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舷外發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舷外發動機,具體地,涉及舷外發動機的發動機空間的改進的蓋結構和排水結構。
在這種蓋中,發動機空間要盡可能地大,以便容易進行發動機的安裝操作和維修。樹脂模制件與鋁合金部件相比具有較小的剛度。其特別地要求支撐可取下的蓋的樹脂下半蓋應具有足夠剛度。
為了保證樹脂蓋的剛度,提出了帶有肋結構的蓋,例如日本公開特許公報NO.HEI-6-234393所公開的。這種蓋結構由于構成樹脂件的殼體上的肋而避免了縮痕影響。
但是,上述蓋的肋部結構需要較大厚度,需要通過實驗來證實縮痕未在樹脂蓋的外部出現,需要很多時間來商業化,在大規模生產和成本上存在缺點。
當上述帶肋的樹脂蓋的肋部與安裝其上的另一個主體件配合底部構件時,其中該底部件是構成發動機空間的間隔壁的一部分,腹板的存在還要求考慮到從模具抽出的方向,或考慮到肋部拔模斜度而避免將槽制作得太深,這些導致了設計自由度受到限制。
因此,希望有一種舷外發動機,其帶有比如樹脂發動機蓋這樣的外殼,不需制作得很厚且有可靠的剛度,便于生產和具有成本優勢。
已經知道有一種舷外發動機,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從外面進入放置發動機的發動機空間,這種舷外發動機的結構可快速排出從外面進入的水。
為進行排水,例如,傳統上需要設置小孔。反過來看,設置這樣的小孔將導致水從外面進入。
已經提出了一種舷外發動機的排水裝置,(例如,日本公開特許公報No.SHO-55-83696),其具有可排出進入發動機空間的水的排放孔,并設置了單向閥以防止水從排放孔進入發動機空間。
但是,這種排水裝置由于設置單向閥沒有價格優勢。其中,切去與設置在發動機下面的凸緣接合的彈性密封件一部分所形成的排水部分具有垂直通道結構,并具有簡單的開口形狀。因此,通過單向閥的關閉功能就可防止水從外部進入。
在這方面,希望有一種舷外發動機,其能夠防止外來水進入舷外發動機的發動機空間,并可通過簡單的結構將外來水平穩地排出。
由于所述舷外發動機的蓋體用樹脂制成,樹脂框架組件整體固定到蓋體的內側,在肋部整體設置到樹脂蓋體內側的模制件上通常會發生的縮痕不會出現,減少了采取消除縮痕的措施的需要,消除了對樹脂蓋體的外觀的影響。因此提供了具有良好外觀的舷外發動機的樹脂蓋,這種蓋采用的加強結構對外觀沒有影響,主要部件形成了良好外觀,其構成了舷外發動機的外觀。
構成舷外發動機外殼的樹脂蓋體具有增強的剛度,其樹脂框架組件設置在內表面,即使當維修開口或類似結構較大時也可保證所需要的剛度。可靠的或增加的剛度是在模制外殼后將框架組件通過焊接或類似方法連接到內表面上來實現的,這樣便于具有高剛度的樹脂蓋體的生產,使舷外發動機具有良好的外觀,使重量減少和提供了價格優勢。
所述蓋體的內表面最好具有保持部分,以固定所述框架組件,以便于固定樹脂框架組件,和減少對樹脂殼體外觀的影響。
所述蓋體最好包括下蓋和可取下地固定到所述下蓋的上蓋,下蓋具有凸緣,用于密封所述上蓋和用作框架組件的固定部分。因此,密封和固定功能可通過一個部件實現,形成了框架組件固定部分的簡化結構,和具有增強框架組件的蓋體的簡化結構。
構成框架組件一部分的框架件最好是在發動機空間的底部周邊的凸緣。因此,單個部件可具有多種功能,形成簡化的結構。
希望構成框架組件一部分的框架件接觸或接合固定殼體的周邊部分,該殼體構成發動機空間的底部,因此形成發動機空間的底部,和形成外蓋內的發動機空間。因此,不需要另外的部件來分隔發動機空間。多功能的部件和固定殼體的周邊與框架件的接觸或接合使蓋體內部上下分開,形成發動機空間,導致結構進一步簡化和便于生產。
設置在蓋體內部的框架組件最好包括橫向框架件,其設置在上和下位置并向后和向前延伸,多個垂直框架件連接上和下橫向框架件。因此框架組件的剛度得到增加,導致高剛度的樹脂蓋結構,即使樹脂框架組件整體固定到樹脂蓋。
希望舷外發動機的蓋具有形成放置發動機的發動機空間的蓋體,排水通道從蓋體內部延伸到蓋體的外部,排水通道具有面對發動機空間的入口和面對發動機空間外的出口。入口和出口設置在垂直和橫向距舷外發動機一段距離的位置。
