圖26所示,獲得薄膜2以平緩的角度牽引纏繞的薄膜收容體70B。
另一方面,作為另外的實施形式的薄膜卷繞方法,同樣地,從不彎折薄膜順滑地牽引纏繞的觀點出發(fā),可以利用在送出側(cè)與接受側(cè)的各卷繞軸部之間可以追加牽引纏繞用的間隔件的卷軸構件進行卷繞。
在這種情況下,從使重量平衡均勻化的觀點出發(fā),例如,優(yōu)選地采用如圖12(a)所示的第十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L。
此外,在采用這種卷軸構件50L的情況下,牽引纏繞薄膜的時刻,即,使卷繞軸部52L滑動的時刻,有必要每次錯開90度。
此外,作為另外的實施形式的薄膜卷繞方法,在上述多級卷繞系統(tǒng)中采用圖1所示的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的情況下,在將粘結薄膜2在第一卷繞軸部52A1上卷繞完畢的階段,在送出側(cè)的剝離薄膜2a的卷繞部分2b剛剛到達第二凸緣部51A2的導向緣54A處時,可以使卷軸構件50A的旋轉(zhuǎn)停止。
在這種情況下,在使卷軸構件50A的旋轉(zhuǎn)停止后,一面將卷軸構件50A向軸向方向移動,一面將剝離薄膜2a勾掛在第二凸緣51A2的導向緣54A上。以后的處理和上述實施形式一樣。
此外,在上述多級卷繞系統(tǒng)1中,采用圖3、圖4(a)(b)或圖6(a)(b)所示的第二、三、五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B、50C或50E中的任何一種的情況下,與采用第一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A的情況相比,各導向槽53B、53C、53E的形狀、大小不同。
因此,在采用這些第二、三、五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B、50C、50E的情況下,有必要改變使卷軸構件50的旋轉(zhuǎn)停止的時刻。但在其它方面,例如,在將粘結薄膜2在第一卷繞軸部52上卷繞完畢的階段,使剝離薄膜2a通過第二凸緣部51的導向槽53、移到第二卷繞軸部52上之后,一面用其導向緣54勾掛一面卷繞這一點上,或者一面將剝離薄膜2a勾掛到第二凸緣部51的導向緣54上一面移到第二卷繞軸部52上之后進行卷繞這一點上,與上述實施形式一樣。
進而,在上述多級卷繞系統(tǒng)1中采用圖5(a)(b)所示的第四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D的情況下,由于伴隨著各凸緣部51D的旋轉(zhuǎn),在其外周緣部分使剝離薄膜2a滑動之后,能夠勾掛在配合突出部56D的導向緣54D上,所以,與上述實施形式相比,可以擴大使卷軸構件50D的旋轉(zhuǎn)停止的時刻的幅度。
此外,在本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在各凸緣部51D的配合突出部56D的周邊使剝離薄膜2a通過、勾掛在其導向緣54D這一點上,與上述實施形式相同。
此外,作為其它實施形式的薄膜的卷繞方法,在沿軸向方向移動卷軸構件50時,可以使卷軸構件50在比卷繞時的速度慢的狀態(tài)下持續(xù)旋轉(zhuǎn)。
在這種情況下,卷軸構件50的旋轉(zhuǎn)速度,考慮到使剝離薄膜通過各凸緣部51的導向槽53這一點,以及將剝離薄膜2a勾掛到各凸緣部51的導向緣54上這一點來決定。
此外,作為其它實施形式的薄膜卷繞方法,在采用圖9(a)(b)或圖10所示的第七、第八種實施形式的卷軸構件50G、50H的任何一種的情況下,在一個卷繞軸部52上卷繞完畢之后,通過一面使該薄膜沿著凸緣部51的導向緣54上、一面落入卡止槽57,能夠?qū)⑵涔潭ǖ骄砝@軸部52附近。
這里,在第七種實施形式,薄膜伴隨著卷軸構件50G的旋轉(zhuǎn),通過利用防脫落部57G3堵塞將運動約束在卡止孔57G2內(nèi),在二面改變卡止孔57G2內(nèi)的姿勢一面拉緊與卡止孔57G2邊緣部分的對接狀態(tài),在卷繞軸部52G上卷繞。
此外,在第八種實施形式的情況下,薄膜伴隨著卷軸構件50H的旋轉(zhuǎn),通過用卡止槽57H的底部部分夾持固定,以該固定的部分作為起點,一面保持緊張狀態(tài)一面卷繞到卷繞軸部52H上。
此外,在本發(fā)明中,這種卷軸構件50G、50H的卡止槽57G、57H,以及前述卷軸構件50F、50K的卡止槽57F、57K,除在將薄膜卷繞成多級時用作自動地固定到凸緣部51上之外,這些卡止槽57只自動地進行卷繞薄膜的工序,在用手動進行牽引纏繞薄膜的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用于將薄膜固定到凸緣部51上。
不過,在用手動牽引纏繞薄膜時,設置在凸緣部51上的導向槽53,無需自動地使薄膜通過的固有的功能,例如在操作者將薄膜的尖端粘貼到卷繞軸部52上的場合,以及,在將薄膜插入到卡止槽57的場合等,只需有作業(yè)孔既可,不設導向槽53只有卡止槽57就足夠了。
