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嬰兒車結構,具有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其包含下車架組、連結部、前輪架、滑塊、后輪組、上車架、第一連桿組、手把管、支撐桿組、兩個座身支架及兩個第二連桿。下車架組的一端連接連結部,而另一端連接前輪架,滑塊設于下車架組上并可沿下車架組往復滑動。后輪組則分別連接連結部兩側及滑塊兩側。上車架的一端樞接于連結部,第一連桿組的一端樞接于滑塊,且第一連桿組兩端之間與上車架兩端之間樞接。手把管的一端樞接于上車架的另一端,支撐桿組的一端樞接于第一連桿組的另一端,而另一端樞接于手把管上。兩個座身支架的一端樞接于連結部兩側,而兩個第二連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兩側,而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座身支架。
【專利說明】
嬰兒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嬰兒車結構,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通過各組件之間的連動,使其可折疊收合的嬰兒車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代人生活豐富,就算在生育小孩后,還是需要經常外出,若無人可幫忙照顧小孩,則便需帶小孩一同外出。因此,嬰兒車便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方便家長帶著小孩在戶外移動,減少父母的負擔。
[0003]然而,除了承載小孩的時候之外,仍有許多需攜帶嬰兒車移動的時刻,為此,嬰兒車便需能夠折疊以方便攜帶。現行常見的嬰兒車在結構上多以關節彎折來進行折疊,甚至需拆解嬰兒車的一些部分,若是有一種不需拆解并可簡單收合的嬰兒車結構,應能在收合嬰兒車時更順暢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上述熟知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滑塊,并通過滑塊及各組件之間的連動,以折疊收合減小其所占體積,可方便攜帶的嬰兒車結構。
[0005]根據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嬰兒車結構,具有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其包含下車架組、連結部、前輪架、滑塊、后輪組、上車架、第一連桿組、手把管、支撐桿組、兩個座身支架及兩個第二連桿。下車架組的一端連接于連結部,而另一端連接前輪架,前輪架設有至少一個前輪,滑塊設于下車架組上,滑塊經帶動而沿下車架組往復滑動。后輪組分別連接連結部兩側及滑塊兩側。上車架的一端樞接于連結部。第一連桿組的一端樞接于滑塊,且第一連桿組兩端之間與上車架兩端之間樞接。手把管的一端樞接于上車架的另一端。支撐桿組的一端樞接于第一連桿組的另一端,而另一端樞接于手把管上。兩個座身支架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兩側。兩個第二連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兩側,而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座身支架。其中,滑塊在展開狀態時的位置靠近連結部,滑塊在收合狀態時的位置靠近前輪架。上車架與下車架組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支撐桿組與第一連桿組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后輪架與下車架組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兩個座身支架與下車架組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
[0006]優選地,后輪組可包含兩個拉桿及兩個后輪搖臂,兩個拉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兩側,而兩個后輪搖臂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兩側,兩個拉桿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后輪搖臂上,且各后輪搖臂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后輪。
[0007]優選地,后輪組包含兩個拉桿及兩個后輪搖臂,兩個后輪搖臂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兩側,而兩個拉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兩側,兩個拉桿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后輪搖臂上,且各后輪搖臂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后輪。
[0008]優選地,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手把管可通過外力朝相對于前輪架的后方轉動,同時朝下車架組的方向移動,并帶動上車架及支撐桿組朝前輪架的方向轉動,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手把管可通過外力朝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同時朝下車架組的上方移動,并帶動上車架及支撐桿組朝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
[0009]優選地,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上車架可朝前輪架的方向轉動,并帶動第一連桿組以推動滑塊朝前輪架的方向滑動,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上車架可朝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并帶動第一連桿組以拉動滑塊朝連結部的方向滑動。
[0010]優選地,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滑塊可朝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兩個拉桿,兩個拉桿并帶動兩個后輪搖臂朝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可朝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拉桿,兩個拉桿并帶動兩個后輪搖臂朝遠離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
