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包括一舟身,固定于所述舟身的一龍頭、一龍尾和一控舵機構,所述控舵機構包括一舵葉、一傳動組件和兩踏板,所述舟身底部形成一第一安裝槽,所述舵葉設置于所述舟身底部,且所述舵葉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一安裝槽連接于所述傳動組件,所述踏板設置于所述舟身底板上且通過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舵葉傳動連接。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具有結構簡單、操作靈活、便捷、通用性強的優點。
【專利說明】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龍舟,尤其針對一種家庭龍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水上龍舟運動,其舵的操作難度較大,必須需要一個專業的舵手來控制龍舟的行駛,限制了水上龍舟運動的開展,本實用新型填補了水上龍舟運動領域的缺陷,使普通家庭也能夠參與到水上龍舟運動中,從而更利于水上龍舟運動的廣泛開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填補家庭用龍舟這個領域的空白,而提供一種腳踏式控舵龍舟,采用腳踏板控制掌舵,具有結構簡單、操作靈活、便捷、通用性強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使家庭等普通老百姓都能夠參與到水上龍舟運動中。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腳踏式控舵龍舟,包括一舟身,固定于所述舟身的一龍頭、一龍尾和一控舵機構,所述控舵機構包括一舵葉、一傳動組件和兩踏板,所述舟身底部形成一第一安裝槽,所述舵葉設置于所述舟身底部,且所述舵葉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一安裝槽連接于所述傳動組件,所述踏板設置于所述舟身底板上且通過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舵葉傳動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兩牽拉繩索、一弓形盤和一旋轉裝置,所述弓形盤的中部與所述旋轉裝置樞接,并通過所述旋轉裝置可轉動地固定于所述舟身;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一端分別固定于所述弓形盤的兩端,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二端分別固定于所述踏板上。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弓形盤包括一直邊和一弧形邊,所述直邊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牽拉繩索固定端,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牽拉繩索固定端;所述直邊的中部形成一舵葉安裝部,所述舵葉安裝部形成向外開口的一第一安裝孔,所述弧形邊的中部形成一第二安裝孔;一緊固件與所述舵葉頂部形成相互配合的螺紋連接結構,所述螺紋連接結構的底部形成與所述第一安裝孔配合的一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所述舵葉通過所述螺紋連接結構固定于所述弓形盤;所述旋轉裝置的第一端樞接于所述第二安裝孔;所述旋轉裝置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舟身。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旋轉裝置包括一軸套、一轉軸、一第一軸承和一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分別固定于所述軸套的兩端,所述轉軸通過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可轉動地插設固定于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的底部與所述舟身緊固連接;所述轉軸的頂端形成外螺紋,一定位螺母形成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外螺紋的底部形成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配合的一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二安裝孔內;所述弓形盤通過所述定位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緊固件之間的轉軸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還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槽外圍的所述舟身底板上,并形成與所述第一安裝槽配合的第二安裝槽;所述舵葉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一安裝槽和所述第二安裝槽連接于弓形盤。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槽和所述第二安裝槽配合形成一漏水孔。
[001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漏水孔遠離所述龍頭一端的兩第一孔壁與所述第一安裝槽的長度方向呈小于90°的夾角。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所述第二安裝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