外來水的入口和出口因此是迷宮式設置,其中水進入的方向與排出方向相反,即通過出口進入排水通道的外來水撞擊到排水通道的頂面,因為入口不緊靠出口的上方,水通過改變方向使能量減弱,所以難以進入發動機空間。因此,這種簡單的結構可防止外來水進入舷外發動機的發動機空間,使進入的外來水平穩地排出。
蓋體可以是樹脂的并具有中空的框架件,在蓋體進行模制后框架件整體固定到蓋體的內表面,排水通道部分形成于框架件的中空部分。使樹脂蓋的內表面上設置的加強框架件成為中空的,使中空的部分成為排水通道,以形成排水通道。在發動機空間形成的排水通道使用加強件來排水。入口和出口可在中空框架件的頂部和底部在平行移開的位置形成,使所形成的排水通道具有簡單的結構,容易生產和具有良好的功能。
蓋體可以是設置在發動機蓋下面的底蓋,形成至少一部分的發動機空間。換句話,本發明的蓋包括構成舷外發動機外殼的底蓋,其設置在發動機蓋的下部。中空的框架件設置在底蓋上,因此形成了排水通道。進入發動機空間的外來水因此從底蓋的下部排出。
圖7是沿圖5中線7-7的剖視圖,顯示了上橫向框架件的固定狀態;圖8是沿圖5中線8-8的剖視圖,顯示了下橫向框架件的固定狀態;圖9是圖3的右下蓋的平面圖;
圖10是圖3的右下蓋內側的側視圖;圖11是圖3的右下蓋后部的部分剖視圖;圖12是連接到一起的左和右下蓋的頂視圖;圖13是顯示左和右下蓋的后部連接的透視圖;圖14是左和右下蓋連接到一起的底蓋后部的放大平面圖;圖15是底蓋的后部的透視圖,顯示固定密封蓋以封閉開口;和圖16是設置了排水通道的左和右下橫向框架件的剖視圖。
舷外發動機1具有殼體結構以支撐發動機,和蓋結構以覆蓋發動機,形成發動機空間。
在這個實施例中,舷外發動機1使用的發動機2是垂直型發動機,帶有垂直設置的曲柄軸2a;多缸發動機具有多個層疊的氣缸2b,其軸線位于水平向。
活塞2c安裝在發動機2的各個氣缸2b。氣缸體2d設置在舷外發動機1的前后方向的中間區域。
在氣缸體2d的后部設置了氣缸蓋2e,在氣缸蓋的后部設置了氣缸蓋罩2f。曲柄軸箱2g設置在氣缸體2d的前部。
發動機2通過泵體3底部支撐在固定殼體4。油箱5向下懸掛地設置在固定殼體4的底面。換句話,油箱5固定在固定殼體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
排氣通道5b在油箱5的油盤5a附近向下延伸。排氣通道5b連接到形成于固定殼體4b的連接孔5b進行連通,標記4a表示水套管。
廢氣從發動機2的燃燒室通過氣缸蓋2e、排氣歧管2h(見圖2)、排氣導管6、固定殼體4中的排氣通道、和排氣通道5b引導到將在下面介紹的延伸殼體13的內部。
吸氣管3b從泵體3的下表面向下延伸進入油盤5a,下部的油盤5a內的下端設有濾網3a。
曲柄軸2a位于整個舷外發動機1的前部,曲柄軸的下端垂直通過泵體3,連接到垂直設置的驅動軸7的上端。
驅動軸7穿過設置在固定殼體4前部的通孔4c,在油盤5a和油箱5的側壁5c之間穿過,向下延伸,通過傳動機構8驅動輸出軸9a。
螺旋槳9連接到輸出軸9a。發動機2驅動主動軸7,通過傳動機構8驅動螺旋槳9,從而向舷外發動機1提供了推進功率。
蓋結構10構成了舷外發動機1外殼的一部分,其覆蓋了發動機2的上、側面和下部。蓋結構10包括帽狀發動機蓋11,可向下覆蓋發動機2位于垂直中間部分上方的上部;和底蓋20,可包圍發動機2的下部;泵體3、固定殼體4和油箱5。
底蓋20,如圖3所示,包括用作左和右覆蓋件的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
發動機空間12由發動機蓋11和底蓋20的上部形成。換句話,發動機空間12由通過固定殼體4與下部分開的上部形成,下面將加以介紹。發動機空間12位于舷外發動機1的上部。固定殼體4對應于發動機空間12的底部,如下面所介紹的。
如上所述,油箱5固定到固定殼體4的底面。延伸殼體13固定到油箱5的底側。延伸殼體13是用鋁合金制成。齒輪箱14連接到延伸殼體13的下面。齒輪箱14容納驅動軸7的下部,傳動機構8和輸出軸9a。
底蓋20從外部覆蓋了固定殼體4和油箱5之間的連接部。底蓋20的下部向下延伸。