[0011]優選地,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滑塊可朝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兩個后輪搖臂,且兩個后輪搖臂受兩個拉桿牽引而朝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可朝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后輪搖臂,且兩個后輪搖臂受兩個拉桿牽引而朝遠離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
[0012]優選地,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滑塊可朝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兩個第二連桿,兩個第二連桿并分別帶動兩個座身支架朝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可朝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第二連桿,兩個第二連桿并分別帶動兩個座身支架朝遠離該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
[0013 ]優選地,各后輪搖臂與后輪之間可設有彈性體。
[0014]優選地,嬰兒車結構進一步可設有軟件結構,軟件結構對應設置于嬰兒車結構。
[0015]承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通過滑塊與手把管及上車架之間的連動,以及滑塊與后輪搖臂之間的連動,可令各組件靠近下車架組,使其可簡單地折疊收合,進而減小其體積以方便攜帶或收納。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展開狀態的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收合狀態的示意圖。
[0018]圖3A至3C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的流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展開狀態的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收合狀態的示意圖。
[0021]圖6A至6C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的流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0、20:嬰兒車結構
[0024]101、201:下車架組
[0025]102、202:滑塊
[0026]103、203:連結部
[0027]104、204:前輪架
[0028]111、211:拉桿
[0029]112、212:后輪搖臂
[0030]113、213:后輪組
[0031]121、221:第一連桿組
[0032]122、222:上車架
[0033]124、224:手把管
[0034]125、225:支撐桿組
[0035]126、226:手把
[0036]127、227:固定部
[0037]128、228:手握部
[0038]131、231:座身支架
[0039]141、241:后輪
[0040]142、242:前輪[0041 ]232:第二連桿
[0042]A1、A2、A3、A4、A5:夾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43]請參閱圖1及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展開狀態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收合狀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的第一實施例具有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其包含下車架組101、連結部103、前輪架104、滑塊102、后輪組113、上車架122、第一連桿組121、手把管124、支撐桿組125及兩個座身支架131。
[0044]下車架組101的一端連接于連結部103,而另一端連接前輪架104,并且,前輪架104設有至少一個前輪142。下車架組101之間可具有預設間距,預設間距可視需求設計而予以調整,且滑塊102設于下車架組101上,并可經帶動而沿下車架組101往復滑動,也就是滑塊102設于連結部103及前輪架104之間的下車架組101上,且可在此之間滑動。
[0045]接著,后輪組113分別連接連結部103兩側及滑塊102兩側,且后輪組113可包含兩個拉桿111及兩個后輪搖臂112。其中,兩個拉桿111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102兩側,兩個后輪搖臂112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103兩側,而兩個拉桿111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后輪搖臂112的適當位置上。再者,后輪搖臂112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位于斜面上,與下車架組101所呈的平面呈斜角,因此,當兩個后輪搖臂112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101的方向轉動時,由于是沿著斜面轉動,其不僅會向上接近下車架組101,兩個后輪搖臂112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縮小。并且各后輪搖臂112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后輪141。
[0046]上車架122的一端樞接于連結部103,而第一連桿組121的一端樞接于滑塊102,且第一連桿組121兩端之間與上車架122兩端之間樞接,也就是說,上車架122與第一連桿組121彼此交叉并樞接于適當位置,如此,上車架122與第一連桿組121便會彼此帶動。
[0047]手把管124的一端樞接于上車架122的另一端,支撐桿組125的一端樞接于第一連桿組121的另一端,而另一端樞接于手把管124的適當位置上。而兩個座身支架131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103兩側。
[0048]其中,滑塊102在展開狀態時的位置經位移后靠近連結部103,而在收合狀態時的位置經位移后會靠近前輪架104。手把管124與上車架122在展開狀態時呈直線,而在收合狀態時,手把管124與上車架122會以其間的樞接處為軸轉動至相互疊合。上車架122與下車架組101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Al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Al (如圖3A所示),且上車架122在收合狀態時可位于下車架組101之間,更詳細地說,上車架122可以其與下車架組101的樞接處為軸向下車架組101轉動至收合的位置,而連結部103及滑塊102的形狀會對應設計以讓上車架122可位于下車架組101之間,如此,在收合狀態時便可減小其所占的空間。