從而,在本發(fā)明中,卡止槽57在使薄膜通過凸緣部51的在廣義上具有共同點的范圍內(nèi),包含在導向槽53的概念內(nèi)。例如,對于卷軸構件50F、50G、50H,可以不設置導向槽53,作為“導向槽”只設置卡止槽57,對于卷軸構件50K,可以作為“導向槽”設置包含導向槽53的形狀的卡止槽57。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形式,在將粘結薄膜卷繞到卷軸構件50的一個卷繞軸部52上后,在使卷軸構件50的旋轉(zhuǎn)停止(或減速)之后,使卷軸構件50向軸向方向移動,所以,可以用下一個卷繞軸部52順滑地開始薄膜的卷繞,所以,對于長的薄膜,能夠以抑制粘結劑從薄膜內(nèi)溢出的直徑卷繞成多級狀。
在實施這種本實施形式的薄膜的卷繞方法時,通過采用第一~第十種實施形式所示的卷軸構件50,可以更有效地將加長的薄膜卷繞成多級狀。
例如,根據(jù)第一~第三、第五~第十種實施形式,由于在各凸緣部51上設置導向槽53,所以,在用一個卷繞軸部52結束薄膜的卷繞的階段,通過薄膜穿過導向槽53,可以使薄膜順滑地移動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上。
特別是,對于第一~第三、第五種實施形式,通過用導向槽53的邊緣(導向緣)勾掛薄膜,此外對于第六~第九種實施形式,通過用卡止槽57一面固定一面勾掛薄膜,可以不松弛地將薄膜卷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上。
進而,對于在各凸緣部51上設置導向槽53這一點而言,具有能夠以不從各凸緣部51的外周部分溢出地方式卷繞薄膜的優(yōu)點,以及,如第二、三、五、九種實施形式所述,通過將導向槽延伸到卷繞軸部52的附近,并且,如第七、八種實施形式所述,通過將卡止槽延伸到卷繞軸部的附近,具有可以縮短從一個卷繞軸部52牽引纏繞到下一個卷繞軸部52上所需的薄膜(剝離薄膜)的長度的優(yōu)點。
此外,根據(jù)第四種實施形式,由于在各凸緣部51上設置配合突出部56,所以,不僅具有能夠?qū)⒈∧囊粋€卷繞軸部52上順滑地向下一個卷繞軸部52上移動的優(yōu)點,以及,具有能夠用配合突出部56勾掛薄膜的優(yōu)點,而且還有可以很寬地設定進行這些動作的定時幅度的優(yōu)點。
進而,根據(jù)第二~第九種實施形式,由于將各卷軸構件50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所以,能夠根據(jù)薄膜加長的程度,通過使卷軸構件50的結合數(shù)目增減適當?shù)嘏c之相對應。
進而,根據(jù)第一~第九種實施形式,由于將各導向槽53或各配合突出部56在凸緣部51的圓周上配置在同一個位置上,所以,在使薄膜沿軸向方向移動、勾掛薄膜時,可以在各凸緣部51之間以相同的定時進行。
此外,根據(jù)第六種實施形式,由于將凸緣部51的厚度加厚相當?shù)某潭?、將導向?3內(nèi)的薄膜通過的部分制成曲面狀,所以,在牽引纏繞薄膜時,可以防止該薄膜的彎折。
特別是,對于這種卷軸構件50,通過使用所謂跳過一個的薄膜卷繞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薄膜的彎折。
進而,根據(jù)第六~第九種實施形式,在導向槽53的導向緣54上設置卡止槽57,可以自動地使薄膜固定到凸緣部51上,所以,在牽引纏繞薄膜時,可以防止薄膜的松弛。
特別是,如第九種實施形式所示,不僅將向卷繞軸部52上卷繞的部分的薄膜固定,而且,能夠?qū)⑹挂呀?jīng)卷繞的外側(cè)部分的薄膜固定,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薄膜的松弛。
不過,在第一~第五種實施形式中,通過將薄膜原封不動地勾掛到導向槽53的拐角部或底部上的狀態(tài)下卷繞到卷繞軸部52上,可以防止薄膜的松弛,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持續(xù)地在薄膜上施加一定程度大小的張力以便薄膜不從導向槽53的勾掛部分運動,另一方面,在第六~第九種實施形式的情況下,如果用卡止槽57將薄膜一旦固定的話,由于以后可以將賦予薄膜的張力變成所需的最小的大小,所以,具有可以適合于薄的薄膜的卷繞的優(yōu)點。
進而,根據(jù)第八~九種實施形式,由于使凸緣部51本身的重心位于卷繞軸部52上,所以,相對于在結構中包含這種凸緣部51的卷軸構件50而言,能夠以均勻的轉(zhuǎn)矩使之旋轉(zhuǎn),從而可以一面給予薄膜以所需的最小的張力一面均勻地進行卷繞。
此外,這種在卷軸構件50上卷繞有薄膜的薄膜收容體70,由于其整體的重心位于卷繞軸部52上,具有穩(wěn)定性,所以,對于出廠時的交貨形式,可以使之具有各種各樣的寬度。
進而,根據(jù)第十種實施形式,通過使卷軸構件50L的重量平衡均勻化,總是能夠以均勻的轉(zhuǎn)矩卷繞長的薄膜的同時,通過將薄膜一面引導成螺旋狀一面順滑地牽引纏繞,可以不產(chǎn)生折疊地卷繞長的薄膜,從而,可以向用戶提供沒有折痕(沒有舍棄的部分)地收容薄膜的薄膜收容體70C。
