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及其副車架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的副車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副車架的汽車。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代汽車的制造過程中,汽車副車架總成是懸架的重要組成結構,主要應用于獨立懸架中,汽車底盤零部件如:控制臂、發動機懸置,轉向器等均安裝在副車架總成上。裝配時,副車架總成一部分通過螺栓與車身鈑金預設的安裝點進行剛性連接,同時副車架總成另一部分通過螺栓將副車架總成、擺臂襯套與車身鈑金連接在一起。該結構可以提高車身的整體剛度,同時提高前懸架鉸接點的位置精度,使鉸接點位移量減少,易得到準確的運動特性,有利于操縱穩定性。為保證行駛過程中副車架、擺臂襯套、車身相對固定,螺栓需要達到一定力矩,通過軸力使副車架鈑金與車身鈑金,襯套鋼套壓緊后產生足夠摩擦力來抵消輪胎傳遞至車身的各向力及力矩。
[0003]但是,由于副車架總車鈑金表面為平面,為了保證與車身產生足夠的摩擦力,只能增大螺栓軸力,從而提高安裝難度,同時螺栓強度等級要求較高,會提高零部件成本,同時副車架總成鈑金材料通常采用延伸率較高的鋼材,硬度較低,當螺栓力矩過大時,會直接導致副車架鈑金壓潰變形,產生損壞,進而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
[0004]因此,提供一種汽車的副車架總成,以期增大副車架總成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減小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力矩,避免副車架總成鈑金受力變形,同時能夠使用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從而降低整車成本,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提供一種汽車的副車架總成,以期增大副車架總成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減小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力矩,避免副車架總成鈑金受力變形,同時能夠使用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從而降低整車成本。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副車架總車的汽車。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的副車架總成,包括上鈑金、下鈑金、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所述上鈑金和所述下鈑金呈盒式結構;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上鈑金上,所述第二墊片設置在所述下鈑金上,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上鈑金遠離所述下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墊片設置在所述下鈑金遠離所述上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均在中心軸向開設有安裝通孔,且沿所述安裝通孔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凸起滾花部。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均為片狀結構,所述片狀結構包括方形部和位于所述方形部一側的凸圓弧。
[0008]優選地,所述凸起滾花部為輻條狀齒形結構,且與所述安裝通孔相貫通。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墊片與所述上鈑金點焊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第二墊片與所述下鈑金點焊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副車架總成。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減振器支架,包括上鈑金、下鈑金、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所述上鈑金和所述下鈑金呈盒式結構;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上鈑金上,所述第二墊片設置在所述下鈑金上,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上鈑金遠離所述下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墊片設置在所述下鈑金遠離所述上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均在中心軸向開設有安裝通孔,且沿所述安裝通孔圓周方向設置有凸起滾花部。通過墊片上設置的凸起滾花部,通過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的材料選擇,當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打緊后,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上的凸起滾花部通過螺栓軸力作用,在車身鈑金形成壓痕,從而顯著提高了副車架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同時螺栓在相同力矩下產生更大的摩擦力,從而可以使副車架安裝螺栓力矩減小,進而可以采用更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進而降低了整車成本;另一方面副車架安裝螺栓力矩減小使副車架鈑金受力變形的幾率減小。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副車架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墊片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
[0016]1、第一墊片,2、第二墊片,3、下鈑金,4、上鈑金,5、安裝通孔,6、凸起滾花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汽車的副車架總成,以期增大副車架總成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減小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力矩,避免副車架總成鈑金受力變形,同時能夠使用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