舷外發動機1繞擺動軸15a作橫向擺動。擺動軸15a垂直設置在底蓋20的前部和延伸殼體13的前部之間。舷外發動機1還繞傾斜軸16a作垂直擺動。傾斜軸16a設置在連接到擺動殼體15的船尾架。
固定殼體4、油箱5、延伸殼體13和齒輪箱14構成了殼體結構。
圖2顯示了局部剖開的底蓋20和發動機2,拆除了作為舷外發動機1上蓋的發動機蓋11。
底蓋20包括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形成了左和右蓋部件。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當從頂部看時,具有對稱翼狀剖面,具有一般向左和右突出的中間部分21a和31a。
如圖3所示,左下蓋21的上半部21g的前和后部分21b和21c,右下蓋31的上半部31g的前和后部分31b和31c,沿舷外發動機1的前和后方向延伸。擺動箱15和船尾架16所在的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前部21b和31b是中空的,其形狀是矩形,朝舷外發動機1后部方向。
如圖2所示,電纜支撐架17設置在發動機2的曲柄軸箱2g的前部及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前部之間。
氣缸蓋2e的廢氣通道2i連接到排氣歧管2h進行連通。進氣通道2j設置在與排氣通道2i相對的位置。連接到連通的進氣通道2i的進氣歧管未在圖中顯示。標記2k代表火花塞。
圖3是左和右下蓋21和31及固定殼體4的分解透視圖。
左和右下蓋21和31是用樹脂制成,如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聚丙烯)。
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后部21d和31d具有相對的后邊21e和31e。后邊21e和31e可以如圖2所示對接,用作連接邊。
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下半部21f和31f在舷外發動機(見圖1)前后方向的寬度要小于上半部21g和31g。左下蓋21的上半部21g的前部21g`的垂直寬度要比右下蓋31的上半部31g的前部31g`大。左下蓋21的上半部21g的頂部21h的前部與頂部21h平齊,成為頂部21h的一部分。
上半部31g的前部31g`的底邊的高度與上半部21g的前部21g`的底邊相同。但是,上半部31g的前部31g`的上部切除,所以前部31g`的頂邊31g-1高度低于前部21g`的頂邊。
左和右下蓋21和31共同形成了橢圓管狀,長軸位于前后方向,垂直分為兩半,前部明顯地空心,后部平緩地收縮。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后部21d和31d在后邊21e和31e處對接。在前部,下半部21f和31f的相對的前邊21i和31i對接。
當左和右下蓋21和31連接到一起時,電纜支撐架17設置在上半部21g和31g的前部21g`和31g`之間。
在前部31g`,其具有向右下蓋31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單獨的蓋18重疊進行連接。單獨的蓋18的前端部形成有槽18a,其形狀對稱地對應于前部31g的前端面上形成的槽31j。槽31j和18a形成了帶有未顯示的護孔圈的通孔,可保持電纜。
固定殼體14設有可連接油盤5a(見圖1)的連接口4d和多個通孔4c。
固定殼體14的側壁的周邊設有向外突出的凸緣4e,形成了發動機空間12的底部的一部分。凸緣4e的形狀加工成具有下后部分和較高的前部,從前部向下傾斜到后部。
密封件19安裝在固定殼體4的凸緣4e,圍繞外周邊。密封件19接觸或接合下面將介紹的增強框架,增強框架設置在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內表面。
固定殼體4的凸緣4e和部分接觸或接合凸緣4e的框架構成了分隔發動機空間12的分隔壁。