特別是,在這種實施形式的情況下,通過按照從重量平衡的觀點出發(fā)決定的單位結構數(shù)n增加卷繞軸部52L及凸緣部51L的數(shù)量,在保持重量平衡均勻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增大卷繞成多級的薄膜的長度。
例如,利用卷軸構件50L能夠卷繞的薄膜的長度,在一個卷繞軸部52上卷繞了50米薄膜的情況下,將單位結構數(shù)n(=4)乘以整數(shù)倍N,成為200×N米(“×”表示乘號)。
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根據(jù)的本發(fā)明,為了適合于粘結薄膜的加長,以粘結劑不溢出的直徑將粘結薄膜卷繞成多級狀,此外,可以獲得能夠適用于它的卷軸構件。
權利要求
1.一種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在該卷繞軸部上以多個排列配置的狀態(tài)設置的凸緣部,在該凸緣部上,設置使薄膜通過相互鄰接的卷繞軸部用的導向槽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軸構件,在前述導向槽部上形成可以與薄膜配合的配合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軸構件,在前述導向槽部上形成可以卡止薄膜的卡止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軸構件,各導向槽部配置在與另外的導向槽部相互對置的位置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軸構件,前述凸緣部的外徑,根據(jù)由于將薄膜卷繞到前述卷繞軸部上在所述薄膜上產(chǎn)生的應力的數(shù)值決定。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軸構件,前述卷繞軸部可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
7.一種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多個排列配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狀態(tài)設置的、具有外周部分能夠與薄膜配合的配合突出部的凸緣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卷軸構件,各配合突出部配置與其它的配合突出部相互的對置的位置上。
9.一種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一個具有外周部分能夠與薄膜配合的配合突出部的凸緣部,前述卷繞軸部能夠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
10.一種卷軸構件,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一個具有使前述薄膜通過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前述卷繞軸部能夠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卷軸構件,在前述導向槽部上形成能夠與薄膜配合的配合部。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卷軸構件,在前述導向槽部上形成能夠卡止薄膜的卡止部。
13.一種卷軸構件結合體,它是將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一個具有使前述薄膜通過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并且前述卷繞軸部能夠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的多個卷軸構件結合起來構成的。
14.一種薄膜收容體,它包括將多個備有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以及設置在該卷繞軸部上的一個具有使前述薄膜通過用的導向槽部的的凸緣部,并且,前述卷繞軸部能夠沿軸向方向相互結合地構成的卷軸構件結合起來構成的卷軸構件結合體,所述薄膜收容體通過在前述卷軸構件結合體的前述卷繞軸部上卷繞一連串的薄膜構成。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在卷繞有前述薄膜的卷繞軸部之間,安裝不卷繞薄膜的卷繞軸部。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前述薄膜是絕緣性粘結薄膜。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前述薄膜是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
