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屬于氣動彈性試驗技術領域,所述裝置包括腳蹬固定裝置(1)、駕駛盤固定裝置(2)、基礎底座(3)以及支撐桿系(4),其中,腳蹬固定裝置的一端連接所述基礎底座,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夾持端,所述第一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腳蹬的腳蹬連接管,所述支撐桿系的一端連接在基礎底座上,另一端向飛機駕駛盤方向延伸形成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用于套接并固定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的端部,駕駛盤固定裝置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駕駛盤的駕駛盤操縱手柄。通過該裝置可以在飛機地面共振試驗過程中實現全機操縱系統固定,在固定過程中各部件不會產生相對位移,保證共振試驗各操縱面旋轉頻率的測量。
【專利說明】
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氣動彈性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通用型飛機通常采用鋼索傳動的可逆式操縱系統,在進行全機地面共振試驗時,如果不對各個舵面進行固定,則很難測出舵面的旋轉頻率。因此需要對飛機各操縱面在中立位置進行固定,這種支持要求在操縱端進行固定,除了使得駕駛盤和腳蹬在舵面有限外力作用下不能有相對運動外,還應保證整個操縱系統回路的操縱剛度不受影響,同時不損壞飛機的駕駛盤和腳蹬的外觀與結構。現有技術中,通用型飛機全機地面共振試驗通常借助飛機本身自帶的簡易定位機構實現操縱面在中立位置的固定,或者采用螺桿頂死駕駛桿和腳蹬的方式,難以做到穩定的、始終的、無間隙的固定,還有可能破壞駕駛盤以及腳蹬的外觀和結構,同時當試驗過程中舵面受到外力激勵時,容易脫開,固定效果不理想,在此情況下得到的試驗數據誤差也比較大。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用于在飛機地面共振試驗過程中固定操縱系統,起到保持各操縱面在中立位置的作用。
[0004]所述裝置包括腳蹬固定裝置、駕駛盤固定裝置、基礎底座以及支撐桿系,其中,腳蹬固定裝置的一端連接所述基礎底座,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夾持端,所述第一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腳蹬的腳蹬連接管,所述支撐桿系的一端連接在基礎底座上,另一端向飛機駕駛盤方向延伸形成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用于套接并固定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的端部,駕駛盤固定裝置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夾持端,所述第二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駕駛盤的駕駛盤操縱手柄。
[0005]優選的是,所述第一夾持端包括設置在腳蹬固定裝置端部的腳蹬夾塊底座以及可拆卸連接在腳蹬夾塊底座上的腳蹬夾塊耳片,腳蹬夾塊底座與腳蹬夾塊耳片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一柱狀通孔,腳蹬連接管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一柱狀通孔內。
[0006]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腳蹬連接管與所述第一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腳蹬夾塊緩沖墊。
[0007]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腳蹬夾塊緩沖墊為橡膠環狀墊塊。
[0008]優選的是,所述第二夾持端包括設置在駕駛盤固定裝置端部的駕駛盤夾塊底座以及可拆卸連接在駕駛盤夾塊底座上的駕駛盤夾塊耳片,駕駛盤夾塊底座與駕駛盤夾塊耳片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二柱狀通孔,駕駛盤操縱手柄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二柱狀通孔內。
[0009]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駕駛盤操縱手柄與所述第二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駕駛盤夾塊緩沖墊。
[0010]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駕駛盤夾塊緩沖墊為橡膠環狀墊塊。
[0011]優選的是,所述基礎底座包括前梁、后梁以及用于連接前梁及后梁的連接側板,前梁向腳蹬固定裝置的方向延伸形成前向耳片,用于連接所述腳蹬固定裝置,后梁向支撐桿系的方向延伸形成耳片底座,用于連接所述支撐桿系。
[0012]在上述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前梁上還設置有后向耳片,所述支撐桿系在遠離耳片底座的一端設置有轉接耳片,后向耳片與轉接耳片通過斜向拉桿相互連接。
[0013]優選的是,駕駛盤固定裝置的與空心管連接的一端為柱狀結構,空心管的管內壁直徑不小于所述柱狀結構的端面直徑,且所述空心管的側壁上設置有自空心管端面向空心管中部延伸的槽口,當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的柱狀結構端面位于空心管內時,夾持彈簧片夾持所述空心管,并能夠使所述空心管的管內壁壓緊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的柱狀結構端面。
