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錨機。它包括機架,機架上有錨鏈輪、卷筒和電機。其特點是所述機架上還有主軸,所述錨鏈輪和卷筒分別套在主軸的兩端,且錨鏈輪、卷筒與主軸間均呈間隙配合。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主軸間通過減速機構呈傳動配合。所述錨鏈輪與卷筒間的那段主軸上有回轉盤,回轉盤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回轉盤上有正轉齒輪,正轉齒輪上嚙合有反轉齒輪,正轉齒輪與主軸間呈間隙配合,且二者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所述錨鏈輪和卷筒中的一個通過齒輪或齒圈與回轉盤上的反轉齒輪相嚙合,另一個與主軸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采用該起錨機,不但可實現錨鏈輪的上出鏈、卷筒的下出繩,同時還能減小起錨機的體積,降低其安裝作業的難度。
【專利說明】一種起描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船用錨纜機構,具體說是安裝在船舶的甲板上,可供船舶起錨、拋錨、系泊、系纜用的起錨機。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除了自身不帶動力的木船和游樂船以外,大多數船舶的甲板上都需要設置起錨機。起錨機上通常都有用于收放錨鏈的錨鏈輪和用于收放繩索的卷筒,當船舶在江河、大海中需要停止行駛時,就需要利用錨鏈輪將船上的錨放入水底,勾住地床;而當船舶需要靠岸停泊時,就需要利用卷筒將其上的繩索放出,并將放出的繩索纏繞在岸邊的柱狀物體上。
[0003]根據艦船上甲板機械通用規范的要求:起錨機的操作手柄運動方向應當與錨鏈或繩索的控制方向一致。即當向前推動手柄時,應當是放錨(鏈)或放繩(纜)動作;當向后拉動手柄時,應當是起(收)錨或收繩(纜)動作。
[0004]目前,在很多船舶上使用的起錨機是將鏈輪軸和卷筒軸進行同軸設計,然后配以電機和減速機構驅動鏈輪軸和卷筒軸轉動即可。而為了滿足上述要求,錨鏈輪和卷筒的出鏈/繩方向必須相同,即同為上出鏈、上出繩,或同為下出鏈、下出繩。但是,由于錨鏈輪上錨鏈的先端始終都有錨,即錨鏈在收起過程中始終處于繃緊狀態,為避免其與甲板干涉,錨鏈輪采用上出鏈的方式是合理的。而卷筒軸上繩索的先端是沒有重物的,即繩索在收起過程中始終處于松弛狀態,如果也采用上出繩的方式(即回收時繩索從卷筒上方纏繞),繩索在回收時可能因自重而出現下墜,從而造成繩索在卷筒上纏繞不緊、錯亂排布,所以采用下出繩的方式較為合理。因此,起錨機的最佳出鏈/繩方式應為:錨鏈輪上出鏈、卷筒下出繩。
[0005]如圖1所示,現有設計中提出的改進是,將鏈輪軸和卷筒軸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相互平行,兩者的對應端上分別設置齒輪,并使兩齒輪相互嚙合。這樣,當電機驅動其中的任何一個軸轉動時,另一軸就可向相反方向轉動,從而實現錨鏈輪2的上出鏈、卷筒6的下出繩。但是,這種兩軸水平平行的設置方式,使得整個起錨機的結構過于龐大,需要占用大量的甲板空間,同時也增加了起錨機安裝在船體上的作業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起錨機,采用該起錨機,不但可實現錨鏈輪的上出鏈、卷筒的下出繩,同時還能減小起錨機的體積,降低其安裝作業的難度。
[0007]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以下方案:
[0008]本實用新型的起錨機包括機架,機架上有錨鏈輪、卷筒和電機。其特點是所述機架上還有主軸,所述錨鏈輪和卷筒分別套在主軸的兩端,且錨鏈輪、卷筒與主軸間均呈間隙配合。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主軸間通過減速機構呈傳動配合。所述錨鏈輪與卷筒間的那段主軸上有回轉盤,回轉盤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回轉盤上有正轉齒輪,正轉齒輪上嚙合有反轉齒輪,正轉齒輪與主軸間呈間隙配合,且二者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所述錨鏈輪通過齒輪或齒圈與回轉盤上的反轉齒輪相嚙合,卷筒與主軸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或者卷筒通過齒輪或齒圈與回轉盤上的反轉齒輪相嚙合,錨鏈輪與主軸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正轉齒輪位于回轉盤的中心位置。回轉盤上沿周向均布有銷孔,銷孔內均有銷軸,銷軸上均套有行星輪,這些行星輪即為回轉盤的反轉齒輪。所述行星輪相對于回轉盤的內側均與所述正轉齒輪嚙合在一起。所述錨鏈輪的一端固定有內齒圈,行星輪相對于回轉盤的外側均與該內齒圈嚙合在一起,卷筒與主軸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或者所述卷筒的一端固定有內齒圈,行星輪相對于回轉盤的外側均與該內齒圈嚙合在一起,錨鏈輪與主軸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采用正轉齒輪、行星輪和內齒圈相配合,來實現錨鏈輪與卷筒的反向轉動,使得結構相對簡單,穩定性較好。
