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助力轉向系統,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
【背景技術】
[0002]為減輕駕駛員駕駛過程中的轉向負擔,助力轉向系統在現代汽車中被廣泛地應用。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在近年來的應用更為廣泛,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一般包括電機、油栗、轉向控制閥、助力油缸、油壺、方向盤角度傳感器和系統控制器。一般通過電動機轉速來控制油栗提供的助力液壓油流量,在不轉向時電機可以不工作。由于助力油缸負載壓力隨轉向工況改變而變化,導致電磁閥進、出油口壓差變化,導致電磁閥內液動力變化,使得電磁閥開度不穩定,流量控制不精確,不穩定,特別是一些大型客車,所需最大助力流量更大,而電磁閥開度不穩定、流量控制不精確、不穩定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助力手感變差,甚至帶來安全隱患。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具有較大的通過流量,滿足純電動客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助力流量需求,同時流量控制性能穩定,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助力轉向系統,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包括流量控制單元本體、進油口、出油口、電磁閥、溢流孔、進油管路、連接槽和溢流管路,具有較大的通過流量,滿足純電動客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助力流量需求,同時流量控制性能穩定,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0005]進油口固定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底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中間。出油口對應進油口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頂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中間。電磁閥有八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左端,并且與連接槽相連通。溢流孔有三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右端。進油管路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內部。連接槽有八個,對應電磁閥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內部,并且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上。溢流管路有三個,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的中間,并且分別與三個溢流孔相連通。
[0006]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所述的流量控制單元本體、進油口和出油口為一體式結構。
[0007]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所述的電磁閥采用常閉式電磁球閥。
[0008]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所述的每個電磁閥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通。
[0009]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的有益效果為:
[0010]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具有較大的通過流量,滿足純電動客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助力流量需求,同時流量控制性能穩定,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在另一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進油口2;出油口 3;電磁閥4;溢流孔5;進油管路6;連接槽7;溢流管路8。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具體實施方式】一:
[0017]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助力轉向系統,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包括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進油口 2、出油口 3、電磁閥4、溢流孔5、進油管路6、連接槽7和溢流管路8,具有較大的通過流量,滿足純電動客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助力流量需求,同時流量控制性能穩定,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0018]進油口2固定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底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中間。出油口 3對應進油口 2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頂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中間。電磁閥4有八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左端,并且與連接槽7相連通。溢流孔5有三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右端。進油管路6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內部。連接槽7有八個,對應電磁閥4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內部,并且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6上。溢流管路8有三個,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6的中間,并且分別與三個溢流孔5相連通。
[0019]本實用新型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的工作原理:
[0020]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結構,八個電磁閥4采用串并聯組合的方式組成流量控制單元,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內部的進油管路6和溢流管路8可形成多條通路以便油液經由進油口 2到達出油口 3,通過控制各級電磁閥4的開度,進行助力液壓油流量的調整,保證客車助力轉向系統的平穩運行。
[0021]【具體實施方式】二:
[0022]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進油口 2和出油口 3為一體式結構,保證結構整體的穩定性。
[0023]【具體實施方式】三:
[0024]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電磁閥4采用常閉式電磁球閥。
[0025]【具體實施方式】四:
[0026]下面結合圖1、2、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每個電磁閥4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進油口 2和出油口 3相通。
[0027]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包括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進油口(2)、出油口(3)、電磁閥(4)、溢流孔(5)、進油管路(6)、連接槽(7)和溢流管路(8),其特征在于:進油口(2)固定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底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中間;出油口(3)對應進油口(2)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頂端,并且位于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中間;電磁閥(4)有八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左端,并且與連接槽(7)相連通;溢流孔(5)有三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右端;進油管路(6)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內部;連接槽(7)有八個,對應電磁閥(4)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的內部,并且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6)上;溢流管路(8)有三個,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6)的中間,并且分別與三個溢流孔(5)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單元本體(1)、進油口(2)和出油口(3)為一體式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閥(4)采用常閉式電磁球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電磁閥(4)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與進油口(2)和出油口(3)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助力轉向系統,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純電動客車電動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用流量控制單元,具有較大的通過流量,滿足純電動客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助力流量需求,同時流量控制性能穩定,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進油口固定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底端,出油口對應進油口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頂端,電磁閥有八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左端,并且與連接槽相連通,溢流孔有三個,均布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右端,進油管路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內部,連接槽有八個,對應電磁閥設置在流量控制單元本體的內部,并且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上,溢流管路有三個,均布設置在進油管路的中間,并且分別與三個溢流孔相連通。
【IPC分類】B62D5/065
【公開號】CN205098265
【申請號】CN201520941121
【發明人】李仁和, 游專, 韋東方
【申請人】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