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前部構造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前部構造,該車輛前部構造可以在不追加設置加強構件的情況下提高剛性。該車輛前部構造(100)包括:前圍板(102)的上側的前罩板(114)、在前圍板(102)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前圍側板(124)、從前圍板(102)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下側向車輛前方延伸的前縱梁(104)、連接于前縱梁(104)和前圍板(102)的擋泥板(106)、連接于擋泥板(106)和前圍側板(124)的前圍側前板(130)、沿車輛前后方向將前圍側前板(130)和前圍側板(124)焊接在一起的上側焊接列(146)以及位于上側焊接列(146)的下方且沿車輛前后方向將前圍側前板(130)、前圍側板(124)及前罩板(114)焊接在一起的下側焊接列(150)。
【專利說明】
車輛前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前圍板的車輛前部構造,所述前圍板在整個車身寬度方向上將車輛的車廂及其前方的區域分隔開。
【背景技術】
[0002]車輛的具備前圍板的車輛前部構造(車身框架)包括前縱梁、擋泥板等。前縱梁為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長條構件,前縱梁設有一對,分別設置在前圍板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兩端。擋泥板為構成車輛前部側壁的構件,且從前縱梁的上側一直連接到前圍板的前側。
[0003]車輛前部構造為在前方碰撞等緊急情況發生時易受到沖擊能量的部位。因此,在車輛前部構造實施有各種各樣的安全對策。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前部車身構造中,在縱梁上方的擋板梁設置向車身寬度方向內側鼓出的加強筋。由此,在專利文獻I中,使擋板梁的剛性在中途發生變化,從而控制緊急情況發生時產生的變形。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2-14874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0008]為了確保乘客的安全性,車輛前部構造的剛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車輛前部構造的剛性高,那么即使在前方碰撞等緊急情況發生時受到了沖擊能量,也能夠在使車廂等不發生變形的情況下,讓沖擊能量流向車輛后方。但是,如果輕易地追加設置加強構件,會造成成本增加、重量增大,也會給生產性帶來影響。
[0009]鑒于這樣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前部構造,若采用該車輛前部構造,能夠在不追加設置加強構件的情況下,以簡單的結構提高自身剛性。
[0010]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001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中的車輛前部構造的代表性構造如下。即,一種車輛前部構造,其具有前圍板,前圍板沿著車身寬度方向延伸且將車輛分成車輛的車廂及車輛的車廂的前方的區域,車輛前部構造的特征在于,該車輛前部構造還包括:前罩板,其沿著車身寬度方向延伸且連接于前圍板的上側;前圍側板,其連接于前圍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及前罩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前縱梁,其從前圍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下側向車輛前方延伸;擋泥板,其連接于前縱梁的上側和前圍板的前側;前圍側前板,其連接于擋泥板的上側和前圍側板的前側;上側焊接列,其是沿車輛前后方向焊接前圍側前板和前圍側板時形成的;以及下側焊接列,其設置于上側焊接列的下方,是沿車輛前后方向焊接前圍側前板、前圍側板及前罩板時形成的。
[0012]在上述前圍側前板中,設置有上側焊接列和下側焊接列這兩個焊接列,前圍側前板以高剛性與前圍側板及前罩板結合。因此,前圍側前板能夠在不發生變形的前提下,使從前縱梁及擋泥板傳遞來的沖擊能量高效地流向車輛后方,從而能夠保護車廂。根據該結構,無需利用追加的加強構件,從而能夠避免成本增加、重量增大的問題,進而,還能夠防止生產性的降低。