[0010]其中,所述正轉齒輪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上有第一離合器,第一離合器與主軸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一離合器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一離合器與回轉盤正轉齒輪呈接合狀態時,第一離合器上的平齒與正轉齒輪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所述卷筒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上有第二離合器,第二離合器與主軸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二離合器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二離合器與卷筒呈接合狀態時,第二離合器上的平齒與卷筒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或者所述錨鏈輪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上有第二離合器,第二離合器與主軸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二離合器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二離合器與錨鏈輪呈接合狀態時,第二離合器上的平齒與錨鏈輪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
[0011]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001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起錨機的機架上有主軸,錨鏈輪和卷筒分別套在主軸的兩端,且錨鏈輪與卷筒間的那段主軸上設置有與機架呈固定連接的回轉盤,回轉盤上有相互嚙合的正轉齒輪和反轉齒輪,錨鏈輪或卷筒上設置齒輪或齒圈,該齒輪或齒圈與反轉齒輪相嚙合。使用時,正轉齒輪與主軸呈同向轉動,由于反轉齒輪的作用,錨鏈輪和卷筒中的一個轉動方向與主軸相反,而另一個轉動方向與主軸相同。即本實用新型用一根主軸代替了現有技術的鏈輪軸和卷筒軸,并利用錨鏈輪和卷筒之間的回轉盤來使得錨鏈輪與卷筒反向轉動,即可實現錨鏈輪的上出鏈、卷筒的下出繩的要求。而且,同軸的設置方式與水平平行的設置方式相比,可大大減小起錨機的體積,縮小其橫向占地空間,同時也可以降低該起錨機在船體上安裝的作業難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現有技術中實現錨鏈輪上出鏈、卷筒下出繩的起錨機俯視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起錨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圖2中A-A向的剖視圖(去除減速機構);
[0016]圖4是圖3中B-B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8]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起錨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有錨鏈輪2、卷筒6、電機8和主軸13。所述錨鏈輪2和卷筒6分別套在主軸13的兩端,且錨鏈輪2、卷筒6與主軸13間均呈間隙配合。所述電機8的輸出軸與主軸13間通過減速機構5呈傳動配合。所述錨鏈輪2與卷筒6間的那段主軸13上有回轉盤3,回轉盤3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回轉盤3的中心位置處有正轉齒輪9,正轉齒輪9與主軸13間呈間隙配合。正轉齒輪9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13上有第一離合器4,第一離合器4與主軸13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一離合器4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一離合器4與回轉盤3正轉齒輪9呈接合狀態時,第一離合器4上的平齒與正轉齒輪9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正轉齒輪9隨主軸13 —起轉動;當第一離合器4與回轉盤3正轉齒輪9呈分離狀態時,第一離合器4上的平齒與正轉齒輪9上的平齒槽脫開,正轉齒輪9不隨主軸13 —起轉動。所述回轉盤3上沿周向均布有銷孔,銷孔內均有銷軸10,銷軸10上均套有行星輪11,這些行星輪11均為回轉盤3的反轉齒輪。所述行星輪11相對于回轉盤3的徑向內側均與所述正轉齒輪9嚙合在一起。所述錨鏈輪2的一端固定有內齒圈12,行星輪11相對于回轉盤3的徑向外側均與該內齒圈12嚙合在一起。所述卷筒6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13上有第二離合器7,第二離合器7與主軸13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二離合器7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二離合器7與卷筒6呈接合狀態時,第二離合器7上的平齒與卷筒6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卷筒6隨主軸13 一起轉動;當第二離合器7與卷筒6呈分離狀態時,第二離合器7上的平齒與卷筒6上的平齒槽脫開,卷筒6不隨主軸13 —起轉動。
