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輸線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線機構,尤其是一種自動繞線機的輸線機構,屬于縫制設備技術領域。
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以在剪線之后,自動將后續備用紗輸送到繞線機構中,從而使繞線工作得以繼續進行的自動輸線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輸線機構工作時,首先將備用紗線按順序先后穿過夾線器上的夾線板和送線桿端的過線孔,再由Y形輸線管的一個上端口穿入,從其下端口引出,送到繞線機構中。當繞線機構繞制線圈時,夾線器中的松線桿在松線驅動裝置的作用下,頂開夾線板,使夾線板暫時失去夾線作用,備用紗得以順利從線綻上拉出,在繞線機構上繞成線圈,由于此時夾線板、送線桿端頭的過線孔、以及Y形輸線管的穿線上端口基本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因此備用紗少有彎折,過線順暢,長度沒有余量儲備。當繞好之后,需要剪線時,夾線器中的松線桿復位,夾線板夾緊備用紗線,接著送線桿在送線驅動裝置的作用下動作,其端頭的過線孔位置變化,使經過此處的備用紗線改變方向,形成V字形,儲存一定長度的備用紗,夾線器至繞線機構的備用紗線均處于繃緊狀態,便于剪線。剪線完畢,繞好的線圈脫離繞線機構后,送線桿復位,釋放出儲存長度,接著,壓縮空氣閥打開,壓縮空氣將釋放出的備用紗線吹送到繞線機構中,使其可以開始下一線圈的自動繞制。
由此可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只要合理控制其各組成部分的動作順序,便可巧妙解決剪線之后線長不夠,不能自動輸送到繞線機構中,無法繼續繞制的問題。可以說,本實用新型不僅獨創了送線桿伸縮送線、壓縮空氣吹氣輸線的機構,而且將夾線、送線、輸線機構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整個自動輸線機構可以實現手工難以完成的動作,有了本實用新型之后,備用紗的自動繞制才真正具有實際意義。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
圖1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將
圖1實施例應用于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1和圖2所示的自動輸線機構主要由夾線器4、送線器3、Y形輸線管2、過線張力傳感器5組成。夾線器4由夾線座4-6、套在夾線座中心柱上的前后夾線板4-1和4-2、壓持夾線板4-1的寶塔簧4-5、穿在夾線座4-6中心的送線桿4-3構成,其中松線桿4-3的一端頂在前夾線板4-1上,另一端與松線驅動氣缸4-4銜接。送線器3中送線桿3-1的前端制有過線孔,另一端與送線驅動氣缸3-2的柱塞軸固連。Y形輸線管2的非穿線上端口2-1經閥門通壓縮空氣源(圖中未示出)。夾線器座4-6、送線驅動氣缸3-2的缸體和Y形輸線管2均固定在支架上。夾線器4的前夾線板4-1、送線桿3-1在送線位置時的過線孔、以及Y形輸線管2的穿線上端口2-2位于同一垂直平面。過線張力傳感器5固定在夾線器4一側,其中裝有微動開關,該微動開關與安裝在過線張力傳感器5上的挑線簧6銜接,其作用是當沒有紗線通過或紗線失去張力(例如斷線)時,因挑線簧6彈回而斷開微動開關,進而控制自動停機。
圖3所示的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工作前,首先將備用紗從線架7上引出,按挑線簧6、夾線器4、送線器3、Y型過線管2的先后順序穿引,再通過剪線機構,落入旋轉繞線頭16和伸縮繞線頭18之間。接著,啟動機器,旋轉繞線頭16在驅動電機11的帶動下旋轉,當伸縮繞線頭18在伸縮驅動氣缸15的帶動下,錐面端頭與旋轉繞線頭16的錐面端頭抵合時,備用紗的線頭被夾住,伸縮繞線頭18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隨旋轉繞線頭16轉動,從而將被備用紗繞在兩繞線頭錐面形成的V形槽中。此時,夾線器4中的松線桿4-3在松線驅動氣缸4-4的作用下,頂開前夾線板4-1,使夾線板暫時失去夾線作用,備用紗得以順利從線架7上拉出。由于夾線板4、送線桿3-1端頭的過線孔、以及Y形輸線管2的穿線上端口2-1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因而在此狀態下的備用紗少有彎折,過線順暢,長度沒有余量儲備。