現在,將參考圖4到8介紹左下蓋21的結構。
左下蓋21的的頂部21h具有凸緣21h-1。凸緣21h-1向內突出,沿頂部21h的縱向形成。頂部21h還整體形成有肋邊21h-2,其向上突出,可與開口朝下的帽狀發動機蓋11的內邊接合。
加強框架件22、23、25、26、27、28和29整體固定到左下蓋21的內表面。各框架件比左下蓋21軟,可進行模制,并具有較小的矩形截面,因為其選擇了高強度的材料,如聚丙烯。
如圖5和7所示,沿縱向延伸的上橫向框架件22固定在左下蓋21的內表面上的凸緣21h-1的下面。
上橫向框架件22一般是水平設置的,對應于發動機蓋11的底面。上橫向框架件22具有中空的管狀,其中空截面如圖7所示,在這個實施例中一般為正方形。
在左下蓋21模制后,上橫向框架件22通過焊接或類似方法固定到左下蓋21的內表面,與左下蓋21形成整體。
將參考圖7介紹上橫向框架件22的示例性固定方法。上橫向框架件22的頂表面22a與包括凸緣21h-1的頂部21h的底表面21h-3對接。
突出帶22c,22c設置在上橫向框架件22的外表面22b的頂部和底部。突出帶22c,22c與蓋21的內表面21k對接。突出帶22c,22c可通過振動焊接連接到頂部21h下的內表面。
如圖5所示,與上橫向框架件22類似的下橫向框架件23也固定到左下蓋21的舷外發動機1(見圖1)的后和前方向上的內表面的垂直中間部分。
下橫向框架件23具有較低的后部23d,較高的前部23f,和向上傾斜到前部的中間部分23e。
下橫向框架件23比上橫向框架件22向內突出的量大很多,如圖4所示。特別地,中間部分23e比后部23d向內突出較大的數量。前部23f突出的量比后部23d小。
下橫向框架件23中重要的結構是,如圖5、6和8所示,內邊23a設有開口向內的C狀中空槽24。
中空槽24在下橫向框架件23的前部23f形成較大的向上傾斜,同時比對應于固定殼體4的后部的下橫向框架件23的后部23d向后更平緩的延伸。
向內突出的凸緣23g形成于下橫向框架件23的前部23f之下。凸緣23g支撐固定殼體4的前底面。
下橫向框架件23采用與上橫向框架件22相同的方式進行固定。如圖8所示,突出架21m設置在左下蓋21的內表面21k上的固定部分,在此位置設置下橫向框架件23。突出帶23c,23c設置在下橫向框架件23的外表面23b。突出帶23c,23c通過振動焊接連接到內表面21k。
在上和下橫向框架件22和23的后部、中部和前部之間設置了垂直框架件25,26,27和28,如圖3和5所示。上和下橫向框架件22和23以及垂直框架件25、26、27和28構成了左框架組件。
垂直框架件25到28還通過焊接或類似方法固定到左下蓋21的內表面21k,垂直連接到上和下橫向框架件22和23,以增加框架剛度。如同上和下橫向框架件22和23,垂直框架件25到28具有中空的截面形狀。如圖8所示,垂直框架件25到28可以部分地或在其前部與上和下橫向框架件22和23連通。圖8所示的實施例顯示了橫向框架件22和23以及垂直框架件26互相連通。
圖8顯示了安裝到接合邊4d的密封件19與中空槽24接合以保持固定殼體4的狀態,其中接合邊4d突出于固定殼體4的凸緣4e的周邊,中空槽24設置在下橫向框架件23的內邊23a。
如圖3和5所示,作為中間橫向框架件的次框架件29設置在左下蓋21的后內部分,其一般從垂直框架件25的垂直中間部分延伸到左下蓋21的后邊21e。
在上橫向框架件22的后端,橫向中間次框架件29和下橫向框架件23、具有連接孔122b、129b和123b的結合部分122a、129a和123a的整體設置如圖6所示。
左下蓋21在如圖6所示的后部21c有中空的切開部分21n,開口向內通到上半部21g的連接邊21c。如圖15所示,切開部分21n構成通過將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連接到一起形成的維修口50的一部分。垂直向為細長的支承表面21p圍繞中空切開部分21n的周邊形成。支承表面21p具有多個固定孔21q。
現在,將參考圖9到11介紹右下蓋31的結構。
右下蓋31的結構基本上與圖4到圖8所示的左下蓋結構相同,只對有關的部件進行介紹。