[0013]也可以是,上述的擋泥板包括減振柱,減振柱從下方連接有前輪用的懸架,前罩板還連接于與減振柱的上側。減振柱的上側為懸架的安裝部,原本就設定為高剛性。而且,前罩板為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為長條的構件,還能夠作為支承構件(支承構件)發揮作用。通過連接上述減振柱的上側和前罩板,能夠進一步提高車輛前部的剛性。
[0014]也可以是,上述的前圍側板在上側焊接列和下側焊接列之間具有第一加強筋,第一加強筋形成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延伸且向車身寬度方向的內側鼓出。通過該加強筋,在形狀上提高了前圍側板的剛性,從而能夠高效地將從上側焊接列和下側焊接列傳遞來的沖擊能量向車輛后方傳遞。
[0015]也可以是,該車輛前部構造還包括:前門鉸鏈加強件,其連接于前圍側板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外側,車輛的前側門的鉸鏈安裝于該前門鉸鏈加強件;以及上下方向焊接列,其設置于第一加強筋的車輛后方,其是沿上下方向焊接前門鉸鏈加強件和前圍側板時形成的。根據該結構,向前圍側板傳遞的沖擊能量能夠經由上下方向焊接列高效地向前門鉸鏈加強件傳遞。
[0016]也可以是,上述前圍側板在上下方向焊接列及該上下方向焊接列的車輛后方的前罩板之間還具有第二加強筋,第二加強筋形成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延伸且向車身寬度方向的內側鼓出。通過該第二加強筋,能夠進一步提高前圍側板的剛性,能夠高效地將沖擊能量從前圍側板向前罩板傳遞。
[0017]也可以是,上述的上側焊接列設置于前圍側前板的上部。根據該結構,能夠將從前方及下方傳遞到前圍側前板的沖擊能量經由上側焊接列高效地向車輛后方傳遞。
[0018]發明的效果
[0019]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車輛前部構造,該車輛前部構造可以在不追加設置加強構件的前提下,以簡單的結構提高自身剛性。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車輛前部構造的圖。
[0021]圖2是從車身寬度方向的外側觀察圖1的(b)的車輛前部構造而得到的圖。
[0022]圖3是圖1的(b)的前圍側板和前罩板之間的連接部分的放大圖。
[0023 ]圖4是從各個方向表示圖3的(b)的前圍側板的圖。
[0024]圖5是從各個方向表示圖3的(b)的前圍側板的圖。
[0025]圖6是圖1的(b)的前罩板的C-C剖面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100…車輛前部構造
[0028]102…前圍板
[0029]104...前縱梁
[0030]106…擋泥板
[0031]108…擋泥板面板部
[0032]110…擋板前延伸部
[0033]112…減振柱
[0034]IH…前罩板
[0035]116…前擋風開口部
[0036]118…前罩板的上表面部
[0037]120…前罩板的縱壁部
[0038]122…前罩板的底面部
[0039]124…前圍側板
[0040]126…前柱
[0041 ]128…車門用開口部
[0042]130...前圍側前板
[0043]132…前門鉸鏈加強件
[0044]134…封閉截面
[0045]136…上側的第一加強筋
[0046]138…下側的第一加強筋
[0047]140…上側的第二加強筋
[0048]142…中央的第二加強筋
[0049]144…下側的第二加強筋
[0050]146…上側焊接列
[0051]148…前圍側前板的上部
[0052]150…下側焊接列
[0053]152…上下方向焊接列
[0054]154…安裝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55]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實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及其他具體的數值等,這些只不過是為了便于理解發明而例示出的,除了特別提前說明的情況,并不限定本發明。另外,在本說明書及附圖中,對于實質上具有同一功能、結構的部件,通過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省略重復說明,另外省略與本發明沒有直接關系的部件的圖示。
