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屬于船舶技術領域。現有技術中,普通的引航船與駁船之間往往是通過繩索連接的,其間一般有150m-200m的間隔。在這種連接方法中,引航船與駁船之間有很大的繩索距離,當在海上航行的時候,不僅航行速度慢,受風浪的影響大,安全性差,而且由于通過繩索牽引航行,引航船與駁船之間、以及駁船與駁船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航行的風險。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包括引航船、駁船、推進裝置、操舵裝置、揚錨機、操縱室等,引航船可與單艘或者多艘駁船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駁船的前方配置引航船,駁船船體上設有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引航船船體上設有凹形嵌入連接結構,當駁船的凸形構造插入引航船凹形構造時,設有該連接結構的船舶形成固定的一體化連接進行航行。
上述引航船船尾中央處設計為內陷凹形,在其前端中間部位設有船首凹形嵌入連接結構,并且在船尾兩舷處設有船尾凹形嵌入連接結構,以上三處凹形嵌入連接結構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同時以小角度向內側傾斜,形成楔形。而且其傾斜角度可以根據連接結構作相應的變化。
上述駁船船首中央部位設計為凸形結構,在其內部設置船首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并且在船尾中段兩舷處設置凸形嵌入連接結構,以上三處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同時以小角度向外側傾斜,形成楔形。而且其傾斜角度可以根據連接結構以及引航船凹形嵌入連接結構的傾斜角度作相應的變化。
上述楔形嵌入連接結構位置對應,相互匹配,而且隨著船舶的航行堅固地嵌入,增加了一體化連接的牢固程度。
上述引航船船尾中段兩舷側設有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引航船和駁船連接的時候能夠進行牢固連接,而在脫離的時候油壓汽缸的推力可以將兩個船體分離。并且,引航船和駁船的連接部壓力過大的時候,油壓汽缸可以起到緩沖平衡的作用。
上述引航船船尾兩側側面設置多個左右對稱的側面連接固定裝置,駁船船首中央的凸形結構插入的時候,側面連接固定裝置中的油壓氣缸伸展以起到對兩船的固定作用。
上述引航船船尾中央凹形結構前部設置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可以加強引航船與駁船之間的固定連接。
為了更好地管理船舶的航行,引航船的操縱室設在船舶前面,不僅開闊視野,而且使得船舶適合在夜間航行,增加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上述推進裝置主要由主機關與螺旋槳組成。主機關設置在引航船的兩側,向兩舷方向呈5-15°的傾角,用來推進引航船航行;螺旋槳設置在發動機的前端,通過螺旋槳轉動可以將海水向前或向后送出,而實現對船舶的推動作用。上述操舵裝置是為了將螺旋槳中送出的水流向左右方向推出,實現船舶方向的自由改變目的而設置的。
本實用新型所介紹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將引航船的連接結構與駁船的連接結構統一化,從而保證無論駁船是空船還是滿船狀態,都可以自由地與引航船進行連接與分離動作。引航船與單艘或者多艘駁船連接的時候,船體保持同一曲線,所以船舶航行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增強了船舶的抗風浪能力;引航船與駁船分離后,滿載貨物的駁船在離開引航船卸貨時,其他的滿載駁船可以與引航船迅速連接行駛到下一港口,大大提高了駁船運載的經濟效率。此外,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操縱室設置在船舶前面,視野比較開闊,所以在天氣不好的時候或者是在夜間也能夠保證安全航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引航船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駁船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側面連接固定裝置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1、引航船;2、駁船;3、船首凹形嵌入連接結構;4、船尾凹形嵌入連接結構;5、主機關;6、螺旋槳;7、操舵裝置;8、側面連接固定裝置;9、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10、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11、揚錨機;12、操縱室;13、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4、駁船貨艙;15、集裝箱;16、系船機;17、保護材料。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為了便于說明與理解,下面以引航船與單艘駁船連接為具體實施例。
如
圖1、圖2所示,引航船1后方連接固定駁船2,形成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主要由引航船1、駁船2、船首凹形嵌入連接結構3、船尾凹形嵌入連接結構4、推進裝置、操舵裝置7、側面連接固定裝置8、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9、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10、揚錨機11、操縱室12、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等組成。引航船1的連接結構與駁船2的連接結構統一化,船體保持同一曲線,這樣不僅加快了航行速度,而且抗風浪能力大幅度提高。
