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括承載部以及操作桿。承載部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操作桿包括:第一桿部、第二桿部以及第三桿部。第一桿部樞接于承載部,其中第一桿部具有第一長邊,第一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一延伸方向。第二桿部連接于第一桿部,其中第二桿部具有第二長邊,第二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二延伸方向。第三桿部連接于第二桿部,其中第三桿部具有第三長邊,第三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三延伸方向,其中第一延伸方向與第二延伸方向于第一平面上形成夾角,夾角的角度范圍為8°~15°。此自行車控制裝置可讓使用者在騎乘或操作自行車時,可穩定且舒適地抓握。
【專利說明】
自行車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大致可分:車架系統、傳動系統、車輪系統、制動系統、碟煞系統及其他零配件等等,每一輛自行車需由二千余個主、次要零件組裝而成,利用上述構件所組的不需要使用燃料的機械式交通工具,是一種靠人力踩踏,為動力前進的代步工具,其結合了人體工學、空氣力學、以及物理和機械原理;特別是其具有環保、健身、代步、便利等優點,已成為現代人休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產品之一。
[0003]目前來說,自行車的控制裝置可以是用來啟動煞車裝置或變速裝置。通常,自行車的控制裝置可安裝在自行車的把手,以操作延伸出把手的控制鋼索。目前把手多采取直線式或是在把手兩端部進行彎折偏移的彎把式,其中控制裝置與把手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為了方便握持及操作,該距離是配合大眾手掌的平均尺寸所設計。然而,由于使用者的手掌的尺寸與平均尺寸仍因人而異,在騎乘自行車時,握持及操作的時間一旦拉長,將導致手部肌肉僵直或產生不適。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所需解決的課題。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揭露了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括承載部以及操作桿。承載部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操作桿包括第一桿部、第二桿部以及第三桿部。第一桿部樞接于承載部,其中第一桿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一長邊,第一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一延伸方向。第二桿部連接于第一桿部,其中第二桿部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二長邊,第二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二延伸方向。第三桿部連接于第二桿部,其中第三桿部具有第五端部及第六端部,該第五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三長邊,第三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三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與第二延伸方向于第一平面上形成夾角,夾角的角度范圍為8°?15°。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149mm?155mm。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53mm?55mm。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39mm?44mm。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五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56mm?57mm。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5/6>D2/Dl>2/3,Dl為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且D2為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距離。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3>D/D1>2.5,D1為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且D為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1°?12°。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操作桿的壁面具有操控件,用以操控該自行車的變速裝置。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桿部的壁面具有操控件,用以操控該自行車的變速裝置。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操作桿用以當該第一桿部相對于該承載部樞轉且該第三桿部鄰近于該承載部時,啟動該自行車的煞車裝置。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的右端部時,該夾角向右偏折地形成,且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的左端部時,該夾角向左偏折地形成。
[0017]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平面為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時,面對該把手并垂直水平面的平面。
[0018]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延伸方向平行該第三延伸方向。
[001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桿部朝靠近該把手方向凹入。
[0020]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桿部朝遠離該把手方向凸出。
[002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三桿部朝靠近該把手方向凹入。
[0022]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其揭露了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括承載部及操作桿。承載部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操作桿包括第一桿部、第二桿部及第三桿部。第一桿部樞接于該承載部。第二桿部連接于該第一桿部,其中5/6>D2/Dl>2/3,Dl為該第一桿部投影于垂直水平面的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且D2為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第三桿部連接于該第二桿部。
[0023]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3>D/D1>2.5,D為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
