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包括端蓋、筒體、電動機、減速器、尾封板、剛性聯軸器、螺旋槳、蓋帽、變徑軸、導流罩、鋁合金連桿、硅膠墊片、密封圈和螺釘,所述筒體內安裝有電動機與減速器相連輸出轉速,減速器轉軸通過密封圈和筒體配合安裝在一起,減速器轉軸通過剛性聯軸器與變徑軸相連接,變徑軸上安裝有螺旋槳,端蓋中間設有防水電線接頭,筒體通過鋁合金杠件與導流罩相連,外殼為鋁合金材料;油封圈為高分子材料;螺旋槳為三葉槳,本裝置防水結構可靠、簡潔,實用性強,且輸出功率強勁,可用于水面航行器、潛水器,推進效率高,工作穩定。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的是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屬于海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無人航行器在航行過程中,推進器是其行進的靈魂,一般水下推進器防水結構復雜難以加工,使用和維修成本高,有些推進器傳動效率差,機槳配合不當,往往造成不小的損失,為此提出了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包括端蓋、筒體、電動機、減速器、螺釘、尾封板、剛性聯軸器、螺旋槳、蓋帽、變徑軸、導流罩、鋁合金連桿、硅膠墊片和密封圈,所述端蓋通過螺紋與筒體相互連接,電動機與減速器通過螺釘相連接,筒體與尾封板通過第一螺釘相連接,變徑軸上安裝有螺旋槳和蓋帽,減速器的出軸與變徑軸通過剛性聯軸器相連接,導流罩與尾封板通過鋁合金桿件相鉚接,尾封板左側安裝有硅膠墊片,右側安裝有合金連桿。
[0005]為實現本設計的目的,本設計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筒體內安裝有電動機與減速器相連輸出轉速,減速器轉軸通過密封圈和筒體配合安裝在一起達到密封效果,減速器轉軸通過剛性聯軸器與螺旋槳連接在一起輸出轉動,達到推進目的。端蓋設有防水電線接頭,筒體通過鋁合金杠件與導流罩相連,從而提高螺旋槳輸出功的利用率。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推進器外殼為鋁合金材料;所述密封圈為高分子材料;所述螺旋槳為三葉效率槳。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防水結構可靠,簡潔,實用性強,并且能夠高效穩定地工作的推進裝置。本裝置輸出功率強勁,可用于水面航行器、潛水器,推進效率高,工作穩定。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端蓋2、筒體3、電動機4、減速器5、螺釘6、尾封板7、剛性聯軸器8、螺旋槳9、蓋帽10、變徑軸11、導流罩12、合金連桿13、硅膠墊片14、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設計作進一步說明:
[0011]—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包括:端蓋1、筒體2、電動機3、減速器4、螺釘5、尾封板6、剛性剛性聯軸器7、螺旋槳8、蓋帽9、變徑軸10、導流罩11、鋁合金連桿12、硅膠墊片13、密封圈14,通過電動機3的轉動產生輸出功,借由減速器4將轉速降低,減速器4通過剛性聯軸器7與變徑軸10相連接,變徑軸10輸出轉速與螺旋槳8,從而產生推力,在筒體2出軸端開四個孔用于組裝鋁合金杠件12,同導流罩11相連接,使其固定住,導流罩11將通過螺旋槳的水流聚集,進而提高螺旋槳輸出功效的利用效率,尾封板左側安裝有硅膠墊片,右側安裝有合金連桿。
[0012]本設備在水上安裝好后,啟動電動機3便可通過減速器、變徑軸帶動螺旋槳8轉動產生推力,就可以實現快速行進,使用相當方便。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包括:端蓋(I)、筒體(2)、電動機(3)、減速器(4)、螺釘(5)、尾封板(6)、剛性剛性聯軸器(7)、螺旋槳(8)、蓋帽(9)、變徑軸(10)、導流罩(11)、鋁合金連桿(12)、硅膠墊片(13)和密封圈(14),其特征是:所述端蓋(I)通過螺紋與筒體(2)相互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電動機(3)與減速器(4)通過螺釘(5)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筒體(2)與尾封板(6)通過螺釘(5)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變徑軸(10)上安裝有螺旋槳(8)和蓋帽(9)。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減速器(4)的出軸與變徑軸(10)通過剛性剛性聯軸器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人航行器的電動推進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導流罩(11)與尾封板(6)通過鋁合金連桿(12)相鉚接。
【文檔編號】B63H21/17GK205707264SQ20162020051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6日
【發明人】鄭子山, 李德堂, 唐澤豪, 楊翔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