[0013]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緊固件呈圓餅形且所述緊固件外圍形成防滑紋。
[0014]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0015]踏板通過傳動組件與舵葉傳動連接的結構,實現了家庭龍舟的腳踏式控舵;牽拉繩索、弓形盤和旋轉裝置的連接配合,使得控舵人員通過簡單的踩踏就可實現對舵方向的靈活控制,大幅度降低了孔舵的操作難度,即使是沒有掌舵經驗的一般人員也能夠輕松控舵,利于水上龍舟運動的推廣和廣泛開展。牽拉繩索固定端用于固定牽拉繩索。與第一安裝孔配合的第一限位部實現舵葉與弓形盤在旋轉方向的聯動。套筒的采用防止了龍舟在水上使用時,舟身的內艙會因第一安裝槽進水。漏水孔的采用實現了套筒的快速排水。漏水孔遠離龍頭一端的兩第一孔壁與第一安裝槽的長度方向呈小于90°的夾角增加了龍舟在行駛過程中龍舟底部的水自漏水孔進入套筒的難度。緊固件呈圓餅形且緊固件外圍形成防滑紋,防止了舵葉在安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打滑,使得舵葉與弓形盤的緊固更為省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舟身側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舟身俯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未安裝舵葉的舟身俯視圖;
[0019]圖4為圖3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弓形盤與舵葉及牽拉繩的連接機構俯視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弓形盤與舵葉的連接機構側視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弓形盤結構示意圖;
[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轉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軸套結構示意圖;
[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腳踏式控舵龍舟的轉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7]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腳踏式控舵龍舟,包括一舟身1,固定于舟身I的一龍頭、一龍尾、一控舵機構和一套筒6,控舵機構包括一舵葉2、一傳動組件3和兩踏板4,舟身I底部形成一第一安裝槽11,套筒6固定于第一安裝槽11外圍的舟身I底板上,并形成與第一安裝槽11配合的第二安裝槽;舵葉2設置于舟身I底部,且舵葉2的頂部通過第一安裝槽11和第二安裝槽連接于傳動組件3,踏板4設置于舟身I底板上且通過傳動組件3與舵葉2傳動連接。
[0028]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針對腳踏式控舵5人家庭龍舟,舟身I外觀包括舟身長寬尺寸、坐板三排、鼓、鼓凳和龍頭、龍尾;舟身I尺寸長7米寬I米,鼓和鼓凳擺放置于舟身I尾部。踏板4設置于舟身I底板的兩側。第一安裝槽11設置于尾部中心位置。踏板4通過傳動組件3與舵葉2傳動連接的結構,實現了龍舟的腳踏式控舵,可讓鼓手同時控制掌舵,實現了擊鼓和掌舵只需要一人操作。套筒6的采用防止了龍舟在水上使用時,舟身I的內艙會因第一安裝槽11進水。
[0029]請參閱圖2、圖4,第一安裝槽11和第二安裝槽配合形成一漏水孔12。漏水孔12遠離龍頭一端的兩第一孔壁121與第一安裝槽11的長度方向呈小于90°的夾角,該結構增加了龍舟在行駛過程中龍舟底部的水自漏水孔12進入套筒6的難度。
[0030]請參閱圖1、圖2、圖5-8,傳動組件3包括兩牽拉繩索31、一弓形盤32和一旋轉裝置33,弓形盤32的中部與旋轉裝置33樞接,并通過旋轉裝置33可轉動地固定于舟身I ;牽拉繩索31的第一端分別固定于弓形盤32的兩端,牽拉繩索31的第二端分別固定于踏板4上。舵葉2的頂部通過第一安裝槽11和第二安裝槽連接于弓形盤32。
[0031]牽拉繩索31、弓形盤32和旋轉裝置33的連接配合,使得控舵人員通過簡單的踩踏就可實現對舵方向的靈活控制,大幅度降低了孔舵的操作難度,即使是沒有掌舵經驗的一般人員也能夠輕松控舵,利于水上龍舟運動的推廣和廣泛開展。
[0032]弓形盤32包括一直邊321和一弧形邊322,直邊321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牽拉繩索固定端323,牽拉繩索31的第一端固定于牽拉繩索固定端323 ;直邊321的中部形成一舵葉安裝部324,舵葉安裝部324形成向外開口的一第一安裝孔3241,弧形邊322的中部形成一第二安裝孔3242 緊固件5與舵葉2頂部形成相互配合的螺紋連接結構,螺紋連接結構的底部形成與第一安裝孔3241配合的一第一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配合于第一安裝孔3241內,舵葉2通過螺紋連接結構固定于弓形盤32 ;旋轉裝置33的第一端樞接于第二安裝孔3242 ;旋轉裝置33的第二端固定于舟身I。緊固件5呈圓餅形且緊固件5外圍形成防滑紋。第一安裝孔3241和第一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本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孔3241和第一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矩形。
[0033]緊固件5呈圓餅形且緊固件5外圍形成防滑紋,防止了舵葉2在安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打滑,使得舵葉與弓形盤的緊固更為省力。
