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主要包括軸、中軸、曲軸、軸承、飛輪、拉桿、連桿、搖柄、腳踏板、U型桿部件,其特征在于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兩部分;所述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是:軸承(29)、軸承(43)、軸承(48)的軸及軸承(34)、軸承(40)的軸瓦分別安裝在后輪支架(27)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人體跑步動作與四輪跑步自行車行駛相一致,既可提高車速和維持車速時間,又可兼作體育鍛煉工具。
【專利說明】
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自行車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習慣使用動力車作為代步工具,動力車具有快捷、損時、便利,縮短了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但也存在不利的問題,動力車除了浪費能源、車道阻塞外,更主要的是動力車所排放的尾氣污染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時,世界范圍內所使用的自行車多為雙輪自行車,在緊急制動或慢速行駛時穩定性不佳,不宜少年和老年人使用;再者,雙輪自行車僅靠下肢用力,因而人的功率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身體各部位沒有得全面鍛煉,現行市場上也出現各種型號的四輪自行車,但仍然沒有擺脫僅依靠人體下肢驅動來作為動力來源:如常州海馬游艇有限公司生產的四輪健身車:四輪自行車、觀光自行車、太子車、休閑車等,這些自行車只是在特定的場合和特定的人群中使用的,不適合廣大兒童、少年及老年人健身和代步工具。本人設計的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是依靠人體四肢用力驅車行駛,這樣既克服了原有兩輪自行車穩定性方便的缺陷,又提高了自行車行駛速度和持速時間,既可作代步工具,又可作健身器材。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體跑步動作與四輪自行車前后輪驅動問題。
[0004]具體實施方案是: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抱括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兩部分。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是:軸承29、軸承43、軸承48的軸及軸承34、軸承40的軸瓦分別安裝在后輪支架27上;軸承34與飛輪35共用后輪中軸33,軸承40與飛輪39共用后輪中軸41,曲軸37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35和飛輪39外側邊沿上,曲軸37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36和軸承38;腳踏板28—端和拉桿30—端分別固定在軸承29軸瓦上,拉桿30另一端安裝軸31,連桿3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31和軸承36軸瓦上;腳踏板45—端和拉桿44 一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3軸瓦上,拉桿44另一端安裝軸46,連桿4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46和軸承38軸瓦上;中軸33和中軸41分別安裝后輪;腳踏板28和腳踏板45上下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37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是:軸承4、軸承7、軸承9、軸承23的軸及軸承11和軸承18軸瓦分別安裝在前輪支架49上;軸承18與飛輪17共用前輪中軸19,軸承11與飛輪12共用前輪中軸50,曲軸14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12和飛輪17外側邊沿上,曲軸14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13和軸承16;U型桿5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和軸承7軸瓦上,U型桿5—端固定拉桿3,拉桿3另一端安裝軸2,連桿1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和軸承13軸瓦上,U型桿5中間位置安裝搖柄6;U型桿22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9和軸承23軸瓦上,U型桿22—端固定拉桿24,拉桿24另一端安裝軸25,連桿2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5和軸承16軸瓦上,U型桿22中間位置安裝搖柄8;中軸19和中軸50分別安裝前輪。U型桿5、U型桿22前后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14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人體跑步動作與四輪跑步自行車行駛相一致,既可提高車速和維持車速時間,又可兼作體育鍛煉工具。
【附圖說明】
: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7]圖中:1、圓孤孔;2、軸;3、拉桿;4、軸承;5、U型桿;
[0008]6、搖柄;7、軸承;8、搖柄;9、軸承;10、連桿;
[0009]11、軸承;12、飛輪;13、軸承;14、曲軸;15、轉向軸;
[0010]16、軸承;17、飛輪;18、軸承;19、中軸;20、連桿;
[0011]21、連桿;22、U型桿;23、軸承;24、拉桿;25、軸;
[0012]26、圓孤環;27、支架;28腳踏板;29、軸承;30、拉桿;
[0013]31、軸;32、連桿;33、中軸;34、軸承;35、飛輪;
[0014]36、軸承;37、曲軸;38、軸承;39、飛輪;40、軸承;
[0015]41、中軸;42、連桿;43、軸承;44、拉桿;45、腳踏板;
[0016]46、軸;47、卡口 ;48、軸承;49、支架;50、中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加以說明。
[0018]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兩部分,其中轉向軸15、圓孤孔1、圓孤環26、連桿21、卡口 47、搖柄6、搖柄8作前輪轉向部件,轉軸48作前輪支架49和后輪支架27折疊部件。