[002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可讓使用者在騎乘或操作自行車時,可穩定且舒適地抓握自行車控制裝置。詳細來說,由于操作桿的第一桿部、第二桿部及第三桿部的構形及尺寸設計,可讓使用者的手指可施加較少的力量來按壓操作桿,使得使用者具有較佳的操作手感。同時,使用者在手指自然擺放在操作桿上時不需額外施加過度的力量即可穩定的擺放于其上,而可避免使用者操作或騎乘自行車時間拉長時,手部肌肉僵直的問題,進而讓使用者在操作或騎乘自行車時具有更好的舒適感。
[0025]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26]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27]圖2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0028]圖3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在一使用者抓握方式時的示意圖。
[0029]圖4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在另一使用者抓握方式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請參照圖1,其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包括承載部110以及操作桿120。
[0031 ]承載部110可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200。舉例來說,承載部110具有一個連接部112,連接部112可固定在把手200上,使得自行車控制裝置100可固設于把手200上。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112設置于承載部110的遠離操作桿120的表面IlOa上并形成環形構件,是故,連接部112可套合地固定于把手200上,詳細來說,連接部112套合把手200后,還可進一步借由螺釘(圖未示)鎖緊連接部112,使得連接部112可緊密地套合把手200。此外,把手200可為彎曲把手。詳細來說,當承載部110設置在把手200上,且使用者騎乘自行車時,承載部110可朝遠離使用者方向延伸地凸出。另一方面,把手200為彎曲把手時,把手200可朝遠離使用者方向延伸并彎折,自行車控制裝置100的承載部110可設置于把手200朝遠離使用者方向延伸并彎折的部份上。
[0032]應了解到,本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設置于自行車把手200的右端部,以供使用者的右手抓握而操作。可輕易得知的是,本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只要進行鏡像的設計即可輕易完成設置于自行車把手200的左端部的自行車控制裝置,以供使用者的左手抓握而操作,是故,經由本說明書公開的內容,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輕易地鏡像本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而可輕易完成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200的左端部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因此,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200的左端部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相關特征,在本說明書中不再重復敘述。
[0033]應了解到,本說明書中所提及的“左”及“右”為使用者在使用自行車且使用者雙手不交叉時,使用者的“左手”及“右手”所放置在把手200的對應位置,因此,前述的自行車把手200的左端部為在一般使用騎乘自行車,且使用者雙手不交叉時,使用者的左手所抓握的位置;前述的自行車把手200的右端部為在一般使用騎乘自行車,且使用者雙手不交叉時,使用者的右手所抓握的位置。
[0034]另一方面,操作桿120包括第一桿部122、第二桿部124以及第三桿部126,其中第一桿部122樞接于承載部110,第二桿部124連接第一桿部122,且第三桿部126連接第二桿部124。在自行車控制裝置100設置在把手200上時,第丨桿部122朝靠近把手200方向凹陷而具有第丨曲率半徑,其中第一曲率半徑可為76mm,但不以此為限;第二桿部124朝遠離把手200方向凸出而具有第二曲率半徑,其中第二曲率半徑可為525mm,但不以此為限;且,第三桿部126朝靠近把手200方向凹陷而具有第三曲率半徑,其中第三曲率半徑可為80mm,但不以此為限。詳細來說,承載部110具有樞接部114,樞接部114樞接第一桿部122,使得第一桿部122沿樞接軸向I相對于承載部110的樞接部114樞轉。在本實施例中,當自行車控制裝置100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200時,第一桿部122可連接自行車的煞車裝置(圖未示),當第一桿部122相對于承載部110樞轉且第三桿部126逐漸鄰近于承載部110時,操作桿120可啟動自行車的煞車裝置而執行自行車的煞車功能,但不以此為限。
[0035]進一步地說,第一桿部122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第二桿部124具有相對的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且第三桿部126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五端部126a及第六端部126b。第一桿部122的第一端部122a部分地設置于承載部110的內部。另外,第二桿部124的第三端部124a連接第一桿部122的第二端部122b,且第三桿部126的第五端部126a連接于第二桿部124的第四端部124b,使得操作桿120大致呈長條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桿部122、第二桿部124及第三桿部126可為一體成型,但不以此為限。
[0036]在本實施例中,操作桿120的壁面具有操控件130,用以操控自行車的變速裝置(圖未示)。詳細來說,本實施例的操作桿130的第三桿部126的壁面126c可具有操控件130,操控件130可操控自行車的變速裝置(圖未示),借此操控自行車的鏈條(圖未示)與特定的齒輪(圖未示)嚿合。在本實施例中,操控件130可為按鍵構形,使用者可借由按壓具有按鍵構形的操控件130來啟動變速裝置。另外,用以設置操控件130的第三桿部126的壁面126c可為第三桿部126的外側壁的壁面126c,應了解到,前述的外側壁為自行車控制裝置100設置于把手200時,第三桿部126的兩相對側壁較遠離把手200的中央位置的側壁。
[0037]請進而同時參照圖2,其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應了解到,圖2的視角為自第三桿部126朝向承載部100正視的視角。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桿部122具有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一長邊123,第一長邊123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一延伸方向Tl。第二桿部124具有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二長邊125,第二長邊125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二延伸方向T2。第三桿部126具有第五端部126a及第六端部126b,第五端部126a及第六端部126b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三長邊127,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長邊127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三延伸方向T3,但不以此為限。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長邊123連接第二長邊125,且第三長邊127連接第二長邊125,但不以此為限。