[0034]請參閱圖1、圖8-10,旋轉裝置33包括一軸套331、一轉軸332、一第一軸承333和一第二軸承334,第一軸承333和第二軸承334分別固定于軸套331的兩端,轉軸332通過第一軸承333和第二軸承334可轉動地插設固定于軸套331內;軸套331的底部與舟身I緊固連接;轉軸332的頂端形成外螺紋,一定位螺母形成與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外螺紋的底部形成與第二安裝孔3242配合的一第二限位部3321且第二限位部3321配合于第二安裝孔3242內;弓形盤32通過定位螺母固定于第一軸承333和緊固件5之間的轉軸332上。第二安裝孔3242和第二限位部3321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3242和第二限位部3321呈相互配合的矩形。
[0035]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包括一舟身,固定于所述舟身的一龍頭、一龍尾和一控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舵機構包括一舵葉、一傳動組件和兩踏板,所述舟身底部形成一第一安裝槽,所述舵葉設置于所述舟身底部,且所述舵葉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一安裝槽連接于所述傳動組件,所述踏板設置于所述舟身底板上且通過所述傳動組件與所述舵葉傳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兩牽拉繩索、一弓形盤和一旋轉裝置,所述弓形盤的中部與所述旋轉裝置樞接,并通過所述旋轉裝置可轉動地固定于所述舟身;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一端分別固定于所述弓形盤的兩端,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二端分別固定于所述踏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盤包括一直邊和一弧形邊,所述直邊的兩端分別形成一牽拉繩索固定端,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牽拉繩索固定端;所述直邊的中部形成一舵葉安裝部,所述舵葉安裝部形成向外開口的一第一安裝孔,所述弧形邊的中部形成一第二安裝孔;一緊固件與所述舵葉頂部形成相互配合的螺紋連接結構,所述螺紋連接結構的底部形成與所述第一安裝孔配合的一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所述舵葉通過所述螺紋連接結構固定于所述弓形盤;所述旋轉裝置的第一端樞接于所述第二安裝孔;所述旋轉裝置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舟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裝置包括一軸套、一轉軸、一第一軸承和一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分別固定于所述軸套的兩端,所述轉軸通過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可轉動地插設固定于所述軸套內;所述軸套的底部與所述舟身緊固連接;所述轉軸的頂端形成外螺紋,一定位螺母形成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外螺紋的底部形成與所述第二安裝孔配合的一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二安裝孔內;所述弓形盤通過所述定位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緊固件之間的轉軸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裝槽外圍的所述舟身底板上,并形成與所述第一安裝槽配合的第二安裝槽;所述舵葉的頂部通過所述第一安裝槽和所述第二安裝槽連接于弓形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盤和所述旋轉裝置設置于所述套筒內,所述軸套通過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舟身;所述套筒筒壁形成與所述牽拉繩索位置對應的通孔,所述牽拉繩索的第一端通過所述通孔連接于所述弓形盤。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槽和所述第二安裝槽配合形成一漏水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遠離所述龍頭一端的兩第一孔壁與所述第一安裝槽的長度方向呈小于90°的夾角。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一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所述第二安裝孔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呈相互配合的多邊形。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腳踏式控舵家庭龍舟,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呈圓餅形且所述緊固件外圍形成防滑紋。
【文檔編號】B63H16/18GK203714169SQ201420024634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祝培武 申請人:上海培生船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