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平衡電動滑板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平衡電動滑板車。
【背景技術】
[0002]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以獨特的趣味性、靈活性,快速成為了大眾喜歡的時尚玩具和代步工具。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它是電動滑板車與平衡車的融合。
[0003]目前平衡車、電動滑板車行業快速發展,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中小雙輪平衡車體積較大,較重,不便于攜帶;獨輪車難學習;傳統電動滑板車體積較大,較重。針對這些痛點問題,我們改變傳統做法,設計了一種較小尺寸的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還設計了可伸縮扶手桿,自平衡的控制系統;并結合使用者身體動作的輔助,實現了寬輪靈活轉向。這樣設計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好玩,便于攜帶,更實用。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平衡車、電動滑板車市場重要的補充,即可作為青少年的玩具,又可作為便攜交通工具使用。
【發明內容】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平衡車,所述電動平衡車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還包括電池、處理器、陀螺儀、加速度計、可伸縮扶手桿、腳踏板、車座、叉型連接件,其中所述處理器、陀螺儀用于控制所述電動平衡車的前后平衡,所述電池用于驅動所述電動平衡車,所述可伸縮扶手桿,通過叉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所述車座安裝于雙輪或獨輪的上方。
[0006]本實用新型另外還公開了一種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其中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獨輪輪寬為5?30cm;雙輪或獨輪的直徑為5?31 cm;還包括電池、控制器、兩個腳踏板、U型連接件、可伸縮扶手桿;其中電池用于驅動自平衡滑板車,控制器控制所述電動滑板車的前后平衡,兩個腳踏板分別位于車輪外側的兩邊,可伸縮扶手桿的扶手部位位于自平衡電動滑板車的前側,可伸縮扶手桿下端通過U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
[0007]優選地,所述可伸縮扶手桿上設有拆卸機構,可以將扶手桿進行拆卸,便于攜帶。
[0008]優選地,所述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所述獨輪的輪寬為5?30cm,所述雙輪或獨輪的直徑為5?31cm cm;在此范圍內時,自平衡滑板車的左右穩定性好,易學習;另外采用較小尺寸車輪,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和使用。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滑板車,與小雙輪平衡車相比,轉向方式不同,體積更小,重量更輕,便于攜帶,成本低,實用性更強。本實用新型的扶手桿底部固定不動,不能左右擺動,可承受重力,主要作用是輔助使用者的身體保持平衡。
[0011]與傳統獨輪平衡車相比,自平衡滑板車采用更小更寬的單電機雙輪或寬獨輪,增加了扶手桿;自平衡滑板車通過扶手桿與小寬輪的結合使用,解決了傳統獨輪獨輪平衡車寬輪轉向不靈活的難題;同時,采用小寬輪和增加扶手后,新手更容易快速的學習。
[0012]與傳統電動滑板車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滑板車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結構更緊湊,更便攜,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平衡控制系統。
[0013]所述自平衡滑板車即是青少年的玩具,又是更便攜的代步工具。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自平衡滑板車側面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自平衡滑板車后視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自平衡滑板車的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自平衡滑板車的示意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自平衡滑板車的示意圖;
[0019]圖6是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對照附圖并結合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自平衡滑板車側面示意圖,自平衡滑板車包括車輪10、腳踏板20、可伸縮扶手桿30、U型連接件40、電機中心軸50、電池60、控制器70,其中電池60和控制器70安裝在扶手桿下端空腔內,電池用于驅動自平衡滑板車,控制器用于控制車的前后平衡;其中控制器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微處理器等;該車的運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前后動態穩定的基本原理上,以陀螺儀等傳感器來判斷車身所處的姿態,通過微處理器計算出適當的指令后,驅動電機轉動來達到動態平衡的效果。
[0022]如圖1所示,車輪10通過電機中心軸50,與U型連接件40相連接,踏板安裝在U型連接件40上。扶手桿30,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來調節桿的合適高度。頂上的扶手部位,可以折疊收起,便于攜帶。扶手桿30的底部與U型連接件40相連。踏板20安裝在車輪10的左右兩偵U,為了方便攜帶,不使用時,踏板20可以上折疊,可以縮小整車體積。
