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滑板車避震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滑板車機械領域,涉及一種滑板車避震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滑板車大多沒有采用避震機構,即使少數產品設置了避震機構也只是用于花板車前輪,這類機構采用的是雙直立扭簧結構。這樣的設計成本巨大,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并且也沒考慮到后輪的避震。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板車避震機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滑板車避震機構,其特征在于,避震機構一端連接滑板車踏板,另一端連接后輪,避震機構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位于滑板車車體兩側,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前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圓形固定槽;一組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分別定位在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的固定槽中。
[0006]進一步的,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內部分別設置有扭簧安置槽;扭簧的兩端分別卡合在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的扭簧安置槽中。
[0007]進一步的,一避震連接軸穿過第一固定塊、墊塊、扭簧以及第二固定塊的軸心,并且避震連接軸兩端連接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
[0008]進一步的,避震連接軸的兩端設計為方形,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的圓心設計有方形孔,并且能夠與避震連接軸的端部對合,使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不能相對避震連接軸轉動。
[0009]進一步的,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前端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蓋板,蓋板對應在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處的位置外部。
[0010]進一步的,蓋板上設置有蓋板固定圈,蓋板通過蓋板固定圈扣置于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外側。
[0011]進一步的,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后端還設置有后輪安裝孔,后輪通過后輪安裝孔連接在第一支撐架和第二支撐架之間。
[0012]進一步的,對稱的兩個墊塊分別套裝在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外圈,通過墊塊將避震機構安裝在滑板車踏板上。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單一扭簧的設計可以大大節省成本,增加在后輪上的避震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而設置在內部的結構則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意外傷害。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滑板車上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相反,本實用新型涵蓋任何由權利要求定義的在本實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圍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進一步,為了使公眾對本實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
[0019]參見圖1,避震機構310包括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第一固定塊313、第二固定塊314、避震連接軸315、墊塊316、扭簧317。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位于滑板車車體兩側,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前端分別設置有一個由內向外凹陷的圓形固定槽318 ;第一固定塊313、第二固定塊314設計為圓形,并且分別定位在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的固定槽318中。對稱的兩個環形的墊塊316分別套裝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外圈,通過墊塊316將避震機構310安裝在避震安裝孔308內。第一固定塊313、第二固定塊314內部分別設置有扭簧安置槽319。扭簧317的兩端分別卡合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的扭簧安置槽319中。
[0020]避震連接軸315穿過第一固定塊313圓心的方形孔、墊塊316、扭簧317內部以及第二固定塊314圓心的方形孔,并且避震連接軸315兩端內部帶有螺紋,通過螺釘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的外部螺緊避震連接軸315,使避震連接軸315與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相連接。避震連接軸315的兩端設計為方形,并且與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的圓心方形孔對合,使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不能相對避震連接軸315轉動。
[0021]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前端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蓋板321,蓋板321為圓形,對應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所處的位置外部。蓋板321上設置有蓋板固定圈320,并通過蓋板固定圈320扣置于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外側,用于保護避震連接軸315、扭簧317等避震機構。
[0022]避震機構310的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還分別穿過機倉302尾部兩側的避震安裝孔308,并且避震機構310的避震連接軸315、墊塊316、扭簧317等組件均設置在機倉302內。一方面將避震機構310連接在機倉302尾部;另一方面通過機倉302保護避震機構。
[0023]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后端還設置有后輪安裝孔329,后輪303通過后輪安裝孔329連接在第一支撐架311和第二支撐架312之間;后輪303設置有剎車機構304。單一扭簧的設計可以大大節省成本,增加在后輪上的避震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而設置在內部的結構則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意外傷害。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避震機構(310) —端連接滑板車踏板,另一端連接后輪,避震機構(310)包括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位于滑板車車體兩側,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前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圓形固定槽(318)組第一固定塊(313)、第二固定塊(314)分別定位在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的固定槽(318)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塊(313)、第二固定塊(314)內部分別設置有扭簧安置槽(319);扭簧(317)的兩端分別卡合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的扭簧安置槽(319)中。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一避震連接軸(315)穿過第一固定塊(313)、墊塊(316)、扭簧(317)以及第二固定塊(314)的軸心,并且避震連接軸(315)兩端連接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避震連接軸(315)的兩端設計為方形,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的圓心設計有方形孔,并且能夠與避震連接軸(315)的端部對合,使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不能相對避震連接軸(315)轉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前端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蓋板(321),蓋板(321)對應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所處的位置外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蓋板(321)上設置有蓋板固定圈(320),蓋板(321)通過蓋板固定圈(320)扣置于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外側。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架(311)、第二支撐架(312)后端還設置有后輪安裝孔(329),后輪通過后輪安裝孔(329)連接在第一支撐架(311)和第二支撐架(312)之間。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車避震機構(310),其特征在于,對稱的兩個墊塊(316)分別套裝在第一固定塊(313)和第二固定塊(314)外圈,通過墊塊(316)將避震機構(310)安裝在滑板車踏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滑板車機械領域,涉及一種滑板車避震機構。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連接軸、墊塊、扭簧。單一扭簧的設計可以大大節省成本,增加在后輪上的避震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而設置在內部的結構則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意外傷害。
【IPC分類】B62K25/04
【公開號】CN204979091
【申請號】CN201520700036
【發明人】程林章
【申請人】程林章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