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包括主錨鏈、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和纜繩固定錨鏈;主錨鏈兩端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相連;第一加大錨鏈通過大轉環頭與第一加大環相連;第一加大環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和第一末端卸扣;第二加大錨鏈通過大轉環頭與第二加大環相連;第二加大環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和第二末端卸扣;第一弓形卸扣與第二弓形卸扣之間安裝有破斷環;纜繩固定錨鏈兩端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與第四弓形卸扣;第一加大錨鏈上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相連;第四弓形卸扣與主錨鏈上的鏈環相連;主錨鏈兩端的鏈環段之間安裝有長度相等的纜繩。本實用新型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大大降低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錨鏈,特別是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
【背景技術】
[0002]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跨越大江、大河及海灣,連接島嶼的大型橋梁開始增多,盡管這些橋梁的通航孔設在習慣航道上,但為了節省投資,將原先通航水域而設置成非通航區,勢必成為船舶航行的障礙。一旦船舶失控或人為失誤,很有可能撞擊非通航孔橋,造成重大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急需有技術與經濟可行的措施,來防止船舶撞擊非通航孔橋。
[0003]大型橋梁的非通航孔橋遇險情或遭撞擊,均說明需要加強水上交通管理和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來防止船舶撞橋事故的發生。然而大型橋梁的非通航孔橋長,往往綿連大型船舶的撞擊,防撞要求高,常用的防撞方式難以滿足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通過防撞錨鏈的纜繩變形、拉斷形成的阻力,從而降低船舶的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且降低成本的特點。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包括主錨鏈、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和纜繩固定錨鏈,其中所述的主錨鏈、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和纜繩固定錨鏈分別通過鏈環兩兩相扣形成;所述主錨鏈兩端端部的鏈環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一端端部的鏈環、第二加大錨鏈一端端部的鏈環相扣連接;所述第一加大錨鏈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與第一加大環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一加大環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和第一末端卸扣;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與浮船相連;所述第二加大錨鏈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與第二加大環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二加大環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和第二末端卸扣;所述的第二末端卸扣與鋼絲繩相連;所述的第一弓形卸扣與第二弓形卸扣之間安裝有破斷環;所述主錨鏈上的鏈環與鏈環之間安裝有纜繩,且所述的纜繩通過纜繩固定錨鏈與主錨鏈相連;所述纜繩固定錨鏈兩端端部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與第四弓形卸扣;所述的第一加大錨鏈上,其與主錨鏈相連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相連;所述的第四弓形卸扣與主錨鏈上的鏈環相連。
[0007]所述主錨鏈上間隔25米的鏈環上安裝有轉環頭和肯特卸扣,且所述的轉環頭和肯特卸扣還分別與相鄰的鏈環相連。
[0008]所述的纜繩為兩端設有固定環的纜繩;所述纜繩上其中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上的鏈環后,纜繩整體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與一個鏈環相連;纜繩上另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上的另一個鏈環后,將纜繩固定錨鏈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與主錨鏈上的另一個鏈環相連。[0009]所述的纜繩為通過編織的方法使其兩端形成有固定環的纜繩;且所述的纜繩采用承受阻力為20噸的纜繩。
[0010]所述的纜繩采用尼龍繩、麻繩中的一種。
[0011]所述的破斷環上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的環形槽的深度與破斷環鏈環截面直徑比為(0.5 ?I): (2 ?3)。
[0012]所述的主錨鏈、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纜繩固定錨鏈均采用BM2級的無擋錨鏈(國家標準GB/T549-2008);所述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8mm的錨鏈;所述主錨鏈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4mm的錨鏈;所述纜繩固定錨鏈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30mm的錨鏈;所述的第一加大環、第二加大環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52mm的加大環。