在這些圖形中,標記31h-1代表凸緣,標記31h-2是肋邊,32是上橫向框架件,33是下橫向框架件,34是中空槽,35、36和38代表垂直框架件。上和下橫向框架件32和33以及垂直框架件35、36和38構成了右框架組件。標記39代表次框架件,與垂直框架件35、36和38一樣是中空的,可通過焊接或類似方法固定到右下蓋31的內表面31k。
標記31e代表連接邊,可與左下蓋21的連接邊21e(見圖3)對接。31i是位于前面的連接邊。
標記132a、139a和133a代表通過螺栓連接圖3所示的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的接頭部分,其結構與左下蓋21的結構相同。標記132b、139b和133b代表固定孔。標記31n代表中空的切開部分,用于形成圖15所示的開口50,31P是支承表面,31q是固定孔。
圖12顯示了底蓋20,和連接在一起左和右下蓋21和31。在圖中,電纜支撐架17為便于了解未顯示。
左和右下蓋21和31用螺栓通過下面將進行介紹的方法進行連接,位于左和右下蓋21和3 1后部的連接邊21e和31e對接連接,在前面的連接邊21i和31i對接,在圖中所示實施例中連接部分122a、132a、129a、139a、123a和133a前后重疊在一起。
左和右下蓋21和31通過這種方式連接形成底蓋20。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還形成環狀凸緣。在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上形成的中空槽24和34也形成環狀。圍繞固定殼體4周邊(見圖3)的密封件19與中空槽24和34接合,因此與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一起形成圍繞固定殼體4周邊的凸緣部分。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以及固定殼體4形成了發動機空間12的底部。
圖13和14顯示了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后部的連接。
為了通過對接左和右下蓋21和31后邊的連接邊21e和31e來連接左和右下蓋21和31的后部,分別在上橫向框架件22,上橫向框架件32,次框架件29,次框架件39,下橫向框架件23和下橫向框架件33的端部延伸出的連接部分122a,132a,129a,129a,123a和133a與對接的連接邊21e和31e前后重疊。
螺栓40通過重疊的連接部分122a,132a,129a,129a,123a和133a的各個固定孔122b和132b,固定孔129b和139b,和固定孔123b和133b插入,以便用螺栓40固定連接部分122a和132a,連接部分129a和129a,連接部分123a和133a。
為進行螺栓連接,螺帽可繞固定孔132b,139b和133b裝入,將螺栓40旋入螺帽。
圖15顯示了將封閉開口50的蓋41安裝到底蓋20的后部。
在底蓋20的后表面20a,垂直向為細長的通常為矩形的固定支承表面D通過將左和右下蓋21和31后部形成的固定支承表面21p和31p連接到一起而形成。連接邊21e和31e垂直地位于固定支承表面D的橫向中心,顯示了三個接頭A,B,C。固定孔21q和31q設置在固定支承表面D。
矩形開口50通過位于固定支承表面D上部的中空切開部分21n和31n形成。當開口50形成后,維護如進行檢查、清潔和更換位于發動機氣缸蓋2e的火花塞可通過開口50插入工具來進行。
在圖15中,蓋41封閉了開口50并水密封了連接邊部分。蓋41可用樹脂、合成橡膠、橡膠或類似材料制成。蓋41具有板狀的平面,可從后面覆蓋固定支承表面D。下半部41a用多個突出件42固定在在內表面的4個角上,突出件壓配合到固定支承表面D的固定孔21q和31q中。上半部41b利用具有繞其周邊的密封槽44a的矩形框架狀密封部分44固定到內表面,密封槽44a壓配合到開口50中與開口50的內周邊相接合。
鉸鏈45設置在蓋41的上半部41b和下半部41a之間。多個沿垂直方向互相間隔一定距離的突出條紋的肋43設置在下半部41a的外表面。
