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殘留液態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用或工業用品,具體講是一種用于回收液體瓶罐使用時沿其瓶罐口流下的殘液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個與液體瓶罐的底部相連的回收器殼體,殼體圍成類似于盆槽狀的凹腔,其內設置有由筋條狀構件構成的迂回狀通路,殼體與液體瓶罐之間設有供液體瓶罐上的殘留液態物質流入其凹腔內的入口,上述迂回狀通路與所述的殘留液態物質入口連通,迂回狀通路的入口處向回收器殼體的凹腔里部區域沿斜坡逐漸向下過渡。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在用于盛裝液態物流的瓶罐等容器的下部裝接一個容器裝置,它可以用來收集液體從瓶口處沿瓶外壁向下流淌的殘液,并且在傾倒容器內物流時由所設置的迂回通路阻止殘留液態物質迅速回流。
最佳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參見
圖1,一個與液體瓶罐10的底部相連的回收器殼體20,殼體20圍成類似于盆槽狀的凹腔,其內設置有由筋條狀構件40構成的迂回狀通路30,殼體20與液體瓶罐10之間設有供液體瓶罐10上的殘留液態物質流入其凹腔內的入口31,上述迂回狀通路30與所述的殘留液態物質入口31連通,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處的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部位較其內部區域要高,就是說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向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里部區域沿斜坡21逐漸向下過渡。
液體瓶罐10與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底部設置的筋條狀構件40相連,所述的筋條狀構件40為非對稱式布置,液體瓶罐10外壁與回收器殼體20的上端敞口之間為分離狀,由此構成殘留液態物質入口31,筋條狀構件40一方面構成迂回狀通路30,另一方面構成液體瓶罐10的支撐構件。回收器殼體20的容腔截面可以是圖2中的方形,也可以是圓形,通常它依液體瓶罐10的底部形狀而定。
所述的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位于液體瓶罐10瓶口11所在位置的下方,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底部自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處向遠離的區域向下斜坡狀過渡,換句話講就是迂回狀通路30自外向里的由高往底逐漸過渡。
由于在液體瓶罐10的下部安裝了可以收集殘液的回收器具,同時由于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底部自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處向遠離的區域向下斜坡21過渡,因此,由瓶口11處自上而下沿瓶體流動的殘液進入回收器殼體20后,難以返回到其入口31處。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液體瓶罐10使用過程中殘留物污染工作臺面或環境的現象發生。
權利要求1.一種殘留液態回收器,其特征在于一個與液體瓶罐(10)的底部相連的回收器殼體(20),殼體(20)圍成類似于盆槽狀的凹腔,其內設置有由筋條狀構件(40)構成的迂回狀通路(30),殼體(20)與液體瓶罐(10)之間設有供液體瓶罐(10)上的殘留液態物質流入其凹腔內的入口(31),上述迂回狀通路(30)與所述的殘留液態物質入口(31)連通,迂回狀通路(30)的入(31)向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里部區域沿斜坡(21)逐漸向下過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留液態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液體瓶罐(10)與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底部設置的筋條狀構件(40)相連,所述的筋條狀構件(40)為非對稱式布置,液體瓶罐(10)外壁與回收器殼體(20)的上端敞口之間為分離狀配合并構成入口(3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留液態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位于液體瓶罐(10)瓶口(11)所在位置的下方,回收器殼體(20)的凹腔底部自迂回狀通路(30)的入口(31)處向遠離的區域沿斜坡(21)逐漸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回收液體瓶罐使用時沿其瓶罐口流下的殘液的裝置,它包括一個與液體瓶罐的底部相連的回收器殼體,殼體圍成類似于盆槽狀的凹腔,其內設置有由筋條狀構件構成的迂回狀通路,殼體與液體瓶罐之間設有供液體瓶罐上的殘留液態物質流入其凹腔內的入口,上述迂回狀通路與所述的殘留液態物質入口連通,迂回狀通路的入口處的回收器殼體的凹腔部位較其內部區域要高。本實用新型便于殘液收集并且由所提供的斜坡狀漸進過渡的迂回狀通路阻止液態物流回流。
文檔編號B67C9/00GK2496848SQ0126018
公開日2002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24日
發明者明江 申請人: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