[0014]優選的是,連接側板分別與前梁和后梁連接后,再固定安裝在飛機駕駛艙基礎上,通常選取駕駛員座椅的滑軌作為基礎。
[0015]本發明設計的通用型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可以在飛機地面共振試驗過程中實現全機操縱系統固定,從而使得各操縱面保持在中立位置,在固定過程中各部件不會產生相對位移,同時不會破壞飛機操縱系統的外觀和結構,可以保證共振試驗各操縱面旋轉頻率的測量。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明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的一優選實施例的與設備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操縱系統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腳蹬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駕駛盤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支撐桿系結構示意圖。
[0021]其中,I為腳蹬固定裝置,2為駕駛盤固定裝置,3為基礎底座,4為支撐桿系,5為腳蹬連接管,6為駕駛盤操縱手柄;
[0022]11為腳蹬夾塊底座,12為腳蹬夾塊耳片,13為腳蹬夾塊緩沖墊;
[0023]21為駕駛盤夾塊底座,22為駕駛盤夾塊耳片,23為駕駛盤夾塊緩沖墊;
[0024]31為前梁,32為后梁,33為連接側板,34為前向耳片,35為后向耳片,36為耳片底座;
[0025]41為空心管,42為轉接耳片,43為斜向拉桿,44為夾持彈簧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發明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7]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0028]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9]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用于在飛機地面共振試驗過程中固定操縱系統,起到保持各操縱面在中立位置的作用。
[0030]所述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腳蹬固定裝置1、駕駛盤固定裝置2、基礎底座3以及支撐桿系4,其中,腳蹬固定裝置I的一端連接所述基礎底座3,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夾持端,所述第一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腳蹬的腳蹬連接管5,所述支撐桿系4的一端連接在基礎底座3上,另一端向飛機駕駛盤方向延伸形成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用于套接并固定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端部,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夾持端,所述第二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駕駛盤的駕駛盤操縱手柄6。
[0031]可以理解的是,腳蹬固定裝置I數量為兩個,結構相同,分別固定在兩個腳蹬連接管5上,支撐桿系4的數量為兩個,結構相同,垂向安裝在基礎底座3上,用于連接兩個結構相同的駕駛盤固定裝置2,駕駛盤操縱手柄6包括兩個管狀連接機構,兩個管狀連接機構分別適配安裝在上述兩個駕駛盤固定裝置2上。
[0032]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第一夾持端包括設置在腳蹬固定裝置I端部的腳蹬夾塊底座11以及可拆卸連接在腳蹬夾塊底座11上的腳蹬夾塊耳片12,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一柱狀通孔,腳蹬連接管5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一柱狀通孔內。
[0033]可以理解的是,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均設置有半柱狀結構的凹槽,當通過螺栓等方式將上述兩個組件合并安裝時,兩個半柱狀結構的凹槽相對接,形成柱狀結構的通孔,即第一柱狀通孔。
[0034]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柱狀通孔大小適配于腳蹬連接管5,比如第一柱狀通孔的孔內徑略小于腳蹬連接管5的直徑,這樣,當通過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將腳蹬連接管5夾持在中間時,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對接面將留有一定空隙,此時,通過擰緊螺栓將能使腳蹬固定裝置I有效夾緊腳蹬連接管5。
[0035]本實施例中,所述腳蹬連接管5與所述第一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腳蹬夾塊緩沖墊13,從而既能起到保護腳蹬連接管5的作用,又能增大腳蹬連接管5與所述第一柱狀通孔之間的摩擦,同時,本實施例將腳蹬夾塊緩沖墊設置為橡膠環狀墊塊,其還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對連接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的螺栓起到防松作用,備選實施方式中,該處的螺栓也可以使用自鎖螺栓。