[003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延伸方向Tl與第二延伸方向T2于第一平面上形成第一夾角ΘI,第一夾角Θ1的角度范圍為8°?15°,舉例來說,第一夾角Θ1的角度可以0.5°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角度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列出。進一步地說,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角Θ1的角度范圍為11°?12°,第一夾角Θ1的角度可以0.5°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角度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列出。
[0039]另一方面,第一延伸方向Tl可平行第三延伸方向T3,但不以此為限。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延伸方向Tl可平行第三延伸方向T3時,第二延伸方向T2與第三延伸方向T3于第一平面上形成第二夾角Θ2,第二夾角Θ2的角度范圍為8°?15°,舉例來說,第二夾角Θ2的角度可以0.5°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角度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一一列出。進一步地說,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夾角Θ2的角度范圍為11°?12°,第二夾角Θ2的角度可以0.5°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角度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一一列出。
[004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桿部122朝靠近把手200方向凹入,第二桿部124朝遠離把手200方向凸出。第三桿部126朝靠近把手200方向凹入。
[0041]另外,操作桿120的相對兩端部(也就是指第一桿部122的第一端部122a及第三桿部126的第六端部126b)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最短距離D的范圍為149mm?155mm,最短距離D可以0.5_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一一列出。換句話說,距離D也可被定義為彼此平行且分別相切于第一端部122a及第六端部126b的兩切線的最短距離,但不以此為限。
[0042]第一桿部122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也就是指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的最短距離Dl的范圍為53mm?55mm,最短距離Dl可以0.5mm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列出。換句話說,距離Dl也可被定義為彼此平行且分別相切于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的兩切線的最短距離,但不以此為限。
[0043]第二桿部124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也就是指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的最短距離D2的范圍為39mm?44mm,最短距離D2可以0.5mm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列出。換句話說,距離D2也可被定義為彼此平行且分別相切于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的兩切線的最短距離,但不以此為限。
[0044]第三桿部126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也就是指第五端部126a及第六端部126b)的最短距離D3的范圍為56mm?57mm,最短距離D3可以0.5mm為單位而在前述的范圍內遞增或遞減而形成數個實施例,在此不--列出。換句話說,距離D3也可被定義為彼此平行且分別相切于第五端部126a及第六端部126b的兩切線的最短距離,但不以此為限。
[0045]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桿部122的最短距離Dl及第二桿部124的最短距離D2還可滿足下式:5/6>D2/Dl>2/3,其中,Dl為第一桿部122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的最短距離,且D2為第二桿部124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第三端部124a及第四端部124b)的最短距離。
[0046]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桿部122的最短距離Dl及操作桿120的最短距離D還可滿足下式:3>D/D1>2.5,其中,Dl為第一桿部122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第一端部122a及第二端部122b)的最短距離,且D為操作桿120投影在第一平面上的相對兩端部(第一端部122a及第六端部126b)的最短距離。
[0047]應了解到,本說明書中所提及的第一平面可為當承載部110設置于把手200時,正面面對把手200并垂直水平面的平面。舉例來說,第一平面可為垂直水平面且包含設置于把手200的左右兩端部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0的兩對稱的第六端部126b(在其他實施例中,第六端部126b也可置換為彼此對稱的兩第一端部122a、兩第二端部122b、兩第三端部124a、兩第四端部124b或兩第五端部126a)的連線的平面。在本實施例中,當承載部110設置于把手200的右端部時,第一夾角Θ1向右偏折地形成,且,可輕易得知的是,在其他的實施例中,當承載部設置于把手200的左端部時,夾角向左偏折地形成。應了解到,前述的“左偏折”及“右偏折”的敘述,是以使用者騎乘于自行車時的視角在第一平面上所進行的敘述。也就是說,本段的“左”及“右”,是根據騎乘于自行車上的使用者的視角并對應自行車的兩手不交叉時的左手及右手的位置來定義。
[0048]請參照圖3,其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在一使用者抓握方式時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使用者騎乘自行車并抓握在把手200時,使用者的手掌可放在把手200上且大拇指可圍繞把手200并與手掌合攏把手200。在騎乘自行車時,使用者大拇指之外的四個手指300可放置并圍繞于把手200上。為了準備制動煞車裝置,使用者可將大拇指之外的四個手指300的至少其中之一圍繞于操作桿120的第三桿部126上,借由施力按壓于第三桿部126,可帶動第一桿部122的樞轉,以啟動自行車的煞車裝置。由于第三桿部126與第二桿部124具有偏離的角度(請參照圖2)以及第三桿部126與第二桿部124的構形尺寸的設計,可讓使用者在施力按壓第三桿部126而啟動自行車的煞車裝置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手感,同時,還可讓使用者在手指300自然擺放在第三桿部126上時,不需額外施加過度的力量即可穩定的擺放于其上,而可避免使用者騎乘時容易手部僵硬的問題。