如圖3所示,引航船1船尾中央處設計為內陷凹形,在其前端中間部位設有船首凹形嵌入連接結構3,并且在船尾兩舷處設有船尾凹形嵌入連接結構4。以上三處凹形嵌入連接結構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同時以小角度向內側傾斜,形成楔形,而且其傾斜角度可以根據連接結構變化。
如圖4所示,駁船2船首中央部位設計為凸形結構,在其內部設置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并且在船尾中段兩舷處也設置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以上三處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從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同時以小角度向外側傾斜,形成楔形,而且其傾斜角度可以根據連接結構以及引航船凹形嵌入連接結構的傾斜角度作相應的變化。
上述楔形嵌入連接結構位置對應,相互匹配,而且隨著船舶的航行堅固地嵌入,增加了一體化連接的牢固程度。
如圖5所示,在引航船1的船尾中段兩舷側設有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9,保證引航船1和駁船2連接的時候能夠進行牢固連接,而在脫離的時候油壓汽缸的推力可以將兩個船體分離。
如圖6所示,在引航船1的船尾中央部位設有凹形裝置,在其兩個側面上有多個左右對稱的側面連接固定裝置8,駁船2船首中央的凸形構造插入的時候,設置在側面連接固定裝置8中的油壓汽缸的作用會使得兩個船體牢固地連接,并能防止引航船1、駁船2在航行中的左右搖擺。
如圖7所示,引航船1的船尾中央凹形結構前部設置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10,不僅可以實現引航船1和駁船1的牢固連接,并且當引航船1和駁船2連接處產生過度壓力的時候,油壓汽缸可以起到緩沖平衡的作用。
如
圖1所示,引航船1的操縱室12設在船舶前面,不僅開闊視野,而且使得船舶適合在夜間航行,增加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如圖3所示,引航船1的推進裝置主要由主機關5與螺旋槳6組成。主機關5設置在引航船1的兩側,向兩舷方向呈5-15°的傾角,用來推進引航船1航行;螺旋槳6設置在發動機的前端,通過螺旋槳6轉動將海水向前或向后送出,從而實現對船舶的推動作用。操舵裝置7是為了將螺旋槳6送出的水流向左右方向推出,實現船舶方向的自由改變目的而設置的。揚錨機11設置在引航船1的船首兩舷,船舶在接近岸邊或是海上停泊時使用。
此外,從
圖1還可以看出,駁船2船艙可以分塊設置駁船貨艙14以及集裝箱15,用來方便地裝載多種物品。駁船2船尾兩舷處可以設置系船機16,在船舶接近岸邊或是在外海停泊時用于固定船舶。為了緩和引航船1凹形嵌入連接結構與駁船2凸形嵌入連接結構的插入與分離,在連接結構處可以涂一層保護材料17。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作的非實質性改進,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時,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包括引航船[1]、駁船[2]、操舵裝置[7]、側面連接固定裝置[8]、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9]、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10]、揚錨機[11]、操縱室[12],引航船[1]可與單艘或者多艘駁船[2]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駁船[2]船體上設有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引航船[1]船體上設有凹形嵌入連接結構[3、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引航船[1]船尾中央處設計為內陷凹形,在其前端中間部位設有船首凹形嵌入連接結構[3],并且在船尾兩舷處設有船尾凹形嵌入連接結構[4];所說的駁船[2]船首中央部位設計為凸形結構,在其內部設置船首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并且在船尾中段兩舷處設置凸形嵌入連接結構[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引航船[1]的凹形嵌入連接結構與駁船[2]相對應的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形成楔形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引航船[1]船尾中段兩舷側設有連接脫離伸縮油壓汽缸裝置[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引航船[1]船尾兩側側面設置多個左右對稱的側面連接固定裝置[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引航船[1]船尾中央凹形結構前部設置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10]。
專利摘要一種引航船型一體化駁船,包括引航船、駁船、推進裝置、操舵裝置、揚錨機、操縱室等,其特點是駁船船體上設有凸形嵌入連接結構、引航船船體上設有凹形嵌入連接結構,當駁船的凸形構造插入引航船凹形構造時,設有該連接結構的船舶形成固定的一體化連接進行航行。上述嵌入連接結構呈楔形,且位置對應,相互匹配。此外,為了增強連接的可靠性,上述引航船船尾中央凹形結構前部設置船舶牽引連接固定裝置,船尾兩側側面設置多個左右對稱的側面連接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引航船可與單艘或者多艘駁船相連,連接牢靠,船體保持同一曲線,不僅提高了船舶航行速度,安全性好,而且由于駁船與引航船連接脫離方便快捷,提高了貨物運輸的經濟效率。
文檔編號B63B35/28GK2923508SQ20062009158
公開日2007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3日
發明者李振國, 永翁聰 申請人:李振國, 永翁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