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副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副車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副車架因其在提升轎車乘坐舒適性、底盤剛度、強度和操控性的優異表現,以及提高整車裝配便利性及設計通用性,成為當前主流轎車底盤的重要組成部分。副車架在滿足整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對整車碰撞的安全性也有重要影響,通常動力總成通過后懸置安裝在副車架上,副車架與車身縱梁通過緊固件進行安裝,但是,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副車架前梁潰縮吸能,副車架與車身的安裝點在碰撞時不易脫落,進而導致動力總成侵入前艙,危及前排乘員的人身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副車架,其能夠保證副車架與車身的連接點在受到碰撞沖擊時有效脫落。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副車架,包括前橫梁和后橫梁,所述前橫梁和所述后橫梁之間設置有左縱梁和右縱梁,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彎折誘導槽和第二彎折誘導槽,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相對設置,所述后橫梁的前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前螺栓安裝孔,所述后橫梁的后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后螺栓安裝孔,所述前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一裂隙開口,所述后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二裂隙開口。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的斷面呈V字型。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為矩形開口。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平行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外側延伸。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裂隙開口垂直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前方延伸。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裂隙開口的寬度是所述前螺栓安裝孔內徑的1/8-1/4,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寬度是所述后螺栓安裝孔內徑的1/8-1/4。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副車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在汽車發生碰撞的時,能夠迅速地與車身脫離并沿垂向向下折彎,避免副車架隨車身縱梁向駕駛艙方向侵入,保證了乘員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副車架的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所示的副車架的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副車架包括前橫梁I和后橫梁2,所述前橫梁I和所述后橫梁2之間設置有左縱梁3和右縱梁4,所述左縱梁3和所述右縱梁4優選地設置在所述前橫梁I和所述后橫梁2的兩端,從而形成框架形式的副車架,所述前橫梁I和所述后橫梁2垂直于車輛的前進方向設置,所述左縱梁3和所述右縱梁4平行于車輛的前進方向設置。
[0016]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左縱梁3和所述右縱梁4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彎折誘導槽5和第二彎折誘導槽6,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5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6相對設置,當所述副車架受到外力沖擊時,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5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6能夠引導所述左縱梁3和所述右縱梁4產生豎直方向的彎折變形,使發動機向下掉落,從而避免所述副車架車身縱梁向駕駛艙方向入侵,避免傷及駕駛艙內的乘員。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后橫梁2的前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前螺栓安裝孔7,所述后橫梁2的后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后螺栓安裝孔8,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上開設有第一裂隙開口,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上開設有第二裂隙開口。由于所述前螺栓安裝孔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均開設有裂隙開口結構,因此能夠削弱前螺栓安裝孔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豎直方向的剛度,當所述副車架受外力沖擊時時,所述前螺栓安裝孔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容易被拉變形,螺栓能夠更易于從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脫出,從而快速地完成副車架與車身的脫離。
[0018]在上述彎折誘導槽及裂隙開口的相互配合下,所述副車架能夠與車身快速脫離,同時,使副車架縱梁向下折彎,使汽車動力總成向下掉落,避免其侵入駕駛艙,保證乘員的人身安全。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5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6的斷面呈V字型。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理解的是,當副車架受到外力沖擊時,撞擊力沿著誘導槽傳遞會產生豎直向下的分力,因此,所述左縱梁3和所述右縱梁4更易于從所述V字型的誘導槽的尖角處會產生豎直方向彎折變形的趨勢。當然,V字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誘導槽斷面形狀,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便于產生豎直方向彎折變形的其它端面形狀,此處不再贅述。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優選地為矩形開口。矩形開口不能夠有效地削弱前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在豎直方向上的強度,從而便于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便于螺栓脫出,進而端口副車架與車身的連接,此外,矩形開口還能夠有效地簡化加工工藝,降低加工難度,提高加工效率。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注意的是,矩形開口僅是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一種優選形狀,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能夠削弱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豎直向剛度的其它形狀,此處不再贅述。
[0021]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優選地沿著水平方向延伸,具體地,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優選地平行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外側延伸;所述第二裂隙開口優選地垂直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前方延伸。當然,上述裂隙開口的延伸方向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實際裝配需要選擇朝向其他方向延伸,此處不再贅述。
[0022]考慮到所述副車架在未受到碰撞時,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能夠為螺栓提供足夠的固定強度,同時,當副車架發生碰撞時,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和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能夠在碰撞力的作用下迅速變形,保證螺栓能夠從第一裂隙開口及第二裂隙開口中脫離,本實用新型還優選地限定了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寬度,具體地,所述第一裂隙開口的寬度優選地是所述前螺栓安裝孔7內徑的1/8-1/4,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寬度優選地是所述后螺栓安裝孔8內徑的1/8-1/4。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具體裝配情況對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寬度進行適應性調整。
[002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副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橫梁和后橫梁,所述前橫梁和所述后橫梁之間設置有左縱梁和右縱梁,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彎折誘導槽和第二彎折誘導槽,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相對設置,所述后橫梁的前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前螺栓安裝孔,所述后橫梁的后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后螺栓安裝孔,所述前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一裂隙開口,所述后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二裂隙開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的斷面呈V字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和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為矩形開口。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隙開口平行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外側延伸。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裂隙開口垂直于所述后橫梁,且朝向所述后橫梁的前方延伸。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隙開口的寬度是所述前螺栓安裝孔內徑的1/8-1/4,所述第二裂隙開口的寬度是所述后螺栓安裝孔內徑的1/8-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副車架,包括前橫梁和后橫梁,所述前橫梁和所述后橫梁之間設置有左縱梁和右縱梁,所述左縱梁和所述右縱梁上分別開設有第一彎折誘導槽和第二彎折誘導槽,所述第一彎折誘導槽和所述第二彎折誘導槽相對設置,所述后橫梁的前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前螺栓安裝孔,所述后橫梁的后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后螺栓安裝孔,所述前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一裂隙開口,所述后螺栓安裝孔上開設有第二裂隙開口。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副車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在汽車發生碰撞的時,能夠迅速地與車身脫離并沿垂向向下折彎,避免副車架隨車身縱梁向駕駛艙方向侵入,保證了乘員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安全性能。
【IPC分類】B62D21/09, B62D21/02
【公開號】CN204726512
【申請號】CN201520355311
【發明人】山珊, 閻礁, 孫厚勇, 黃小飛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