[0013]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第二末端卸扣、第一弓形卸扣、第二弓形卸扣、第三弓形卸扣、第四弓形卸扣均采用表面鍍鋅的S6級卸扣(行業標準JB/T8112-1999)。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恒阻力橋體防撞錨鏈,通過防撞錨鏈的纜繩變形、拉斷,從而降低船舶的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且采用破斷環和多根承受力為20T的纜繩,可以在攔截過程中使船受到阻力恒定,并起到緩沖的作用,使得船體不會因為一時受到過大的阻力而使船體受損等其他意外發生;通過在主錨鏈上安裝轉換頭和肯特卸扣,使得主錨鏈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會因自身的繞動纏繞而產生使自身受損的力,起到保護錨鏈的作用;采用纜繩替代卸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由于長時間暴露在海面上的,易被銹蝕,因而采用錨鏈環直徑大的錨鏈可以增加防撞錨鏈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成本。本實用新型具有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安裝便捷,環保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破斷環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纜繩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如圖1、2、3所不,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包括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其中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分別通過鏈環兩兩相扣形成;所述主錨鏈I兩端端部的鏈環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2 一端端部的鏈環、第二加大錨鏈3 —端端部的鏈環相扣連接;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一加大環5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6和第一末端卸扣7 ;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所述第二加大錨鏈3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二加大環9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二加大環9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10和第二末端卸扣11 ;所述的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鋼絲繩是連接在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所述的第一弓形卸扣6與第二弓形卸扣10之間安裝有破斷環12 ;如圖2所示,所述的破斷環12上開設有環形槽19 ;所述破斷環12的鏈環截面直徑為32mm ;所述的環形槽19處的截面直徑為22mm。所述主錨鏈I上的鏈環與鏈環之間安裝有纜繩15,且所述的纜繩15通過纜繩固定錨鏈4與主錨鏈I相連;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兩端端部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四弓形卸扣14;如圖3所示,所述的纜繩15為兩端設有固定環18的纜繩;先將所述纜繩15上其中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未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鏈環后,再將纜繩15整體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一個鏈環相連;再將纜繩15上另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另一個鏈環后,將纜繩固定錨鏈4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主錨鏈I上的另一個鏈環相連;將纜繩都安裝完畢后,再將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一加大錨鏈2的鏈環相連,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的纜繩15為通過編織的方法使其兩端形成有固定環18的尼龍繩;且所述的尼龍繩的承受阻力為20噸。所述的第一加大錨鏈2上,其與主錨鏈I相連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13相連;所述的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主錨鏈I上間隔25米的鏈環上安裝有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且所述的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還分別與相鄰的鏈環相連。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纜繩固定錨鏈4均采用BM2級的無擋錨鏈(國家標準GB/T549-2008);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8mm的錨鏈;所述主錨鏈I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4mm的錨鏈;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30mm的錨鏈;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第二加大環9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52mm的加大環。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第二末端卸扣11、第一弓形卸扣6、第二弓形卸扣10、第三弓形卸扣13、第四弓形卸扣14均采用表面鍍鋅的S6級卸扣(行業標準JB/T8112-1999)。
[0020]船舶撞擊攔截系統包括浮船、自適應浮筒、攔截網,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安裝有鋼絲繩;鋼絲繩上安裝有攔截網,將本實施例的恒阻力防撞錨鏈安裝在浮船與靠近浮船的自適應浮體之間,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當船舶撞擊攔截系統時攔截網包住船頭或大型船舶的球鼻首,攔截網就可以攔住船舶,并隨之一起運動,攔截網豎起展開后,受撞部位的攔截網隨撞擊船舶運動,通過鋼絲繩帶動浮體及恒阻力防撞錨鏈與鋼絲繩連接的第一末端卸扣7 —起運動,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拉動第一加大錨鏈2以及與第一加大錨鏈2相連的主錨鏈I的一端一起運動;而恒阻力防撞錨鏈的主錨鏈I的另一端與第二加大錨鏈3相連,且第二加大錨鏈3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浮船相連,通過停止的浮船導致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相向運動,使恒阻力防撞錨鏈的運動受阻。船體繼續拉著攔截網和浮體向前運動,在恒阻力防撞錨鏈的攔阻下,當攔截網受到的拉力達到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破斷環12的設計阻力時,破斷環12斷開,若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未停止,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繼續相向運動,主錨鏈I被拉長,從而相向拉動主錨鏈I上的纜繩15 ;當達到纜繩最大承受力20噸時,最靠近第一加大錨鏈2和第二加大錨鏈3的的纜繩15破斷,主錨鏈I繼續被拉長,然而后續的纜繩仍舊形成相同的阻力繼續阻止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減慢來撞船舶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
