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瓶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瓶工具,屬于五金工具技術領域。
目前,已有的各種開瓶工具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借助杠桿原理扳開瓶蓋的開瓶扳手,另一類則利用螺旋增力機構起出瓶塞。后一種開瓶工具在起出瓶塞時,需要完成夾持、插入、旋轉等一系列操作動作,因此使用不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起塞開瓶工具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操作動作十分簡捷的開瓶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開瓶器包括鉆頭、螺旋機構,鉆頭固定在螺旋機構前端,此外還包括管狀主體、連桿和撥叉,主體上開有滑槽,螺旋機構安裝在主體內,螺旋機構后端與連桿的一端鉸接,并與主體上的滑槽構成移動副,連桿的另一端與撥叉中部鉸接,撥叉的一端與主體鉸接。
這樣,當將鉆頭對著瓶塞并相對固定時,只要扳轉撥叉的伸出端,在移動副的作用下,螺旋機構便可在前進過程中,帶動鉆頭旋入瓶塞;當向另一方向扳轉撥叉——使撥叉復位時,螺旋機構在退回過程中,帶動鉆頭起出瓶塞。可以看出,借助本實用新型起出瓶塞時,只需扳轉撥叉即可,操作動作十分簡單,使用非常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1中的各主要零部件標記名稱如下2——端蓋 3——木柄 4——撥叉 8——主體 9——壓塊 11——絲桿13——扳桿 14——防護套 15——鉆頭 16——線螺母 17——導桿18——雙線螺桿 20——螺桿套 23——滑桿 24——封蓋 25——連桿本實施例的鉆頭15固定在雙線螺桿18的前端,雙線螺桿18的后端固定在螺桿套20中,雙線螺母16與雙線螺桿18旋合,并與導桿17的前端固連,導桿17的后端與螺桿套20上的導槽成滑配合。管狀主體8的兩側開有軸向滑槽,前后管端分別通過臺肩和封蓋24限位,雙線螺母16、導桿17、雙線螺桿18、螺桿套20組成的螺旋機構安裝在主體8的內管中,后端通過滑桿23與連桿25的一端鉸接,并與主體8上的滑槽構成移動副,連桿25的另一端與撥叉4中部鉸接,撥叉4的一端與主體8鉸接,另一端安裝木柄3。主體8的中部與壓塊9、絲桿11、扳桿13組成的夾持機構連為一體。防護套14固定在主體8的最前端,其內腔形狀與瓶口吻合,這樣更便于開瓶操作,并可避免損壞瓶口。
使用前,先將開瓶器夾持固定在桌臺邊緣等處。開瓶時,將瓶口插入防護套14中,扳轉撥叉4后端的木柄3,主體8內的螺旋機構將在連桿25以及滑槽的作用下,先前行接近瓶塞,當雙線螺母16被主體8前管端的臺肩限位時,雙線螺桿18帶動鉆頭15旋入瓶塞。起出瓶塞的動作過程可以從上述過程類推。總之,只需扳轉拔叉4,即可完成全部起塞開瓶操作,十分方便迅捷。
權利要求1.一種開瓶器,包括鉆頭(15)、螺旋機構,鉆頭(15)固定在螺旋機構前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狀主體(8)、連桿(25)和撥叉(4),主體(8)上開有滑槽,螺旋機構安裝在主體(8)內,螺旋機構后端與連桿(25)的一端鉸接,并與主體(8)上的滑槽構成移動副,連桿(25)的另一端與撥叉(4)中部鉸接,撥叉(4)的一端與主體(8)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主體(8)的兩側開有軸向滑槽,前后管端分別通過臺肩和封蓋(24)限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機構由雙線螺母(16)、導桿(17)、雙線螺桿(18)、螺桿套(20)組成,雙線螺桿(18)的后端固定在螺桿套(20)中,雙線螺母(16)與雙線螺桿(18)旋合,并與導桿(17)的前端固連,導桿(17)的后端與螺桿套(20)上的導槽成滑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8)的中部與壓塊(9)、絲桿(11)、扳桿(13)組成的夾持機構連為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瓶器,其特征在于還含有防護套(14),其內腔形狀與瓶口吻合,固定在主體(8)最前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瓶器,包括鉆頭、螺旋機構,鉆頭固定在螺旋機構前端,此外還包括管狀主體、連桿和撥叉,主體上開有滑槽,螺旋機構安裝在主體內,螺旋機構后端與連桿的一端鉸接,并與主體上的滑槽構成移動副,連桿的另一端與撥叉中部鉸接,撥叉的一端與主體鉸接。借助本實用新型起出瓶塞時,只需扳轉撥叉即可,操作動作十分簡單,使用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B67B7/00GK2478737SQ0123728
公開日2002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1日
發明者吳恒建, 仇德明 申請人:揚州市管道工具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