[0056]圖1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車輛前部構造的圖。圖1的(a)是從左前方觀察使用了車輛前部構造100的車輛而得到的立體圖。圖1的(a)所示的前圍板102在整個車身寬度方向上將車輛的車廂及其前方的區域(例如發動機室)分隔開。車輛前部構造100在包含前圍板102的車輛的前部區域構成車身框架。以下,主要以安裝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右側的車輛前部構造為例進行說明。此外,在本申請的所有附圖中,車輛前方、車輛后方、車輛右側及車輛左側分別以箭頭F、B、R、L表示。
[0057]前縱梁104為設置于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下側的柱狀的部件。前縱梁104從前圍板102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下側向車輛前方延伸。圖1的(a)中省略了車輛左側的圖示,但前縱梁104設有一對,分別設置于車身寬度方向的兩側。
[0058]擋泥板106為構成發動機室的側壁的部件。擋泥板106連接于前縱梁104的上側和前圍板1 2的前側。擋泥板1 6構成為包括車輛后側的擋泥板面板部1 8和車輛前側的擋板前延伸部110。
[0059]擋泥板面板部108還包括減振柱112。減振柱112從下方連接有前輪用的懸架。擋板前延伸部110連接于擋泥板面板部108,向車輛前方延伸。擋板前延伸部110呈隨著從前縱梁104向車輛后方去而逐漸向上方傾斜的形狀。
[0060]前罩板114在整個車身寬度方向上連接于前圍板102的上側。圖1的(b)是圖1的(a)的車輛前部構造100的放大圖。如圖1的(b)所示,前罩板114包括:上表面部118,其沿著前擋風開口部116的下緣形成;縱壁部120,其從上表面部118的車輛后側向下方延伸;以及底面部122,其從縱壁部120的下部向車輛前側彎曲并延伸,該前罩板114的截面呈假名“二”形狀。
[0061 ]前圍側板124為設置在前柱126的根部附近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內側(以下,稱為車內側)的構件,前圍側板124連接于前圍板102及前罩板114的車身寬度方向的端部。前圍側板124在其前側連接有前圍板102等,后側延伸至車門用開口部128。前圍側板124在從前罩板114的縱壁部120的車輛前方到前罩板114的縱壁部120的車輛后方的范圍內由一張面板構成。
[0062]前圍側前板130為從前圍側板124的上部的前側向車輛前方延伸的部件。前圍側前板130在從前圍側板124的前側到擋泥板106的上側的范圍內連接。相對于前圍側板124及擋泥板106,前圍側前板130連接于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外側(以下,稱為車外側)。
[0063]圖2是從車身寬度方向的外側觀察圖1的(b)的車輛前部構造100的圖。前門鉸鏈加強件132為構成前柱126的根部附近的車外側的部件,其連接于前圍側板124的車外側。在前門鉸鏈加強件132安裝有車輛的前側門(省略圖示)的鉸鏈。由于在前門鉸鏈加強件132和前圍側板124之間形成有封閉截面134(參照圖4的(b)),所以能夠確保較高的剛性。
[0064]再次參照圖1的(a)。若在緊急情況下,車輛從前方受到了沖擊,其沖擊能量有兩個流向,一個是通過前縱梁104流向車輛后方的流向,另一個是經由擋板前延伸部110傳遞到上方的前圍側前板130并且從該處流向車輛后方的流向。
[0065]在該車輛前部構造100中,特別是,作為針對傳遞到前圍側前板130的沖擊能量的對策,謀求以簡單的構造提高剛性。以下,對于車輛前部構造100的結構,從提高剛性的角度進一步進行說明。
[0066]圖3是圖1的(b)的前圍側板124和前罩板114之間的接合部分的放大圖。如圖3的(a)所例示那樣,為了提高剛性,在前圍側板124上設置多個加強筋136等。
[0067]圖3的(b)是省略了圖3的(a)的前罩板114后的圖。如圖3的(b)所例示那樣,在前圍側板124,設置有第一加強筋136、138和第二加強筋140、142、144總計5個加強筋。各加強筋以使前圍側板124的一部分向車內側鼓出的方式設置,各個加強筋均形成為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為長條的形狀。通過設置這些加強筋136等,前圍側板124的截面二次力矩變大,因此,前圍側板124的剛性得到提高。
[0068]圖4是從各個方向表示圖3的(b)的前圍側板124的圖。圖4的(a)是從車身寬度方向的內側觀察前圍側板124而得到的圖。如圖4的(a)所示,在前圍側板124上,作為與其他部件連接的部位,設置有多個焊接列(上側焊接列146等)。