[0021]本實施例的一種恒阻力橋體防撞錨鏈,通過防撞錨鏈的纜繩變形、拉斷,從而降低船舶的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且采用破斷環和多根承受力為20T的纜繩,可以在攔截過程中使船受到阻力恒定,并起到緩沖的作用,使得船體不會因為一時受到過大的阻力而使船體受損等其他意外發生;通過在主錨鏈上安裝轉換頭和肯特卸扣,使得主錨鏈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會因自身的繞動纏繞而產生使自身受損的力,起到保護錨鏈的作用;采用纜繩替代卸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由于長時間暴露在海面上的,易被銹蝕,因而采用錨鏈環直徑大的錨鏈可以增加防撞錨鏈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成本。本實施例具有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安裝便捷,環保的效果。
[0022]實施例2
[0023]如圖1、2、3所不,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包括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其中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分別通過鏈環兩兩相扣形成;所述主錨鏈I兩端端部的鏈環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2 一端端部的鏈環、第二加大錨鏈3 —端端部的鏈環相扣連接;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一加大環5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6和第一末端卸扣7 ;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所述第二加大錨鏈3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二加大環9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二加大環9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10和第二末端卸扣11 ;所述的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鋼絲繩是連接在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所述的第一弓形卸扣6與第二弓形卸扣10之間安裝有破斷環12 ;如圖2所示,所述的破斷環12上開設有環形槽19 ;所述破斷環12的鏈環截面直徑為32mm ;所述的環形槽19處的截面直徑為23mm。所述主錨鏈I上的鏈環與鏈環之間安裝有纜繩15,且所述的纜繩15通過纜繩固定錨鏈4與主錨鏈I相連;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兩端端部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四弓形卸扣14 ;如圖3所示,所述的纜繩15為兩端設有固定環18的纜繩;先將所述纜繩15上其中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未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鏈環后,再將纜繩15整體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一個鏈環相連;再將纜繩15上另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另一個鏈環后,將纜繩固定錨鏈4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主錨鏈I上的另一個鏈環相連;將纜繩都安裝完畢后,再將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一加大錨鏈2的鏈環相連,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的纜繩15為通過編織的方法使其兩端形成有固定環18的麻繩;且所述的麻繩的承受阻力為20噸。所述的第一加大錨鏈2上,其與主錨鏈I相連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13相連;所述的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主錨鏈I上間隔25米的鏈環上安裝有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且所述的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還分別與相鄰的鏈環相連。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纜繩固定錨鏈4均采用BM2級的無擋錨鏈(國家標準GB/T549-2008);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8mm的錨鏈;所述主錨鏈I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4mm的錨鏈;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30mm的錨鏈;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第二加大環9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52mm的加大環。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第二末端卸扣11、第一弓形卸扣6、第二弓形卸扣10、第三弓形卸扣13、第四弓形卸扣14均采用表面鍍鋅的S6級卸扣(行業標準JB/T8112-1999)。
