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自動水面保潔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清理水面垃圾的清潔船,特別是一種全自動水面保潔船。
技術背景目前,水面清理大部分靠人員撐船,通過人員手工收集水面垃圾及水草,這種清理 方式不能很徹底的清理干凈,而且工作效率差,遇水面連體水草基本無法清除,而且工作人 員都是在露天的情況下工作的,下雨天就基本無法工作了,這樣很容易影響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自動收集垃圾,減少人 工且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動水面保潔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全自動水面保潔船,包括后艙、 中艙和收集艙,在后艙、中艙和收集艙內分別都設有扁環狀排鏈式傳送帶,每個排鏈式傳送 帶內部兩端都設有轉軸,后艙活動設置在中艙的后端,在后艙艙體底部設有螺旋槳,在后艙 艙體頂端設有液壓馬達,中艙上端設置有駕駛艙,收集艙活動設置在中艙的前端,在收集艙 上傾斜設有斜支架,在每個斜支架的中下部上設有直角護網,每個所述直角護網由橫桿、豎 桿和網組成,橫桿和豎桿的一端相接形成一直角,橫桿和豎桿的另一端均置于支架上,并與 支架組成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內設有網,直角護網橫桿上連有滾耙,直角護網豎桿上 連有分割刀。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操作簡單,自動收集垃圾,效率高,降 低了人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_后艙、2-中艙、3-收集艙、4-排鏈式傳送帶、5-轉軸、6螺旋槳、7_液 壓馬達、8-駕駛艙、9-支架、10-直角護網、11-滾耙、12-分割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如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全自動水面保潔船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后艙1、中艙2 和收集艙3,在后艙1、中艙2和收集艙3內分別都設有扁環狀排鏈式傳送帶4,每個排鏈式 傳送帶4內部兩端都設有轉軸5,每個艙內的排鏈式傳送帶4組成一條流水線,在每個艙內 都設有馬達,通過馬達轉動來帶動排鏈式傳送帶4內的轉軸5,轉軸5轉動來帶動排鏈式傳 送帶4轉動,后艙1活動設置在中艙2的后端,在后艙1艙體底部設有螺旋槳6,在后艙1艙 體頂端設有液壓馬達7,中艙2上端設置有駕駛艙8,收集艙3活動設置在中艙2的前端,在收集艙3上傾斜設有斜支架9,在每個斜支架9的中下部上設有直角護網10,每個直角護網 10由橫桿、豎桿和網組成,橫桿和豎桿的一端相接形成一直角,橫桿和豎桿的另一端均置于 支架9上,并與支架9組成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內設有網,在直角護網10橫桿上連有 滾耙11,在直角護網10豎桿上連有分割刀12。 此保潔船工作時,當液壓馬達轉動同時帶動滾耙11和分割刀12,水草或垃圾通過 滾耙11和分割刀12帶入排鏈式傳送帶4送入船內。
權利要求一種全自動水面保潔船,包括后艙(1)、中艙(2)和收集艙(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艙(1)、中艙(2)和收集艙(3)內分別都設有扁環狀排鏈式傳送帶(4),每個所述排鏈式傳送帶(4)內部兩端都設有轉軸(5),所述后艙(1)活動設置在所述中艙(2)的后端,在所述后艙(1)艙體底部設有螺旋槳(6),在所述在后艙(1)艙體頂端設有液壓馬達(7),所述中艙(2)上端設置有駕駛艙(8),所述收集艙(3)活動設置在中艙(2)的前端,所述收集艙(3)上傾斜設有斜支架(9),在每個所述斜支架(9)的中下部上設有直角護網(10),每個所述直角護網(10)由橫桿、豎桿和網組成,所述橫桿、豎桿的一端相接形成一直角,所述橫桿和豎桿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支架(9)上,并與所述支架(9)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該直角三角形內設有所述網,所述直角護網(10)橫桿上連有滾耙(11),所述直角護網(10)豎桿上連有分割刀(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水面保潔船,包括后艙、中艙和收集艙,在后艙、中艙和收集艙上分別都設有排鏈式傳送帶,排鏈式傳送帶在后艙中艙和收集艙的內部,每個排鏈式傳送帶內部兩端都設有轉軸,后艙活動設置在中艙的后端,在后艙艙體底部設有螺旋槳,在后艙艙體頂端設有液壓馬達,中艙上端設置有駕駛艙,收集艙活動設置在中艙的前端,收集艙上傾斜設有斜支架,在每個斜支架的中下部上設有直角護網,每個直角護網由橫桿、豎桿和網組成,橫桿、豎桿的一端相接形成一直角,橫桿、豎桿的另一端均置于支架上,并與支架組成直角三角形,該直角三角形內設有網,直角護網橫桿上連有滾耙,直角護網豎桿上連有分割刀。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單,自動收集垃圾,工作效率高,減少人工的優點。
文檔編號B63B35/32GK201580540SQ2009202829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3日
發明者黃建波, 黃志芳 申請人:張家港市海豐水面環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