[0069]在上側焊接列146沿車輛前后方向將前圍側板124和前圍側前板130的上部148焊接在一起。下側焊接列150設置于上側焊接列146的下方,在下側焊接列150沿車輛前后方向上將前圍側前板130、前圍側板124及前罩板114的底面部122焊接在一起。在上下方向焊接列152沿上下方向將前圍側板124和前門鉸鏈加強件132的前側焊接在一起。這些焊接列通過在各個方向上進行多次點焊而形成。
[0070]各焊接列和各加強筋共同起到提高將前圍側板124作為中心的各個部件的連接剛性的作用。例如,第一加強筋138設置于上側焊接列146和下側焊接列150之間。通過加強筋138在形狀上提高了前圍側板124的剛性,所以前圍側板124能夠將從上側焊接列146及下側焊接列150傳遞來的沖擊能量高效地向車輛后方傳遞。
[0071]上下方向焊接列152以與上側焊接列146、下側焊接列150及加強筋136、138正交的方式,設置于上述構件的車輛后方。通過上下方向焊接列152,能夠高效地向前門鉸鏈加強件132傳遞從上側焊接列146等向前圍側板124傳遞的沖擊能量。
[0072]圖4的(b)是圖4的(a)的A-A剖面圖。如圖4的(b)所示,前門鉸鏈加強件132在其和前圍側板124之間形成封閉截面134,表現出高剛性。通過將沖擊能量從上下方向焊接列152向前門鉸鏈加強件132傳遞,從而能夠高效地吸收該沖擊能量并且使其流向車輛后方。
[0073]圖4的(a)的第二加強筋140、142、144設置于上下方向焊接列152和其車輛后方的前罩板114的縱壁部120之間。通過加強筋140等,前圍側板124的剛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前圍側板124能夠高效地將沖擊能量從前圍側板124向前罩板114傳遞并吸收。
[0074]總結上述的結構。在前圍側前板130設置有上側焊接列146和下側焊接列150兩個焊接列,前圍側前板130以高剛性與前圍側板124及前罩板114結合。因此,前圍側前板130能夠在不發生變形的情況下,使從前縱梁104及擋泥板106傳遞來的沖擊能量高效地流向車輛后方的前圍側板124等。
[0075]通過加強筋136等在形狀上提高了前圍側板124的剛性。因此,能夠將從前圍側前板130經由上側焊接列146及下側焊接列150傳遞來的沖擊能量高效地向車輛后方傳遞。特別是,前圍側板124經由上下方向焊接列152向前門鉸鏈加強件132高效地傳遞沖擊能量。另夕卜,前圍側板124通過加強筋140等提高了剛性,所以高效地向加強筋140等的后方的前罩板114傳遞沖擊能量。
[0076]以往,在車輛發生前方碰撞等情況下,有可能以前圍板102、前罩板114的車身寬度方向的端部為起點,發生向內側彎折的變形。但是,就該車輛前部構造100而言,通過上述說明的各個加強筋及各個焊接列,能夠表現出高剛性,能夠在防止變形的同時使沖擊流向車輛后方,從而能夠保護車廂以確保乘客的安全。另外,在該車輛前部構造100中,由于不追加設置加強構件等,因而能夠避免成本增加、重量增大,能夠進一步防止生產性的下降。
[0077]圖5是從各個方向表示圖2的前圍側前板130的圖。圖5的(a)是圖2的前圍側前板130的放大圖。上述上側焊接列146設置于前圍側前板130的上部148。此外,加強筋136也沿著前圍側前板130的上部148地設置。
[0078]圖5的(b)是圖5的(a)的B_B剖面圖。在前圍側前板130傳遞有來自前側下方的擋板前延伸部110(參照圖1的(a))及其更下方的前縱梁104的沖擊能量。在該種情況下,通過前圍側前板130的上部148接近上側焊接列146及加強筋136,從而使得前圍側前板130能夠將從前側下方施加的沖擊能量高效地向車輛后方傳遞。
[0079]再一次參照圖1的(b)。前罩板114還連接于減振柱112的上側。減振柱112的上側為被做成圓形的懸架的安裝部154,原本就設定為高剛性。在本實施方式中,前罩板114的底面部122從車輛后側通過焊接連接于減振柱112的安裝部154。在該車輛前部構造100中,通過連接如罩板114和減振柱112,謀求進一步提尚剛性。
[0080]圖6是圖1的(b)的前罩板114的C-C剖面圖。C-C剖面為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剖面。焊接于減振柱112的安裝部154的前罩板114向車外側延伸,且前罩板114焊接于前圍側板124。前罩板114為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為長條的構件,前罩板114用作沿車身寬度方向支撐車身寬度方向兩側的前圍側板124的支承構件(支承構件)。就該車輛前部構造100而言,在發生前方碰撞時等情況下,前罩板114作為支承構件發揮作用,能夠防止前圍側板124向車內側的變形。并且,能夠將來自車輛前方的沖擊能量經由減振柱112傳遞到前罩板114的底面部122并吸收。這樣,能夠更加完善地謀求車輛前部構造100對車廂的保護。
