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尤指一種在自動進紙大于15ppm的高速進紙下,亦能維特最初的分紙功能的分紙裝置。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現今的電子產品如掃描器、傳真機、影印機、印表機……等問世,以提供生活上所需的便利。而以上所述的電子產品在使用時,由于紙張進給速度慢,且一次只能置放一張紙,故損失了冗長的等待時間,因此自動送紙裝置的開發,提供了單紙張分頁及送紙,大大地改善上述電子產品使用的不便。
請參閱
圖1A及
圖1B所示,其是為自動送紙的實施示意圖。一進紙滾輪20其設置于紙匣12的一側,結合一傳動機構11與一帶紙滾輪10相連接,因此進紙滾輪20是與帶紙滾輪10作相同方向的旋轉。且該帶紙滾輪10可于下移至紙匣12時與一紙張13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匣12時與紙張13相分離,故帶紙滾輪10下移時可帶動紙匣12內的紙張13沿帶紙滾輪10滾動的切線方向91移動至進紙滾輪20,達成自動送紙的功效。
而傳統市面上所使用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通常為以下二種機構設計。請參閱圖2所示,進紙滾輪20下方是為一下滾輪30,二者是為適當的接觸,故進紙時由于下滾輪30的阻擋,可使進紙滾輪20只卷帶一紙張13通過此二滾輪,當無進紙時,下滾輪30隨進紙滾輪20轉動,故磨耗較小壽命較長。但由于下滾輪30需要整組的成型滾輪以提供上述的功效,故生產成本相對提高,而摩擦片的成本較為低廉且設計簡單容易控制,已為一般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所采用。
請參閱圖3A所示,進紙滾輪20下方是為一下摩擦片機構40。該下摩擦片機構40其設有一下摩擦片41與進紙滾輪20作適當接觸,以及一彈性機構42結合于一下摩擦片底面43,以提供一垂直滾動切線方向92的彈性力。由于該進紙滾輪20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下摩擦片41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且下摩擦片41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13與紙張13間的摩擦系數,故會使得進紙滾輪20若帶有一張以上的紙張13時,只帶一紙張13通過進紙滾輪20,多出的紙張13因摩擦力而停留于下摩擦片機構40,當送紙完成時,進紙滾輪20因摩擦力較大而能滾取停留于下摩擦片機構40的紙張13,如此而達成分頁進紙的功效。
請參閱圖3B所示,在進紙滾輪20不帶紙的情形下,進紙滾輪20與下摩擦片41會因摩擦而產生同一位置的一圓弧形凹陷損耗44,當圓弧形凹陷損耗44過深時,將會造成卡紙而結束下摩擦片41的壽命。而且高速進紙的情形下,損耗加快,使得下摩擦片41的壽命急速縮短,而無法提供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滿意使用壽命,因此此裝置一般是使用進紙在10ppm以下,以提供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滿意使用壽命。
以上二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在生產成本以及使用壽命的考量下,皆有其不利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去發展一更完善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在高速進紙的情形下可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增長使用壽命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包括有一設置于紙匣的一側、以帶動其內的紙張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移動的進紙滾輪;一側面貼近于進紙滾輪、且使紙張位于摩擦片與進紙滾輪之間的摩擦片;結合于摩擦片的一底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的第一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片的一旁側設有一提供一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第二彈性元件。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結合一傳動機構與一帶紙滾輪相連接。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帶紙滾輪于下移至紙槽時與紙張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槽時與紙張相分離。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與帶紙滾輪作相同方向的旋轉。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與紙張間的摩擦系數。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可在高速進紙的情形下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增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帶紙滾輪可于下移至紙匣與紙張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匣與紙張相分離。故帶紙滾輪下移帶動其內的紙張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移動至進紙滾輪。由于該進紙滾輪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且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與紙張間的摩擦系數,故可使進紙滾輪與摩擦片可達成單紙張分頁的功效。
該第一彈性元件結合于摩擦片一底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貼靠向進紙滾輪。
第二彈性元件,結合于摩擦片一側面,以提供一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
為能對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功效及特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茲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圖式的簡單說明
圖1A是習用分紙裝置帶紙滾輪上移離開紙匣與紙張相分離示意圖。
圖1B是習用分紙裝置帶紙滾輪下移至紙匣與紙張相接觸示意圖。