[0019]1、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軸承29、軸承43、軸承48的軸及軸承34、軸承40的軸瓦分別安裝在后輪支架27上;軸承34與飛輪35共用后輪中軸33,軸承40與飛輪39共用后輪中軸41,曲軸37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35和飛輪39外側邊沿上,曲軸37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36和軸承38;腳踏板28—端和拉桿30—端分別固定在軸承29軸瓦上,拉桿30另一端安裝軸31,連桿3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31和軸承36軸瓦上;腳踏板45—端和拉桿44 一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3軸瓦上,拉桿44另一端安裝軸46,連桿4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46和軸承38軸瓦上;中軸33和中軸41分別安裝后輪。
[0020]腳踏板28與拉桿30、腳踏板45與拉桿44兩面夾角均為Φ=60度,腳踏板28、腳踏板45上下運動至極限位置時與水平面所成仰角及俯均為Φ/2 = 30度,腳踏板28和腳踏板45上下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37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
[0021]2、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是:軸承4、軸承7、軸承9、軸承23的軸及軸承11和軸承18軸瓦分別安裝在前輪支架49上;軸承18與飛輪17共用前輪中軸19,軸承11與飛輪12共用前輪中軸50,曲軸14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12和飛輪17外側邊沿上,曲軸14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13和軸承16;U型桿5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和軸承7軸瓦上,U型桿5—端固定拉桿3,拉桿3另一端安裝軸2,連桿1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和軸承13軸瓦上,U型桿5中間位置安裝搖柄6;U型桿22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9和軸承23軸瓦上,U型桿22—端固定拉桿24,拉桿24另一端安裝軸25,連桿2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5和軸承16軸瓦上,U型桿22中間位置安裝搖柄8;中軸19和中軸50分別安裝前輪。
[0022]U型桿5、U型桿22在豎直面兩側前后擺動至極限位置時兩面夾角為a = 60度,U型桿5、U型桿22與豎直面最大傾角均為a/2 = 30度,U型桿5、U型桿22前后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14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
【主權項】
1.一種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主要包括軸、中軸、曲軸、軸承、飛輪、拉桿、連桿、搖柄、腳踏板、U型桿部件,其特征在于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兩部分;所述腳踏上下往復運動驅動后輪結構是:軸承(29)、軸承(43)、軸承(48)的軸及軸承(34)、軸承(40)的軸瓦分別安裝在后輪支架(27)上;軸承(34)與飛輪(35)共用后輪中軸(33),軸承(40)與飛輪(39)共用后輪中軸(41),曲軸(37)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35)和飛輪(39)外側邊沿上,曲軸(37)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36)和軸承(38);腳踏板(28)—端和拉桿(30)—端分別固定在軸承(29)軸瓦上,拉桿(30)另一端安裝軸(31),連桿(3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31)和軸承(36_軸瓦上;腳踏板(45)—端和拉桿(44) 一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3)軸瓦上,拉桿(44)另一端安裝軸(46),連桿(42)兩端分別安裝在軸(46)和軸承(38)軸瓦上;中軸(33)和中軸(41)分別安裝后輪;所述搖柄前后往復擺動驅動前輪結構是:軸承(4)、軸承(7)、軸承(9)、軸承(23)的軸及軸承(I I)和軸承(18)軸瓦分別安裝在前輪支架(49)上;軸承(18)與飛輪(17)共用前輪中軸(19),軸承(11)與飛輪(12)共用前輪中軸(50),曲軸(14)兩端分別固定在飛輪(12)和飛輪(17)外側邊沿上,曲軸(14)兩曲部分別安裝軸承(13)和軸承(16) ;U型桿(5)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4)和軸承(7)軸瓦上,U型桿(5) —端固定拉桿(3),拉桿(3)另一端安裝軸(2),連桿(1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和軸承(13)軸瓦上,U型桿(5)中間位置安裝搖柄(6) ;U型桿(22)兩端分別固定在軸承(9和軸承(23)軸瓦上,U型桿(22)—端固定拉桿(24),拉桿(24)另一端安裝軸(25),連桿(20)兩端分別安裝在軸(25)和軸承(16)軸瓦上,U型桿(22)中間位置安裝搖柄(8);中軸(19)和中軸(50)分別安裝前輪。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28)與拉桿(30)、腳踏板(45)與拉桿(44)兩面夾角均為Φ,腳踏板(28)、腳踏板(45)上下運動至極限位置時與水平面所成仰角及俯均為Φ/2,腳踏板(28)和腳踏板(45)上下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37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跑步自行車四輪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桿(5)、U型桿(22)在豎直面兩側前后擺動至極限位置時兩面夾角為a,U型桿(5)、U型桿(22)與豎直面最大傾角均為a/2,U型桿(5)、U型桿(22)前后各往復運動一次,曲軸(14)同步逆時針旋轉一周。
【文檔編號】B62M1/12GK205574200SQ201521129399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6日
【發明人】倪明旺
【申請人】倪明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