[0018]請參考圖1、圖2,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副車架總成,包括上鈑金4、下鈑金3、第一墊片I和第二墊片2,所述上鈑金4和所述下鈑金3呈盒式結構;所述第一墊片I設置在所述上鈑金4上,所述第二墊片2設置在所述下鈑金3上;所述第一墊片I和所述第二墊片2均在中心軸向開設有安裝通孔5,且沿所述安裝通孔5圓周方向設置有凸起滾花部6。通過墊片上設置的凸起滾花部6,通過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的材料選擇,當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打緊后,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上的凸起滾花部通過螺栓軸力作用,在車身鈑金形成壓痕,從而顯著提高了副車架總成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同時螺栓在相同力矩下產生更大的摩擦力,從而可以使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力矩減小,進而可以采用更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進而降低了整車成本;另一方面副車架安裝螺栓力矩減小使副車架總成鈑金受力變形的幾率減小。
[0019]所述第一墊片I和所述第二墊片2均為片狀結構,所述片狀結構包括方形部和位于所述方形部一側的凸圓弧,以便使得墊片的結構與所需安裝結構適配,保證了安裝精度,兩墊片也可以為方形結構或者圓形結構等;顯然地,所述第一墊片I設置在所述上鈑金4遠離所述下鈑金3的安裝孔端面上,所述第二墊片2設置在所述下鈑金3遠離所述上鈑金4的安裝孔端面上。
[0020]所述凸起滾花部6為輻條狀齒形結構,且與所述安裝通孔5貫通,以便通過凸起滾花部的分布,提供較為均勻的摩擦力,進一步提高相關零部件的摩擦力,保證安裝穩定性。理論上,凸起滾花部不局限于輻條狀齒形結構,其也可以為周向均布的其他結構形式。
[0021]所述第一墊片I采用點焊固定在上鈑金4上,且/或第二墊片2采用點焊方式固定在下鈑金上,以便在保證連接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安裝成本;顯然地,除了點焊連接,第一墊片與上鈑金、第二墊片與下鈑金之間也可以采用本領域常規使用的方式連接,例如粘接等。
[0022]除了上述副車架總成,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副車架總成的汽車,該汽車的其他各部分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在此不做贅述。
[0023]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數詞是為了區分相同名稱的不同結構,僅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種順序,更不應理解為任何限定。
[0024]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汽車的副車架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鈑金(4)、下鈑金(3)、第一墊片(I)和第二墊片(2),所述上鈑金(4)和所述下鈑金(3)呈盒式結構;所述第一墊片(I)設置在所述上鈑金(4)上,所述第二墊片(2)設置在所述下鈑金(3)上,所述第一墊片(I)設置在所述上鈑金(4)遠離所述下鈑金(3)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墊片(2)設置在所述下鈑金(3)遠離所述上鈑金(4)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墊片(I)和所述第二墊片(2)均在中心軸向開設有安裝通孔(5),且沿所述安裝通孔(5)圓周方向設置有多個凸起滾花部(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車架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片(I)和所述第二墊片(2)均為片狀結構,所述片狀結構包括方形部和位于所述方形部一側的凸圓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車架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滾花部(6)為輻條狀齒形結構,且與所述安裝通孔(5)相貫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副車架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片(I)與所述上鈑金(4)點焊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副車架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墊片(2)與所述下鈑金(3)點焊連接。6.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副車架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及其副車架總成,后者包括上鈑金、下鈑金、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所述第一墊片設置在所述上鈑金遠離所述下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墊片設置在所述下鈑金遠離所述上鈑金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墊片和所述第二墊片均在中心軸向開設有安裝通孔,且沿所述安裝通孔圓周方向設置有凸起滾花部。通過墊片上設置的凸起滾花部,顯著提高了副車架與車身安裝平面的摩擦力,同時螺栓在相同力矩下產生更大的摩擦力,從而可以使副車架安裝螺栓力矩減小,進而可以采用更低強度等級副車架總成安裝螺栓,進而降低了整車成本;另一方面副車架安裝螺栓力矩減小使副車架鈑金受力變形的幾率減小。
【IPC分類】B62D21/00
【公開號】CN204915828
【申請號】CN201520713442
【發明人】胡西, 周星, 許生, 姜再友, 周磊, 宛銀生, 楊海波, 周寧, 周偉, 劉飛, 劉新, 安志峰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