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飛機載荷試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登機/跳傘門在空中打開關閉過程中要承受一定的氣動載荷,而且氣動載荷隨門體的開啟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是一種變載荷。
目前常用的艙門加載技術有兩種:一是在門體上粘接帆布袋,帆布袋上套銷棒,再通過拉銷棒的方式將載荷施加于門體,此加載方式僅適用于靜載,不能在門體運動時施加;另一種是通過作動筒牽拉(或推壓)門體,由于單個作動筒載荷的施加點較為集中,會引起局部高應力,不能準確模擬氣動載荷的分布情況,而且對于大曲率外形此種加載方式需要多個作動筒配合并行牽拉,其轉換機構復雜,成本高,協調難度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至少一種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艙門為旋轉開啟艙門,該隨動加載試驗裝置包括:
滑槽,其通過緊固件固定在艙門外蒙皮上,滑槽設置有多條且沿飛機航向排列;
配重塊,其放置在滑槽內,每條滑槽內均放有多個配重塊,配重塊之間通過鋼索連接;
連桿,其一端和位于頂端的配重塊相鉸接,另一端和位置固定的懸掛支架相鉸接;
應變片,其設置在艙門外蒙皮上。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艙門的外蒙皮上設置應變片和滑槽,在滑槽內放置多個互相之間通過鋼索連接的配重塊,將位于頂端的配重塊通過連桿和懸掛支架連接;
步驟二,開閉艙門,配重塊隨艙門開閉而在滑槽內滑動,配重塊沿艙門法向的分力隨艙門打開角度的變化不斷變化,實現變載加載,配重塊沿艙門切向的分力通過連桿傳遞給懸掛支架;
步驟三,應變片反饋實際應力數據,判斷實際應力數據是否小于等于許用應力,若是則艙門合格,否則不合格。
本發明提供的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采用重物模擬艙門在打開時受到的迎風載荷,門體運動過程中,重物隨動,垂直于門體方向的法向力也在變化,從而實現變載荷加載的目的,省掉了作動筒、降低了復雜程度,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的正視示意圖;
圖2是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滑槽1,配重塊2,連桿3,鋼索4,懸掛支架5,艙門9。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
需要說明的是: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
本技術:
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適用于對旋轉開啟艙門的連續加載,艙門9為旋轉開啟艙門,如圖1及圖2所示,該隨動加載試驗裝置包括滑槽1、配重塊2、連桿3和應變片,滑槽1通過緊固件固定在艙門9外蒙皮上,滑槽1設置有多條且沿飛機航向排列,配重塊2放置在滑槽1內,每條滑槽1內均放有多個配重塊2,配重塊2之間通過鋼索4連接,配重塊2可在滑槽1內滑動,將配重塊2設計為可沿滑槽1滑動的形式,一是可以保證配重塊2在隨動時與艙門9的運動協調,二是在連桿3斷裂時,配重塊2會從滑槽1的底部自動滑出,避免用于滑槽1的緊固件受剪破壞。
由于艙門9旋轉開閉時,鋼索4和連桿3并不一定總是穿過旋轉軸心,因此配重塊2在滑槽1內會有滑動,連桿3一端和位于頂端的配重塊3相鉸接,該鉸接位置優選在艙門9的主轉軸軸線上,另一端和位置固定的懸掛支架5相鉸接,應變片設置在艙門9外蒙皮上。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方法,如圖1及圖2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艙門9的外蒙皮上設置應變片和滑槽1,在滑槽1內放置多個互相之間通過鋼索4連接的配重塊2,將位于頂端的配重塊2通過連桿3和懸掛支架5連接;
步驟二,開閉艙門9,配重塊2隨艙門9開閉而在滑槽1內滑動,配重塊2沿艙門9法向的分力f2隨艙門9打開角度的變化不斷變化,實現變載加載,配重塊2沿艙門9切向的分力f1通過連桿3傳遞給懸掛支架5,懸掛支架5與試驗臺架連接,位置固定不動,以此實現力的平衡;
步驟三,應變片反饋實際應力數據,判斷實際應力數據是否小于等于許用應力,若是則艙門9合格,否則不合格。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艙門大范圍隨動加載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在某型飛機的登機/跳傘門功能試驗中采用實施此技術,并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