18.一種卷軸構件,具有在同一個軸上以規(guī)定的間隔排列配置多個的卷繞軸部,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凸緣部,在各凸緣部上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形成的導向槽部,以其相位相互錯開相當于前述中心角的量的方式排列配置。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卷軸構件,在各卷繞軸部之間設置引導薄膜用的間隔軸部。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卷軸構件,在相互鄰接的導向槽部、在對置的導向緣上,以規(guī)定的角度施加引導薄膜用的倒角。
21.一種薄膜收容體,配備有具有在同一個軸上以規(guī)定的間隔排列配置多個的卷繞軸部,和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凸緣部,在各凸緣部上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形成的導向槽部,以其相位相互錯開相當于前述中心角的量的方式排列配置的卷軸構件,所述薄膜收容體通過在前述卷軸構件上卷繞一連串的薄膜構成。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前述薄膜是絕緣性粘結薄膜。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前述薄膜是各向異性導電性粘結薄膜。
24.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薄膜收容體,前述薄膜是在剝離薄膜上疊層粘結劑形成的薄膜,在需要相對于前述凸緣部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牽引纏繞的部分,前述剝離薄膜露出。
25.一種薄膜卷繞方法,在將從送出側(cè)拉出的一連串的薄膜成多級狀卷繞到卷繞軸上的薄膜卷繞方法中,通過以規(guī)定的速度使前述卷繞軸旋轉(zhuǎn),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一部分上之后,在使前述卷繞軸的旋轉(zhuǎn)停止或減速的同時,通過使前述卷繞軸相對于進給側(cè)相對地沿軸向方向移動,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另外一部分上。
26.一種薄膜卷繞方法,在將從送出側(cè)拉出的一連串的薄膜卷繞到卷繞軸中被凸緣隔開的前述卷繞軸的每一個部分上的薄膜卷繞方法中,通過以規(guī)定的速度使前述卷繞軸旋轉(zhuǎn),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一部分上之后,在使前述卷繞軸的旋轉(zhuǎn)停止或減速的同時,通過使前述卷繞軸相對于進給側(cè)相對地沿軸向方向移動,在所述薄膜通過前述凸緣之后,將所述薄膜的規(guī)定部分卷繞到前述卷繞軸的另外一部分上。
27.一種薄膜卷繞方法,在利用配備卷繞軸部,以及,以多個排列配置在該卷繞軸部的狀態(tài)下設置的、使薄膜通過相互鄰接的卷繞軸部用的導向槽部的凸緣部的卷軸構件卷繞一連串的薄膜的方法中,在一個卷繞軸部將薄膜卷繞完畢之后,隔至少一個不使用的卷繞軸部將薄膜卷繞到其次的卷繞軸部上。
28.一種薄膜卷繞方法,在利用備有以規(guī)定的間隔在同一個軸上排列配置的多個卷繞軸部,以及,以設置在各卷繞軸部的兩個端部上的以規(guī)定的中心角切口形成的導向槽部相位錯開相當于該中心角的方式排列配置的凸緣部的卷軸構件卷繞一連串的薄膜的方法中,令使前述卷繞軸部沿軸向方向移動的時刻錯開相當于前述導向槽部的中心角的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了適應于粘結薄膜的加長化,提供一種以粘結劑不會溢出的直徑將粘結薄膜卷繞成多級狀的方法以及適用于這種方法的卷軸構件。本發(fā)明的卷軸構件(50A)包括能夠卷繞規(guī)定的薄膜的卷繞軸部(52A),以及,以在卷繞軸部(52A)上排列配置多個的狀態(tài)設置的凸緣部(51A),所述凸緣部(51A)具有薄膜相對于該凸緣部(51A)從一側(cè)的卷繞軸部(52A)通向另一側(cè)的卷繞軸部(52A)用的導向槽部(53A)。
文檔編號B65H75/18GK1491176SQ02805049
公開日2004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2月16日
發(fā)明者新井晃司, 伊藤雅彥, 彥 申請人:索尼化學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