當繞線圈數或繞線時間到達設定值,需要剪線時,夾線器4中的松線桿4-1復位,夾線板4-1和4-2夾緊備用紗線,接著送線桿3-1在送線驅動氣缸3-2的作用下動作,其端頭的過線孔位置變化,使經過此處的備用紗線改變方向,形成V字形(虛線所示位置),儲存一定的長度,夾線器4至繞線頭的備用紗線均處于繃緊狀態。而后,驅動電機11停轉,剪線驅動氣缸14動作,通過推拉桿23回拉動刀21,在動、定刀的共同作用下,將備用紗剪斷。剪線完畢后,伸縮繞線頭18離開旋轉繞線頭16,繞好的線圈自行落下,送線桿3-1復位,釋放出儲存長度。接著,壓縮空氣閥打開,壓縮空氣從Y形輸線管2的非穿線上端口2-1吹入,將釋放出的備用紗線從穿線上端口2-2吹送到Y形輸線管2的下端口2-3,進入繞線機構中,使其可以開始下一線圈的自動繞制。
可以說,自動輸線機構的成功,解決了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的關鍵難題,為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的誕生掃平了障礙。
實驗證明,本實施例的自動輸線機構能夠可靠實現剪線后后續備用紗的自動輸送,從而保證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連續自動化繞制備用紗線圈,其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繞制質量穩定,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輸線機構,包括夾線器(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送線桿(3-1)和Y形輸線管(2),所述夾線器(4)中的松線桿(4-3)與松線驅動裝置(4-4)銜接,所述送線桿(3-1)的一端制有過線孔,另一端與送線驅動裝置(3-2)連接,所述Y形輸線管(2)非穿線上端口(2-1)經閥門通壓縮空氣源,所述夾線器(4)的基座(4-6)、送線驅動裝置(3-2)和Y形輸線管(2)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夾線器(4)的夾線板(4-1)、送線桿(3-1)在送線位置時其端頭的過線孔、以及Y形輸線管(2)的穿線上端口(2-2)基本位于同一垂直平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線驅動裝置和送線驅動裝置分別為松線驅動氣缸(4-4)和送線驅動氣缸(3-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線器(4)由夾線座(4-6)、套在夾線座中心柱上的前后夾線板(4-1和4-2)、壓持夾線板(4-1)的寶塔簧(4-5)、穿在夾線座(4-6)中心的送線桿(4-3)構成,所述松線桿(4-3)的一端頂在前夾線板(4-1)上,另一端與松線驅動氣缸(4-4)銜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輸線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線張力傳感器(5),所述過線張力傳感器(5)固定在夾線器(4)一側,其中裝有微動開關,該微動開關與安裝在過線張力傳感器(5)上的挑線簧(6)銜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輸線機構,包括夾線器,還包括送線桿和Y形輸線管。夾線器中的松線桿與松線驅動裝置銜接,送線桿的一端制有過線孔,另一端與送線驅動裝置連接,Y形輸線管的一上端口經閥門通壓縮空氣源。夾線器的基座、送線驅動裝置和Y形輸線管均固定在支架上,夾線器的夾線板、送線桿在送線位置時其端頭的過線孔、以及Y形輸線管的穿線上端口基本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本實用新型能夠可靠實現剪線后后續備用紗的自動輸送,從而保證全自動備用紗繞線機連續自動化繞制備用紗線圈,使其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繞制質量穩定,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B65H54/02GK2506605SQ0126657
公開日2002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15日
發明者琚立新 申請人:琚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