[0023]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自平衡滑板車后視示意圖。
[0024]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自平衡滑板車示意圖。與實施例一相比,實施例二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增加了車座80,車座80安裝在扶手桿30上,車座80通過鎖死機構來調節座位高低。增加車座,可以提高使用者駕駛的舒適度,適用于交通工具用途。
[0025]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自平衡滑板車的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差別在于,電池安裝位置不同,本實施例三的電池安裝在車輪的上方,使得車體設計更緊湊。
[0026]在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滑板車,采用自平衡控制系統,由于增加了前置扶手桿,車啟動時,重心前移,車輛會自然前傾;在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滑板車控制系統中,設計了手動旋鈕式開關。使用者手握扶手后,打開旋鈕開關,上車騎行;使用者準備結束騎行時,先雙腳下車,手握扶手桿,關閉旋鈕開關。這樣設計能提供更好的騎行體驗。
[0027]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自平衡滑板車的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差別在于,電池安裝位置不同,本實施例四的電池安裝在車輪的后方,使得車體前后重量接近平衡。在本實施例四的自平衡控制系統中不安裝手動旋鈕式開關。
[0028]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車輪10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其中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獨輪的輪寬為5?30cm;雙輪或寬獨輪的直徑為5?31cm;其中雙輪為單電機雙輪胎結構,如圖6剖面示意圖,圖中10是車輪,11是橡膠輪胎,50是電機中心軸。
[0029]駕駛本實用新型自平衡滑板車時的運動狀態有以下幾種情況:
[0030]1.中小幅度轉向:自平衡滑板車在行駛時,用左腳輕輕的踩腳踏板,身體重心向左偏移,使左側橡膠輪胎受壓變形,可實現中小幅度左轉向。需右轉向時同理。這種轉向方式的靈活度,可滿足大部分使用環境的要求。
[0031]2.大幅度急轉向:向左急轉向時,用手緊握扶手,身體重心向左偏移,用左腳點地,輕松實現向左急轉向;需右急轉向時同理。稍做練習,還可實現原地連續旋轉,等技巧動作。本實用新型通過小寬輪、扶手桿的配合使用的方法,可實現寬輪的靈活轉向。
[0032]3.站姿騎行:身體重心向前傾斜,車前進;身體垂直站立,停車;身體重心向后傾斜,就可實現向后倒車。身體重心傾斜幅度越大,速度越快。
[0033]本實用新型的自平衡滑板車控制系統根據不同的需求,可選定低速模式或正常行駛模式;低速模式在不安全的環境下使用,低速模式也適合初學者、兒童使用。
[0034]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動平衡車,其特征在于,電動平衡車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還包括電池、處理器、陀螺儀、加速度計、可伸縮扶手桿、腳踏板、車座、叉型連接件,其中所述處理器、陀螺儀用于控制所述電動平衡車的前后平衡,所述電池用于驅動所述電動平衡車,所述可伸縮扶手桿,通過叉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所述車座安裝于雙輪或獨輪的上方。2.—種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小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其中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獨輪輪寬為5?30cm;雙輪或獨輪的直徑為5?31cm;還包括電池、控制器、兩個腳踏板、U型連接件、可伸縮扶手桿;其中電池用于驅動自平衡滑板車,控制器控制所述電動滑板車的前后平衡,兩個腳踏板分別位于車輪外側的兩邊,可伸縮扶手桿的扶手部位位于自平衡電動滑板車的前側,可伸縮扶手桿下端通過U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小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其中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獨輪輪寬為5?30cm ;雙輪或獨輪的直徑為5?31cm。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兩個腳踏板分別位于車輪外側的兩邊。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其特征在于,可伸縮扶手桿的扶手部位位于自平衡電動滑板車的前側,可伸縮扶手桿下端通過U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所述扶手桿下端較粗,安裝有電池和控制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平衡電動滑板車,小車輪采用單電機雙輪胎的雙輪或者寬獨輪,其中雙輪的兩個輪子的外側間距或獨輪輪寬為5~30cm;雙輪或獨輪的直徑為5~31cm;還包括電池、控制器、兩個腳踏板、U型連接件、可伸縮扶手桿;其中電池用于驅動自平衡滑板車,控制器控制所述電動滑板車的前后平衡,兩個腳踏板分別位于車輪外側的兩邊,可伸縮扶手桿的扶手部位位于自平衡電動滑板車的前側,可伸縮扶手桿下端通過U型連接件與車輪中心軸相連。這樣設計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好玩,便于攜帶,更實用。還可以實現寬輪靈活轉向。
【IPC分類】B62K3/00, B62K1/00
【公開號】CN205327270
【申請號】CN201620063702
【發明人】彭勇
【申請人】彭勇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