[0036]進一步需要說明的是,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左側腳蹬夾塊緩沖墊連接在左側腳蹬夾塊底座與左側腳蹬夾塊耳片上后,再安裝在左側腳蹬下方的腳蹬連接管上,再與基礎底座3上的前向耳片34相連接,右側腳蹬夾塊底座、右側腳蹬夾塊耳片,右側腳蹬夾塊緩沖墊與左側的連接方式類似。由于腳蹬固定裝置I與腳蹬連接管5通過螺栓組件連接,腳蹬固定裝置I可以沿腳蹬連接管5的軸線方向移動,最佳實施方式中,腳蹬固定裝置I與腳蹬連接管5連接位置為腳踏連接管5的中部。
[0037]繼續參考圖3,腳蹬固定裝置I和基礎底座3的前向耳片34相連接,比如通過螺栓連接,在螺栓擰緊之前可以在連接位置處做微幅調整,螺栓擰緊后不得有任何相對位移,起到固定飛機腳蹬操縱系統的作用,另外需要說明的,本發明提及的耳片結構均為自耳片連接主體向外延伸形成的結構,該結構在遠離耳片連接主體的一端設置有適配與螺栓的螺栓孔或圓孔。
[0038]與第一夾持端結構類似,如圖4所示,所述第二夾持端包括設置在駕駛盤固定裝置2端部的駕駛盤夾塊底座21以及可拆卸連接在駕駛盤夾塊底座21上的駕駛盤夾塊耳片22,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二柱狀通孔,駕駛盤操縱手柄6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二柱狀通孔內。
[0039]可以理解的是,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均設置有半柱狀結構的凹槽,當通過螺栓等方式將上述兩個組件合并安裝時,兩個半柱狀結構的凹槽相對接,形成柱狀結構的通孔,即第二柱狀通孔。
[0040]需要說明的是,第二柱狀通孔大小適配于駕駛盤操縱手柄6,比如第二柱狀通孔的孔內徑略小于駕駛盤操縱手柄6的直徑,這樣,當通過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將駕駛盤操縱手柄6夾持在中間時,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對接面將留有一定空隙,此時,通過擰緊螺栓將能使駕駛盤固定裝置2有效夾緊駕駛盤操縱手柄6。
[0041]本實施例中,所述駕駛盤操縱手柄6與所述第二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駕駛盤夾塊緩沖墊23,從而既能起到保護駕駛盤操縱手柄6的作用,又能增大駕駛盤操縱手柄6與所述第二柱狀通孔之間的摩擦,同時,本實施例將駕駛盤夾塊緩沖墊23設置為橡膠環狀墊塊,其還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對連接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的螺栓起到防松作用,備選實施方式中,該處的螺栓也可以使用自鎖螺栓。
[0042]進一步需要說明的是,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左側駕駛盤夾塊底座,左側駕駛盤夾塊耳片與左側駛盤夾塊緩沖墊配合安裝在駕駛盤左側手柄上,然后將左側駕駛盤夾塊底座的底部插入左側垂向連接空心管中,再用左側夾持彈簧片將其與左側垂向連接空心圓管相固定,右側駕駛盤夾塊底座、右側駕駛盤夾塊耳片、右側駛盤夾塊緩沖墊以及右側夾持彈簧片的安裝與左側類似。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夾塊緩沖墊安裝于駕駛盤夾塊底座21上,再通過夾塊耳片22與駕駛盤手柄相連接,駕駛盤夾塊緩沖墊23使用橡膠材料,保護手柄的外觀和結構在夾持時不受破壞,在螺栓擰緊之前,可以對夾持位置做微幅調整,螺栓擰緊之后,不得有任何相對位移,起到固定飛機駕駛桿裝置在指定位置的作用。
[0043]需要說明的是,左、右側夾持彈簧片結構如圖4所示,在對其進行解釋前,首先有必要對支撐桿系4做進一步說明,如圖5所示,為支撐桿系結構示意圖,其包括空心管41、轉接耳片42、斜向拉桿43以及夾持彈簧片44,其中夾持彈簧片44為單獨一部分,其適配于空心管41。具體的,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與空心管41連接的一端為柱狀結構,空心管41的管內壁直徑不小于所述柱狀結構的端面直徑,且所述空心管41的側壁上設置有自空心管41端面向空心管41中部延伸的槽口,當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的柱狀結構端面位于空心管41內時,夾持彈簧片44夾持所述空心管41,可以結合參考圖5及圖4,并能夠使所述空心管41的管內壁壓緊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柱狀結構端面。
[0044]這樣,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駕駛盤夾塊底座21的下端可以插入垂向連接空心管41的上端開口處,并可以上下移動而調節進入的深度。且夾持彈簧片44可以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將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垂向連接空心管41相連接,使其不發生相對位移。
[0045]本實施例中,通過基礎底座3將上述腳蹬固定裝置I與支撐桿系4相互連接,如圖2所示,所述基礎底座3包括前梁31、后梁32以及用于連接前梁31及后梁32的連接側板33,前梁31向腳蹬固定裝置的方向延伸形成前向耳片34,用于連接所述腳蹬固定裝置1,后梁32向支撐桿系4的方向延伸形成耳片底座36,用于連接所述支撐桿系4。