[0049]再者,支撐桿組125與第一連桿組121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A2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A2(如圖3A所示),而支撐桿組125間的距離大于第一連桿組121間的距離,因此,在收合狀態時,支撐桿組125會以其與第一連桿組121的樞接處為軸向第一連桿組121轉動至部分與第一連桿組121同一平面。后輪組113與下車架組101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A3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A3(如圖3A所示),也就是說,在收合狀態時,后輪搖臂112會靠近下車架組101,減小其所占的空間。兩個座身支架131與下車架組101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A4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A4(如圖3A所示),同樣地,在收合狀態時,座身支架131會靠近下車架組101,減小其所占的空間。第一連桿組121與兩個拉桿111在展開狀態時的夾角A5大于在收合狀態時的夾角A5(如圖3B所示),也就是說在收合狀態時,第一連桿組121及拉桿111都會靠近下車架組101,因此兩者間的夾角A5便會減小。
[0050]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在展開狀態時,各組件會有固定的相對位置,以符合嬰兒車的使用需求,而在將其收合后,各組件便會在其收合狀態時的位置,以減小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所占的空間,可方便使用者攜帶。
[0051]續請參閱圖3A至3C,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的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手把管124通過外力以其與上車架122的樞接處為軸朝后方轉動,也就是朝相對于前輪架104的后方轉動,并且同時也會向下朝下車架組101的方向移動,如此會帶動與其樞接的上車架122及支撐桿組125朝前輪架104的方向轉動,使上車架122及支撐桿組125靠近下車架組101。
[0052]相對地,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手把管124通過外力以其與上車架122的樞接處為軸朝前方轉動,也就是朝下車架組101的上方轉動,并且同時也會朝下車架組101的上方移動,亦即遠離下車架組101,如此會帶動上車架122及支撐桿組125朝下車架組101的上方轉動,使上車架122及支撐桿組125遠離下車架組101。
[0053]再者,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上車架122會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前輪架104的方向轉動,而因其與第一連桿組121樞接,如此上車架122在向前轉動時便會帶動第一連桿組121,第一連桿組121就會推動滑塊102朝前輪架104的方向滑動。
[0054]相對地,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上車架122會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101的上方轉動,或是可說向后轉動,并帶動第一連桿組121以拉動滑塊102朝連結部103的方向滑動。
[0055]再者,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朝前輪架104的方向滑動的滑塊102會拉動兩個拉桿111,兩個拉桿111便帶動兩個后輪搖臂112,兩個后輪搖臂112就會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1I的方向轉動,向上靠近下車架組101。
[0056]相對地,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102朝連結部103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拉桿111,兩個拉桿111便帶動兩個后輪搖臂112,兩個后輪搖臂112就會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遠離下車架組101的方向轉動,向下遠離下車架組101。
[0057]另外,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兩個座身支架131會通過外力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101的方向轉動,也就是接近下車架組101。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兩個座身支架131再通過外力以其與連結部103的樞接處為軸朝相對下車架組1I的方向轉動,也就是遠離下車架組1I。
[0058]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的第一實施例可進一步包含兩個第二連桿(未示出),兩個第二連桿的一端可分別樞接于滑塊102兩側,而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座身支架131適當的位置,如此,當滑塊102移動時,便可通過第二連桿132帶動座身支架131,而不需對座身支架131另外施力。
[0059]簡單地總結上述在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間轉換的作動,使用者在欲將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可持續向前向下推動手把管124,如此便會使呈直線的手把管124與上車架122彎折,手把管124向后轉而上車架122向前轉,且手把管124與上車架122都會向下車架組101靠近最后疊合,并且上車架122會位于下車架組101之間。上車架122的移動會帶動第一連桿組121以推動滑塊102朝前輪架104的方向滑動,滑塊102再帶動后輪搖臂112向上接近下車架組101,最后再將座身支架131向下車架組101收合,如此,便可將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收合為收合狀態,以減小其所占的空間。
