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屬于自車行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自行車車座都是一體結構的,在騎自行車或者動感單車時,經常會因大腿根部、臀部與車座不斷摩擦,而導致肌肉酸痛,甚至損傷皮膚,造成身體不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左坐墊和右坐墊,所述支架由中心主桿和分叉桿構成,所述分叉桿包括左前桿、左后桿、右前桿和右后桿,所述左前桿和右前桿分別設有左插槽和右插槽,左插槽和右插槽內分別設有左彈性裝置和右彈性裝置;
[0005]所述左坐墊底部后端與左后桿鉸接,左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左伸縮桿,左伸縮桿插入左插槽;
[0006]所述右坐墊底部后端與右后桿鉸接,右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右伸縮桿,右伸縮桿插入右插槽。
[0007]使用時,左、右坐墊會跟隨大腿上、下擺動,向下踩時,坐墊前端下壓,向上抬起時,坐墊在彈簧裝置的作用下彈起而恢復原狀。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自行車車座使得左右臀部能夠分別受力,避免大腿根部與車座摩擦,讓騎行更舒適。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述。
[0012]如圖1、圖2所示,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包括支架1、左坐墊2和右坐墊3,所述支架I由中心主桿11和分叉桿12構成,所述分叉桿12包括左前桿12-1、左后桿12-2、右前桿12-3和右后桿12-4,所述左前桿12-1和右前桿12_3分別設有左插槽12_5和右插槽12-6,左插槽12-5和右插槽12-6內分別設有左彈性裝置4和右彈性裝置5 ;
[0013]所述左坐墊2底部后端與左后桿12-2鉸接,左坐墊2底部前端連接左伸縮桿6,左伸縮桿6插入左插槽12-5 ;
[0014]所述右坐墊3底部后端與右后桿12-4鉸接,右坐墊3底部前端連接右伸縮桿7,右伸縮桿7插入右插槽12-6。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左坐墊和右坐墊,所述支架由中心主桿和分叉桿構成,所述分叉桿包括左前桿、左后桿、右前桿和右后桿,所述左前桿和右前桿分別設有左插槽和右插槽,左插槽和右插槽內分別設有左彈性裝置和右彈性裝置; 所述左坐墊底部后端與左后桿鉸接,左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左伸縮桿,左伸縮桿插入左插槽; 所述右坐墊底部后端與右后桿鉸接,右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右伸縮桿,右伸縮桿插入右插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體式自行車車座,包括支架、左坐墊和右坐墊,所述支架由中心主桿和分叉桿構成,所述分叉桿包括左前桿、左后桿、右前桿和右后桿,所述左前桿和右前桿分別設有左插槽和右插槽,左插槽和右插槽內分別設有左彈性裝置和右彈性裝置;所述左坐墊底部后端與左后桿鉸接,左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左伸縮桿,左伸縮桿插入左插槽;所述右坐墊底部后端與右后桿鉸接,右坐墊底部前端連接右伸縮桿,右伸縮桿插入右插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分體式自行車車座使得左右臀部能夠分別受力,避免大腿根部與車座摩擦,讓騎行更舒適。
【IPC分類】B62J1-10
【公開號】CN204309935
【申請號】CN201420858057
【發明人】趙中華, 卞娜, 盧伍強, 張樂
【申請人】趙中華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