[0019]同理,也可將上述結構中錨鏈輪2和卷筒6的位置對調,即在卷筒6的一端設置內齒圈12,并使其與回轉盤3的行星輪11 (反轉齒輪)相嚙合,錨鏈輪2與主軸13間通過第二離合器7相連接,同樣可以實現錨鏈輪2和卷筒6的反向轉動。
[0020]這種起錨機,只要將其操作手柄設計成與出鏈/繩的操控方向一致,即向前推動手柄時,錨鏈輪2上出鏈、卷筒6下出繩,向后拉動手柄時,錨鏈輪2上收鏈、卷筒6上收繩,即可滿足艦船上甲板機械通用規范的要求。當然,通過第一離合器4和第二離合器7,還可以選擇錨鏈輪2和卷筒6的同時隨主軸13轉動、僅其中一個隨主軸13轉動或都不隨主軸13轉動,這樣可增加該起錨機在使用中的靈活性。
【權利要求】
1.一種起錨機,包括機架(I),機架(I)上有錨鏈輪(2 )、卷筒(6 )和電機(8 );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I)上還有主軸(13),所述錨鏈輪(2)和卷筒(6)分別套在主軸(13)的兩端,且錨鏈輪(2)、卷筒(6)與主軸(13)間均呈間隙配合;所述電機(8)的輸出軸與主軸(13)間通過減速機構(5)呈傳動配合;所述錨鏈輪(2)與卷筒(6)間的那段主軸(13)上有回轉盤(3 ),回轉盤(3 )固定在所述機架(I)上;所述回轉盤(3 )上有正轉齒輪(9 ),正轉齒輪(9 )上嚙合有反轉齒輪,正轉齒輪(9)與主軸(13)間呈間隙配合,且二者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所述錨鏈輪(2)通過齒輪或齒圈與回轉盤(3)上的反轉齒輪相嚙合,卷筒(6)與主軸(13)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或者卷筒(6)通過齒輪或齒圈與回轉盤(3)上的反轉齒輪相嚙合,錨鏈輪(2)與主軸(13)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轉齒輪(9)位于回轉盤(3)的中心位置;回轉盤(3)上沿周向均布有銷孔,銷孔內均有銷軸(10),銷軸(10)上均套有行星輪(11),這些行星輪(11)即為回轉盤(3)的反轉齒輪;所述行星輪(11)相對于回轉盤(3)的內側均與所述正轉齒輪(9 )嚙合在一起;所述錨鏈輪(2 )的一端固定有內齒圈(12 ),行星輪(11)相對于回轉盤(3)的外側均與該內齒圈(12)嚙合在一起,卷筒(6)與主軸(13)通過離合器相連接,或者所述卷筒(6)的一端固定有內齒圈(12),行星輪(11)相對于回轉盤(3)的外側均與該內齒圈(12)嚙合在一起,錨鏈輪(2)與主軸(13)間通過離合器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轉齒輪(9)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13)上有第一離合器(4),第一離合器(4)與主軸(13)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一離合器(4)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一離合器(4)與回轉盤(3)正轉齒輪(9)呈接合狀態時,第一離合器(4)上的平齒與正轉齒輪(9)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6)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13)上有第二離合器(7),第二離合器(7)與主軸(13)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二離合器(7)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二離合器(7)與卷筒(6)呈接合狀態時,第二離合器(7)上的平齒與卷筒(6)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或者所述錨鏈輪(2)的一端均布有軸向的平齒槽,與該端對應的主軸(13)上有第二離合器(7),第二離合器(7)與主軸(13)間呈周向固定、軸向可移動配合,且第二離合器(7)上有軸向的平齒,當第二離合器(7)與錨鏈輪(2)呈接合狀態時,第二離合器(7)上的平齒與錨鏈輪(2)上的平齒槽位置對應且相互嚙合。
【文檔編號】B63B21/22GK203581326SQ20132074209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劉健, 于世建, 吳敬華, 唐從華 申請人:無錫市海聯艦船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