[0060]進一步來說,嬰兒車結構還可包含手把126,其設置于手把管124的另一端。手把126包含固定部127及兩個手握部128,在展開狀態時其可呈弧形,兩個手握部128呈握把狀并樞接于固定部127兩側。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兩個手握部128會朝相對前輪架104的方向轉動,使在收合狀態時兩個手握部128不會突出于兩側,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兩個手握部128會朝前輪架104的方向轉動,以回到展開狀態時的位置。
[0061]再者,各后輪搖臂112與后輪141之間可設有彈性體(未示出),彈性體可為彈簧或具彈性的結構,但不以此為限。彈性體可做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在使用時的緩沖,減緩因路面不平整等原因而造成的震動,達到避震的效果,減少嬰兒在乘坐嬰兒車時因震動而造成的不適。
[0062]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10進一步可設有軟件結構(未示出),軟件結構對應設置于嬰兒車結構10。軟件結構提供可供嬰兒乘坐及置物的空間,并可具有遮陽的部分,以令其符合嬰兒車所需的功能。
[0063]續請參閱圖4及圖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展開狀態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收合狀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20的第二實施例同樣具有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并同樣包含下車架組201、連結部203、前輪架204、滑塊202、后輪組213、上車架222、第一連桿組221、手把管224、支撐桿組225及兩個座身支架231。而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于,兩個拉桿211與兩個后輪搖臂212的位置互換,以及在滑塊202與兩個座身支架231間設有兩個第二連桿232。
[0064]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類似之處便不在此贅述,僅就不同之處加以詳述。在第二實施例中,包含在后輪組213中的兩個拉桿211及兩個后輪搖臂212設置的位置與第一實施例不同。兩個后輪搖臂212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202兩側。兩個拉桿211的一端分別樞接于連結部203兩側,而兩個拉桿211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后輪搖臂212的適當位置上,換句話說,相較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兩個拉桿211與兩個后輪搖臂212設置的位置互相交換。而其中,后輪搖臂212與滑塊202的樞接處與下車架組201所成的平面呈斜角,因此,當兩個后輪搖臂212以其與滑塊202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201的方向轉動時,其不僅會向上接近下車架組201,兩個后輪搖臂212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會縮小。
[0065]再者,兩個第二連桿232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滑塊202兩側,而另一端分別樞接于兩個座身支架231適當的位置,如此,當滑塊202移動時,便可藉第二連桿232帶動座身支架231,而不需對座身支架231另外施力。
[0066]續請參閱圖6A至6C,其為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的流程示意圖。其中,第二實施例除包含在后輪組213中的后輪搖臂212與拉桿211間的作動,以及座身支架231的作動與第一實施例有差異外,其余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因此便不再贅述,僅就不同的處加以詳述。
[0067]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滑塊202朝前輪架204的方向滑動會拉動兩個后輪搖臂212,且兩個后輪搖臂212因與拉桿211樞接,兩個后輪搖臂212便會受兩個拉桿211牽引而以其與滑塊202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201的方向轉動,向上靠近下車架組201。
[0068]相對地,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202會朝連結部203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后輪搖臂212,兩個后輪搖臂212便同樣受兩個拉桿211牽引,而以其與滑塊202的樞接處為軸朝遠離下車架組201的方向轉動,向下遠離下車架組201。
[0069]再者,由展開狀態轉換為收合狀態時,滑塊202會朝前輪架204的方向滑動以拉動兩個第二連桿232,兩個第二連桿232并分別帶動兩個座身支架231,座身支架231以其與連結部203的樞接處為軸朝下車架組201的方向轉動,也就是接近下車架組201。而由收合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滑塊202可朝連結部203的方向滑動以推動兩個第二連桿232,兩個第二連桿232并分別帶動兩個座身支架231,座身支架231以其與連結部203的樞接處為軸朝遠離下車架組201的方向轉動,也就是遠離下車架組201。
[0070]另外,第二實施例同樣可包含兩個后輪141、兩個前輪142、手把226、彈性體(未示出)及軟件結構(未示出),手把226也同樣包含固定部227及手握部228,且各組件的設置與功能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在此便不再贅述。
[0071]通過上述的結構及作動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的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便可在展開狀態及收合狀態間轉換,通過滑塊以及各組件的連結結構,只需對手把管施力,就可一次性地將其收合,而不需拆解組件,同時,因滑塊的使用,也減少在收合時需另外施力彎折組件的需要,如此,使用者根據使用時的需求,就可簡單地將其展開或收合,減少展開或收合時的步驟。
[0072]承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通過各組件間彼此相連的結構,達到不需拆解組件便可折疊嬰兒車的效果,并且僅需對手把管施力,就能簡單地將其折疊收合,而減小本實用新型的嬰兒車結構所占的體積,以方便攜帶。
