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亦稱腳踏車或單車,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二輪的,也有三輪的,但主要用于貨運,相對少見。在臺灣和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也稱“孔明車”、“腳踏車”;有自行車旅游特別是長途旅游,掌握好自行車技術是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自行車車座的調整,是自行車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自行車車座應調整到什么高度為最佳呢?從滾起網了解到一般說來,以車座較低并有5-10度的后傾最便于長途旅游。自行車的車架、輪胎、腳踏、剎車、鏈條等25個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車架是自行車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貨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點,大致可將其分為導向系統、驅動系統、制動系統:導向系統:由車把、前叉、前軸、前輪等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通過操縱車把來改變行駛方向并保持車身平衡。驅動(傳動或行走)系統:由腳蹬、中軸、牙盤、曲柄、鏈條、飛輪、后軸、后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后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制動系統:它由車閘部件組成、乘騎者可以隨時操縱車閘,使行駛的自行車減速、停駛、確保行車安全。此外,為了安全和美觀,以及從實用出發,還裝配了車燈,支架等部件。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自行車,大多結構比較復雜,攜帶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及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結構單一,款式陳舊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及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輪轂、后輪轂,所述前輪轂的外面設有前車輪,所述后輪轂的外面設有后車輪,所述后輪轂、后車輪的外面套有后套筒,所述后套筒一側設有后叉,所述后叉連接有軸盤,所述軸盤內設有鏈輪,所述鏈輪連接有曲柄,所述曲柄連接有腳蹬,所述軸盤的頂部連接有車架,所述車架的中部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鉸接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另一端連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底部連接有前套筒,所述前輪轂、前車輪位于前套筒內,所述前叉的底部設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與前套筒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前叉的頂部連接有豎管,所述豎管的頂部連接有把立,所述把立連接有車把,所述車把兩端分別設有手柄,所述車架的頂部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面設有車座,所述車座的下底面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塊位于限位槽內,所述車座內設有排氣孔,所述車座頂部設有凹陷槽,所述車座底部設有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所述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位于車架兩側且分別與車架固定連接。
[0005]所述后輪轂的直徑大于前輪轂的直徑。
[0006]所述手柄的數量為2個,且對稱設置。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08]I本技術方案改變了傳統的設計模式,整體結構簡易、美觀,可實現折疊,方便攜帶。
[0009]2前套筒、后套筒主要對車輪起限位作用。
[0010]3限位塊與限位槽方便車座的安裝與拆卸。
[0011]4排氣孔可以使騎行者更為舒適。
[0012]5彈簧既可以起調節作用,又可以起固定作用。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15]圖中:1-前輪轂,2-前車輪,3-后輪轂,4-后車輪,5-后套筒,6-軸盤,7-鏈輪,8-曲柄,9-腳踏,10-車架,11-橫梁,12-前叉,13-前套筒,14-固定片,15-螺栓,16-豎管,17-把立,18-車把,19-手柄,20-旋轉軸,21-限位塊,22-限位槽,23-凹陷槽,24-車座,25-排氣孔,26-第一圓柱彈簧,27-第二圓柱彈簧。
[0016]本實施例包括前輪轂1、后輪轂3,前輪轂I的外面設有前車輪2,后輪轂3的外面設有后車輪4,后輪轂3、后車輪4的外面套有后套筒5,后套筒5 —側設有后叉25,后叉25連接有軸盤6,軸盤6內設有鏈輪7,鏈輪7連接有曲柄8,曲柄8連接有腳蹬9,軸盤6的頂部連接有車架10,車架10的中部設有旋轉軸20,旋轉軸20鉸接有橫梁11,橫梁11的另一端連接有前叉12,前叉12的底部連接有前套筒13,前輪轂1、前車輪2位于前套筒13內,前叉12的底部設有固定片14,固定片14與前套筒13之間通過螺栓15固定,前叉12的頂部連接有豎管16,豎管16的頂部連接有把立17,把立17連接有車把18,車把18兩端分別設有手柄19,車架10的頂部設有限位塊21,限位塊21上面設有車座24,車座24的下底面設有限位槽22,限位塊21位于限位槽22內,車座10內設有排氣孔25,車座10頂部設有凹陷槽23,車座10底部設有第一圓柱彈簧26、第二圓柱彈簧27,第一圓柱彈簧26、第二圓柱彈簧27位于車架10兩側且分別與車架10固定連接。
[0017]后輪轂3的直徑大于前輪轂I的直徑。
[0018]手柄19的數量為2個,且對稱設置。
[0019]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輪轂、后輪轂,所述前輪轂的外面設有前車輪,所述后輪轂的外面設有后車輪,所述后輪轂、后車輪的外面套有后套筒,所述后套筒一側設有后叉,所述后叉連接有軸盤,所述軸盤內設有鏈輪,所述鏈輪連接有曲柄,所述曲柄連接有腳蹬,所述軸盤的頂部連接有車架,所述車架的中部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鉸接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另一端連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底部連接有前套筒,所述前輪轂、前車輪位于前套筒內,所述前叉的底部設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與前套筒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前叉的頂部連接有豎管,所述豎管的頂部連接有把立,所述把立連接有車把,所述車把兩端分別設有手柄,所述車架的頂部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面設有車座,所述車座的下底面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塊位于限位槽內,所述車座內設有排氣孔,所述車座頂部設有凹陷槽,所述車座底部設有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所述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位于車架兩側且分別與車架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轂的直徑大于前輪轂的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數量為2個,且對稱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折疊自行車,包括前輪轂、后輪轂,前輪轂的外面設有前車輪,所述后輪轂的外面設有后車輪,所述后輪轂、后車輪的外面套有后套筒,所述后套筒一側設有后叉,所述后叉連接有軸盤,所述軸盤的頂部連接有車架,所述車架的中部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鉸接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另一端連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底部連接有前套筒,所述車架的頂部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面設有車座,所述車座的下底面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塊位于限位槽內,所述車座內設有排氣孔,所述車座頂部設有凹陷槽,所述車座底部設有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所述第一圓柱彈簧、第二圓柱彈簧位于車架兩側且分別與車架固定連接。
【IPC分類】B62K15/00, B62J1/00
【公開號】CN204871403
【申請號】CN201520423393
【發明人】王亮
【申請人】天津市四海亨通自行車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