[0081]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被該例子所限定,這是不言而喻的。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明顯能夠在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范疇內,想到各種變形例或者修改例,當然,這些變形例或者修改例也被理解為屬于本發明的技術范圍。
[0082]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083]本發明能夠利用在具備前圍板的車輛前部構造上,所述前圍板在整個車身寬度方向上將車輛的車廂及其前方的區域分隔開。
【主權項】
1.一種車輛前部構造,其具有前圍板,所述前圍板沿著車身寬度方向延伸且將車輛分成車輛的車廂及車輛的車廂的前方的區域,所述車輛前部構造的特征在于,該車輛前部構造還包括: 前罩板,其沿著車身寬度方向延伸且連接于所述前圍板的上側; 前圍側板,其連接于所述前圍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及所述前罩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 前縱梁,其從所述前圍板的在車身寬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下側向車輛前方延伸; 擋泥板,其連接于所述前縱梁的上側和所述前圍板的前側; 前圍側前板,其連接于所述擋泥板的上側和所述前圍側板的前側; 上側焊接列,其是沿車輛前后方向焊接所述前圍側前板和所述前圍側板時形成的;以及 下側焊接列,其設置于所述上側焊接列的下方,是沿車輛前后方向焊接所述前圍側前板、所述前圍側板及所述前罩板時形成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前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擋泥板包括減振柱,所述減振柱從下方連接有前輪用的懸架, 所述前罩板還連接于所述減振柱的上側。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前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圍側板在所述上側焊接列和所述下側焊接列之間具有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一加強筋形成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延伸且向車身寬度方向的內側鼓出。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前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該車輛前部構造還包括: 前門鉸鏈加強件,其連接于所述前圍側板的車身寬度方向上的外側,所述車輛的前側門安裝于該前門鉸鏈加強件;以及 上下方向焊接列,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加強筋的車輛后方,其是沿上下方向焊接所述前門鉸鏈加強件和所述前圍側板時形成的。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前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圍側板在所述上下方向焊接列及該上下方向焊接列的車輛后方的所述前罩板之間還具有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加強筋形成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延伸且向車身寬度方向的內側鼓出。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前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側焊接列設置于所述前圍側前板的上部。
【文檔編號】B62D25/08GK106043450SQ201610082749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2月5日 公開號201610082749.4, CN 106043450 A, CN 106043450A, CN 201610082749, CN-A-106043450, CN106043450 A, CN106043450A, CN201610082749, CN201610082749.4
【發明人】山本直毅
【申請人】鈴木株式會社