[0073]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于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嬰兒車結構,具有一展開狀態及一收合狀態,其特征在于,包含: 下車架組,其一端連接于連結部,而另一端連接前輪架,所述前輪架設有至少一個前輪,滑塊設于所述下車架組上,所述滑塊經帶動而沿所述下車架組往復滑動; 后輪組,分別連接所述連結部兩側及所述滑塊兩側; 上車架,其一端樞接于所述連結部; 第一連桿組,其一端樞接于所述滑塊,且所述第一連桿組兩端之間與所述上車架兩端之間樞接; 手把管,其一端樞接于所述上車架的另一端; 支撐桿組,其一端樞接于所述第一連桿組的另一端,而另一端樞接于所述手把管上; 兩個座身支架,其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連結部兩側;以及 兩個第二連桿,其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滑塊兩側,而另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兩個座身支架; 其中,所述滑塊在所述展開狀態時的位置靠近所述連結部,所述滑塊在所述收合狀態時的位置靠近所述前輪架,所述上車架與所述下車架組在所述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所述收合狀態時的夾角,所述支撐桿組與所述第一連桿組在所述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所述收合狀態時的夾角,所述后輪組與所述下車架組在所述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所述收合狀態時的夾角,所述兩個座身支架與所述下車架組在所述展開狀態時的夾角大于在所述收合狀態時的夾角。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組包含兩個拉桿及兩個后輪搖臂,所述兩個拉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滑塊兩側,而所述兩個后輪搖臂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連結部兩側,所述兩個拉桿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兩個后輪搖臂上,且各所述后輪搖臂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后輪。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組包含兩個拉桿及兩個后輪搖臂,所述兩個后輪搖臂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滑塊兩側,而所述兩個拉桿的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連結部兩側,所述兩個拉桿的另一端分別樞接于所述兩個后輪搖臂上,且各所述后輪搖臂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后輪。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展開狀態轉換為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手把管通過外力朝相對于所述前輪架的后方轉動,同時朝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移動,并帶動所述上車架及所述支撐桿組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轉動,而由所述收合狀態轉換為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手把管通過外力朝所述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同時朝所述下車架組的上方移動,并帶動所述上車架及所述支撐桿組朝所述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展開狀態轉換為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上車架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轉動,并帶動所述第一連桿組以推動所述滑塊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滑動,而由所述收合狀態轉換為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上車架朝所述下車架組的上方轉動,并帶動所述第一連桿組以拉動所述滑塊朝所述連結部的方向滑動。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展開狀態轉換為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所述兩個拉桿,所述兩個拉桿并帶動所述兩個后輪搖臂朝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所述收合狀態轉換為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所述兩個拉桿,所述兩個拉桿并帶動所述兩個后輪搖臂朝遠離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展開狀態轉換為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所述兩個后輪搖臂,且所述兩個后輪搖臂受所述兩個拉桿牽引而朝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所述收合狀態轉換為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所述兩個后輪搖臂,且所述兩個后輪搖臂受所述兩個拉桿牽引而朝遠離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展開狀態轉換為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前輪架的方向滑動以拉動所述兩個第二連桿,所述兩個第二連桿并分別帶動所述兩個座身支架朝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而由所述收合狀態轉換為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滑塊朝所述連結部的方向滑動以推動所述兩個第二連桿,所述兩個第二連桿并分別帶動所述兩個座身支架朝遠離所述下車架組的方向轉動。9.如權利要求2或3的任一項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后輪搖臂與所述后輪之間設有彈性體。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設有軟件結構,所述軟件結構對應設置于所述嬰兒車結構。
【文檔編號】B62B7/06GK205524410SQ20162012625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8日
【發明人】廖聰鏞
【申請人】穩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