蓋41通過壓配合下半部41a上的突出件42到固定支承表面D的固定孔21q和31q進行固定。通過將上半部41b的密封部分44安裝到開口中,密封部分44的密封槽44a與開口50的內周邊緣接合。
圖16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排水通道的結構。
圖中顯示的實施例顯示了使用中空框架件的左和右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作為排水通道的示例。
中空的通道61和71在左和右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中形成,除了連接部分123a和133a外(見圖5和10),通道延伸到連接部分123a和133a下面的部分,相對的端部23h和33h對接。
外來水入口62和72分別在左和右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頂表面部分23i和33i形成。外來水出口63和73分別在框架件23和33的底表面部分23j和33j上形成。出口和入口62、63、72、73與框架件23和33內的通道61和71連通。
外來水入口62和72在橫向距對接的端部23h和33h一段距離的位置形成。外來水出口63和73在從上入口62和72向內移動一段距離的位置形成。即位于對接的端部23h和33h的附近。簡單地,上入口62和72以及下出口63和73在平行相距一段距離的位置形成。
在圖12中,外來水入口62和72顯示出位于左和右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左和右連接部分123a和133a上。在圖14中,外來水入口62和72用實線顯示,位于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連接部分123a和133a的左和右側。出口63和73用虛線顯示,位于側向更接近的部分。
進入發動機空間12的外來水因此沿底蓋20的內壁流下來。
位于發動機空間12的底蓋20內側上形成的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前部(Fr側)較高,后部(Rr側)較低,如圖5和10所示。進入發動機空間12的外來水,因此即使在最前部,會如箭頭①所示向下流,沿向下傾斜到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后部的斜坡流到后部。水通過入口62和72最后沿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最低連接部分123a和133a的方向,如箭頭②所示,進行匯集,從這些部分流入排水通道61和71;其中入口設置在這些部分作為排水孔。
如圖2所示,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頂表面和固定殼體4的凸緣4e的頂表面構成了梯形,以引導外來水。如圖2、12和14中的標記60和70所示,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頂表面具有較大的面積,并如上所述向下傾斜到后部。進入圖1所示的發動機空間12的外來水因此被有效地收集到排水通道入口62和72。
如圖16所示,進入發動機空間12的外來水如上所述向發動機2下方和后面流動,通過入口62如箭頭③所示流入框架件23中的排水通道。
流入的水通過位于與入口62平行位置的出口63向下排出底蓋20。如圖所示,包括下橫向框架件23和33的連接部分的排水通道61和71在與底蓋20的中心部分橫向(側向于)的方向向下稍微傾斜,使相對的端部23h和33h降低。結果是,出口63和73在出口63和73的方向上是傾斜的,位于較低的位置,使通過入口62和72流入排水通道61和71的水平穩地排出。
參考圖16,相對右排水通道61介紹了水的收集和排放。左排水通道71也是相同的情況。
如圖16的左排水通道71所示,因波浪可通過開口向下的出口進入排水通道71,如箭頭⑤所示,外來水可從舷外發動機1的下面進入。