[0046]在一個備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前梁31上還設置有后向耳片35,所述支撐桿系4在遠離耳片底座36的一端設置有轉接耳片42,后向耳片35與轉接耳片42通過斜向拉桿43相互連接,可結合參考圖5。該設計使得支撐桿系4起到了加強整個裝置垂向、縱向和橫向支撐剛度的作用,防止全機地面共振試驗時,由于激勵舵面而導致的自由間隙增大的情況。
[0047]本實施例中,空心管41的上端與駕駛盤固定裝置2相連接,下端通過螺栓與基礎底座3的耳片底座36相連接,在螺栓未擰緊之前,空心管41可繞下端的連接點轉動,擰緊后不能有任何轉動,起到提供固定裝置在縱向的支撐剛度的作用。
[0048]前向耳片34和后向耳片35安裝在前梁31上,耳片底座36安裝在后梁32上,連接方式為焊接。
[0049]本實施例中,兩端的連接側板33分別與前梁31和后梁32連接后,再固定安裝在飛機駕駛艙基礎上。最佳實施方式為:通常選取駕駛員座椅的滑軌作為基礎。
[0050]本發明設計的通用型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可以在飛機地面共振試驗過程中實現全機操縱系統固定,從而使得各操縱面保持在中立位置,在固定過程中各部件不會產生相對位移,同時不會破壞飛機操縱系統的外觀和結構,可以保證共振試驗各操縱面旋轉頻率的測量。
[0051]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腳蹬固定裝置(I)、駕駛盤固定裝置(2)、基礎底座(3)以及支撐桿系(4),其中,腳蹬固定裝置(I)的一端連接所述基礎底座(3),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夾持端,所述第一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腳蹬的腳蹬連接管(5),所述支撐桿系(4)的一端連接在基礎底座(3)上,另一端向飛機駕駛盤方向延伸形成空心管(41),所述空心管(41)用于套接并固定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端部,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夾持端,所述第二夾持端用于夾持飛機駕駛盤的駕駛盤操縱手柄(6)。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端包括設置在腳蹬固定裝置(I)端部的腳蹬夾塊底座(11)以及可拆卸連接在腳蹬夾塊底座(11)上的腳蹬夾塊耳片(12),腳蹬夾塊底座(11)與腳蹬夾塊耳片(12)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一柱狀通孔,腳蹬連接管(5)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一柱狀通孔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蹬連接管(5)與所述第一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腳蹬夾塊緩沖墊(13)。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腳蹬夾塊緩沖墊(13)為橡膠環狀墊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端包括設置在駕駛盤固定裝置(2)端部的駕駛盤夾塊底座(21)以及可拆卸連接在駕駛盤夾塊底座(21)上的駕駛盤夾塊耳片(22),駕駛盤夾塊底座(21)與駕駛盤夾塊耳片(22)固定連接時,形成第二柱狀通孔,駕駛盤操縱手柄(6)能夠適配安裝在所述第二柱狀通孔內。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駕駛盤操縱手柄(6)與所述第二柱狀通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駕駛盤夾塊緩沖墊(23)。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駕駛盤夾塊緩沖墊(23)為橡膠環狀墊塊。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底座(3)包括前梁(31)、后梁(32)以及用于連接前梁(31)及后梁(32)的連接側板(33),前梁(31)向腳蹬固定裝置(I)的方向延伸形成前向耳片(34),用于連接所述腳蹬固定裝置(I),后梁(32)向支撐桿系(4)的方向延伸形成耳片底座(36),用于連接所述支撐桿系(4)。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上還設置有后向耳片(35),所述支撐桿系(4)在遠離耳片底座(36)的一端設置有轉接耳片(42),后向耳片(35)與轉接耳片(42)通過斜向拉桿(43)相互連接。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操縱系統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與空心管(41)連接的一端為柱狀結構,空心管(41)的管內壁直徑不小于所述柱狀結構的端面直徑,且所述空心管(41)的側壁上設置有自空心管(41)端面向空心管(41)中部延伸的槽口,當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柱狀結構端面位于空心管(41)內時,夾持彈簧片(44)夾持所述空心管(41),并能夠使所述空心管(41)的管內壁壓緊所述駕駛盤固定裝置(2)的柱狀結構端面。
【文檔編號】B64C13/14GK105857580SQ20161032309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6日
【發明人】龔亮, 黃國寧, 陳彥聯, 馬艷峰, 張庚庚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