圖2是習用具有下滾輪的分紙裝置示意圖。
圖3A是習用具有下摩擦片機構的分紙裝置示意圖。
圖3B是習用具有下摩擦片機構的分紙裝置其下摩擦片磨耗示意圖。
圖4A是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較佳實施例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B是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較佳實施例結構組合側視圖。
圖4C是為本實用新型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摩擦片磨耗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摩擦片的一旁側更設有一第二彈性元件,用以提供一相反于進紙滾輪滾動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使得摩擦片的圓弧形凹陷損耗擴大成為一圓弧形平面凹陷損耗,使線磨損成為面磨損,增加摩擦片N倍的壽命,可于高速進紙中提供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滿意使用壽命。
請參閱圖4A及圖4B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可配合于一承載有至少一紙張13的紙匣12,以提供自動分頁送紙功能,該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是包括有一進紙滾輪20、一摩擦片50、一第一彈性元件60以及一第二彈性元件70。
該進紙滾輪20其設置于紙匣12的一側,結合一傳動機構11與一帶紙滾輪10相連接,因此進紙滾輪20是與帶紙滾輪10作同相旋轉。且該帶紙滾輪10可于下移至紙匣12時與紙張13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匣12時與紙張13相分離。故帶紙滾輪10下移帶動其內的紙張13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91移動至進紙滾輪20。
該摩擦片50,其一側面貼近于進紙滾輪20,且使紙張13位于摩擦片50與進紙滾輪20之間。由于該進紙滾輪20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摩擦片50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且摩擦片50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13與紙張13間的摩擦系數,故會使得進紙滾輪20若帶有一張以上的紙張13時,只帶一紙張13通過進紙滾輪20,多出的紙張13因摩擦力而停留于摩擦片50,當送紙完成時,進紙滾輪20因摩擦力較大而能滾取停留于摩擦片50的紙張13,如此可使進紙滾輪20與摩擦片50達成單紙張分頁的功效。
該第一彈性元件60結合于摩擦片50一底面512,以提供一垂直滾動切線方向92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50貼靠向進紙滾輪20。
第二彈性元件70結合于摩擦片50一側面521,以提供一相反于滾動切線方向93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50移向相反于滾動切線方向93。
于本實用新型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較佳實施例中,摩擦片50是位于一摩擦承載座52上,該摩擦承載座52為一L形,設一側面521與第二彈性元件70相結合。摩擦承載座52是置于一摩擦承載滑動座51上,該摩擦承載滑動座51是設有一凹槽511的凹型結構,其底面512與第一彈性元件60相結合。
由于帶紙滾輪11滾動時,使得摩擦片50受到外拉的彈力,且第一彈性元件60上頂使得摩擦片50與進紙滾輪20相接觸,由于進紙滾輪20、摩擦片50與紙張13間的摩擦力差異,而產生分紙的功效。當進紙滾輪20不帶紙的狀態時,摩擦片50與進紙滾輪20相接觸,摩擦承載座52會隨摩擦承載滑動座51的凹槽511而滑動移位,再以第二彈性元件70提供相反于切線方向93的彈性力而回至起始位置,因此可產生一圓弧形平面凹陷損耗53,請參閱圖四C,可增加使用的壽命。
該第二彈性元件70可為推力亦可為拉力,裝設的位置可在本較佳實施例的另一側,因此第二彈性元件70能提供水平送紙方向的力量,均是克服習用技術的缺點的改善之道。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包括有一設置于紙匣的一側、以帶動其內的紙張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移動的進紙滾輪;一側面貼近于進紙滾輪、且使紙張位于摩擦片與進紙滾輪之間的摩擦片;結合于摩擦片的一底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的第一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片的一旁側設有一提供一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第二彈性元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結合一傳動機構與一帶紙滾輪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帶紙滾輪于下移至紙槽時與紙張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槽時與紙張相分離。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與帶紙滾輪作相同方向的旋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與紙張間的摩擦系數。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包括一設置于紙匣的一側、以帶動其內的紙張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移動的進紙滾輪;一側面貼近于進紙滾輪、且使紙張位于摩擦片與進紙滾輪之間的摩擦片;結合于摩擦片的一底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的第一彈性元件;該摩擦片的一旁側設有一提供一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第二彈性元件。本實用新型可在高速進紙的情形下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增長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5H3/06GK2450183SQ0026313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日
發明者黃志文 申請人:力捷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