因為入口72設置在平行相距出口73的位置,可防止進入排水通道71的水到達入口72,使水撞擊排水通道71的頂部33k。結果是,流入水的能量減弱。進入通道71的水因此流下去。因此可防止通過下出口73進入排水通道71的外來水通過開口向上的入口進入底蓋20,即發動機空間12。
已經參考附圖圍繞通過左出口73進入的外來水進行了介紹。通過右出口63進入的外來水的情況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舷外發動機,包括發動機(2);所述發動機驅動的螺旋槳(9);驅動軸(7),可將驅動力從所述發動機傳動到所述螺旋槳;殼體結構(4,5,13,14),支撐所述發動機,所述驅動軸可轉動地容納于所述殼體結構;和形成至少部分發動機空間(12)的蓋,所述空間容納所述發動機;所述蓋包括樹脂制成的蓋體;和樹脂框架組件,整體地固定在所述蓋體的內表面(21k,31k)。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的所述內表面具有保持部分,可固定所述框架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包括下蓋和可取下地固定到所述下蓋(20)的上蓋(11),所述下蓋具有凸緣(21h-1,31h-1),用于密封所述上蓋和用作所述框架組件的固定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框架件(23,33)構成所述框架組件的一部分,可用作所述發動機空間(12)底部周邊上的凸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構成所述框架組件一部分的所述框架件(23,33)接觸或接合固定殼體(4)的周邊部分(4e),所述固定殼體(4)基本構成了所述發動機空間(12)的底部,從而形成所述發動機空間的底部和形成所述蓋體內的所述發動機空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蓋體內的所述框架組件包括橫向框架件(22,23,32,33),所述橫向框架件設置在上下位置并沿向后和向前方向延伸,多個垂直框架件(25,26,27,28,35,36,38)連接所述上下橫向框架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具有形成所述發動機空間的蓋體,所述發動機容納于所述發動機空間;排水通道(61,71)從所述蓋體內延伸到所述蓋體外;所述排水通道具有面對所述發動機空間的入口(62,72)和面對所述發動機空間外面的出口(63,73);所述入口和出口設置在垂直和橫向距所述舷外發動機(1)一定距離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具有樹脂蓋體和中空框架件(23,33),所述蓋體模制后,所述中空框架件整體固定到所述蓋體內側;和所述排水通道部分在所述框架件的中空部分形成。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舷外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是設置在發動機蓋(11)下面的底蓋(20),至少形成部分所述發動機空間(12)。
全文摘要
提出了一種舷外發動機(1),其設有形成部分空間的底蓋(20)。底蓋包括左下蓋(21)和右下蓋(31)。左右下蓋由樹脂制成。為了避免底蓋影響外觀,將多個樹脂增強框架件(22,23,32,33,25,26,27,28,35,36,38)整體地固定于左右下蓋的內表面(21k,31k)。
文檔編號B63H20/32GK1475403SQ03133240
公開日2004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18日
發明者安田豐司, 矢崎誠, 井手真一, 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