[0049]請參照圖4,其繪示依照圖1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在另一使用者抓握方式時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使用者也可以另一種方式操控把手200騎乘自行車,詳細而言,使用者可抓握承載部110,將使用者的手掌放在承載部110的承靠端116上且將大拇指放在承載部110的內側上。除大拇指之外的四個手指300,或者至少小指或無名指可在使用者騎乘自行車期間圍繞承載部110而大致地合攏。另外,為準備制動煞車裝置,使用者可將除拇指之外的四個手指300中的一個或多個圍繞部分的第一桿部122及部分的第二桿部124。由于第一桿部122與第二桿部124具有偏移的第一角度Θ1(請參照圖2),可讓使用者在施力按壓部分的第一桿部122及部分的第二桿部124而啟動自行車的煞車裝置時,可具有較佳的操作手感,同時,還可讓使用者在手指300自然擺放在部分的第一桿部122及部分的第二桿部124上時,不需額外施加過度的力量即可穩定的擺放于其上,而可避免使用者騎乘時容易手部僵硬的問題。
[0050]由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知,應用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可讓使用者在騎乘或操作自行車時,可穩定且舒適的抓握自行車控制裝置。詳細來說,由于操作桿的第一桿部、第二桿部及第三桿部的構形及尺寸設計,可讓使用者的手指可施加較少的力量來按壓操作桿,使得使用者具有較佳的操作手感。同時,使用者在手指自然擺放在操作桿上時不需額外施加過度的力量即可穩定的擺放于其上,而可避免使用者操作或騎乘自行車時間拉長時,手部肌肉僵直的問題,進而讓使用者在操作或騎乘自行車時具有更好的舒適感。
[005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術內容作出些許的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載部,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以及 操作桿,包括: 第一桿部,樞接于該承載部,其中該第一桿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一長邊,該第一長邊投影于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一延伸方向; 第二桿部,連接于該第一桿部,其中該第二桿部具有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二長邊,該第二長邊投影于該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二延伸方向;以及 第三桿部,連接于該第二桿部,其中該第三桿部具有第五端部及第六端部,該第五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連線形成第三長邊,該第三長邊投影于該第一平面時平行第三延伸方向;該第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二延伸方向于該第一平面上形成夾角,該夾角的角度范圍為8°?15° 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149mm?155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53mm?55mm。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39mm?44mm。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五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的范圍為56mm?57mm。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Dl為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且D2為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三端部及該第四端部的最短距離,且5/6>D2/Dl>2/3。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Dl為該第一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且D為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的該第一端部及該第六端部的最短距離,且3>D/D1>2.5。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1°?12°。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操作桿的壁面具有操控件,用以操控該自行車的變速裝置。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桿部的壁面具有操控件,用以操控該自行車的變速裝置。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操作桿用以當該第一桿部相對于該承載部樞轉且該第三桿部鄰近于該承載部時,啟動該自行車的煞車裝置。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的右端部時,該夾角向右偏折地形成,且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的左端部時,該夾角向左偏折地形成。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平面為當該承載部設置于該把手時,面對該把手并垂直水平面的平面。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延伸方向平行該第三延伸方向。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桿部朝靠近該把手方向凹入。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桿部朝遠離該把手方向凸出。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桿部朝靠近該把手方向凹入。18.—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載部,用以設置于自行車的把手;以及 操作桿,包括: 第一桿部,樞接于該承載部; 第二桿部,連接于該第一桿部,其中Dl為該第一桿部投影于垂直水平面的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D2為該第二桿部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且5/6>D2/Dl>2/3;以及 一第三桿部,連接于該第二桿部。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D為該操作桿投影在該第一平面上相對兩端部的最短距離,且3>D/D1>2.5。
【文檔編號】B62L3/02GK205554504SQ201620318584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邱龍斐
【申請人】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