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汽車行李箱蓋在開閉過程中,容易產生晃動,存在行李箱蓋與周邊件干涉的風險,現有技術中,通過增加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來克服汽車行李箱蓋在開閉過程中,產生的晃動,和行李箱蓋與周邊件存在的干涉風險。
[0003]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作為三廂車行李箱蓋的重要組成部件,其強度和剛度直接關系著整個行李箱蓋的抗凹性、可靠性等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行李箱蓋的抗凹性和可靠性不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及汽車。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包括:呈U形結構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包括:第一側面、基礎面和第二側面,其中所述第一側面的一側和第二側面一側分別與所述基礎面的兩側連接;所述基礎面上設置有多個凸焊螺母;所述第一側面向外延伸出第一翻邊結構;所述第二側面向外延伸出第二翻邊結構;第一涂膠槽,設置于所述第二翻邊結構上;第一加強筋,設置于所述第一側面及第一翻邊結構上;以及第二加強筋,設置于所述第二側面上。
[0007]可選的,所述第一加強筋貫通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一翻邊結構,并且所述第一加強筋垂直于所述第一翻邊結構與所述第一側面的連接處。
[0008]可選的,所述第二加強筋貫通所述第二側面,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垂直于所述第二翻邊結構與所述第二側面的連接處。
[0009]可選的,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還包括:第三翻邊結構,設置于所述基礎面的第三側。
[0010]可選的,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還包括:第四翻邊結構,設置于所述基礎面的第四側。
[0011]可選的,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還包括:第二涂膠槽,設置于所述基礎面上。
[0012]可選的,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還包括:第四加強筋,設置于所述基礎面上,所述第四加強筋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加強筋相連,所述第四加強筋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涂膠槽相連。
[0013]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
[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涂膠槽,用以涂抹膨脹膠,從而增強行李箱蓋外板的抗凹性;通過設置第一翻邊結構和第二翻邊結構,提高鉸鏈加強板的剛度和強度,從而保證行李箱蓋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的示意圖;
[0016]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的安裝示意圖之一;
[0017]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的安裝示意圖之二。
[0018]其中圖中:1、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11、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111、第一側面;112、基礎面;113、第二側面;12、第一翻邊結構;13、第二翻邊結構;14、第一涂膠槽;15、第一加強筋;16、第二加強筋;17、第三翻邊結構;18、第四翻邊結構;19、第二涂膠槽;2、行李箱蓋內板;20、凸焊螺母;21、第四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0]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的示意圖,包括: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11、多個凸焊螺母20、第一翻邊結構12、第二翻邊結構13、第一涂膠槽14、第一加強筋15和第二加強筋16 ;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11為U形結構,包括:第一側面111、基礎面112和第二側面113,其中第一側面111的一側和第二側面113 —側分別與基礎面112的兩側連接;凸焊螺母20設置在基礎面112上;第一側面111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翻邊結構12 ;第二側面113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翻邊結構13 ;第一涂膠槽14設置于第二翻邊結構13上;第一加強筋15設置于第一側面111及第一翻邊結構12上;第二加強筋16設置于第二側面113上。
[002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涂膠槽14,用以涂抹膨脹膠,從而增強行李箱蓋外板的抗凹性;通過設置第一翻邊結構12和第二翻邊結構13,提高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的剛度和強度,從而保證行李箱蓋的可靠性。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加強筋15貫通第一側面111和第一翻邊結構12,并且第一加強筋15垂直于第一翻邊結構12與第一側面111的連接處。
[0023]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加強筋16貫通第二側面113,并且第二加強筋16垂直于第二翻邊結構13與第二側面113的連接處。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為進一步提高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的剛度和強度,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設置于基礎面112第三側的第三翻邊結構17。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為進一步提高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的剛度和強度,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設置于基礎面112第四側的第四翻邊結構18。
[0026]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為增強基礎面112的強度,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設置于基礎面112上的第二涂膠槽19,第二涂膠槽19與第一涂膠槽14的結構相同,安裝時第一涂膠槽14內涂抹膨脹膠,但第二涂膠槽19內不進行涂抹膨脹膠。
[0027]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為進一步增強基礎面112的強度,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設置于基礎面112上的第四加強筋21,第四加強筋21的第一端與第二加強筋16相連,第四加強筋21的第二端與第二涂膠槽19相連。
[0028]如圖2和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安裝示意圖,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行李箱蓋內板2上,較佳的,焊點的數量為八個,其中第一翻邊結構12上兩個,基礎面112上四個,第三翻邊結構17上一個,第四翻邊結構18上一個,在第一涂膠槽14處涂抹膨脹膠,用以連接汽車行李箱蓋外板(圖中未示出),從而增強行李箱蓋外板的抗凹性。
[002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上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1,即上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的實施例均適用于該汽車,且均能達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O
[0030]以上所述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U形結構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11),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11)包括:第一側面(111)、基礎面(112)和第二側面(113),其中所述第一側面(111)的一側和第二側面(113) —側分別與所述基礎面(112)的兩側連接;所述基礎面(112)上設置有多個凸焊螺母(20);所述第一側面(111)向外延伸出第一翻邊結構(12);所述第二側面(113)向外延伸出第二翻邊結構(13); 第一涂膠槽(14),設置于所述第二翻邊結構(13)上; 第一加強筋(15),設置于所述第一側面(111)及第一翻邊結構(12)上;以及 第二加強筋(16),設置于所述第二側面(113)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強筋(15)貫通所述第一側面(111)和第一翻邊結構(12),并且所述第一加強筋(15)垂直于所述第一翻邊結構(12)與所述第一側面(111)的連接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強筋(16)貫通所述第二側面(113),并且所述第二加強筋(16)垂直于所述第二翻邊結構(13)與所述第二側面(113)的連接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 第三翻邊結構(17),設置于所述基礎面(112)的第三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 第四翻邊結構(18),設置于所述基礎面(112)的第四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 第二涂膠槽(19),設置于所述基礎面(112)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I)還包括: 第四加強筋(21),設置于所述基礎面(112)上,所述第四加強筋(21)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加強筋(16)相連,所述第四加強筋(2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涂膠槽(19)相連。
8.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及汽車,該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包括:呈U形結構的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所述行李箱蓋鉸鏈加強板結構本體包括:第一側面、基礎面和第二側面,其中第一側面的一側和第二側面一側分別與基礎面的兩側連接;所述基礎面上設置有多個凸焊螺母;所述第一側面向外延伸出第一翻邊結構;所述第二側面向外延伸出第二翻邊結構;第一涂膠槽,設置于所述第二翻邊結構上;第一加強筋,設置于所述第一側面及第一翻邊結構上;第二加強筋,設置于所述第二側面上。本實用新型提高了行李箱蓋鉸鏈處的強度與剛度,減少行李箱蓋在開閉過程中的晃動,降低與周邊件干涉的風險,同時提高了行李箱蓋外板抗凹性。
【IPC分類】B62D25-12
【公開號】CN204587032
【申請號】CN201520260144
【發明人】楊利民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