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停車存取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公共自行車的存取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可以滿足彈性需求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城市公共自行車存取系統是在地面上設置若干個停車粧,將公共自行車固定在停車粧上,使用者通過刷卡取車,使用后將車歸還至空閑停車粧的模式運行。但出行者使用公共自行車是一種彈性需求,高峰季節需求量可能遠大于低谷季節,若按照高峰要求則需要在地面設計數量較多的停車粧,除經濟成本過高外,也占用了過多的地面空間資源,且數量太多的停車粧在低谷季節利用率極低,造成很大浪費。若不能按照高峰要求設計停車粧數量,等停車粧上自行車取完后,則需要人工往停車粧增添車輛,如此則增加了人工成本。另外長時間的日曬雨淋不僅會影響騎行舒適感,造成自行車使用率的下降,也會增加其保養維護費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公共自行車存還數量有限和長時間暴露在外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用以提高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節約城市用地,節省自行車保養維護成本,滿足高峰用車彈性需求。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包括停車粧、地上停車位、公共自行車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上停車位的下方設置地下空間,所述地下空間與每個地上停車位之間設有單獨的水平門,在所述地下空間的底部設有地下停車位,所述地下停車位正對水平門設置,在所述地下停車位的上方設有可移動的固定裝置,在所述地下停車位的下方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與地下停車位固定連接,在所述地下停車位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個停車凹槽,在所述停車凹槽的前后設有可移動的夾具。
[0005]所述地下空間整體長為19.75米、寬2.85米、高1.72米。
[0006]所述水平門為兩扇長方形的對開式金屬門,每扇門長1.88米、寬0.33米。
[0007]所述地下停車位為長方形的金屬板狀結構,其長為1.75米、寬0.65米、高0.02米。
[0008]所述固定裝置中間帶有工作凹槽,工作凹槽開口朝上,固定裝置相對于地下停車位的移動方向為前后移動。
[0009]所述升降裝置與地下停車位焊接固定。
[0010]所述夾具的前后端帶有與自行車輪匹配的凹槽,移動方向為水平移動、前后移動和上下移動。
[0011]所述停車凹槽對稱設置在地下停車位的左右兩側,停車凹槽的數量為24個。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該裝置根據高峰用車需求量,在不增加地上停車粧數量的基礎上,合理設計地下停車位,不僅實現了地上停車位與地下停車位存取上的互動,還實現了地下停車位與地上停車位在功能上的互補;滿足了公共自行車使用的彈性需求,提高了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節約了城市用地,節省了公共自行車保養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裝置地上工作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裝置地下工作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明裝置存放工作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發明裝置中公共自行車降至地下空間的動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發明裝置中公共自行車在地下空間水平移動的動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發明裝置中公共自行車在地下空間的分布示意圖。
[0019]圖中:停車粧1、自行車2、固定裝置3、水平門4、升降裝置5、地上停車位6、地下停車位7、移動夾具8、停車凹槽9。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1-3所示,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包括停車粧1、地上停車位6、公共自行車2和控制裝置,在地上停車位6的下方設置地下空間,地下空間與每個地上停車位6之間設有單獨的水平門4,在地下空間的底部設有地下停車位7,地下停車位7正對水平門4設置,在地下停車位7的上方設有可移動的固定裝置3,在地下停車位7的下方設有升降裝置5,升降裝置5與地下停車位7固定連接,在地下停車位7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個停車凹槽9,在停車凹槽9的前后設有可移動的夾具8。
[0022]如圖1-3所示,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地下空間整體長為19.75米、寬2.85米、高1.72米;水平門4為兩扇長方形的對開式金屬門,每扇金屬門長1.88米、寬0.33米,水平門4開設在停車粧I后方0.05米處;地下停車位7為長方形的金屬板狀結構,地下停車位7的長為1.75米、寬0.65米、高0.02米,在地下停車位7上方中間位置布置長1.1米、寬0.12米、高0.05米中間帶有凹槽的固定裝置3,凹槽開口朝上,固定裝置3相對于地下停車位7的移動方向為前后移動;升降裝置5與地下停車位7焊接固定;地下空間除地下停車位7對應位置外依次布置長0.65米,高0.05米的停車凹槽9,停車凹槽9對稱設置在地下停車位7的左右兩側,停車凹槽的數量為24個;在公共自行車前后兩邊各設置可水平移動和前后伸長的夾具8,夾具8的前后端帶有與自行車輪寬度匹配的凹槽,夾具8的移動方向為水平移動、前后移動和上下移動。
[0023]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工作原理如下:如圖1所示,水平門首先處于打開狀態,公共自行車2固定在固定裝置3上,固定裝置3向后移動0.5米把公共自行車帶出停車粧1,升降裝置5將固定裝置3和公共自行車2 —起運至地下;如圖2所示,夾具8將公共自行車2的前后輪胎夾住抬起,使公共自行車2脫離固定裝置3,夾具8將公共自行車2運至最邊緣停車位的停車凹槽9中;升降裝置5將固定裝置3及地下停車位7運回地面;當停車粧I對應的地下停車位7兩側都停滿公共自行車2后,公共自行車2將停在停車粧I對應的地下停車位7的位置,由固定裝置3固定,并且對應的水平門4關閉,以此實現地上公共自行車2進入地下且依次排放的功能。
【主權項】
1.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包括停車粧(I)、地上停車位(6)、公共自行車(2)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上停車位(6)的下方設置地下空間,所述地下空間與每個地上停車位(6)之間設有單獨的水平門(4),在所述地下空間的底部設有地下停車位(7),所述地下停車位(7)正對水平門(4)設置,在所述地下停車位(7)的上方設有可移動的固定裝置(3),在所述地下停車位(7)的下方設有升降裝置(5),所述升降裝置(5)與地下停車位(7)固定連接,在所述地下停車位(7)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個停車凹槽(9),在所述停車凹槽(9)的前后設有可移動的夾具(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間整體長為19.75米、寬2.85米、高1.72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門(4)為兩扇長方形的對開式金屬門,每扇門長1.88米、寬0.33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停車位(7)為長方形的金屬板狀結構,其長為1.75米、寬0.65米、高0.02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3)中間帶有工作凹槽,工作凹槽開口朝上,固定裝置(3)相對于地下停車位(7)的移動方向為前后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5)與地下停車位(7)焊接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8)的前后端帶有與自行車輪匹配的凹槽,移動方向為水平移動、上下移動和前后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車凹槽(9)對稱設置在地下停車位(7)的左右兩側,停車凹槽(9)的數量為24個。
【專利摘要】城市公共自行車地下存取裝置,屬于停車存取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停車樁、地上停車位6、自行車和控制裝置,在地上停車位的下方設置地下空間,地下空間與每個地上停車位之間設有單獨的水平門,在地下空間的底部設有地下停車位,地下停車位正對水平門設置,在地下停車位的上方設有可移動的固定裝置,下方設有升降裝置,在地下停車位的左右兩側設置有若干個停車凹槽,在停車凹槽的前后設有可移動的夾具。本實用新型在不增加地上停車樁數量的同時,合理設計地下停車位,不僅實現了地上停車位與地下停車位存取上的互動,還實現了功能上的互補;滿足了公共自行車使用的彈性需求,提高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節約城市用地,節省自行車保養維護成本。
【IPC分類】B62H3-00, B62H3-08
【公開號】CN204507070
【申請號】CN201520158932
【發明人】沈家軍, 王群
【申請人】揚州大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