[0024]船舶撞擊攔截系統包括浮船、自適應浮筒、攔截網,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安裝有鋼絲繩;鋼絲繩上安裝有攔截網,將本實施例的恒阻力防撞錨鏈安裝在浮船與靠近浮船的自適應浮體之間,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當船舶撞擊攔截系統時攔截網包住船頭或大型船舶的球鼻首,攔截網就可以攔住船舶,并隨之一起運動,攔截網豎起展開后,受撞部位的攔截網隨撞擊船舶運動,通過鋼絲繩帶動浮體及恒阻力防撞錨鏈與鋼絲繩連接的第一末端卸扣7 —起運動,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拉動第一加大錨鏈2以及與第一加大錨鏈2相連的主錨鏈I的一端一起運動;而恒阻力防撞錨鏈的主錨鏈I的另一端與第二加大錨鏈3相連,且第二加大錨鏈3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浮船相連,通過停止的浮船導致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相向運動,使恒阻力防撞錨鏈的運動受阻。船體繼續拉著攔截網和浮體向前運動,在恒阻力防撞錨鏈的攔阻下,當攔截網受到的拉力達到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破斷環12的設計阻力時,破斷環12斷開,若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未停止,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繼續相向運動,主錨鏈I被拉長,從而相向拉動主錨鏈I上的纜繩15 ;當達到纜繩最大承受力20噸時,最靠近第一加大錨鏈2和第二加大錨鏈3的的纜繩15破斷,主錨鏈I繼續被拉長,然而后續的纜繩仍舊形成相同的阻力繼續阻止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減慢來撞船舶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
[0025]本實施例的一種恒阻力橋體防撞錨鏈,通過防撞錨鏈的纜繩變形、拉斷,從而降低船舶的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且采用破斷環和多根承受力為20T的纜繩,可以在攔截過程中使船受到阻力恒定,并起到緩沖的作用,使得船體不會因為一時受到過大的阻力而使船體受損等其他意外發生;通過在主錨鏈上安裝轉換頭和肯特卸扣,使得主錨鏈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會因自身的繞動纏繞而產生使自身受損的力,起到保護錨鏈的作用;采用纜繩替代卸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由于長時間暴露在海面上的,易被銹蝕,因而采用錨鏈環直徑大的錨鏈可以增加防撞錨鏈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成本。本實施例具有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安裝便捷,環保的效果。
[0026]實施例3
[0027]如圖1、2、3所不,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包括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其中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分別通過鏈環兩兩相扣形成;所述主錨鏈I兩端端部的鏈環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2 一端端部的鏈環、第二加大錨鏈3 —端端部的鏈環相扣連接;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一加大環5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6和第一末端卸扣7 ;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所述第二加大錨鏈3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二加大環9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二加大環9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10和第二末端卸扣11 ;所述的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鋼絲繩是連接在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所述的第一弓形卸扣6與第二弓形卸扣10之間安裝有破斷環12 ;如圖2所示,所述的破斷環12上開設有環形槽19 ;所述破斷環12的鏈環截面直徑為32mm ;所述的環形槽19處的截面直徑為24mm。所述主錨鏈I上的鏈環與鏈環之間安裝有纜繩15,且所述的纜繩15通過纜繩固定錨鏈4與主錨鏈I相連;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兩端端部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四弓形卸扣14;如圖3所示,所述的纜繩15為兩端設有固定環18的纜繩;先將所述纜繩15上其中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未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鏈環后,再將纜繩15整體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一個鏈環相連;再將纜繩15上另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與纜繩固定錨鏈相連的一端)的另一個鏈環后,將纜繩固定錨鏈4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主錨鏈I上的另一個鏈環相連;將纜繩都安裝完畢后,再將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一加大錨鏈2的鏈環相連,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的纜繩15為通過編織的方法使其兩端形成有固定環18的麻繩;且所述的麻繩的承受阻力為20噸。所述的第一加大錨鏈2上,其與主錨鏈I相連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13相連;所述的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所述主錨鏈I上間隔25米的鏈環上安裝有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且所述的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還分別與相鄰的鏈環相連。所述的主錨鏈1、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纜繩固定錨鏈4均采用BM2級的無擋錨鏈(國家標準GB/T549-2008);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8mm的錨鏈;所述主錨鏈I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4mm的錨鏈;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30mm的錨鏈;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第二加大環9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52mm的加大環。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第二末端卸扣11、第一弓形卸扣6、第二弓形卸扣10、第三弓形卸扣13、第四弓形卸扣14均采用表面鍍鋅的S6級卸扣(行業標準JB/T8112-1999)。
