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屬無人機航模應用和電子電力及遙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實現導引繩施放方法有飛彈弩弓發射法、飛艇施放法、有人直升機、大型無人直升機施放法等,但都存在效率不高、可靠性差、不實用、安全隱患等各種問題。人工施放不但效率低,地面賠付高更是頭痛問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雙人動力傘放線法,效率高、性價比好,但雙人動力傘需要起降跑道場地、要求跑道長不少于80米、且跑道周邊無障礙物,這條件在山區常常很難滿足。另外動力傘是有人飛行器,基于安全考慮近一年來多旋翼施放導引繩大有取而代之之勢。
[0003]目前的多旋翼放線與動力傘帶線盤飛行放線不同,都是采用飛行器上掛鉤鉤住綁定重物的繩頭,拖帶著置于地面可轉動的線盤上的牽引繩由遙控器操控向目標飛行。這種放線方式其主要缺點有二:其一,要滿足一定導引繩破斷力的繩子就得粗,繩粗則自重就大,加上繩子的回拉力和摩擦力等飛行器就只能短距離飛行;其二,這種飛行方式勢必要求操作人員沿線路跋山涉水,有很多線路是車輛根本無法抵達的,僅目前動力傘施放的一盤2公里導引繩重量就是20多公斤!如果僅按放4公里線路計算,就得地勤、高空及操作員等至少6人一組,效率及性價比極低。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像動力傘一樣高效、又無需特殊起飛場地的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與現期的動力傘和無人機導引繩施放方式相比,其操作更安全高效、無需起降跑道、無需隨線路逐級艱辛跋涉、沿施放線路第一視角可視飛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由多旋翼無人機、飛控防撞識別裝置、GPS接收器和導引繩施放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飛控防撞識別裝置和GPS接收器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上部,導引繩施放裝置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底部,且能拆卸。
[0007]所述導引繩施放裝置由放線架、兩個線盤、電子剎車、速度檢測器、切斷器組成,放線架固定在多旋翼無人機底部,兩個線盤、電子剎車、速度檢測器、切斷器分別固定在放線架上,導引繩繞在與兩個線盤連接的空心管上,線盤的空心管穿過一根固定軸能轉動,且電子剎車控制與線盤聯動的剎車盤即能阻止線盤轉動,導引繩穿過速度檢測器后進入切斷器,導引繩從切斷器中引出。
[0008]所述的多旋翼無人機選用具備大功率大載荷長留空的多旋翼無人機,為現有結構,直接購買得到;飛控防撞識別裝置、GPS接收器均為現有結構,直接購買得到。
[0009]本實用新型的多旋翼無人機定點坐標輸入后,多旋翼無人機能夠快速飛行至初始施放點,由人工投放導引繩頭后自主沿輸入點飛行,并可以人工微調干預導引繩入位的操作方式。
[0010]根據速度檢測器測試導引繩的施放與無人機飛行速度的比較,自動控制電子剎車保持導引繩施放與無人機飛行速度同步。
[0011]當多旋翼無人機檢測程序檢測到在沒有制動作用情況下導引繩卻無法施放或遭遇特殊情況及惡劣氣象環境、電池電量不足時,可以同時操作電子剎車和切斷器切斷導引繩以確保飛行器的安全。
[0012]飛控防撞識別裝置具有尾繩識別功能,當導引繩完全施放完成后能快速返回起飛場地。無人機具有圖像回傳系統,能夠在飛抵初始目標后根據圖像精確微調投擲牽引繩頭到達目標位置。
[0013]通過本實用新型技術實現的旋翼無人機和放線架組合式自主飛行遙控施放導引繩系統,其施放導引繩效率大大提高可與動力傘模式媲美,同時又解決了動力傘尋找起飛場地難及有人飛行的安全性問題。同時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實現的施放導引繩系統,還可解決高海拔及大風地區動力傘無法飛行的難點,使各類盲點、復雜點、多障礙點、高密度點的高效放線成為可能。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引繩施放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多旋翼無人機1、飛控防撞識別裝置2、GPS接收器3和導引繩施放裝置4組成,其特征在于:飛控防撞識別裝置2和GPS接收器3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I上部,導引繩施放裝置4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I底部,且能拆卸;所述導引繩施放裝置4由放線架4一 1、兩個線盤4一2、電子剎車4一3、速度檢測器4一4、切斷器4一5組成,放線架4一 I固定在多旋翼無人機I底部,兩個線盤4一2、電子剎車4一3、速度檢測器4一4、切斷器4 一 5分別固定在放線架4 一 I上,導引繩繞在與兩個線盤連接4 一 2的空心管上,線盤的空心管穿過一根固定軸能轉動,且電子剎車4 一 3控制與線盤聯動的剎車盤即能阻止線盤4 一 2轉動,
[0017]導引繩穿過穿過速度檢測器4一4后進入切斷器4一5,導引繩從切斷器4一5中引出。所述的多旋翼無人機I選用具備大功率大載荷長留空的多旋翼無人機,為現有結構,直接購買得到;飛控防撞識別裝置2、GPS接收器3均為現有結構,直接購買得到。
[0018]本實用新型的多旋翼無人機定點坐標輸入后,多旋翼無人機能夠快速飛行至初始施放點,由人工投放導引繩頭后自主沿輸入點飛行,并可以人工微調干預導引繩入位的操作方式。
[0019]根據速度檢測器測試導引繩的施放與無人機飛行速度的比較,自動控制電子剎車保持導引繩施放與無人機飛行速度同步。
[0020]當多旋翼無人機檢測程序檢測到在沒有制動作用情況下導引繩卻無法施放或遭遇特殊情況及惡劣氣象環境、電池電量不足時,可以同時操作電子剎車和切斷器切斷導引繩以確保飛行器的安全。
[0021]飛控防撞識別裝置具有尾繩識別功能,當導引繩完全施放完成后能快速返回起飛場地。無人機具有圖像回傳系統,能夠在飛抵初始目標后根據圖像精確微調投擲牽引繩頭到達目標位置。
【主權項】
1.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由多旋翼無人機、飛控防撞識別裝置、GPS接收器和導引繩施放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飛控防撞識別裝置和GPS接收器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上部,導引繩施放裝置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底部,且能拆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繩施放裝置由放線架、兩個線盤、電子剎車、速度檢測器、切斷器組成,放線架固定在多旋翼無人機底部,兩個線盤、電子剎車、速度檢測器、切斷器分別固定在放線架上,導引繩繞在與兩個線盤連接的空心管上,線盤的空心管穿過一根固定軸能轉動,且電子剎車控制與線盤聯動的剎車盤即能阻止線盤轉動,導引繩穿過速度檢測器后進入切斷器,導引繩從切斷器中引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旋翼空中施放導引繩系統,由多旋翼無人機、飛控防撞識別裝置、GPS接收器和導引繩施放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飛控防撞識別裝置和GPS接收器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上部,導引繩施放裝置安裝在多旋翼無人機底部,且能拆卸。多旋翼無人機多定點自主飛行;導引繩由多旋翼無人機攜帶飛行施放;施放裝置由放線架、兩個線盤、電子剎車、速度檢測器、切斷器組成;與現期的動力傘和無人機導引繩施放方式相比,其操作更安全高效、無需起降跑道、無需隨線路逐級艱辛跋涉、沿施放線路第一視角可視飛行。
【IPC分類】B64C27/08, B64C39/02
【公開號】CN205311897
【申請號】CN201521053073
【發明人】黃琪炎
【申請人】翼飛智能科技(武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