[0028]船舶撞擊攔截系統包括浮船、自適應浮筒、攔截網,自適應浮筒與自適應浮筒之間安裝有鋼絲繩;鋼絲繩上安裝有攔截網,將本實施例的恒阻力防撞錨鏈安裝在浮船與靠近浮船的自適應浮體之間,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當船舶撞擊攔截系統時攔截網包住船頭或大型船舶的球鼻首,攔截網就可以攔住船舶,并隨之一起運動,攔截網豎起展開后,受撞部位的攔截網隨撞擊船舶運動,通過鋼絲繩帶動浮體及恒阻力防撞錨鏈與鋼絲繩連接的第一末端卸扣7 —起運動,通過第一末端卸扣7拉動第一加大錨鏈2以及與第一加大錨鏈2相連的主錨鏈I的一端一起運動;而恒阻力防撞錨鏈的主錨鏈I的另一端與第二加大錨鏈3相連,且第二加大錨鏈3通過第二末端卸扣11與浮船相連,通過停止的浮船導致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相向運動,使恒阻力防撞錨鏈的運動受阻。船體繼續拉著攔截網和浮體向前運動,在恒阻力防撞錨鏈的攔阻下,當攔截網受到的拉力達到恒阻力防撞錨鏈的破斷環12的設計阻力時,破斷環12斷開,若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未停止,恒阻力防撞錨鏈主錨鏈I的兩端繼續相向運動,主錨鏈I被拉長,從而相向拉動主錨鏈I上的纜繩15 ;當達到纜繩最大承受力20噸時,最靠近第一加大錨鏈2和第二加大錨鏈3的的纜繩15破斷,主錨鏈I繼續被拉長,然而后續的纜繩仍舊形成相同的阻力繼續阻止來撞船舶繼續前行,減慢來撞船舶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
[0029]本實施例的一種恒阻力橋體防撞錨鏈,通過防撞錨鏈的纜繩變形、拉斷,從而降低船舶的速度,最終實現對來撞船舶的有效攔截;且采用破斷環和多根承受力為20T的纜繩,可以在攔截過程中使船受到阻力恒定,并起到緩沖的作用,使得船體不會因為一時受到過大的阻力而使船體受損等其他意外發生;通過在主錨鏈上安裝轉換頭和肯特卸扣,使得主錨鏈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會因自身的繞動纏繞而產生使自身受損的力,起到保護錨鏈的作用;采用纜繩替代卸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施例的第一加大錨鏈、第二加大錨鏈由于長時間暴露在海面上的,易被銹蝕,因而采用錨鏈環直徑大的錨鏈可以增加防撞錨鏈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成本。本實施例具有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安裝便捷,環保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錨鏈(I)、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其中所述的主錨鏈(I)、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和纜繩固定錨鏈(4)分別通過鏈環兩兩相扣形成;所述主錨鏈(I)兩端端部的鏈環分別與第一加大錨鏈(2) —端端部的鏈環、第二加大錨鏈(3) —端端部的鏈環相扣連接;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一加大環(5)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上安裝有第一弓形卸扣(6)和第一末端卸扣(7);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與浮船相連;所述第二加大錨鏈(3)另一端端部的鏈環通過大轉環頭(8)與第二加大環(9)相扣相連;所述的第二加大環(9)上安裝有第二弓形卸扣(10)和第二末端卸扣(11);所述的第二末端卸扣(11)與鋼絲繩相連;所述的第一弓形卸扣(6)與第二弓形卸扣(10)之間安裝有破斷環(12);所述主錨鏈(I)上的鏈環與鏈環之間安裝有纜繩(15),且所述的纜繩(15)通過纜繩固定錨鏈(4)與主錨鏈(I)相連;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兩端端部的鏈環上分別安裝有第三弓形卸扣(13)與第四弓形卸扣(14);所述的第一加大錨鏈(2)上,其與主錨鏈(I)相連的鏈環與第三弓形卸扣(13)相連;所述的第四弓形卸扣(14)與主錨鏈(I)上的鏈環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錨鏈(I)上間隔25米的鏈環上安裝有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且所述的轉環頭(16)和肯特卸扣(17)還分別與相鄰的鏈環相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纜繩(15)為兩端設有固定環(18)的纜繩;所述纜繩(15)上其中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的鏈環后,纜繩(15)整體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一個鏈環相連;纜繩(15)上另一個固定環穿過主錨鏈(I)上的另一個鏈環后,將纜繩固定錨鏈(4)穿過此固定環,使纜繩(15)與主錨鏈(I)上的另一個鏈環相連。
4.如權利要求3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纜繩(15)為通過編織的方法使其兩端形成有固定環(18)的纜繩;且所述的纜繩(15)采用承受阻力為20噸的纜繩。
5.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纜繩(15)采用尼龍繩、麻繩中的一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斷環(12)上開設有環形槽(19);所述的環形槽(19)的深度與破斷環(12)鏈環截面直徑比為(0.5?I):(2 ?3)。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力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錨鏈(I)、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纜繩固定錨鏈(4)均采用BM2級的無擋錨鏈;所述第一加大錨鏈(2)、第二加大錨鏈(3)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8mm的錨鏈;所述主錨鏈(I)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44mm的錨鏈;所述纜繩固定錨鏈(4)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30mm的錨鏈;所述的第一加大環(5)、第二加大環(9)均采用鏈環截面直徑為52mm的加大環。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恒阻力橋體防撞錨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末端卸扣(7)、第二末端卸扣(11)、第一弓形卸扣(6)、第二弓形卸扣(10)、第三弓形卸扣(13)、第四弓形卸扣(14)均采用表面鍍鋅的S6級卸扣。
【文檔編號】B63G13/00GK203567913SQ201320704401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孫國平, 湯善國, 何猛, 相學東, 王開裕, 韓水明 申請人:浙江雙鳥錨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